20xx西城、海淀、丰台初三化学一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pH,呈碱性的是 A B C D 11.下列做法中, 不利于 . . . 保护水资源的是 A.使用节水型马桶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12. 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很小 13.下列物质放在敞口容器中一段时间后,质量明显减少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14.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1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 不正确 . . . 的是 A. 4P + 5O2 点燃 2P2O5 B. Zn + H2SO4 === ZnSO4 + H2↑ C. CH4 + O2 CO2 + H2O D. 2H2O2 === O2↑ + 2H2O 1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天然气用作清洁燃料 17.已知一种碳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该原 子的原子核内含有 6 个质子和 8 个中子,则核外电子数为 A. 2 B. 6 C. 8 D. 14 18.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释 不正确 . . . 的是 A.质子数为 16 B.原子序数为 16 C.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 19.鉴别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观察气体颜色 B. 闻气体的气味 C. 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D.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20.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 其中能够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 火点”的一组现象是 A.发射航天飞机 B.水车汲水灌溉 C.太阳能供热 D.风力发电 催化剂 D.风力发电 ① 图 1铜片上白磷燃烧 ② 图 1 铜片上红磷未燃烧 ③ 图 1 水中白磷未燃烧 ④ 图 2水中白磷燃烧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21.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丁的化学式相同 B.只有丙物质属于单质 C.若 16 g 乙参加反应,则生成的丙质量为 32 g D.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中所含氧原子总数是生成物分子中所含氧原子总数的 2 倍 22. 下列 依据 实验目的 所设计的 实验操作 中,正确的 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 Na2CO3 和 CaCO3 固体粉末 加 足 量稀盐酸 B 除去 CO2 中的 CO 通过 足量 NaOH 溶液 C 检验 NaCl 溶液 中 含有 Na2CO3 加 适 量 CaCl2 溶液 D 除去 CaO 中 的 CaCO3 加足量 水 23.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 ,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 ① Ni + 2HCl === NiCl2 + H2↑ ② Ni(OH)2 + 2HCl === NiCl2 + 2H2O ③ NiO2 + 4HCl === NiCl2 + Cl2↑ + 2H2O 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③是复分解反应 B.镍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C.反应 ②既是中和反应,又是置换反应 D. Ni(OH) NiO2和 NiCl2 中 Ni 的化合价都相同 24.下图是收集某气体的装置。 由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 可能 正确的是 25. 下表中的选项 不 . 符合 . . 右图所示曲线的是 A B C D 密度比空气 大 大 小 小 溶于 水中 所得溶液 的 pH 7 7 7 7 选项 横坐标 纵坐标 A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锌粉的质 量 产生氢气的体积 某气体 NaOH 固体 二、填空题(共 5个小题,共 30分。 ) 26.( 5 分)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 1)下列 生活 物品 中, 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的是 (填 字母 序号)。 A.塑料 盒 B. 棉布袋 C. 钛合金镜架 D. 羊绒围巾 ( 2) 为了减少“白色污染”, 在超市购物时, 国家提倡。 ( 3) 人类摄取的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有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和。 当人体缺 时 ,会发生 骨质疏松 ,容易骨折。 ( 4) 家庭生活 中 常见 的垃圾有: ① 鸡蛋皮, ② 废 纸, ③ 烂菜叶, ④ 牛奶袋,其中属于厨余垃圾的是 (填 数字 序号)。 27.( 6 分) 物质的用途 和使用方法等与其 性质密切相关。 ( 1) 铁在生活中可 用于制作 炊具 ,因为 它 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________性。 ( 2)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________。 ( 3) 氢氧化钙 常 用作 建筑 材料 , 因为其 吸收二氧化碳 会 生成坚固的 ________(写化学式)。 ( 4) “ 洁厕灵 ” 可以有效清除污垢,除去异味,其有效成分为盐酸。 它 不能用于清洁大理石制品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其原因: ________。 ( 5) “管道通”可使 堵塞的管道畅通无阻 ,其 管道疏通剂的 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钠,在使用时不 能与 “ 洁厕灵 ” 混合使用,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其原因: ________。 ( 6) “ 漂白精 ” 可以 快速漂除衣物污渍 ,其 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 ( NaClO) ,若与 “ 洁厕灵 ” 混用 , 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 化学方程式为 NaClO+2HCl ==== NaCl+ X↑ + H2O ,则 X 的化学式为。 B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 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产生 气体 的质量 C 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 酸钠溶液的质量 生成沉淀 的质量 D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 水 中加入食盐晶体的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8.( 6 分 ) NaCl 和 KNO3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 /g NaCl KNO3 110 ( 1) 10℃时,在 100 g 水里溶解 _________g KNO3 时,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 2) 右图为 NaCl 和 KNO3 的溶解度曲线,则表示 NaCl 的溶解度曲线是 _________(填“甲”或“乙” ); 其中温度 t 的范围可能在 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10℃ ~20℃ B. 20℃ ~30℃ C. 30℃ ~40℃ D. 40℃ ~50℃ ( 3) 10℃时,分别在 100 g 水中加入 35 g NaCl 和 KNO3 固体, 加热到 60℃时, NaCl 溶液为 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加热前后,有关两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10℃时,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B. 60℃时,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加热前后, NaCl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加热前后, KNO3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29. ( 6 分 ) 工业上 用 硫铁矿 石 (主要成分 FeS2) 在 沸腾炉中焙烧 ,经过一系列反应, 得到硫酸。 焙烧后的 矿渣 用于 炼铁。 其 转化过程如下 (部分条件和产物已略去)。 请 回答下列问题: ( 1) 上图出现的含硫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填化学式)。 ( 2) FeS2 中的铁元素是 +2 价,硫元素的化合 价为。 ( 3) 写出②处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 2020 t 含杂质 30%的矿渣炼铁, 理论上 可得到含铁 98%的生铁质量为 _________ t。 ( 4) 在煤炭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 SO2。 工业上将煤燃烧产生的烟气通入吸收塔,用石灰水淋洗 ,外加氧气的作用,使之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 请 写出 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0.( 7 分) 实验小组的同学研讨初中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时,做了 如下 实验,实验 中的 每一步均有明显现象,实验操作及部分现象如下图所示。 ④ 硫铁矿石 SO2 O2 高温 ① ② 矿渣(主要成分为 Fe2O3) SO3 H2SO4 ③ Fe O2 H2O 回答下列问题: ( 1) A 溶液一定 呈 性 (填 “酸”或“中”或“碱” )。 ( 2) 气体 D 的化学式为。 ( 3) 步骤②的实验现象为。 ( 4) E 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 5) B 溶液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 ④ 中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 实验后将盛有 C 固体烧杯中的上清液取出少量,继续加入 E 溶液,仍有 C 固体析出,已知 A 与 E 中的阳离子相同,则 实验后所得溶液含有的溶质为。 三、实验题 ( 共 3 个小题 , 共 19 分。 ) 31.( 6 分)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 1) 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 ① , ②。 ( 2)实验室制 取 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下同)。 ( 3)用高锰酸钾制 取 氧气 的 化学方程式为 , 应选用 的发生装置为 ,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32.( 5 分 ) 下图 荣获 2020 年德国红点设计大奖 的 “示压瓶” ,由 湖南科技大学的七名同学创作 ,在它的 瓶盖顶部用了软质材料,使之可以轻易的识别出瓶内气压大小,如 在 示压瓶 中装入碳酸饮料,摇动后 瓶盖中部凸起,警示打开瓶盖时有喷出的危险。 ( 1) 取一个示压瓶,加入 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 ,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盖中部凸起,过了一会儿又恢复原状。 则加入的固体和液体 可能 是 (写出一组) ;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2)另取一个示压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迅速倒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拧紧瓶盖,振 荡,发现瓶子变瘪且瓶盖中部凹陷,过了一会没有恢复原状。 此实验能否证明二无变化 瓶内 外气压平衡 略鼓起 瓶内 气压略大 高鼓 起 瓶内处于高压状态 ① ② 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 了 化学反应, (填 “能”或“不能”), 其原因是 __________。 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