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矿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护意识 结合当地政府部门所制定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水土保持规划,协助当地政府搞好矿井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加强 管理,制定并落实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的监督管理措施。 生态管理人员编制,建议纳入项目的环境管理机构,并落实生态管理人员的职能。 ( 12) 土壤与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措施 设计阶段要尽量避免占用林地、灌丛、天然草地、基本农田等植被较好的地段,尽量在植被差的地段开挖、取土,以减少对地表土壤和植被的破坏、产生新的土壤侵蚀。 尽量不要影响或破坏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和水保设施,以便将项目建设对现有植被和土壤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 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管理,要采取尽量少占地、少破坏植被的原则,将临时占地面积控制在最低限度,以免造 成土壤与植被的大面积破坏,而使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系统受到威胁。 对于植被生长较好的地段,尽量不要在这些地段设置工棚、料场、弃渣场等。 对于临时占地和新开辟的临时便道等破坏区,竣工后要进行土地 20 复垦和植被重建工作,要进行土地平整、耕翻疏松(要求深翻表土 30— 40cm)机械碾压后的土地,并在适当季节进行植树、种草工作。 对于施工过程中破坏的乔木和灌丛,要制定补偿措施,损失多少必须补偿多少,原地补充或异地补充。 场地及生活设施建设完成后,应在其周围进行绿化,绿化树种选择当地易于生存的树种,以美化环境,并防风减 尘。 熟化土壤的保护和利用:耕作层土壤和表层土壤是经过多年耕作和植物作用而形成的熟化土壤,是深层土壤所不能替代的,对于植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土壤较肥沃的地段施工时,应保护和利用好表层的熟化土壤(主要为 0~ 30cm 的土层)。 为此,在施工前,首先要把表层的熟化土壤尽可能地推倒合适的地方并集中起来;待施工结束后,再施用到要进行植被建设的地段,使其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妥善处理施工期产生的各类污染物、生活垃圾等,要进行统一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弃置。 施工结束后,要进行现场清理,采取恢复 措施。 ( 13) 动物的保护措施 施工、营运期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严禁对周围林、灌木进行滥砍滥伐、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严禁对野生动物的滥捕滥杀。 施工过程中,发现有野生动物的繁殖地时,应尽量避开,不得干扰和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活动场所。 ( 14) 土壤侵蚀的防治对策 在地面施工过程中,应避免在春季大风季节以及夏季暴雨时节进 21 行作业。 对于施工破坏区,施工完毕,要及时平整土地,并种植适宜的植物,以防止发生新的土壤侵蚀。 对于工程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土石,应与当地政府和水保管理部门协商,排放 到不易产生水土流失的环境中。 不得将废弃土石任意裸露弃置,以免遇强降雨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 15) 营运期生态环境综合保护措施 保护:即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和政策,有些类型的生态环境一经破坏就不能再恢复而发生不可逆的影响,此时实行预防性保护几乎是唯一的措施,如采取避让措施保护河道、公路及地面主要建筑物; 恢复:即通过努力使生态环境的结构功能得到恢复,如土地破坏的复垦,临时堆矸场事后覆盖与绿化等; 建设:为保证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L铝矿不仅应保护和恢复影响的生态系统及其环境功能,而 且需要采取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具有更高功能的生态系统的措施,如实施矿山恢复治理措施等。 ( 16) 矿区绿化及防护措施 据工业场地建构筑物的平面布置特点,应按不同功能区进行场地绿化。 行政区、办公楼前以美化绿化为主,栽植观赏性较强的树木、花卉、绿篱,并辅以绿地;场内道路两侧、工业场地外围视地形种植水保防护林带,树种以乔木、灌木相结合,使场地内及四周的绿化应达 20%以上。 ( 17) 建设期、生产服务期、服务期满后对生态环境影响恢补偿和对策建议 建设期、生产服务期、服务期满后 生态保护措施详见表 6。 22 表 6 生态保护措施一览表 污染源分类 生态保护措施 整改内容 施工期 ( 1)加强生态保护意识,编制生态建设规划、水土保持规划;( 2)施工过程尽量少占地、少破坏植被,建设专门取土场和弃土场。 竣工后要对临时占地熟土回填,进行土地复垦和植被重建;( 3)施工过程加强动物保护,应尽量避开。 应有水土保持方案,建立施工期生态环境监理 营运期 ( 1)预留矿体保护工广、河道、公路及地面主要建筑物;( 2)临时占地事后覆土与绿化;( 3)加强厂区绿化,种植水保防护林带,绿化率达 20%以上;( 4)矿区内村庄住户搬 迁,严格按政府规划和搬迁计划进行;( 5)对矿采造成的地质灾害进行观测、预报,制定保护措施和方案,按方案要求及时弥补。 包括对村庄、厂内运输道路、公路及河道等,出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6)按水保方案进行水土保持。 按设计预留矿体;按生态保护措施进行生态保护;按搬迁计划落实村庄搬迁;绿化率达 20%以上 服务期满后 ( 1)废石堆场按要求封场,对废石堆场覆土,恢复植被;( 2)工广设备和建筑物拆迁,对采坑、工广空地进行覆土深耕,恢复矿区原有地貌。 按封场有关规定进行整改和验收 ( 18)工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建议为: 废气污染物: 粉尘 : 15 t/a; 固体废弃 物: 废石: t/a。 ( 19) 环保措施整改与验收清单 经现场检查,本环保措施整改与验收清单中列出了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影响减缓措施整改与验收清单,验收内容仅针对整改措施提出,以便于项目今后的环境管理。 环保措施整改与验收清单见表 7。 表 7 L 铝矿项目环保措施整改与验收清单 污染源分类 原治理或处置措施 环保措施整改 验收内容 大 气 施工期扬尘 扬尘点撒水 抑 尘 运输车辆盖蓬布 增加撒水次数 采坑周边 废石堆场 上部 压实 喷撒水 灭尘 运输扬尘 定期撒水 抑 尘 增加撒水次数 23 汽车尾气 汽车尾气不达标车辆 禁止进入施工现场 运输车辆尾气 定期监测 废水 采坑雨水 自然 下渗 生活废水 自然排放 化粪池处理装置一套,综合利用 于绿化浇水 化粪池一套 噪声 施工期噪声 禁止夜间施工 采矿及爆破噪声 浅孔凿岩 定期维修设备,采用低噪声设备,禁止夜间施工 运输车辆 噪声 平整运输道路,路过村庄时 减速慢行 固废 采坑周边 废石堆场 未完全按设计 规范建设 按设计规范要求对采坑和周边废石堆场进 行边坡和平台建设,并分别设置弃土场和弃渣场 按设计规范要求 生活垃圾 定期排放至政府指定的垃圾填 埋场 营运期生态 工业场地 工业场地办公区 绿化系数为 20% 工业场地绿化面积、树草种类、 成活率 采区 已投资 380万元, 矿区复耕 30余亩 编制并落实水保方案,对已有沉 陷区进行充填,加强矿区绿化 运输道路 加强矿区道路两侧绿化 服务期满生态 工业场地 设施拆除,复垦和植被恢复 采区 已制定矿区中段 和南段采区的 矿山复耕计划 对矿区和废石场以及场内运输道路,要严格按闭矿相关要 求 进行 复垦和植被恢复 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方案 环境监测 按环境监测计划的内容进行环 境监测 满足监控需要 5 验收监测执行标准 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 废水排放执行标准 废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 一级标准,详见表 8。 24 表 8 废水排放执行标准 单位: mg/L( pH无量纲) 标准号 标准名称 级别 评价因子 标准 单位 数值 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表 4中一 级 pH / 69 SS mg/L 70 COD mg/L 100 废气排放执行标准 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 1996)表 2 中二级标准,详见表 9。 表 9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标准号 标准名称 级别 污染物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 mg/m3) GB16297— 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表 2 中二级 颗粒物 厂界噪声执行标准 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 1990)之Ⅱ类标准,详见表 10。 表 10 厂界噪声执行标准 单位: dB(A) 标准类别 昼间 夜间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 1990)Ⅱ类 60 50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1996)二级 标准,详见表 11。 表 11 环境质量标准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级(类)别 评价因子 标准值 单位 数值 《环境空气质量 标准》( GB3095— 1996) 二级 TSP 日均值 mg/Nm3 25 地表水质量标准 地表水质量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20) Ⅲ类水质标准,详见表 12。 表 12 地表水执行标准 单位: mg/L( pH 无量纲) 项目 pH CODcr 硫化物 氨氮 标准限值 6— 9 20 地下水质量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 93)Ⅲ类水质标准,详见表 13。 表 13 地下水执行标准 单位: mg/L( pH 无量纲) 项目 pH 总硬度 溶解性总固体 硫酸盐 标准限值 ~ 450 1000 环境噪声标准 环境区域噪声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 准》( GB3069— 1993)之 2类标准,详见表 14。 表 14 环境噪声执行标准 单位: dB(A) 标准类别 昼间 夜间 ( GB3069— 1993)Ⅱ类 60 50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根据环评及环评批复要求,该项目各主要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指标 建议为: 大 气污染物: 粉尘 : 15 t/a; 固体废弃 物: 废石: t/a。 26 6 验收监测内容 生产工况调查和分析 验收监测期间,调查该工程产品产量,检查主要环保设施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判断生产工况是否满足国家对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的要求(≥ 75%)。 环保设施监测 本项目对采场扬尘和废石堆场扬尘及运输扬尘无废气处理设施,没有固定或移动的喷洒水装置,属无组织排放。 生活污水无废水处理设施,属自然排放状况。 噪声防主要利用 房屋和坑体的隔声。 污染物排放监测 废气 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测内容见表 15。 监测点位见 附 图。 表 15 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测内容 污染源 监测点位 监测因子 监测频次 无组织排放 上风向 1个点、下风向 2个点 颗粒物 4次 /周期,连续 3周期 废水 矿区生活污水排放点分散,由于量很小,无办法采样,该废水自然干涸,不会流入兴隆涧河。 工广生活区主要为办公室清洁卫生用水,水量也很小,直接间断排入相邻钡盐厂排水渠,无法采样,该部分生活污水混合后排入南涧 河。 噪声 厂界噪声监测内容见表 16。 表 16 厂界噪声监测内容 监测点位 监测因子 监测频次 沿东、南、西、北、厂界各布设 1个点位 等效声级 每天昼、夜各 1次,连续 2天 27 环境质量监测 环境空气监测 为考察该项目对环境敏感点的环境空气影响,在环境噪声敏感点设点监测,其监测内容见表 17。 表 17 环境空气监测内容 污染源 监测点位 监测因子 监测频次 南段采坑 段家门居民区 TSP 4次 /周期,连续 3周期 地表水监测 为考察该项目对附近地表水体的影响,在南涧河上设置监测断面进行监测,地表水监测内容见表 18。 表 18 地表水监测内容 河流 监测断面 监测因子 监测频次 南涧河 南涧河工程排污口上游 50米 流量、 pH、 CODCr、氨氮、 硫化物 2次 /天, 连续 2天 南涧河排污口下游 800米 地下水监测 为考察该项目对附近地下水体的影响,对厂区附近 地下水进行监测,其监测内容见表 19。 表 19。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