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敬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第 15 页 铁路、连霍高速、 310 国道等交通要道,区域交通优势明显,且项目所在地有山有水、 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 非常适合老龄人休闲、养老。 项目所在地社会经济条件 **市 社会经济 概况 **市位于嵩山北麓,黄河南岸,省会郑州与古都洛阳之间,北纬 34” ”3139。 一 34” 5239。 ,东经 112”4939。 - 113”1739。 , 总面积 1041平方公里,耕地 50 万亩。 秦时置县,因 “ 山河四塞,巩固不拔 ” 得名巩县。 1991 年撤县建市,现辖 15 个镇、 5 个街道、 2 个园区管委会, 292个行政村,人口 万。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 30 万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是华夏文明发祥地的核心地区之一。 境内有裴李岗、仰韶和龙山文化多处 , 世界文化名人、诗圣杜甫 及 程本 、 尹勋 、 嵇含 、 卢亚等一批政治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和科学家,使 **的历史熠熠生辉。 **市矿产资源丰富。 全市现已发 现的矿产 21 种,有 18 种矿产曾经进行过开发利用,其中 9 种矿产已探明工业储量,主要矿产有煤、铝土矿、耐火粘土、硫铁矿、高岭土、石灰岩等。 **市工业经济 发达。 经过 40余年的发展、演变和壮大,已经形成企业众多、门类齐全、各种所有制结构并存、具有一定区域特色的地方工业体系。 是河南省首批赋予省辖市经济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的扩权县市。 **市 农业发展态势良好。 **市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地势为 “ 两山夹一川 ” ,全市耕地面积 ,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万亩,粮食产量常年维持在 亿公斤左右。 第 16 页 目前初步形成西(村)芝(田)回(郭)鲁(庄)优质粮食作物基地、北部邙岭林果生产基地、黄河滩区高效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东南部山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310 沿线生猪蛋鸡养殖业基地 等 五大农业产业布局。 **区位优势明显。 东距郑州市 82 公里,西距洛阳 76 公里,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 310 国道穿境而过,豫 31 线、焦(作)巩(义)黄河大桥纵贯南北,有 6 条铁路专线与国铁相连。 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农村公路 ,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 公里。 初步形成了以 市区为中心,以国道、省道为骨架,城乡相连,村村相通,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有力推动了 **经济发展。 **市自 1992年以来,是河南省赋予省辖市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的扩权县市、全国财政收入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 市、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全国乡村城市化试点县市、国家城市信息化试点城市和科技进步示范区 , 综合经济实力连续 14年位居河南省首位,连续九届跻身全国百强县(市 ),位次上升到第 39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名列全国第 41位,中部第 1位。 2020年,全市 GDP完成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一般预算收入 14亿元,同比增长 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8209元。 大峪沟镇 社会经济 概况 大峪沟镇地处 **市东部山区,面积 95 平方公里,人口 万人,辖 22 个行政村、 1 个居委会。 2020 年被评为国家卫生镇。 2020 年,全镇 GDP 实现 亿元,财政收入 5275 万元,农 第 17 页 民人均纯收入 7104 元,在郑州市综合实力排名第 15 位。 大峪沟镇党委、政府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 工业大镇、经济强镇 ” 这一目标,以北部的岳杨河工业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能源和耐材工业,培育销售收入超 500 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 24 家,耕生集团成功实现了美国上市,全镇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该镇不断加大城镇建设改造力度,先后建成了文化广场和滨河园、峪瀑苑、知春苑 3 个镇区游园等一大批公共基础设施,实施了镇区亮化、绿化、美化工程,使城镇功能日趋完善,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位于镇区南部的青龙山森林公园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随着建设开发力度的加大,景区已成为我市南 部旅游黄金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大峪沟镇党委政府高度关注群众利益,倾心解决民生问题,近年来,先后实施了农水建设工程、道路建设工程、全民健康工程三大工程,全镇群众已彻底告别了缺水的历史,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95%以上;所有镇级道路已基本改造一遍, 80%以上的村组道路已建设完成; 23 个村级卫生所全部达到了标准化水平,全民免费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群众最关心的吃水难、行路难、看病难的问题已初步得到解决。 该镇的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全镇社会大局稳定,经济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项目建设条 件 地质条件 场地地形地貌及工程环境条件 第 18 页 拟建场地位于河流堆积地貌 —— 黄河冲洪积岗地上,其岩性组成为粘性土、填土、婆积碎石土。 场地地形呈二级台阶状,每级阶地地形较平坦,场地较开阔,无建筑物,交通方便,拟建场地北侧约 50m 处为一水库,场地环境一般。 岩土类型、分布及工程特性 厂区内地层共分为 5 层,揭露地层自上而下为: 1)素填土( Q4 al):浅黄色,褐黄色,稍湿 —— 很湿,稍密,主要成分为粉土,粉质粘土,含少量植物根,含少量碎砖屑,地不可见淤泥质土,无光泽反应,摇震反应无 中等,干强度低, 韧性低。 该层土层埋深在 ,平均埋深为。 该层土土质成分不均匀,强度不均匀,填土时间较短,不能作为基础持力层。 2)粉质粘土( Q3al):浅黄色,褐黄色,可塑,上部竖孔状较发育、见少量植物根须,偶见砾石,见少量黑色斑点及白色条纹。 稍有光泽反应,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该层土层埋深在 ,平均埋深为。 该层土土质强度均匀性较差。 3)粉质粘土( Q3 al):棕红色,可塑 硬塑,见少量黑色斑点及白色条纹,含少量砾石、卵石。 稍有光泽反应,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 性中等。 该层土层埋深在 ,平均埋深为。 4)碎石土( Q3 al):碎石颜色主要为灰色,稍密 中密,碎石母岩的主要成分为灰岩,中风化,磨圆度较差,颗粒级配一 第 19 页 般,碎石间充填物为棕红色粘性土。 层底埋深 ,平均埋深为。 场地内局部缺失,分布不均匀。 5)灰岩:灰色,强风化 中风化,干钻不易钻进,岩体完整程度属破碎,结构类型属碎裂状结构,岩芯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较易击碎。 本层未揭穿,最大揭穿厚度。 场地地下水评价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拟建场地附 近无断裂通过,属于地质构造的相对稳定地段;场地内及其附近不存在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诸如岩溶、滑坡、崩塌、塌陷、采空区、地面沉降、地裂等不良地质作用;也不存在影响地基稳定性的古河道、沟梹、防空洞、孤石及其他人工地下设施等不利埋藏物。 但存在窑洞或土洞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场地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存在沟谷、陡坡。 综合评价可以认为本场地是基本稳定的,地基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以进行工程建设。 抗 震烈度等级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 2020 年版)附录 , **的抗震设防烈度等级为 7 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值为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20) 条,拟建建筑已化为标准设防类。 水文条件 第 20 页 拟建场地北侧约 50m 处为一水库,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 根据地区经验,地下水位变幅约。 场地近 5 年历史最高水位约。 根据该地区的水质分析资料,该地下水对于混凝土具有微侵蚀性。 气象条件 **市 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暖而干旱,夏热而多雨,秋 清而气爽,冬冷而鲜雪。 年平均气温 ℃ 极端最高气温 ℃ 极端最低气温 - ℃ 年平均降雨量 月最大降雨量 157mm 年平均相对湿度 66% 月平均最大湿度 80% 月平均最小湿度 57% 主导风向 冬季偏西风、夏季偏北风 平均风速 /秒 最大风速 /秒 最大积雪深度 31厘米 最大冻土厚度 25厘米 年平均日照 年平均气压 第 21 页 无霜期 210天 通讯条件 大峪沟镇 现有程控电话可与国内、国际直拨、用户传真、移动通讯、因特网方便快捷,通讯十分方便,可以充分满足本项目通讯需求。 土地条件 本项目 用地属于一般建设用地, 符合《土地管理法》、《耕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并将严格按这些法律法规的要求办理完善建设用地手续。 公用设施条件 给排水、供电、通讯、环卫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工程已纳入市政统一规划建设,并且供给能力有保 障,只需完善本项目相应设施,就能满足项目使用要求。 建材供应条件 **市水泥、砖、石料、砂等建筑建材在县内有足够的生产供应能力,最大运距不超过 30 公里。 **市城区水泥、砖、石料、砂 、 钢材、装修材料等建材市场体系较为完善,品种齐全,供应充足,本项目所需建材可以就近就便采购供应。 社会环境条件 ( 1) 中央、省、市高度重视和支持 老年 事业发展,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指导。 ( 2)在国家加快建立 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推动下, **市不同形式的老年 保障保险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