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税收制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 【 观点碰撞 】  甲:只对合法收入征税违背公平原则。 纳税能力的大小看收入数量、消费支出能力或财产数量,并不看收入来源性质若由税务部门判定合法性,增加工作量,而且搅混司法职能。  乙:不分合法性与否,只要取得收入就缴税。 许多人肯定认为,缴税后政府就保护和承认了他的生产经营活动了。 所以,目前还行不通。 税收负担  【 基础知识 】  一、税收与经济增长  税收弹性与宏观税率  ( 1)税收弹性  税收弹性:税收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与经济水平变动的百分比之比值。  E1,边际税率大于平均税率,税制富有弹性;  E1,边际税率小于平均税率,税制缺乏弹性;  E=1,边际税率等于平均税率,税制处于单一弹性状态。  ( 2) 宏观税率  宏观税率: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 宏观税率水平的决定因素: 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增长,所得税少;集约型增长,所得税多。  产业结构:第二、三产业提供的税收多,第一产业提供的税收少。  税率形式:累进税率会使税收的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定额税率则相反。  税收征管条件:收入申报制度、财产登记制度、会计建账制度、计算机应用程度、公民纳税意识等。  【 问题探讨 】  关于宏观税率的口径  “ 宏观税率 ” 一词,从字面上看,是指税收的负担。  没有包含除税收收入之外的政府收入。  IMF《 政府财政统计年鉴 》 所指的政府财政收入,包括:  税收收入  社会保障缴款收入  捐赠收入  其它收入(即财产收入、出售商品和服务收入、罚金罚款和罚没收入以及杂项收入)。  我国目前关于财政收入的术语比较多,常见的有:  “ 公共财政收入 ”  “ 全口径财政收入 ”  “ 地方财政总收入 ”  “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  全口径财政收入 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上划中央 “ 四税 ” 收入 +政府性基金收入 +社会保障基金收入 +在当地缴纳的中央税收收入  地方财政总收入 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上划中央 “ 四税 ” 收入。 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 =归地方的税收收入 +非税收入  归地方的税收收入  =增值税 25%部分 +企税增量 40%+个税增量 40%+营业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 +土地使用税 +房产税 +土地增值税 +车船税 +印花税 +契税  非税收入  =行政事业性收费 +政府性基金 +罚没收入 +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收益 +国有资本经营收益 +彩票公益金 +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 +主管部门集中收入 +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  上划中央 “ 四税 ” 收入  =在当地缴纳的国内增值税中央分享收入、国内消费税、纳入分享范围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分享收入。  社会保障基金收入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 +失业保险基金收入 +工伤保险基金收入 +生育保险基金收入  在当地缴纳的中央税收收入  =在当地中央金库缴纳的关税、进口货物增值税、进口消费品消费税、出口货物退增值税、出口消费品退消费税、属于中央的铁路运输、邮政、银行、石油、石化企业所得税、车辆购置税等。  政府性基金收入 =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 +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  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  =“ 三峡工程 ” 建设基金收入 +铁路建设基金收入 +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收入+港口建设费收入 +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收入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收入 +彩票公益金收入  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 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地方教育附加收入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 +地方水利建设基金 +彩票公益金收入 2020年全国政府性收入 ( 亿元 ) 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 其中税收收入  政府性基金收入 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 合计:  2020年全国 GDP: 401202亿元  税收收入 /GDP: %  政府性收入 /GDP: %  如果把数额巨大但缺乏精确统计数据的体制外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