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某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标前会议精神及招标答疑文件。 现场踏勘所获得的有关地形、水文、地质、交通、电力等资料。 我方实际施工经验能力,机械设备装备能力,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工程实践中积累的施工及管理经验。 国家、浙江省以及宁波市发布实施的相关法令、法规及行政命令。 招标文件图纸中明文要求的技 术规范、规定和标准,以及国家现行技术规范、标准及有关市政工程的技术资料。 编制原则 (一)确保满足及响应招标文件的原则 遵循招标文件中的各项条款,响应招标文件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质量、安全、文明、工期、环境保护和工程造价等各方面的工程目标。 (二)确保工期的原则 严格按业主对本工程的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制定适度缩短工期的进度计划,实施 12 网络控制,确保工程总工期 330 日历天完成。 (三)合理优化、优质高效的原则 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以“施工技术先进,施工方案可行,施工方法可靠,施工组织科学,重 信誉守合同,优质安全高效,不留后患”为指导思想。 合理安排各项工程项目的施工,加强领导、科学组织、优化管理,确保优质高效施工。 严格贯彻 ISO9000 标准,依据 ISO9001: 20 ISO14001: 199 OHSAS18001: 1999 编制的三位一体管理文件和程序文件汇编。 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 100%,优良率 95%以上,争创“甬江杯”优质工程。 (四)安全第一原则 严格遵照、遵守国家、浙江省、宁波市政府关于施工安全、工地治安、人员安全、劳动保护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 技术标准。 安全工作是搞好生产的重要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和防止各类伤亡事故发生,确保施工安全。 (五)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相结合及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我项目部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地履行合同,不留后患。 (六)一切忠实于业主、听众服务于业主的原则。 (七)坚持项目法管理原则 通过对劳动力、设备、材料、资金、技术信息的优化配置,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和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效果。 (八)坚持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 在各项工序中,对于能提 高或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工艺积极采用,发挥科技在施工中的先导作用。 (九)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在施工组织方面,以专业化作业队为基本作业形式,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的优势,同时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第一节 工程概况 工程简介 宁波市 **立交工程位于宁波市 **、 **高速公路出口处,为 **大道与 **环路立交,立交形式为匝道线形基本平行于南外环路的扁苜蓿型互通式立交。 本次招标范围为世纪大道与南外环路立交范围内的跨线桥梁、匝道桥梁、给排水工程 、世纪大道南段扩建工程、匝道、辅道及地面辅道桥梁工程、交通设施工程等部分。 (一)、 桥梁工程 招标内容 ( 1 )南外环主线跨世纪大道跨线桥梁,标准宽度 2。 里程桩号 K9+~K9+,全长。 ( 2)立交匝道桥梁,共计 8 条匝道,分别为 EN、 SW、 WN、 SE、 WS、 NE、 ES、 NW 匝道桥,桥梁宽度 ~ ,匝道桥梁总长度 1126m。 ( 3)南外环地面辅道桥梁(非机动车及人行桥梁)共 6 座。 桥梁宽度 和。 设计标准 13 ( 1)设计荷载 主线桥梁、匝道桥梁:城 A 级; 地面非机动道和人行道桥梁:城 B 级。 ( 2)抗震要求: 7 度设防,动峰值加速度 ,结构重要性系数。 ( 3)道路净空 机动车道:≥ ; 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 ( 4)河道净空要求 立交东侧规划排水河道,无通航要求,中孔跨径≥ ,梁底标高≥ (黄海标高),河道底中心标高。 立交西侧排水河,无通航要求,梁底标高≥。 ( 5)桥梁横坡 主线桥梁: %; 匝道桥梁:按平曲线要求布置超高横坡; 地面辅 道桥梁: %。 桥梁结构 ( 1)桥梁结构类型 名 称 结构形式 数量 桥梁面积(㎡) 施工方法 备注 南外环主线 弧形断面连续梁板跨 2 联 6 孔 2 6616 支架现浇 预制空心简支桥跨 36 孔 13435 预制架设 其中 K2 孔( 864 ㎡)利用老桥桩及板梁 现浇空心板筒支桥跨 8 孔 3865 支架现浇 匝 道 现浇空心板筒支桥跨 56 孔,1126m 11880 支架现浇 地面辅道 预制空心板梁简支桥跨 6 座 1794 预制架设 ( 2)主跨段结 构 南外环跨越世纪大道主跨段,桥梁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弧形断面连续箱梁。 跨径 30m35m,6 跨一联,跨越世纪大道 2 35m,世纪大道中央分隔带中布置桥墩。 梁高 ,梁底采用椭圆弧形双立柱,与上部结构的建筑造型协调。 承台厚度。 桩基础采用直径 800 ㎜钻孔灌注桩。 ( 2)主线其余段(预制空心板梁)桥跨 结构采用简支空心板梁,桥梁连续。 跨径布置≤ 22m,桥面连续长度 100m 左右。 双孔断面。 变宽度桥跨中采用部分形板,宽度 1000 ㎜ 1300 ㎜,采用单孔断面。 除了 K K2 跨板梁梁高 采用 900 ㎜外,余均采用 1000 ㎜梁高。 下部结构盖梁采用弧形底面,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立柱采用弧形立柱。 承台厚度。 桩基础采用直径 800 ㎜钻孔灌注桩。 ( 3)主线其余段(现浇空心板)桥跨 14 匝道并入主线桥跨,采用现浇空心板,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现浇板梁高 1000 ㎜,多孔断面。 顶板 120 ㎜,底板 120 ㎜,腹板 200 ㎜。 预应力布置在腹板中,锚固在梁板顶面。 下部结构盖梁采用弧形底面,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立柱采用弧形立柱。 承台厚度。 桩基础采用直径 800 ㎜钻孔灌注桩。 ( 4)匝道桥跨 匝道桥跨,采用简支整体现浇空心板。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 顶板 120 ㎜,底板 120 ㎜,腹板 200 ㎜。 预应力钢束布置在腹板中,锚固在梁顶面。 下部结构盖梁采用弧形底面,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立柱采用变截面独柱。 桩基础采用直径 800 ㎜钻孔灌注桩。 ( 5)地面辅道桥梁 南外环路两侧的非机动车及人行辅道桥梁共计 6 座。 立交西侧辅道桥跨径布置与主线桥梁一致,为单跨简支梁,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梁,梁高 900 ㎜。 立交东辅道桥北桥为 3 跨简支梁桥面连续,立交东辅道桥南桥为 4 跨简支梁桥面连续 ,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梁,梁高 900mm。 立交东侧现有河道南桥为 4 跨简支梁桥面连续,现有河道北桥为 2 跨简支架梁桥面连续,采用钢筋砼空心板梁,梁高 500 ㎜。 立交西侧辅道桥位置为原“南外环路(东段) III 标段工程 9 号桥”位置,原设计基础及桥台盖梁已经完成,原设计板梁已预制完成。 故西侧辅道桥板梁尽可能利用已经预制的原设计板梁,桩基础利用原桥,直径 1000 ㎜钻孔桩桩,每桥台 2 根,桩尖标高大约 50m。 立交东侧辅道桥下结构,采用桩柱式平盖梁板墩,桩基础埋置式桥台。 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直径 800 ㎜。 ( 6)原桥利用 南外环路 1#、 2#桥墩位置,为原来南外环路(东段) III 标段工程 9 号桥位置, K2 孔板梁利用原桥板梁。 下部结构原桥桩基利用,并在后排加桩,桩基础形式同原桥,直径 1000 ㎜钻孔灌注桩。 原桥台盖梁废弃。 附属设施 ( 1)桥面铺装:主线及匝道桥梁除主跨段箱梁采用 50 ㎜混凝土铺装及 80 ㎜沥青混凝土铺装,其余均采用 80 ㎜混凝土铺装及 80 ㎜沥青混凝土铺装。 辅道桥梁采用 80 ㎜混凝土铺装及 60 ㎜沥青混凝土铺装。 ( 2)防撞护栏:防撞护栏防撞等级 PL2 级。 内侧形状按相应规范要求 ,外侧形状采用弧形。 ( 3)伸缩缝:伸缩缝采用 80 型型钢钢伸缩缝。 ( 4)支座:主跨段箱梁采用球形钢支座;其余采用橡胶板支座,主线桥跨采用无推力坡形橡胶式支座。 ( 5)抗震构造:桥墩盖梁侧向布置限位,并在与梁体间设置弹性块。 ( 6)桥面排水:桥面排水采用联合式进水格栅集水井,顺梁体沿立柱引至地面排水系统。 主跨段桥梁排水管道布置在梁体内。 ( 7)桥台台后处理:桥台台后设置搭板,长度。 ( 8)接地要求:桩基础钢筋、承台钢筋、立柱钢筋、盖梁钢筋(梁部钢筋)、防撞护栏钢筋焊接连接至灯杆基座,形成接地连接。 每桥墩 2 条接地电气回路。 接地电阻不大于 4Ω。 (二)、 道路工程 招标内容 (1)世纪大道 北端与世纪大道南段扩建工程相接, 南端接潘火收费站, 起迄范围为 0+~ 15 0+ 全长。 世纪大道为城市快速路,设计车速 60km/h. ( 2)南外环路 西端接南外环路东段工程,东端也与南外环路东段工程相接,起迄范围为 9+~ 9+840,全长。 南外环路为城市快速路,设计车速 60km/h。 ( 3)匝道 立交范围共 8 条匝道,匝道设计车速 30km/h。 道路横断面 ( 1)南外环路 南外环路道路宽 44m,为双向 6 快 2 慢断面,立交工程范围南外环路全线设置加减速车道,机动车道增至 16m,其余各部分宽度不娈,实施道路断面宽 52m,具体标准横断面布置为:(人行道 )+(非机动车道 )+2m(分隔带 )+(机动车道) +(中央分隔带) +(机动车道) +2m(分隔带 )+ (非机动车道 ) +(人行道 )=52m。 ( 2)世纪大道 世纪大道红线宽 108m,具体标准横断面布置自东向西依次为: ① 0+~ 0+ 段 (绿化带) +(人行道 )+(非机动车道 )+(隔离带 )+(集散车道) +(隔离带) +(机动车道) +(中央分隔带) +(机动车道) +(隔离带 )+ (非机动车道 ) +(人行道 )+(绿化带) =108m。 ② 0+~ 0+ 段 (路肩 )+(集散车道) +(隔离带) +(机动车道) +(中央分隔带)+(机动车道) +(路肩) =。 ( 3)匝道 匝道均 2 车道断面布置,考虑车道的加宽值。 ① NE、 ES、 SW、 WS( R=40m 段)和 SE( R=40m 段)匝道的标准横断面为: (路肩 )+(车行道) +(路肩) =。 ② EN、 NW、 WS( R=50m 段)和 SE( R=50m 段)匝道的标准横断面为: (路肩 )+(车行道) +(路肩) =。 路面结构 ( 1)主线机动车道和匝道路面结构: 4 ㎝ SMA 上面层( SMA16) +5 ㎝中粒式沥青混 凝土( AC20I) +玻纤格栅(自粘型) +7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I) +40 ㎝水泥稳定碎石 +30 ㎝塘渣上垫层(最大粒径≤ 15 ㎝)+30 ㎝塘渣下垫层(最大粒径≤ 20 ㎝) +5 ㎝碎石铺垫 +YT4040 双向钢塑格栅 +5 ㎝碎石铺垫。 ( 2)非机动车道包括辅道的非机动车道面结构: 3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3I) +6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I) +20 ㎝水泥稳定碎石+20 ㎝塘渣上垫层(最大粒径≤ 10 ㎝) +20 ㎝塘渣下垫层(最大粒径≤ 15 ㎝) ( 3)人行道路面结构: 6 ㎝ 彩色地面砖 +3 ㎝ 1: 3 干拌水泥砂浆 +10 ㎝水泥稳定碎石 +25 ㎝塘渣垫层 ( 4)世纪大道老路部分: ① 利用西侧机动车道范围内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进行面层沥青混凝土加罩,加罩范围为 0+~ 0+437 段,具体结构为: 4 ㎝ SMA 上面层( SMA16) +6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0I 型) +接缝处玻璃纤维土工格栅(自粘型) +2 ㎝砂粒式沥青混凝土( AC05) +沥青粘油层 +原水泥砼板。 16 ② 0+521~ 0+ 段重新铺筑沥青砼路面结构。 ③ 0+~ 0+ 维持原有水泥砼板块结构,道路两侧拓宽处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结构,具体结构为: 24 ㎝水泥混凝土面层(抗折强度 ) +25 ㎝水泥稳定碎石 +30 ㎝塘渣上垫层(最大粒径≤ 15 ㎝) +30 ㎝塘渣下垫层(最大粒径≤ 20 ㎝) +5 ㎝碎石铺垫。 辅道 本立交辅道系统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道通行,东西方向通过立交北侧下穿世纪大道的地道沟通,其余部分均穿越南外环路跨线桥和匝道桥桥孔走地面。 辅道 4 共四个辅道为立交外侧环形走向,辅道 6 为立交内穿越辅道。 本立交中地道暗埋段面层铺采用 16 ㎝沥青混凝土(同机动车道面层结构)。 道路路面结构与地道之间接缝处铺设玻纤格栅。 地道段非机动车双向行驶,断面布置为: (人行道)+(非机动车道) +(人行道)=。 路面排水 ( 1)主线机动车道分别采用 %的直线横坡,道路两侧侧石线位置布置 III 型雨水口,车行道部分地表通过道路纵坡和横坡汇集到车行道外雨水进水口内,雨水口间距一般为 35m。 (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