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生产项目环评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控制目标 废气 回转窑、磨机、物料储存与输送 GB1629796《水泥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 废水 设备冷却水、地面冲洗水 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 噪声 破碎机、磨机、风机、空压机 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Ⅱ类 固废 石灰石矿、泥岩矿弃渣、弃土 不侵占农田、不发生水土流 失 7 振动 矿山爆破 GB672286《爆破安全规程》规定 建设项目概况 工程简介 项目名称及性质 工程名称:湖南 11 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日产 5000 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及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安徽海螺集团湖南 11 海螺水泥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湖南省 22 市 11 县新关镇七松村。 厂址交通地理位置见附图 1。 建设规模、产品方案 建设规模:日产水泥熟料 5000t/d,年产硅酸盐水泥 110 万 t。 产品方案: P 普通硅 酸盐水泥占 50%,即 55 万 t/a; P 复合硅酸盐水泥占 50%,即 55 万 t/a; 成品水泥袋装与散装之比为 60:40。 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从石灰石开采至水泥外运的一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工程内容包括石灰石和 8 泥岩矿山开采及输送、生料制备、煤粉制备、熟料煅烧、水泥粉磨与包装、以及相应的生产、生活辅助设施。 工程具体内容见表 21。 工程选址与用地 本工程选址于 22 市 11 县新关镇七松村境内的 11 县特种水泥转运站北侧,经 22 市规划局、11 县城乡规划管理处、环保局审核论证,选址符合 22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1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 11 县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占用农田较少,符合 11 县工业布局,从区位、交通、原材料等资源、环境考虑,认为选址适宜(详见附件 4)。 本工程厂址拟用地类型与面积见表 22。 用地环境现状见图 21。 表 22 工程厂址拟用土地类型与面积 类型 水田 旱地 园地 林地 坑塘水面 农村道路 企业用地 宅基地 滩涂地 合计 面积 (ha) 表 21 拟 建工程项目组成及工程内容 序号 项目组成 工程内容 1 公用工程 给排水设施、循环水冷却回用系统、污水处理设施、供 电设施、必要的办公及生活设施 2 石灰石开采及输送 石灰石开采 214 万 t/a、石灰石破碎及胶带输送廊道、以及矿山工业场地建设, 3 泥岩开采及输送 泥岩开采 24 万 t/a,矿山工业场地建设,约 600m 输矿道路建设及现有简易公路拓整 4 生料制备、均化 生料制备车间,设 1 台辊式生料磨、 1 座Φ 54m生料均化库 5 原煤堆场、煤粉制备 煤粉制备车间,设 1 台辊式煤磨, 1 座Φ 80m园型预 均化堆场 6 熟料烧成及储存 五级双系列旋风预热器、窑外分解炉、Φ 72m 回转窑和 空气梁篦冷机; 1 座Φ 60 42m 熟料库 7 水泥配料、粉磨 水泥配料系统、 2套由Φ 13m球磨机和 OSEPA 选粉机组成的闭路粉磨系统、以及输送系统 8 水泥储存、包装及散装 4 座Φ 18 40m水泥库,分别设 2 台八嘴回转包装机、4 台汽车散装机 总平面布置 本工程用地为近东西向长块状,焦柳铁路自南沿通过。 厂区总平面布置拟分为生产区、水泥成品储存和发运区、办公生活福利区三大功能区。 办公生活福利 区拟布于用地的东侧,生产区、成品区依次向西布设。 石灰石预均化库、生料制备、烧成系统、水泥制成系统从东向西呈“一”字形布置在铁路专用线北侧;水泥成品储存及发运区布置在场地西南部靠 9 近铁路专用线;原煤堆场、煤粉制备均化库设于水泥烧成区与粉磨区之间,污水处理、循环水泵房、机电维修等辅助生产设施布于西北侧;并沿生产流程线预留一条回转窑生产线位置。 厂区内各车间联系及原料输运采用环形通道,用地按人车分流,设东西两个出入口。 厂区总平面布置详见附图 2。 工程投资与资金筹措 本工程总投资为 ,其中静态投资 万元,建设期利息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吨产品(商品熟料 +水泥)投资。 资金筹措方式为自有资金 万元,商业银行贷款 30000 万元。 工程环保投资约 8755 万元,占总投资的 %。 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 本工程劳动定员 243 人,其中生产人员 207 人,管理及服务人员 36 人。 主要生产岗位采用三班制连续周运转工作制度,每年工作天数 300 天;其他部门采用两班或一班制不连续周工作制度。 石灰石矿山采用二班制不连续周工作制度,爆破及辅助工种采用一班制 ,年工作日 300 天;泥岩矿山采用一班制,年工作日 280 天。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 22 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建设规模 熟料 t/d 5000 万 t/a 155 水泥 万 t/a 110 2 设备重量 t 9200 工艺设备 3 装机容量 kw 34585 4 年耗电量 万 kwh 9790 5 日耗水量 生产 m3/d 1661 辅助生产 m3/d 122 6 循环水利用率 % 7 总 平 面图指标 工程占地面积 ha 建筑物占地面积 ㎡ 63740 道路及广场占地面积 ㎡ 86230 建筑系数 % 绿化系数 % 20 续表 22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8 资 金 总额 静态投资 万元 建设期利息 万元 10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合计 万元 9 投 资 构成 建筑工程 万元 % 设备 万元 % 安装工程 万元 % 其他 万元 % 10 劳 动 定员 生产工人 人 207 管理人员 人 36 合计 人 243 11 劳 动 生产率 全员 t cl/人 a 6379 生产工人 t cl/人 a 7488 12 能 耗 指标 单位熟料耗热 kj/kg 2969 单位熟料标准煤耗 kg/t 单位熟料实物煤耗 kg/t 工艺过程熟料电耗 kwh/ t cl 58 工艺过程 水泥电耗 kwh/ t 89 石灰石破碎电耗 kwh/ t 13 吨 熟 料指标 单位产品固定资产投资 元 /t 吨熟料设备重量 kg/t 吨熟料装机容量 kw/t 产品平均单位成本费用 万元 14 企 业 经济指标 年平均销售收入 万元 31165 年平均总成本费用 万元 21176 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238 年平均利润总额 万元 9752 续表 22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5 经济效益 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税后 全部投资投资回收期 a 税后 借款偿还期 a 11 投资利润率 % 投资利税率 % 资本金利润率 % 16 三材用量 水泥 t 35381 钢材 t 11254 木材 m3 753 拟建工程涉及的搬迁村民 拟建工程涉及到的搬迁村民主要分布厂区周围 500m和皮带廊两侧 30m范围内的村民住户,共需搬迁村民约 138 户、 500 余人 ,行政管辖隶属于 11 县新关镇七松村。 根据 11 县人民政府与海螺集团公司签订的协议,本项目涉及的村民搬迁安置工作由 11 县人民政府负责,费用由 11 县政府和海螺集团公司共同承担。 移民安置,依据 11 县城市总体规划,本着便利生活、就近生产的原则,拟采取国有土地置换村集体土地,易地安置、集中联建方式统一搬迁。 安置地点为 11 县城区东郊的易家渡镇井湾村和咸池村,相距县城 8km、七松原址约 18km,该处现已辟有专业型园耕地 1900 亩,现闲置待耕,且其开发地块已通过湖南省国土资源厅验收,拟以该地不低于 800 亩的土地用于本项目 移民安置。 11 县人民政府已制定并核准拟建工程移民拆迁安置初步方案,见附件 6,拆迁居民生产生活安置区现状见图 21。 区域环境概况 自然环境概况 地理位置 11 县位于湖南省北部,地处东经 110176。 29′ 04″ ~111176。 32′ 30″,北纬 29176。 16′ 06″ ~30176。 8′ 49″之间。 东西极长 109km,南北最宽 106km。 东接澧县、临澧县,南连桃源县,西临桑植县,北与湖北省交界,西南与慈利县毗邻。 本工程位于 11 县新关镇七松村境内,地处县城西部,距县城 9km、 2298km、长沙 290km、湖北荆州市 173km。 地理位置详见附图 1。 地形地貌 11 县地处武陵山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轮廓大体上是北阔南窄的“倒葫芦”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境内“十分土地八分山”,以山地为主。 西北部地势高峻,山原和岩溶地貌发育,山岭绵延,河谷纵深,山峰海拔多在 1000m 以上,以壶瓶山海拔 2099m 为 11 最高峰;东南部地势低平开阔,丘陵交错,并有多处河谷平原,海拔一般在 500m 以下,以易家渡的蔡家溪与澧水汇合处为最低,海拔 42m。 县境地层发育较全,从元古界冷家溪群到新生界第四系均有出露;构造形迹以燕山期褶皱为主, 武陵、喜山期褶皱次之,断裂不太发育,整体上北部较复杂、南部较简单。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域图,11 县地震烈度小于 6 度,区域地壳稳定。 本工程地区为典型低山丘陵地貌,海拔多在 400m 以下,以澧水河水面海拔高度 65m 为最低。 本工程拟建厂址区位于澧水北岸 2~3 级阶地上,属低缓丘陵地貌,地形起伏不大,海拔高度 70~90m。 气候气象 11 县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雨水充流水沛。 春季多连续低温 12 多雨;夏季酷热,多短时暴雨,是湖南著名的暴雨区;秋季前期多“秋高气爽”,后期多阴雨连绵;前冬干燥,后冬雨雪较 多。 区内年平均气温 ℃ ,年均气压 ,年平均降水量 1540mm,年平均相对湿度 75%,年平均日照 1647 小时,无霜期 281天。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东( ENE)风,频率为 13%,夏季盛行西南西( WSW)风,频率为 11%;冬季以东北东( ENE)风为主,频率达 18%,全年静风频率为 16%。 区域年平均风速 ,夏季平均风速 ,冬季平均风速。 水文 县境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有溪河 236 条,其中流域面积在 100 km2以上的有 13条,以澧水为境内最大河流。 本工程区地表 水体主要为澧水,自厂址北侧流经本区。 澧水是湖南四大河流之一,其源于桑植县杉木界,流经永顺、张家界、慈利,于界溪入 11 县,在三江口纳入渫水。 东向经11 的新关、城关、二都、易家渡 4 个乡镇至新安入澧临,境内流长 30 km,坡降 ‰,有各级溪河支流 196 条,流域面积 km2,其中一级支流主要有渫水、道水和澹水。 澧水三江口段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 亿 km3, 2020 年达 亿 km3;实测最高位,高位 ;最大流量 14500m3/s,最小流量 ;历年平均 流量 466m3/s。 地表降水是本流域水资源的主要来源。 土壤 区域土壤类型有水稻土、潮土、菜园土、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红色石灰石土、黑色石灰土和紫色土 10大土类,其中以红壤、红色石灰石土和山地黄壤为主。 分别占总面积的 %、 %和 %。 生态环境概况 工程评价区地带性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地带类型,受人类活动影响,目前区内植被类型较为单一,以针叶林为主。 植被类型有马尾松林、杉木林、油茶疏林、灌丛、草丛及桔园和农作物植被。 主要生态系统类型有:森林、农田、水域、灌草地 和村落,具有一定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较为稳定。 生态环境质量良好。 区内主要的野生木本植物有马尾松、杉木、国外松、油茶、化香、枫香、椿树、野桐、苦楝、山槐、合欢、香樟、女贞、构树、冬青、构骨、檵木、山胡椒、黄檀、盐肤木、楠竹、花竹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白茅、巴茅、野古草、香茅草、狗尾草、车前草、野菊花、狗牙根、浦公英等;另外还有多种蕨类和藤本植物。 物种多为常见种,其中香樟为国家Ⅱ级保护植物。 区域内野生动物较少,主要有野兔、黄鼠狼、野猪、鼠类、蛇类、青蛙、山雀、八哥等。 家畜主要有猪、牛、羊、鸡、鸭、兔等。 水 生鱼类资源主要有草鱼、鲤鱼、鲫鱼、鲭鱼、鲢鱼等。 工程区域调查未发现野生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类和文物古迹保护单位。 社会环境概况 行政区划与人口 11 县隶属湖南省 22 市,面积 3973 km2,辖 11 个镇, 8 个乡, 6 个林场和管理区, 807 个村和居委会。 有汉、土家、回、苗、满、瑶等 16 个民族。 全县户籍总数 232682 户,总人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