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经济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2 实验二 原料中粗淀粉的测定 13 实验三 还原糖的测定 17 实验四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19 实验五 糖化酶的测定方法 22 实验六 玉米 淀粉 液 化 及 糖化 24 实验七 面包酵母流加培养与分批培养试验 27 实验八 糖化酶的 发酵和提取实验 31 实验九 酸性蛋白酶固态发酵实验 34 第一部分 啤酒工艺综合实验 实验一 还原糖的测定 1 原理 本法是利用含有自由醛基的还原糖,在碱性溶液中,能将二价铜还原成氧化亚铜的性质进行测定。 2 仪器 下端弯曲与管身成直角的滴定管。 3 试剂 ( 1)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配制: 溶 26 克硫代硫酸钠及 克无水碳酸钠于 1000ml 水中。 缓和煮沸 10min,冷却。 将溶液保存于棕色具塞瓶中,放置一周后过滤备用。 标定: 称取于 120℃烘至恒重的重铬酸钾 克,称准至 克,置于 500ml具塞锥形瓶中,溶于 25ml 煮沸并冷却的水中,加 2 克碘化钾及 20ml 4N 的硫酸。 待碘化钾溶解后,于暗处放置 10min,加 250ml 水,用 N 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 3ml %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转变成亮蓝绿色。 同时作空白试验校正结果。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当量浓度 N 按下式计算: N= G/ 式中: G—— 重铬酸钾的重量(克) V—— 硫代硫酸钠溶液的用量( ml) —— 每毫克当量重铬酸钾的克数 ( 2) 4N 的硫酸溶液 边搅拌边将 56ml 的浓硫酸小心地加入到约 350ml 蒸馏水中,并定容至 500ml。 ( 3) %淀粉溶液 可溶性淀粉,加少量水调成糊状,在不断搅拌下注入 200ml 沸水中,微沸2min,冷却,加水稀释成 250ml。 ( 4) 30%醋酸溶液 取 无水乙酸,用水定容至 100ml. ( 5) 斐林溶液 A. 硫 酸铜溶液 溶 克硫酸铜于水中,稀释至。 B. 碱性酒石酸盐溶液 溶 173 克酒石酸钾钠, 50 克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稀释至。 4 标定: 取 斐林溶液的 A 液,加 4ml30%醋酸溶液和 3g 碘化钾,加 25ml 煮沸后冷却的水,使碘化钾溶解,以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溶液呈微黄色,加硫氰酸铵 2g, %淀粉溶液 3ml,搅拌后,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斐林溶液的校正系数 f 计算如下: 式中: V——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用量( ml) — — 每毫升 硫代硫酸钠溶液相当的铜的克数 —— 每毫升斐林溶液的 A 液中含有的铜的克数 ( 6)次甲基蓝指示液, 1% 1g 次甲基蓝溶于 100ml 水中。 5 操作步骤 ( 1)取糖化试验的麦芽汁,稀释至 20 倍或更合适的倍数,使其滴定量在 15~50ml 之间。 ( 2) 预备实验 取斐林溶液 A、 B 各 ,置锥形瓶中,加 10ml 水稀释,加热使其于 5min 内沸腾,在沸腾状态下用滴定管滴入稀释麦芽汁至蓝色即将消失时,加 1~ 2 滴次甲基蓝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所用稀释麦芽汁的数量。 ( 3) 正式测定 在 200ml 锥形瓶中加入斐林溶液 A、 B 各 ,再加少于预备实验所用 1ml 的麦芽汁,加热至沸后,加 1~ 2 滴次甲基蓝指示液,用稀释麦芽汁滴至终点,记录用去稀释麦芽汁的总量。 6 计算 根据稀释麦芽汁在正式测定中的用量,查表得相应麦芽糖量,再用下式计算: 总还原糖(麦芽糖, g/ml 麦汁)= f179。 n 或 总还原糖(麦芽糖, g/100g 浸出物)= 式中: f—— 斐林溶液系数 n—— 稀释倍数 G—— 麦芽汁中浸出物含量( %) D—— 麦芽 汁 20℃比重 注意事项: ( 1) 本测定的操作条件必须严格控制,加热时间、滴定速度每次测定都必须一致,由沸腾至滴定完毕必须在 3min 内结束,否则应重做。 ( 2) 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标定斐林溶液,标准溶液的浓度应正好 ,否则计算时应把用量换算成相当于 的用量。 实验二 α 氨基氮的测定(茚三酮法) 实验试剂 a 显色剂 100 克磷酸氢二钠( ) 60 克磷酸二氢钾( KH2PO4) 克水合茚三酮 克果糖 用水溶液溶解后稀释至 1 升(此溶 液在低温下用棕色瓶可保存 2 周, pH 应为。 操作时可以按比例配成 100ml)。 b 稀释溶液: 2 克碘酸钾溶于 600ml 水中,再加入 96%乙醇 400ml. c 标准溶液:溶 甘氨酸于 100ml 水中, 0℃贮藏。 用时按要求稀释。 该溶液含有 200mgα 氨基氮 /升。 实验操作 取糖化的麦芽汁 (或者是其他的合适量,使稀释后的浓度为 13mgα 氨基氮 /升),放入 100ml 的容量瓶中,稀释到刻度,摇匀。 标准甘氨酸溶液稀释液:取 标准溶液,在 100ml 的容量瓶中稀释到刻度。 取麦芽汁稀释溶液、水、标准的甘氨酸溶液(三个)稀释液各 ,放入比色管中,(水用于空白对照),各比色管中分别加入 的显色剂,摇匀,在沸水中加热 16min。 (此时应该准备 20℃的水浴) 20℃水浴中冷却 20min。 加入 的碘酸钾稀释溶液,摇匀,在 30min 内于 570nm 处测定吸光度值。 计算 游离的α 氨基氮(毫克 /升麦芽汁) =2179。 100179。 样品溶液吸光度值 / 标准溶液平均吸光度 查表得 100ml麦芽汁中麦芽糖毫克数 1000 f179。 查表得 100ml麦芽汁中麦芽糖毫克数 179。 n 1000179。 G179。 D 实验三 双乙酰(紫外分光光度法) 1 原理 双乙酰作为挥发性组份 从啤酒样中蒸发出来,与邻苯二胺反应,生成 2, 3-二甲喹喔啉,在 335nm 波长下进行测定。 由于其他联二酮类都具有相同的反应特性,再加上蒸馏过程中部分前驱体要转化成联二酮,因此上述测定结果为总联二酮含量 (以双乙酰表示 )。 2 仪器 带有加热套管的双乙酰蒸馏器 ; 具有锥形瓶 (或平底蒸馏烧瓶 )的蒸汽发生瓶: 2020mL(或 3000mL) ; 容量瓶: 25 mL ; 紫外分光光度计:备有 10mm石英比色皿或 20mm玻璃比色皿。 3 试剂和溶液 4mol/L 盐酸溶液:按 GB/T 601 配制; l0g/L 邻苯二胺溶液: 称取邻苯二胺 ,溶于 4mol/L 盐酸溶液中,并定容至10mL,摇匀,放于暗处。 此溶液须当天配制与使用;若配制出来的溶液呈红色,应重新更换新试剂; 有机硅消泡剂 (或甘油聚醚 )。 4 分析步骤 蒸馏 将双乙酰蒸馏器安装好,加热蒸汽发生瓶,使水至沸。 通汽预热后,置 25mL容量瓶于冷凝器出口接受馏出液,外加冰浴冷却,加 2~ 4 滴消泡剂于 100mL 量筒中,再注入未经除气的预先冷至 5℃左右的酒样 100mL,迅速移入已预热的蒸馏器内,并用少量水冲洗带塞漏斗,盖塞。 然后用水封口,进行蒸馏,直至馏 出液接近 25mL(蒸馏需在 3~ 5min 内完成 )时取下容量瓶,达到室温用水定容,摇匀。 显色与测量: 分别吸取馏出液 于两支干燥的比色管中,并于第一支管中加入邻苯二胺溶液 ,第二支管中不加 (做空白 ),充分摇匀后,同时置于暗处放置 20~30min,然后于第一支管中加 4mol/L 盐酸溶液 2mL,于第二支管中加入 4mol/L盐酸溶液 ,混匀后,于 335nm 波长下,用 20mm 玻璃比色皿,以空白调仪器零点,测定其吸光度。 比色测定操作须在 20min 内完成。 5 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中双乙酰含量按式 (2)计算: AX „„„„„„„„„„„„„„„„„„„„„„„(2) 式中: X —— 试样中双乙酰的含量, mg/L ; A335 —— 试样在 335nm波长下,用 20mm比色皿测得的吸光度; —— 吸光度与双乙酰含量的换算系数。 实验四 总酸(电位滴定法) 1 原理 酸碱中和原理。 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啤酒试样中的总酸,以 pH= 为电位滴定的指示终点,根据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的体积计算出啤酒试样中总酸的含量。 2 仪器 自动电位滴定仪:精度177。 ,附电磁搅拌器 ; 恒温水浴:精度177。 ℃,带振荡装置。 3 试剂和溶液 :按 GB/T 601 配制与标定。 标准缓冲溶液:现用现配。 4 分析步骤 试样的处理:取试样( )约 60mL 于 100mL 烧杯中,置于 (40177。 )℃振荡水浴中恒温 30min,取出,冷却至室温。 测定: 按使用说明书安装与调试仪器。 用标准缓冲溶液校正自动电位滴定仪。 用水清洗电极, 并用滤纸吸干附着电极的液珠。 吸取处理好的试样 于烧杯中,放入校正好的电极,开启电磁搅拌器,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开始每次约加 直至 pH=,然后每次滴加 直至 pH= 为其终点 ,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5 结果 试样的总酸按式 (3)计算: VcX 2 „„„„„„„„„„„„„„„„„„„„ (3) 式中: X —— 试样的总酸,即 100mL 试样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 毫升数, mL/100mL: c ——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 mo1/ L V —— 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2 —— 换算成 100mL 试样的系数。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一位小数。 6 允许差 同一试样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 4%。 实验五 酒精度 1 原理 利用在 20℃时酒精水溶液与同体积纯水质量之比,求得相对密度 (以 d2020表示 )。 然后,查表得出试样中酒精含量的百分比,即酒精度,以 %(V/V)或% (m/m)表示。 2 仪器 全玻璃蒸馏器: 500mL; 恒温水浴:精度177。 ℃; 容量瓶: 100mL ; 移液管: 100 mL ; 分析天平,感量 ; 天平:感量 ; 附温度计密度瓶: 25mL 或 50mL; 数字密度计和注射器。 3 分析步骤 容量法 蒸馏 用 100mL 容量瓶准确量取试样( ) 100mL,置于蒸馏瓶中,用 50mL 水分三次冲洗容量瓶洗液并入蒸馏瓶中,加玻璃珠数粒,装上蛇型冷凝管,用原 100mL容量瓶接收馏出液 (外加冰浴 ),缓缓加热蒸馏 (冷凝管出口水温不得超过 20℃ ),收集约 96mL 馏出液 (蒸馏应在 30~ 60min 内完成 ),取下容量瓶,调节液温至20℃,补加水定容,混匀,备用。 a)测量 A 将密度瓶洗净、干燥、称量,反复操作,直至恒重。 将煮沸冷却至 15℃的水注满恒重的密度瓶,插上带温度计的瓶塞 (瓶中应无气泡 ),立即浸于 (20177。 )℃的恒温水浴中,待内容物温度达 20℃,并保持 5min不变后取出。 用滤纸吸去溢出支管的水,立即盖好小帽,擦干后,称量。 b)测量 B 将水倒去,用馏出液 a)反复冲洗密度瓶三次,然后装满,按 b)同样操作。 试样馏出液 (20℃ )的相对密度按式 (4)计算: mmmmd 122020 „„„„„„„„„„„„„„„„„„„„„„„„(4) 式中: d2020 —— 试样馏出液 (20℃ )的相对密度 (比重 ); m2 —— 密度瓶和馏出液的质量, g ; m —— 密度瓶的质量, g ; m1 —— 密度瓶和水的质量, g。 根据相对密度 2020d 查附录 A,得到馏出液的酒精度, %(V/V)或 g。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