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不超过 6分钟 形式可以多元,如 PPT请自备电脑 关于论点的选择与预期 与成绩的关系 课后登记(前 20- 25名) 外部资源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外援 外国直接投资及对其的干预 外债及外债问题的预防和解决 钱纳里以前的理论 钱纳里的“两缺口”理论 “三缺口”和“四缺口”理论 债务周期理论 哈罗德 在阐述经济增长时指出国内储蓄不足以支持理想的经济增长率时,应利用外资提高储蓄率和投资率 罗斯托 也指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时可以利用外资来使投资率达到 10%以上,满足经济起飞的条件 纳克斯 也指出要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利用外资加快资本形成是重要途径 主要思想 基本方程式 两个缺口的调整与平衡 经济含义 缺陷 1966年,钱纳里和斯特劳特在 《 外援与经济增长 》 一文中提出了“两缺口( Twogap)模型”,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分析了利用外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主要思想就是发展中国家国内有效供给与资源计划需求之间存在缺口,即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而利用外资是填补这两个缺口的有效手段 需求方面: Y=C+I+(X- M) 供给方面: Y=C+S 于是: I- S=M- X 这就是两缺口模型的基本方程式 I- S是储蓄少于投资的部分,被称为储蓄缺口 M- X是出口少于进口的部分,被称为外汇缺口 两缺口反映出发展中国家使用的资源超过了它实际拥有的资源,出现了发展瓶颈 调整的必要性 消极的调整 积极的调整 积极调整的三阶段 正如国民收入均衡公式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发生在事后( ex post)一样,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的均衡也是事后的均衡 在事前( ex ante),决定两缺口的四要素都是独立变动的,储蓄缺口不一定等于外汇缺口 要使两缺口平衡,适当的调整是必要的 储蓄缺口大于外汇缺口,减少国内投资或增加国内储蓄 外汇缺口大于储蓄缺口,减少进口或增加出口 但增加储蓄或出口在短期内难以实现,而减少投资或进口则不利于经济增长 * 利用外资,使两个缺口在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下达到均衡 如发展中国家从国外借款 * 再比如,一笔外资以机器设备的形式被捐赠到发展中国家 * 利用外资不仅能缩减两缺口,还能提高经济增长率 * 钱纳里的实证研究发行利用外资调整两缺口会依次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弥补吸收能力的不足 * 第二阶段:弥补储蓄缺口 * 第三阶段:弥补外汇缺口 * 强调了利用外资对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有效利用国外资源离不开计划和政府的调节和干预 * 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的必要性 * 没有强调一个国家的借债能力和偿债能力 * 与哈罗德 —多马一样,过分强调了资本形成的作用 * 没有看到利用外部资源失控也会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 “三缺口”模型 “四缺口”模型 钱纳里重视后两个阶段,提出了“两缺口”模型 赫尔希曼等认为还有第三个缺口,即技术、管理和企业家才能( Entrepreneurship)的缺口,也必须引进外部资源来填补 具体策略:实行“一揽子”计划,注意技术、管理和企业家才能的配套引进 * 再加一个税收缺口,即实际税收与日益扩大的财政支出之间的差额 弥补税收缺口也离不开外部资源(实际操作中的困难) * 主要思想 埃弗拉莫维克( Avramovic, D.)的债务周期模型 费舍尔( Fisher, S.)和弗兰克尔( Frenkel, J. A.)的五阶段债务周期模型 外资中除了外援和外国直接投资以外,是要还本付息的外债,外资流入的过程也是外债积累的过程 债务周期理论研究了在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债务的变化,弥补了“缺口”理论不重视外债的缺陷 如第 247页图 三阶段 债务周期的条件 第一阶段( p. 246)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 边际储蓄倾向大于投资率 * 边际出口倾向大于边际进口倾向 * 利用外资建设的项目必须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并能出口创汇 * 不成熟的债务人阶段 成熟的债务人阶段 债务减少者阶段 不成熟的债权人阶段 成熟的债权人阶段 现实意义 贸易逆差,净资本流入,利息净流出,债务上升 此阶段以外资弥补外汇缺口 贸易逆差下降,甚至开始有贸易顺差,净资本流入下降,利息净流出,债务积累速度递减 贸易顺差上升,资本开始流出,利息净流出下降,净外债下降 贸易顺差下降,甚至转为逆差,利息由净流出开始向净流入转变,拥有的外国资产净积累 贸易逆差,利息净流入,净外国资产缓慢增长 完成由债务人向债权人的转变 “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 外汇的过度积累并非没有缺点( 目前我国的外汇占款已经占到总货币发行量的 70%。 今年一季度贸易顺差再次创纪录达到 230亿美元,加上资本项目流入,外汇储备增加 562美元,使外汇储备达到 8751亿美元,跃居世界首位,由此带来巨大的通胀和升值压力) 悲惨式增长(国内资源大量流失,入不敷出,整个国家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的代价。 这种只为充足外汇储备的人民币廉价战略,使外国交易者从中国拿走了更多的财富,而中国换到的却是一堆纸币或低息的美国国债 ) * 对居民、企业换汇额度等放宽,藏汇于民 有管理地部分开放资本项目,允许银行、基金、保险投资境外资本市场 202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其中股本投资 ,同比增长 %;经商务部批准和备案的境外中资企业 1067家,同比增长 % 2020年 5月 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从即日起境内居民个人购汇实行年度总额管理,每人每年等值 2万美元 2020年 4月 13日,央行“五号公告”宣布:一,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集合境内机构和个人的人民币资金,在一定额度内购汇投资于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二,允许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公司等证券经营机构,在一定额度内集合境内机构和个人的自有外汇,用于在境外进行的包含股票在内的组合证券投资;三,允许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购汇投资于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及货币市场工具 2020年 3月 1日,中国四家钢铁集团(武汉钢铁 (集团 )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公司和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合资公司的方式获得BHP Billiton Jimblebar铁矿石矿 40%的股权。 这项合资协议价值 90亿美元,为期 25年 购买油田、森林等战略性资源 到主要消费国或贸易区并购或设立企业等 日本的教训 现实的障碍 渣打银行资深经济师王志浩认为,由于进出口企业虚报数据等原因,中国 2020年的贸易顺差远没有官方公布的 1020亿美元那么多,估计实际上只有 350亿美元,余下的 670亿美元实际上是贸易中隐藏的非贸易资金流入 虚报数据的冲动: 由于过去在中国兑换人民币有相当限制,有正当资格的进口企业往往在申报进口时高报货物价值,来兑换比所需更多的货币,而随人民币升值预期日盛,高报进口的做法日益减少 反观国内的出口企业,由于资本项目上的兑换仍有限制,在升值预期下,出口企业往往会高报数据,以将更多的美元兑换为人民币 什么是外援 外援的起源和现状 增加外援总量的方案 外援的定义 外援的特点 外援的种类 外援的形式 外援的动机 外援的效果 国外援助,简称外援,是指为了减少贫困和促进经济发展,通过货币和实物的形式,把资源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一切发展援助和优惠贷款 非商业性 具有一定的转让条件,或不需要偿还,或贷款有优惠条件 无息或低息 偿还期长(一般 20- 30年,最多 50年,宽限期一般又有 5- 10年) * 按援助主体的数目可以分为双边援助和多边援助 * 按援助主体的性质可以分为官方援助与非官方援助 * 按援助的具体方式最常见的是项目援助与计划援助,特点不一样 项目援助( Project aid)指针对特定项目的优惠贷款或赠与,援助方将比较严格地控制援助资金的使用 * 计划援助( Program aid)指用于某个部门或某类活动的比较广泛的贷款或赠与。 受援国使用资金的自由度较大 * 形式多样 * 大类可以分为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 人道主义 * 宗教信仰、人文关怀等 * 政治、军事动机 * 历史动机 * 经济动机 * 正面的效果 负面的效果 卡森( Cassen, 1994)的一项针对孟加拉、哥伦比亚、印度、肯尼亚、马拉维、马里等国的研究表明,大多数援助项目达到了目标 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和消除贫困方面,外援(如支持东南亚绿色革命、南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起到了重要作用 项目援助由于有比较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的程序,效果优于计划援助 * 可能支持了一个实行阻碍经济发展政策的政府 * 加强受援国政府的权力,助长腐败、无效率和社会矛盾的激化(助纣为虐,延缓变革) * 可能会鼓励受援国采取不负责任的金融政策 * 外援如果是无偿的,可能会鼓励受援国低效率的使用这些资源 * 外援的起源 主要援助国家 主要的外援接受国 多边外援 外援的援助部分估计 1947年美国的马歇尔计划 * 欧洲和日本经济复苏后,国际经济援助重点开始转向发展中国家 一些国际发展援助机构也相继建立 * 1960s,希腊、以色列、台湾等有效利用外援取得了经济增长和发展 外援总额 主要援助国家 发展趋势 最新数据 总量增长,但 1990s后增速减缓 1950- 1955,官方援助总计 1992年达到 608亿美元 1995年达到 694亿美元 主要是 OECD国家,它们成立了 OECD发展援助委员会 DAC 1995年官方外援 694亿美元中, DAC国家占 600亿,其中 400亿是捐赠 1995年提供外援绝对数最多的是日本, 元,其次是法国, ,德国第三,美国第四, 1995年提供外援占 GNP比重最高的是丹麦, %,其次是挪威, %,荷兰第三( %),美国最低, % 1990s以后,外援的相对数不断下降,以 DAC国家为例, 1984年外援平均占 GNP的 %,但到 1995年只占 %(原因与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及相应的保守主义抬头有关) 外援在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入中所占比重也从52%下降到 13% ODA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increased to USD billion in 2。发展经济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转为 ATP 3,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转磷酸化酶:它所催化的反应与②相同,但需要二碳酸和无机磷酸,后者本身能变成焦磷酸. 4,丙酮酸羧化酶: 它催化丙酮酸羧化成草酰乙酸,并使 ATP 转化成 ADP 和 Pi,反应中还需要生物素。 5,苹果酸酶:它催化丙酮酸还原羧化成苹果酸,以 NAD(P)H2 为供氢体。 6,异柠檬酸脱氢酶:它催化 α酮戊二酸还原羧化成异柠檬酸,需要 NAD(P)H2。
,保证获得电机允许的最大电流,从而加快动态过程。 (4) 当电机过载甚至堵转时,限制电枢电流的最大值,起快速的自动保护作用。 一旦故障消失,系统立即自动恢复正常。 这个作用对系统的可靠运行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二 .ASR和 ACR 的 工程 设计: 的设计 和校验 : 已知 sTs , sToi ,所以电流环小时间常数 oisi TTT =+=。 2. 选择电流调节器的结构
清理缝槽,并用水湿润,勾缝砂浆需嵌入砌缝 2cm,勾缝砂浆终凝后,将砌体表面清理干净,洒水养护。 干砌片石施工时,应将块石排列紧密,相互咬合,不留空洞,大面平整、整体美观。 (七)砼及钢筋工程 储灰场工程中的砼及钢筋砼工程主要包括坝坡的砼保护层及排水系统的出水口消力池、竖井、连接井及排水头部等。 ( 1)、原材料要求: 所有进场的原材料、水泥、砂石、碎石必须有合格证,使用前做二次复试
52%) * 全要素生产力增长分析及其应用 余值增长不仅包括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力增长 丹尼森的分析 应用(美日对比及东亚奇迹) TFP增长 余值增长不仅包括技术进步,还包括资源配置改善、规模经济、技术引进等 余值增长为全要素生产力(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增长,简称 TFP增长 丹尼森将 TFP增长进一步分解为资源配置改善
事责任。 ,企业售出后买受人经营期间发生的盈亏,由买受人享有或承担。 ,债权人就出卖 人隐瞒、遗漏原企业债务起诉买受人的,如债权人在公告期间申报过该债权,买受人在承担民事责任后,可向出卖人追偿;如债权人在公告期间未申报过该债权,则买受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债权人应另行起诉出卖人。 第六节 企业并购法律实务 一、企业并购概述 (一)企业并购的概念 (二)企业并购的方式( P87) 股权并购完成后
,屋面上的油桶、油壶必须放置平稳。 7. 屋面铺贴卷材,四周应设置 ,靠近屋面四周沿边应侧身操作。 8. 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操作。 施 工 现 场 针 对 性 安 全 交 底 交底人签名 接受交底 负责人签名 交底时间 年 月 日 作 业 人 员 签 名 本表一式两份,班组自存一份,资料室归档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