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永康变电所初设报告南网(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化锌避雷器, 110kV 避雷器选用 Yl0W102/265GY,110kV 中性点避雷器选用 , 35kV 避雷器选用 Y5W51/125GY, 35kV中性点避雷器选用 Y5W51/125GY, 10kV出线 避雷器选用 HY5WS17/50GY。 避雷器 的主要参数参见表 33。 11 表 33避雷器的主要参数 项 目 避雷器 备注 110kV 35kV 10kV 额定电压( kV,有效值) 102 51 17 最大持续运行额定电压( kV,有效值) 41 操作冲击 ( 30/ 60us) 2kA残压( kV峰值) 220 110 雷电冲击( 8/ 20 us) 10kA( 5kA) 残压( kV 峰值) 265 125( 5kA) 45( 5kA) 陡波冲击( 1/ 5 us) 10kA( 5kA) 残压( kV,峰值) 281 145( 5kA) ( 5kA) 2)电气设备绝缘配合 a. 110kV 电气设备绝缘配合 : 110kV 设备的绝缘水平由雷电冲击耐压确定,以避雷器雷电冲 击 l0kA 残压为基准,配合系数取不小于, 110kV 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及保护水平配合系数参见表 34。 表 34 110kV 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及保护水平配合系数 设备名称 设备的耐受电压值 雷 电冲击保护 水平配合系数 雷电冲击耐压( kV,峰值) lmin工频耐压 ( kV有效值) 全 波 截波 内绝缘 外绝缘 内绝缘 外绝缘 主变压器 480 450 550 200 185 实 际配合系数 450/ 255= 其它电器 550 550 550* 230 230 断路器 断口间 550+100 550+100 230+70 230+70 隔离开关断口间 550+100 230+70 *其它电器设备中仅电流互感器承受截波耐压试验。 b. 35kV 电气设备和主变中性点的绝缘配合。 35kV 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按 DL/T620《交流配电装置的过电压和绝缘配合》选取。 35kV 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参见表 35。 12 表 35 35kV 电气设备和主变压器中性点的绝缘水平 设备名称 设备的耐受电压值 雷电冲击耐压( kV,峰值) lmin工频耐压 ( kV有效值) 全 波 截波 内绝缘 外绝缘 内绝缘 外绝缘 主变压器 200 200 220 85 85 其它电器 185 185 95 95 断路器断口间 185 185 95 95 隔离开关断口间 215 118 c. 10kV 电气设备和主变中性点的绝缘配合。 10kV 电气设备和主变中性点的绝缘水平按 DL/T 620《交流配电装置的过电压和绝缘配合》选取。 10kV 电气设备和主变中性点的绝缘水平参见表 36。 表 36 10kV 电气设备和主变压器中性点的绝缘水平 设备名称 设备的耐 受电压值 雷电冲击耐压( kV,峰值) lmin工频耐压 ( kV有效值) 全 波 截波 内绝缘 外绝缘 内绝缘 外绝缘 主变压器 75 75 75 35 35 其它电器 75 75 42 42 断路器断口间 75 75 42 42 隔离开关断口间 85 49 主变中性点( 110kV侧) 325 325 325 140 140 主变中性点( 35kV侧) 200 200 220 85 85 ( 3)外绝缘和绝缘子片数的选择 设备的外绝缘按 III 级防护等级选取,按最高 运行电压选择设备的爬电距离和绝缘子的片数, 110kV 泄漏比距取 25mm/kV, 35kV、10kV 泄漏比距取 31mm/kV( 户外 ) 、 20mm/kV(户 内 ) ,单片绝缘子的爬电距离取 450mm。 绝缘子宜选择瓷绝缘子,耐张绝缘子串取 2 片零值,悬垂绝缘子串取 1 片零值, 110kV 耐张绝缘子串宜取 9 片、悬垂绝缘子串宜取 8 片; 35 kV 耐张绝缘子串宜取 5 片、悬垂绝缘子串宜取 4 片。 10kV 耐张绝缘子串宜取 2 片、 本工程设计 绝缘子 按 XWP270 型选 13 取。 ( 4)直击雷保护 所区范围内 共设置 5 避雷针 ,其中 3 支独立避雷针 ; 110kV 构架上 2 支 避雷针 , 作全 所的 防直击雷保护 ,可满足规程对 直击雷保护 要求。 ( 5)接地 本 变电所 接地方式采用以水平接地体为主,辅以垂直接地极的复合接地网。 接地体的截面选择满足热稳定和腐蚀要求,工频接地电阻值满足《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 621 的要求, 设备的接地按 “ 反措 ” 要求。 依 据现场勘测 提供的资料 , 所 址区域 土壤电阻率 的测量 平均值为 190Ω 178。 m , 经计算,本 工程 接地网 工频 接地电阻值约。 按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进行校验及云南电网公司要求,接地网的工频 接地电阻不大于 ,则接地电阻不满足要求,需采 取降阻措施。 根据本变电站场地的土壤电阻率分布的特点,本变电站降阻 措施 拟 采用如下方案: 先采用在 变电 所 围墙 范围 内 接地网填埋物理降阻剂的 和 装 设 6~ 8 组电解地极 方式, 将变电 所 接地电阻降至 以下。 如接地电阻 仍不能满足要求,再 采取 接地网施工时预留的外引接地带在所区围墙外的区域实施 相应 的 降阻措施 ,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配电装置 ⑴ 110kV 配电装置:本工程 110kV 配电装置 采用软母线中型布置方案,断路器单列布置。 设备相间距离 2 米,母线相间距离 米,间隔宽度 8 米,母线架高 米,出线架高 10 米, 110kV 出线 14 均朝西南方向出线。 ⑵ 35kV 配电装置:本工程 35kV 配电装置采用 35kV 金属铠装固定式成套开关柜 , 布置于 35kV 配电装置室内 ,为单层建筑。 出线设备布置于户外,出线 架高 米, 间隔宽度 5 米 , 35kV 出线均朝西 北 方向出线。 ⑶ 10kV 配电装置:本工程 10kV 配电装置采用 10kV 金属铠装移开式成套开关柜,布置于 10kV 配电装置室内 ,为单层建筑。 出线设备布置于户外,出线铁塔高 8 米,间隔宽度 4 米。 10kV 出线 分为西北段和东北段, 均朝东北方向出线。 10kV 并联补偿电容器成套装置布置于户外。 电气总平面布置 本工程电气总平面布置 是 根据 电气主接线方案 ,所址地形、地貌 ,并结合 各电压等级 线路 出线方向进行 设计。 本 工程 电气总平面布置力求紧凑合理,出线方便,减少占地面积,节省投资。 由于变电所 所 址 场地附近地形起伏较大,场地北东、南西侧地形坡度较陡, 而北西角有一单层农房,南东侧为一农耕路通过, 变电所仅能在一块 65179。 130m 场地进行布置, 且受进出线方向限制,故仅能作一个 电气布置 方案。 鉴于变电所地形呈长方形,进所道路位于东南面,并依据所址的地理位置及规划的各电压等级线路出线方向 , 110kV 配电装置 布置于 所 区西 南 面; 35kV 配电装置室布置在东北面;在 110kV 配电装置 与 35kV 配电装置室间 为主变压器安装场地;所区西北面为 35kV出线场;在 35kV 配电装置室与 35kV 出线场间的西北部布置有 10kV并联补偿电容器成套装置和 10kV 配电装置室;所区东北部紧邻进所道路 布置 主控制楼,为二层建筑。 15 变电所大门朝东南方向,与所外主公路连接。 所区内道路至主变压器安装场地的 主道 路宽 4 米,其余 道路宽 米。 变电所 围墙 范围 长 179。 宽 : 123m179。 60m, 占地面积为 7256m2。 电气总平面布置图 详见 图 “ YD— YK— CS— 02”。 所用电及照明 所 用电系统为单母线分段接线, 由 4 面 AST 智能型 低压配电柜组成, 带 分段备自投 功能。 正常分列运行,采用 380/220V 三相四线制接地系统。 所用变选用干式变压器,单台容量 100kVA,接线组别为 Dyn11,所用变分别引接在 10kV 两段母线上 ,重要负荷分别从两段母线双回路供电。 因本期工程仅安装 1 台所用变,所以另一回所用电 进线电 源 从 保留的施工电源 变压器 引 来。 主控制 楼 、配电区(室)及变压器附近分别安装动力配电箱或电源箱,供给检修、试验和照明电源。 变电所 设正常照明 和应急照明。 正常照明由 所 用电系统供电。 设事故照明 自动 切换装置 , 供 应急照明 使用。 应急照明 正常 时由交流电源供电,可兼做正常 工作 照明 ,交流电源断电时自动切换到直流电源, 通过 事故照明分电箱 供电。 全 所 在主控制 楼 、 35kV 及 10kV 配电室设置应急照明。 全 所 室 内及户外 照明均采用节能型灯具。 电缆设施 本工程 户内、户外均采用电缆沟及穿管敷设方式。 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全部选用阻燃型铜芯电缆。 二次控制电缆采用阻燃铜芯铠装屏蔽电缆,屏蔽层接地措施按国标 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要求设 计。 电缆防火延燃措施按国标 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16 中电缆防火和阻止延燃措施设计。 辅助设施及其它 变电所 内不设电气试验室 ,电气试验由建设单位考虑集中统一安排。 有关继电保护、通信调试仪表及 SF6 气体检测、水份分析等设备由建设单位统筹安排。 4. 电气二次部分 直流系统与交流不间断电源 ( 1) 全 所 设一套直流系统,用于继电保护、监控系统、事故照明等设备的供电。 直流系统电压采用 DC220V,按单蓄单充的配置,单母线接线,采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和 N+1 热备份型式高频开关电源。 蓄电池容量 200Ah,按 2h 事故放电时间考虑。 直流馈线柜、充电柜、直流电池柜放置于主控室。 直流系统应具有自动恢复、交流电源自动切换、过流过压保护、定期恒流补充充电、绝缘在线监测、防雷等功能。 35kV、 10kV 部分母线采用双回路供电, 110kV 及主变等其余设备采用辐射供电方式。 直流系统图见图: “ YD— YK— CS— 14”。 ( 2) 为了给 变电所 自动化系统、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等重要负荷提供不间断电源全 所 设置一套 交流不 间 断电源系统 ,采用交流和直流输入,直流电源采用 所 内直流系统供电。 交流不 间 断电源系统选用两套 3kVA 逆变电源,冗余配置,互为备用, 组屏放置于主控室。 ( 3) 在主控室设一面继电保护实验电源屏。 ( 4) 所 内交、直流电源系统均应具备完善的二次防雷措施。 计算机监控系统 按 变电 所 综合自动化设计,通过 所 内计算机监控系统实现远方 17 控制。 ( 1)监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开放式 网络 结构,以间隔为单位,按对象进行设计。 监控系统可选用 UNIX 或 Windows 操作系统。 1)监控系统结构 监控系统由 站用 层和间隔层两部分组成,网络按双网考虑,主控室及 35k。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