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培训资料(doc48)-人事制度表格(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行。 第 45 行 适 用税率:按纳税人年实现应纳税所得额确定其适用税率。 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是 33%的比例税率,对应纳税所得额在一定数额之下的企业,给予优惠税率照顾。 其优惠税率为:年应纳税所得额在 3 万元以下(含 3 万元)的减按 18%征收;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 3 万元至 10 万元以下(含 10 万元)的,减按 27%税率征收。 在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内经批准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经批准在境外上市的股份制企业,按国家统一规定或批准的税率。 第 46 行 应纳所得税额:填写纳税人按其适用的企业得税税率计算出的应纳所得税额。 按本表“抵扣后的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计算填写,即: 46 行 = 44 45 行。 第 47 行 减、免所得税额 填写纳税人申报所属期内批准减、免的企业所得税额。 按《企业所得税减免项目表》(附表二)第 1 行、第 4 栏“减免税额”的合计数填写。 第 48 行 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税额 填写纳税人按照“关于印发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有关政策的实施办法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18 境外投资收益抵免税款限额 的通知”(京地税企 [ 2020]244 号)规定,经税务部门批准的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的企业所得税税额。 第 49 行 联营企业利润补税额 :按《联营、股份、 中外合资、投资企业分利、股息收人纳税计算表》(附表三)第 1 行、第 6 栏“应补所得税额”合计数填写。 第 50 行 股息收入补税额:按《联营、股份、中外合资、投资企业分利、股息收入纳税计算表》(附表三)第 8 行,第 6 栏“应补所得税额”合计数填写。 第 51 行 中外合资企业补税额:按《联营、股份、中外合资、投资企业收入纳税计算表》(附表三)第 16 行、第 6 栏“应补所得税额”合计数填写。 第 52 行 投资收益补税额:按《联营、股份、中外合资、投资企业收入纳税计算表》(附表三)第 20 行、第 6 栏“应补所得税 额”合计数填写。 第 53 行 境外收益补税额: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的境外所得补税原则和计算公式计算填写。 计算公式 1: 应纳税款 =(境内所得 +境外所得)境内税率 计算公式 2: = 计算公式 3: 实际应纳税额 =境内、境外应纳税款总额 不同国家的抵扣限额 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税额 来源于某国(地区)的所得 境内、境外所得总额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19 第 54 行 应缴入库所得税额:填写纳税人实际应缴纳所得税额。 为本表计算所得,即: 54=464748+49+..+53行 第 55 行 期初未缴所得税额:填写纳税人上年 12 月末应缴而未缴的所得税额,多缴的应以“-”号表示。 即填写上年汇算清缴申报表主表中期末应补(退)所得税额。 年度中一般不予调整,如确需调整的,应附有说明。 年度中调整期初数的,按调整后的数字填写。 第 56 行 查补以前年度税额:填写申报所属期内( 1 月 1 日 — 12月 31 日)已查补入库的以前年度补税额。 第 57 行 实际已缴纳所得税额:填写纳税人申报所属期累计已经缴库的所得税额。 即含上年汇算清缴在本年的入库金额和本年度(不含本期应补退所得税额)实际入库金额。 第 58 行 期末应补 (退)所得税额:按本表计算所得填写:如55 行≥ 0,则 58 行 = 54+55+5657 行;如 55 行 0,则 58 行 = 54+5657行。 年度汇算清缴的本行数作为次年“期初未缴所得税额”。 第 59 行 本期申报延交数额:填写纳税人本期申报缓缴数额。 第 60 行 实际应补(退)所得税额 按本表计算所得填写,即:60 行 =5859 行,即申报当期填开税票的企业所得税入库金额。 第 61 行 应缴城市集体服务事业费:填写纳税人随企业所得税附征的应缴城市集体服务事业费。 第 62 行 本期入库城市集体 服务事业费 :填写纳税人申报当期缴款入库的集体服务事业费。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20 第 63 行 税后利润 :按本表计算填写,即: 63 行 = 30+43+47+48+( 444661) 第 64 行 补充资料 期末(平均)职工人数:纳税人年度申报时填写年末平均职工人数。 第 65 行 工资总额(实发数):填写纳税人实际发放的工资总额,包括税前实际发放数和税后发放数额。 第 66 行 税前扣除部分:填写经税务机关等部门批准的、按不同工资办法允许在税前扣除的工资总额。 第 67 行 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填写纳税人申报所属期在 技术合同中,订立合同双方协商确立的合同交易额。 纳税人接技术合同或技术合同技术性收入核定表中相关数据填写。 第 68 行 实现技术交易额:填写纳税人申报所属期实现的合同中的技术交易额。 按技术合同或技术合同技术性收入核定表中相关数据填写。 第 69 行 实现技术交易净额:填写纳税人申报所属期实现的合同交易额中技术交易部分扣除成本、费用后技术性收入净额,是科研人员提取奖酬金的依据。 纳税人按技术合同或技术合同技术性收入核定表中相关数据填写。 第 70 行 提取奖酬金:填写纳税人申报所属期技术合同完成后,根据技术性收入净额提取的用于奖励科研人员的奖金额。 纳税人按技术合同或技术合同技术性收入核定表中相关数据填写。 第 71 行 安置待业人员:填写享受税收优惠的待业人员的人数。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21 包括待业青年、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富余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区县级以上大集体企业精简机构的富余人员、农转非人员和两劳释放人员。 第 72 行 安置四残人员:填写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四残”人员的人数。 “四残”人员的范围包括盲、聋、哑和肢体残疾以及弱视、弱智。 第 73 行 国有企业中集体资本金比例应缴税款:指国合合营企业应缴税款按国有、 集体资本金比例采取一税两票分别入库。 此项目填写按集体资本金比例应缴入库税款金额。 实行定额(定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填报本表要求 实行定额(定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进行申报时只填写销售(营业)收入(第 1 行)、应纳税所得额及该项以下的有关项目。 汽车驾驶学校定额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只填报应缴入库所得税额及以下有关项目。 汽驾定额征收所得税额 = 100 元人数 摩托车定额征收所得税额 =20 元人数 换算学员人数 =零散收入总额247。 汽驾摩托车培训收费标准额。 砖窑、灰窑、煤窑实行定额征收企业 所得税的纳税人在进申报时只填写应缴入库所得税额及以下有关项目。 税款定额为 砖: — 5元 /千块 煤: — 4元 /吨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22 灰: — 2元 /吨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23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项目表》(附表一)的填写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是指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其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按税法规定进行调整。 包括对收入确定的原则以及具体金额的调整、各项成本费用扣除范围和标准的调整。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的意义 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有利于实现财务会计制度与税法的适当分离,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 (三)、《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项目表》(附表一)的格式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24 附表一: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项目表 申报所属日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金额单位:元 计算机代码: 申报单位名称: 地址及联系电话: 缴款书号: 经济类型 行业 入库级次 行次 项 目 本期累计 行次 项 目 本期累计 1 一、纳税调整增加额( 1=2+16+27) 19 (3)违法经营罚款和被没收财物损失 2 超过规定标准项目( 2=3+4..+15) 20 (4)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 3 (1)工资支出 21 (5)灾害事故损失赔偿 4 (2)职工福利费 22 (6)非公益救济性捐赠 5 (3)职工教育经费 23 (7)非广告性质赞助支出 6 (4)工会经费 24 ( 8) 粮食类白酒 广告费 7 (5)利息支出 25 (9)为其他企业贷款担保的支出项目 8 (6)业务招待费 26 (10)与收入无关的支出 9 (7)公益救济性捐赠 27 应税收益项目( 27=28+29+30) 10 (8)提取折旧费 28 (1)少计应税收益 11 (9)无形资产摊销 29 (2)未计应税收益 12 (10)广告费 30 (3)收回坏帐损失 13 ( 11)业务宣传费 31 二、纳税调整减少额( 31=32+33+34+35) 14 (12)管 理费 32 联营企业分回利润 15 (13)其他 33 境外收益 16 不允许扣除项目( 16=17+18+..+26) 34 管理费 17 (1)资本性支出 35 其他 18 (2)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 36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25 企业公章: 企业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办税人员: 主管税务机关: 税务所: 受理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人: 录入人: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26 (四)、《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项目表》的填报范围 凡依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不含实行定额(定率)征收方式的纳税人以及实行分摊比例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按照税法规定按期填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进行申报纳税时,均应首先填报本表。 (五)、《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项目表》具体项目的填写 第 1 行 纳税调整增加额 :按本表计算所得填写:超过规定标准项目 +不允许扣除项目 +应税收益项目。 即 1 行 =2+16+27 行。 第 2 行 超过规定标准项目:是指超过税法规定标准扣除的各种成本、 费用和损失而应予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 包括税法中单独作出明确规定的扣除标准,也包括税法虽未单独明确规定扣除标准,但与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标准兼容的部分。 为本表计算所得,即: 2 行 =3+4+„ +15 行。 第 3 行 工资支出:是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超过允许扣除标准的工资支出。 工资支出包括企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职工的基本工资、浮动工资、各类补贴、津贴、奖金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按照计税工资扣除”,其具体标准,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文件明确,从 2020 年 1 月 1日起北京市企业所得税计税工资为月人均扣除最高限额 960 元,年人均 11520 元。 计税工资包括企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职工的基本工资、浮动工资、各类补贴、津贴、奖金、加班费等。 ②工效挂钩效益工资: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27 指企业当年经过劳动部门、财政部门或税务部门批准的提取数列支后,由税务部门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按工资清算政策允许扣除的工资总额和新增效益工资。 ③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按同级财政、人事部门规定的工资总额。 ④经批准从事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业的纳税人向雇员支付的工资薪金支出额; 高新技术企业在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经济效益增长幅度 、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的,实际发放的工资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据实扣除。 第 4 行 职工福利费:填写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标准(计税工资总额的 14%)不得税前扣除的部分。 第 5 行 职工教育经费:填写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的标准(计税工资总额的 1. 5%)不得税前扣除的部分。 第 6 行 工会经费: 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 2%向工会拨交的经费,凭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在 税前扣除。 凡不能出具《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