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所有专业(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配 到作业中心 第 3 步:将成本分配 到各种产品中去 图 1 作业成本法计算步骤 兴达公司储运部 2020 年 10 月共 发生间接费用(主要是物流费用) 12 万元,根据公司的总分类账的记录,耗费的资源有 3 种,分别为:人员工资 4 万元,计算机使用费 3 万元,场地使用费 5 万元。 经分析确认,储运部的作业主要有入库单作业、货物验收作业、货物分拣上架作业、货物出库作业。 兴达公司主要生产 3 种产品,分别为产品 A、产品 B 和产品 C。 相关的信息、数据见表 1~ 表 4。 计算步骤如下: 第 1 步:确认和计量各种资源成本; 第 2 步:将资源分配到各个作业中心; 第 3 步: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中。 表 1 成本动因表 资源 资源成本动因 作业中心 作业成本动因 人员工 资 员工人数 入库单确认 入库单张数 计算机使 用费 计算机工作小时 货物验收 货物入库的数量 场地使 用费 占地面积 货物分拣 货物分拣的次数 货物分库 货物分库的数量 资源成本 产品 A 作业 作业 作业 资源成本 资源成本 产 品 C 产品 B 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 我国作业成本管理的案例分析 7 资源成本 金额(元) 人员工资 40000 计算机使用费 30000 场地使用费 50000 合计 120200 表 3 资源成本动因数量的分布关系表 作业中心 人员工资 ( 40000元) 计算机使用费 ( 30000元) 场地使用费 ( 50000元) 入库单 2人 50小时 6 验收 4人 80小时 24 分拣加工 8人 30小时 28 出库 6人 40小时 42 合计 20人 200小时 100 表 4 作业成本动因数量的分布关系表 作业中心 产品 A (豪华型) 产品 B (普通型) 产品 C (家用型) 合计 入库单 3 9 8 20张 验收 20 60 40 120件 分拣加工 100 60 20 180次 出库 10 40 30 80件 设所耗费资源种类为 S,则 由表 3 得到资源成本动因数量分布矩阵 11 12 13 14121 22 23 24231 32 33 34341 42 43 442 50 6400004 80 2430000 ( 1 )8 30 28500006 40 42a a a asa a a aSsa a a asa a a a 即 4 种作业(入库单、货物验收、货物分拣上架、货物出库)耗费了 3 项资源(人员工资、计算机使用费、场地使用费)。 设单位资源成本动因比率为 X,则: 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 我国作业成本管理的案例分析 8 ( 1) 与 ( 2) 相乘,得到第 n 个作业耗费的资源总和为 Cn(其中, n= 1, 2, 3, 4): nC 2 5 0 6 1 4 5 0 020204 8 0 2 4 3 2 0 0 02508 3 0 2 8 3 4 5 0 05006 4 0 4 2 3 9 0 0 0 即订单作业耗费 14500 元,验收作业耗费 32020 元,分拣加工作业耗费 34500 元,出库作业耗费 39000 元。 以上得到的 Cn 完成了各个作业对于资源的分配,以下要把 Cn,即 4 个作业按产品的种类进行分配,即按第 i 种产品共耗费了 4 个作业进行 分配,设对应耗费的成本总和为 Ti,下面是产品对各个作业耗费的资源的分配。 由表 4 得到作业成本动因数量分布矩阵 即, 3 个产品耗费 4 种作业。 设其单位作业成本动因比率为 Y。 b b bb b bBb b bb b b 1 1 1 2 1 32 1 2 2 2 33 1 3 2 3 34 1 4 2 4 33 9 82 0 6 0 4 01 0 0 6 0 2 01 0 4 0 3 0////////jjjjjjjjbbYbb31132133134111 2 011 1 2 01 1 8 011 8 01 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 我国作业成本管理的案例分析 9 TinT C B Y //// 1 4 5 0 0 1 2 03 2 0 1 0 0 1 03 2 0 0 0 1 1 2 09 6 0 6 0 0 4 03 4 5 0 0 1 1 8 08 4 0 2 0 3 03 9 0 0 0 1 8 0 315005352534925 从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出,在该公司的储运部发生的 12 万元物流费用,最终由所生产的产品分别承担,产品 A 承担 31550 元,产品 B 承担 53525 元,产品 C 承担 34925 元。 最后,把储运部消耗的资源分配到作业,并从作业分配到成本的过程用图 2 表示,可以清晰地看出作业成本法对物流成本的分配过程。 图 2 作业成本法对物流成本的分配过程 就作业而言, 12 万元的物流费,如图 3 所示,在 4 个作业环节中,出库作业耗费了最多的费用,占 32%;其次是分拣加工、验收,最少的是入库单作业,只占 12%的费用。 图 3 作业成本分配比例 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 我国作业成本管理的案例分析 10 图 4 产品对成本分配比例 就产品而言,如图 4 所示,产品 B 耗费了最多的物流费用,占 45%,其次是产品 C,最少的是产品 A。 但需要明确的是, 3 种产品出库数量不同, 分别为 10 个、 40 个、 30 个,所以对于单位物流成本而言,成本最高的应该是产品 A,每个产品消耗了 3155 元( 31550247。 10);其次是产品 B,每个产品消耗了 1338 元( 53525247。 40);最低的是产品 C,为 1164元 ( 34925247。 30)。 那么造成这 3 种产品分担的成本差异的原因在哪呢。 产品的数量当然是一方面,但根本的原因在于产品的类别不同导致了作业的复杂程度不同。 比如单位产品 A 消耗成本最高的原因就是在各个作业环节中的特别是分拣加工环节中(如表 3 所示)需要投入的作业量大,耗费的资源多。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作业成本法是适合于企业物流成本分析需要的一种方法。 运用作业成本法对物流成本进行分配,可以把成本的动因追溯到作业,分析不同作业对于成本的影响。 企业的物流部门根据 用作业成本法得到的作业成本数据,对比实际作业中的问题,促进企业物流作业的改进;而企业的销售部门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准确把握不同产品中所含的物流服务成本,可以重新判断该产品的盈利性, 并更加准确地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定价。 结合案例探讨我国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通过对我国物流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计算和分析的过程分析,对比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现将我国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总结如下: 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必要性 第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实行现代企业制 度的企业,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企业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满足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由于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一般都是在原国有企业的基础。作业成本法所有专业(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关系见表 91。 CLK—— 时钟信号。 ADC0809 的内部没有时钟电路,所需时钟信号由外界提供,因此有时钟信号引脚。 通常使用频率为 500KHz 的时钟信号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毕业设计(正文) 第 16页 共 46页 EOC—— 转换结束信号。 EOC=0,正在进行转换; EOC=1,转换结束。 使用中该状态信号即可作为查询的状态标志,又可作为中断请求信号使用。 D7~ D0——
t Omdurman Teaching Hospital, Sudan during October 2020. Patients including both adults and children above one year of age, presenting with or without fever to the emergency room during this period
会等各个领域的行为的要求,体现着 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国家安全的要求。 国家靠法院、警察机关等带有强制性的国家机器来保证法律的实施。 强调用法律制度来治理国家,用强制的手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是“法治”的主要内涵。 从维护社会的秩序、保障社会的稳定来说,法律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社会大变动的时期,旧有的各种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感性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来提高自我反馈和评估的能力;通过哲学、心理学和其他基本学科来实施学校的基本培训,训练管理主体的辩证思维和自省思维能力;与此同时,提高一系列过程的指导工作,如学习、检查、进步和进一步的自省。 约束管理行为并促进体育教育质量管理主体的管理能力的形成:管理行为时管理能力的外在表现 ,因此,在具有一定质量意识的基础上,通过约束管理行为来进一步促进管理主体的管理能力的形成。
金牌的就是女子双打, 1996 年亚特兰大奥与会上,葛菲顾俊终于获得了中国羽毛球队在奥运会上的第一枚金牌,开创了历史先河,从此在女子双打项目上一发不可收拾,到 2020 年悉尼奥与会葛菲 /顾俊继续蝉联,甚至前三名全是中国队, 2020 年雅典奥运会 上杨维 /张洁雯在决赛中战胜队友高崚 /黄穗,2020 年北京奥运会上杜婧 /于洋再次夺冠,确定了中国羽毛球女子双打项目在世界羽坛中的霸主地位。
orts to improve housing quality within and outside designated urban renewal areas. As increasing numbers of households faced rapidly inflating housing costs, many shifted their aspirations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