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遥控数字音量控制的类功率放大器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BAT i t l eN u m be r R e v i s i o nS i z eCD a t e : 7 J un 2 0 0 5 S he e t o f F i l e : C : \ D oc u m e n t s a nd S e t t i ng s \ A d m i n i s t r a t o r \ 桌面 \ 我的毕设 \D 类功放 . d d bD r a w n B y:OUT1GND2VDD3R E DR E D I N F R AI N T 1C _ R 21 04C _ R 11 00 U FR _ R S T 12 00R _ R S T 21KR S TC _ R S T2 0u f复位电路C Z 12 0p fC Z 22 0p f振荡源C R Y 11 1. 0 59 2 Mp 1. 01p 1. 12p 1. 23p 1. 34p 1. 45p 1. 56p 1. 67p 1. 78R S T / V P D9R X D10T X D11I N T 012I N T 113T014T115WR16RD17X T A L 218X T A L 119V S S20P 2. 021P 2. 122P 2. 223P 2. 324P 2. 425P 2. 526P 2. 627P 2. 728P S E N29A L E / P R O G30E A / V P P31P 0. 732P 0. 633P 0. 534P 0. 435P 0. 336P 0. 237P 0. 138P 0. 03989C51V C C40I C 3A T M L 8 9 C 5 1DGNDP 1. 3P 1. 4P 1. 5P 1. 6P 1. 7R X DT X DI N T 1T1p 2. 7p 2. 6p 2. 5WRB E E P _ I ORDS W 1S W 2S W 3S W 4T0R 1 61 0KR 1 51 0KR 1 41 0KR 1 31 0KDGNDDGNDDGNDDGNDD V C CD V C CD V C CD V C CD V C CD V C CA01A12A23GND4S D A5S C L6WP7V C C8I C 22 4C 0 4 D V C CP 1. 6P 1. 7S D T P AS D H P AB L C T RD V C CR _ R E D1KQ R E D9 01 8EEPROM24C02 图 31 单片机模块原理图 红外一体接收头的功能特性及电路连接 ( 1) 红外遥控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遥控,就是指对被控对象,按照所预定的意图对其内部参数、工作状态等进行远距离操纵。 遥控技术公现代工农业生产、科研、国防等领域均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它们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现代遥控技术也十分普遍地应用于各类家电中,例如电视遥 控、电灯遥控、电风扇遥控、空调遥控等。 这类应用提高了家电的功能和档次,更重要的是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方便。 设有遥控的电视,使用者不必离开座位,只需要使用手持红外遥控器就可以进行节目切换,以及对音量、对比度、亮度等的调节。 遥控的种类很多,若以遥控信息传送方式来区分,可以分为:有线遥控和无线遥控两大类,而无线遥控又包含了红外遥控、超声波遥控和无线电遥控三类。 有线遥控和无线遥控可以达到很远的距离,而红外遥控和超声波遥控只能在十几米之内,因此多用于家电方面。 红外遥控是以红外线作为载体来传送遥控命令的。 红外 线的波长介于红光和微波之间, — 3UM 为近红外区, 3— 30UM 为中红外区, 30— 1000UM 为远红外区。 红外线在通过云雾尘埃等充满悬浮粒子的物质时不易发生散射,有较强的穿透力,还具有不易受干扰,易于产生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用语遥控装置。 相比较前面两种遥控装置来看,红外遥控具有以下优点: 它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无线连接技术,被众多的硬件和软件平台所支持: 通过数据电脉冲和红外光脉冲之间的相互转换实现无线的数据收发; 主要是用来取代点对点的线缆连接; 新的通讯标准 兼容早期的通讯标准; 小角度,短距离,点对点直线数据传输,保密性强; 传输速率较高,目前 4M 速率的 FIR 技术已被广泛使用, 16M 速率的 VFIR 技术已经发布; 不影响周边环境、不干扰其它电器设备。 由于其无法穿透墙壁, 所以 不同房间的家用电器可使用通用的遥控器而不会产生相互干扰;电路调试简单,只要按给定电路连接无误,一般不需任何调试即可投入工作;编解码容易,可进行多路遥控。 ( 2) 红外一体接收头的功能特性 红外接收电路选用 Vishay 公司生产的专用红外接收模块 TSOP1738 或者TSOP4838。 该接收模 块是一个三端元件,使用单电源 +5V 电源,具有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输入灵敏度高、对其它波长( 950nm 以外)的红外光不敏感的特点,其 引脚功能介绍如下: VCC 接系统的电源正极( +5V); GND 接系统的地线( 0V); OUT 脉冲信号输出 通常接 CPU 的中断输入引脚(例如 8051 的 13 脚 INT1)。 采取这种连接方法,软件解码既可以工作于查询方式,也可以工作于中断方式。 为保证红外接收模块 TSOP4838 接收的准确性,要求发送端载波信号的频率应尽可能接近 38kHz,因此在设计脉冲振荡器时,要选用精密元件并保证电源电压稳定。 再有,发送的数位 “0” 至少要对应 14 个载波脉冲,这就要求传送的波特率不能超过 2400bps。 利用上述红外收发电路构成的红外信道最大通信距离为 8m。 TSOP4838 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红外光敏元件将接收到的载波频率为 38kHz的脉冲调制红外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由前放大器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进行放大处理。 然后,通过带通滤波器和进行滤波,滤波后的信号由解调电路进行解调。 最后,由输出级电路进行反向放大输出。 ( 1)红外接收头在电路中有效地抑制了电源干扰。 ( 2)当电压低于 时输出电压不能连续地支持外围电路。 图 32 红外接收电路的典型应用 ( 3) 红外接收部分的电路连接 红外接收头的输出管脚 OUT 接到三极管 9018 的 B 极,目的是把接收信号放大,再把放大后的信号输入到单片机的中断口 INT1。 电阻 RRED 对红外接收头起保护作用,最右边两个电容起到滤波的作用。 1 2 3 4 5 6ABCD654321DCBAT i t l eN u m be r R e v i s i o nS i z eCD a t e : 7 J un 2 0 0 5 S he e t o f F i l e : C : \ D oc u m e n t s a nd S e t t i ng s \ A d m i n i s t r a t o r \ 桌面 \ 我的毕设 \D 类功放 . d d bD r a w n B y:OUT1GND2VDD3R E DR E D I N F R AI N T 1C _ R 21 04C _ R 11 00 U FR _ R S T 12 00R _ R S T 21KR S TC _ R S T2 0u f复位电路C Z 12 0p fC Z 22 0p f振荡源C R Y 11 1. 0 59 2 Mp 1. 01p 1. 12p 1. 23p 1. 34p 1. 45p 1. 56p 1. 67p 1. 78R S T / V P D9R X D10T X D11I N T 012I N T 113T014T115WR16RD17X T A L 218X T A L 119V S S20P 2. 021P 2. 122P 2. 223P 2. 324P 2. 425P 2. 526P 2. 627P 2. 728P S E N29A L E / P R O G30E A / V P P31P 0. 732P 0. 633P 0. 534P 0. 435P 0. 336P 0. 237P 0. 138P 0. 03989C51V C C40I C 3A T M L 8 9 C 5 1DGNDP 1. 3P 1. 4P 1. 5P 1. 6P 1. 7R X DT X DI N T 1T1p 2. 7p 2. 6p 2. 5WRB E E P _ I ORDS W 1S W 2S W 3S W 4T0R 1 61 0KR 1 51 0KR 1 41 0KR 1 31 0KDGNDDGNDDGNDDGNDD V C CD V C CD V C CD V C CD V C CD V C CA01A12A23GND4S D A5S C L6WP7V C C8I C 22 4C 0 4 D V C CP 1. 6P 1. 7S D T P AS D H P AB L C T RD V C CR _ R E D1KQ R E D9 01 8 单片机 8051 的功能特性及电路连接 近些年来,单片机的发展速度很快,从 有关资料提供的数据来看,单片机的产量已占整个微机 (包括一般的微处理器 )产量的 80%以上,在 1987 年达 90%。 曾经占据 8 位微处理器产量约 1/3 的 Z80CPU, 1985 年产量下降到 1800 万片,而 8 位单片机, 1985 年上升到 亿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单片机的发展及对单片机的需求和它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扩大。 本课题用到的 8051 单片机是 MCS51 系列单片机的一种型号, MCS51 系列单片机是美国 Intel 公司在 1980 年推出的一种高性能 8 位单片微型计算机。 在 MCS51 系列中,有 两个子系列即 51 子系列和 52 子系列。 在 5l 子系列中,主要有 803l、 805 8751 三种同档次机型,它们的指令系统与芯片引脚完全兼容,仅片内程序存储器 (ROM)大小有所不同。 52 子系列是 51 系列的增强型,主要有 803 8052 两种机型。 与 51 子系列不同在于,片内数据存储器增至 256 个字节:片内程序存储器增至 8KB( 8032 无片内程序存储器);有 3 个 16 位定时器/计数器;有 6 个中断源。 其它性能均与 51 子系列相同。 它们可通过接口电路与外围设备相连构成可以完成各种控制功能的单片机系统。 下面将会介绍此系列单片机 的功能特性以及用到的 8051 单片机在设计中的电路连接。 ( 1) MCS51 系列单片机的基本结构框图如下图示: ( 2) 51 系列系统主要功能特性: ① 1 个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的 8 位微处理器 (CPU); ② 128KB 的片内数据存储器 (RAM),用来存放运算的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 4KB的片内程序存储器 (ROM),可用来存放程序、一些原始数据和表格; ③ 21B 专用寄存器,主要用来实现对内部功能部件的控制和数据运算;扩展片外数据存储器的寻址范围可达到 64KB;扩展片外程序存储器的寻址范围可达 64KB; ④ 4 个 8 位并行 I/O 接口 P0、 P P P3,既可用作输入,也可用作输出; ⑤ 1 个全双工 UART(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 )串行 I/O 接口,可用于单片机之间或单片机与微机之间的串行通信; ⑥ 2 个 16 位定时器材数器,可用于根据确定的时间间隔或对外部事件计数的多少发出控制信号;中断系统有 5 个中断源,可编程为两个优先级; ⑦ 111 条指令,含有乘法指令和除法指令; ⑧ 有很强的位寻。全遥控数字音量控制的类功率放大器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