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讲义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及技巧(doc95)-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夫。 试看下面的导语: 一名 61岁的老人今天用玩具手枪抢劫了一家银行。 修订 后的导语: 广通伟业公关策划有限公司 10 一名 61 岁的老人今天说他用玩具手枪抢劫了一家银行 —— 他甚至提前将时间和地点告诉了联邦调查局 —— 因为他想在联邦监狱中度过他最美好的时光。 一个老人用玩具手枪抢银行,够奇特了,比这还奇特的是他甚至将作案的时间和地点事先通知给官方,但更奇特的是老人的作案动机居然是要在狱中度过他人生的黄金岁月。 为报道这些反常因素,记者确实下了一番功夫。 再看一例: 星期二上午,一家饭店被抢劫了 62美元。 修订后的导语: 星期二上午,一位老妇用一把小刀抢走了一家饭店的 62 美元,她解释说,她需要钱给孙子孙女买圣诞礼物。 修 订后的硬导语强调出人意料和富有人情味的细节描写,有较强的吸引力。 消息要考虑到新闻的接近性,一条新闻越有接近性,其新闻价值就越高。 以下是一则一般性的通稿式导语: 据联邦调查局今天报道,美国去年的暴力犯罪率上升了 %。 如果有媒体服务地区的具体限定,就要尽量使导语与当地构成密切联系。 地方化后的导语: 本市去年暴力犯罪率提高了 %,而联邦调查局今天说,全国去年暴力犯罪率上升了%。 这条稿子以当地的暴力犯罪数字与全国的暴力犯罪数字相比较,实现了地方化,其新闻价值大 为提高。 再看一例: 一般性导语:一架飞机今天在东京机场南两英里外的地面坠落, 83人丧生。 地方化后的导语:一架飞机今天在东京机场南两英里外的地面坠落, 83 人丧生,其中包括 3名本地人。 尽量将时间拉近是另一种提高新闻价值、使导语保持新鲜的方法。 昨天,两名劫持者抢劫了主街 1841号第一国民银行的 20200 美元,他们还击伤一名警官。 如果其他媒体已经发了消息,那又如何出新。 方法之一是对报道对象进行最新观照,将时间拉近。 在下例中,由于不愿重复已知新闻,记者将导语作了时新化的处理: 在银行抢劫案中胸部中弹的警官目前 正在医院抢救,生命垂危。 两名劫持者昨天抢劫了第一国民银行的 20200美元,并击伤一名警官。 结论 广通伟业公关策划有限公司 11 显然,西方主流新闻学有关硬新闻导语的写作原则大都得到了中国同行的认同。 由于英语和中文各自的语言表述特点,西方的某些原则或与中文语境不兼容,或需加以调整才能适用。 廓清中西导语写作原则之间的兼容与矛盾无疑会对国内新闻报道的职业化发展有所裨益。 . 倒金子塔和逆向思维 —— 漫谈新闻叙事方式 倒金字塔和逆向思维 —— 漫谈新闻叙事方式 学过新闻的人都知道倒金字塔结构,这是一种新闻写作方法,就是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前面,次要的放 在后面。 这种写作方法的出现据说与电报有关,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战地新闻记者开始用电报发新闻,而电报经常会中断,所以先写最重要的事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我们仔细分析新闻写作,就会发现它与文学写作有很多的不同,我们还可以说,新闻写作与历史写作也有很大区别。 虽然我们会说新闻是明天的历史,但是很少有人反过来说历史是昨天的新闻。 新闻是要有历史责任感的,但是这不意味着新闻和历史使用同样的写作方法,举例来说,我们今天很难想像用《史记》的笔法来写新闻,这不仅仅是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差别,也包括了语言的节奏和风格。 过去我们 习惯于简单地把倒金字塔视为一种写作方法,实际上,如果我们把它上升到思维的角度,就会很有趣。 试着推理一下,在新闻的倒金字塔写作丰方法出现之前,我们的写作方法大部分都是正金字塔的,也就是说,都是把最重要的东西放在最后,这是一种传统的叙事方式,把最重要的和最好的东西留在最后,形成悬念。 事实上,现在文艺演出的 出场顺序还是按照这个规律排列的,压轴戏必然是最出彩的。 而我们如今大量看到的新闻报道是倒金字塔风格的,有时你仅仅看完新闻标题就可以知道这个新闻讲的是什么,这无疑是提高了人们的阅读速度。 而历史的写作方法通常是顺时 针的,换句话说,它叙事的方式是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这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顺向思维。 而新闻写作是打乱时间顺序的,它对于传统的叙事方法是一种解构和颠覆,在这个意义上说,它类似于一种逆向思维。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开门见山。 但是仔细品味词汇,它与倒金字塔结构还是有某种不同的,开门见山如同开宗明义,侧重点在意义,风格上强调明白和清晰,而倒金字塔的核心是强调重要的顺序,把最重要的放在前面,就是说,它不仅仅需要把事情讲清楚,更加重要的是把其中最重要的东西突出出来。 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了三种写作方法或者叫叙事方式,文学、历史 和新闻的。 如果再细分为纪实和非纪实的,那么在纪实叙事方式中,我们只有历史和新闻这两种。 今天,我们有更多的历史学家,更少的历史写作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比如记录历史的手段已经比从前丰富了,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我们不再有宫廷的历史官员了。 但是有趣的是,今天越来越多的新闻记者出版了他们的作品集,而在我们许多人眼里,这些作品竟然显得那么软弱无力,很难承载历史的重负。 难以否认的是,新闻的叙事方式今天越来越多地影响到我们的语言乃至思维方式,逆时针的叙事方式加速了我们的语言传播速度,也使我们的语言 呈现更多的浮躁。 比如,我们今天越来越习惯于标题新闻,越来越被耸人听闻的小报吸引,越来越损失叙事的意义,越来越不能容忍长篇的东西。 广通伟业公关策划有限公司 12 . 新闻的写作 新闻的写作 新闻概述 一、新闻定义 什么是新闻。 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 例如: 达纳在1869年至1897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 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注:这是达纳1882年办《纽约太阳报》时,他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 )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 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 他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 Women)、金钱( Wampun)和坏事 (Wrongdoing)”。 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 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虽然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 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 《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无705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 孙处玄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可见他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 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 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 意识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 “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 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 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 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 ②指被人当作谈助的新奇事情。 如《红楼梦》第一回:“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 1943年 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 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 1981年 8月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 18大城市的报纸工作座谈会,其会议纪要对新闻定义作了新的诠释: “新闻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广通伟业公关策划有限公司 13 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 定语修饰的限制显然是考虑了“读者兴趣”,同时也顾及到了“社会效果”,这些是对陆定一定义的有效补充,然而其偏颇也是显而易见的。 综合上述种种看法,我们不妨把新闻定义小结为: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 明确了新闻定义,我们再来区别广义的 新闻与狭义的新闻。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二、新闻价值 对新闻定义的不同见解,尤其是社会主义新闻学与西方新闻学对新闻定义的根本分歧,归根到底是由于对新闻价值的不同认识所决定的。 西方新闻界认为测定某一事件和某种思想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的因素有以下六个方面:(一 )时间性:报道最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时间愈近,价值愈高; (二 )显著性:报道对象要有声望或出名,人、地、物等愈出名,价值愈高; (三 )接近性:事实与读者在空间、关系等方面愈接近便愈能引起兴趣; (四 )新奇性:冲突、异常、冒险、变动等能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 (五 )重要性:能引起震动,影响很多人的事件; (六 )人情味:悲欢离合、幽默、悬念等带有人情味的生活事件。 在这诸多的因素中,“读者兴趣”是衡量新闻价值的唯一标准。 我们在借鉴其合理性的一面时,也不能忽视这种“新闻价值观”导致的负面影响。 三、写作原则 (一 )遵守国家法律、法令、法规,遵循政治主旋律; (二 )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 (三 )迅速及时,讲求时效; (四 )在写作技巧上遵守以下 10条写作规则: 1、在你没有理解事件本身 之前,不要动笔去写。 2、在你不知道你要说些什么之前不要动笔去写。 3、要表现,不要陈述。 4、把精彩的引语放在消息的前头。 5、把精彩的实例或轶事放在消息的前头。 6、运用具体名词和富于动作色彩的动词。 7、尽量少用形容词,不要在动词上再加用副词。 8、尽量避免自己去作判断和推理,让事实说话。 9、在消息中不要提那些你回答不了的问题。 广通伟业公关策划有限公司 14 10、写作要朴实、简洁、诚实、迅速。 总之, 新闻写作要做到四个字:真、新、快、活。 消息的写作 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它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 因此,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成为消息的基本特征。 一、消息种类 (一 )动态消息:也称动态新闻,这种消息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报道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气象、新成就、新经验。 动态消息中有不少是简讯 (短讯、简明新闻 ),内容更加单一,文字更加精简,常常一事一讯,几行文字。 (二 )综合消息:也称综合新闻,指的是综合反映带有全局性情况、动向、成就和问题的消息报道。 (三 )典型消息:也称典型新闻,这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的典型经验或成功做法的集中报道,用以带动全局,指导一般。 (四 )述评消息 :也称新闻述评,它除具有动态消息的一般特征外,还往往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由作者直接发出一些必要的议论,简明地表示作者的观点。 记者述评、时事述评就是其中的两种。 以上四类消息,以动态消息较易写作,可以经常练习写一些,从实践中提高新闻写作能力。 二、消息写作 写作消息要设想并回答读者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新闻五要素,即: When(何时 )、Where(何地 )、 Who(何人 )、 What(何事 )、 Why(何故 )。 有的新闻学上补充了一个要素: HOW(如何 )。 在五个 W和一个 H中,最主要的是 What(何事 )、 Who(何人 )。 写作时要认真写好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当我们弄清了“我要说些什么”,接下来就是“怎么说这些内容”,显然这涉及到了如何安排消息的结构。 只要我们用心分析一下报刊发表的消息,就会发现,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 消息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 (一 )标题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拟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 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 如:《两位市长直接关怀大港“油郎” 喜结良缘》(新华社1990年 1月 6日电讯稿)、《地球三分钟净增五百人》(新华社 1996年 7月 13日电讯稿)、《杭城新事见新风拎书拜年书压岁》( 1991年 2月 19日《解放日报》)。 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主题 (正题 )、引题 (眉题 )、副题 (次题 )三种。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广通伟业公关策划有限公司 15 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二)导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 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 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要做到第一条,必须具备训练有素的分析能力;要做到第二条,则要有写作技巧。 导语写作中的思维过程,通常是以作者的自问自答开始的: ①什么事情是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最重要的。 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