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3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41页)-其他行业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0:41] [杨宏浩 ]:还有发展当中也有一些问题,第一个是内外矛盾。 我们认为是旅游市场结构性的失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我国的出入境旅游的失衡。 前三季度我国旅游人数增幅是远低于出境旅游人数的增幅。 ( 2)我国入境旅游与全球旅游的失衡。 相当一段时候我们入境旅游增长是快以全球旅游增长,但是今年上半年我们入境旅游率增长是 %。 ( 3)国民旅游与入境旅游的失衡。 [10:42] [杨宏浩 ]:还有第二个是新旧矛盾。 目前旅游新业态和新兴的商业模式表现活跃,在市场化程度上引领这个行业的发展。 目前面对着传统行业如何通过科技、资本的力量来焕发生机,相对于传统的产业我们怎么样通过改革、制度创新,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这个方面可能将会影响我们 旅游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还有服务品质提升之间问题的解决。 [10:42] [杨宏浩 ]:第三个矛盾是供求矛盾。 因为旅游经济增长,目前更多的是依赖新需求的增量拉动,但是入境旅游城镇居民旅游等传统市场它的增长发力、科技人才、创新、投资等供给不足。 供给主要是表现为规模扩张,供给的质量和创新还是相对不足,难以有效满足不断涌现的旅游新需求。 [10:42] [杨宏浩 ]:第四个方面是政企矛盾。 当前旅游产业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市场和企业走在前面,政府部门沿用过去的宏观调控就不足以产业发展的要求。 政府部门应该更深入企业、贴近 企业研究出台一些更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 [10:43] [杨宏浩 ]:发展预测:我们的判断是发展环境稳中趋紧,总体保持较好增长态势。 在国内外旅游发展环境,我们认为仍然存在挑战,但是机遇是明显的。 我们可以看到有四个方面:一个是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全球旅游发展的不确定性增 多,这个因素会传达到国内。 还有人民币升值可能是常态化。 还有旅游地产的投资区域,这些也是一个挑战。 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因素增加了旅游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 我国旅游业总体上我们判断,仍然是处于较快发展的“黄金期”。 这几天文化部门已经在研究他们未来发展大 的一些政策,我觉得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将惠及旅游产业,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核心将更受到重视。 未来旅游消费将更加理性,旅游投资将从增量的调控转到存量的调整。 这是我们几个判断。 [10:44] [杨宏浩 ]:如果从我们研究院公布的指数来说,第三季度的旅游先行指标是 ,低于第一季度的 ,但是仍然处于景气水平,比以前稍微环境略紧一点,但是总体来上仍然保持稳定。 从居民的旅游意愿来看,第四季度我国居民出游意愿是 %,略高于去年同期的 %。 旅游企业的信心,第三季度已经达到 135,较上一季度上升 %。 旅游的预定指数它的景气是 ,也是较上一季度提升。 旅游投资指数 ,与上季度基本上相当。 这个也反映了我们未来的一个状态。 [10:44] [杨宏浩 ]:那么综合上面环境的判断,我们预测 2020 年全年旅游业的总收入将达到 万亿,同比增长 17%。 国内旅游人数达到 26 亿人次,同比增长 12%。 国内旅游收入 元,同比增长 20%。 入境旅游人数 6500万人次,同比增长 15%。 入境旅游指标将略低于年初目标,入境旅游人数 ,同比 %,旅游外汇收入 470 亿美元。 [10:45] [杨 宏浩 ]:我们认为旅游发展环境会进一步优化,由于旅游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现代技术不断应用到旅游业,都将有利于提升游客的体验。 还有旅游地区间的差异更加均衡,但是由于季节的因素,北方和西部地区可能会出现一些季节性的波动。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10:45] [主持人 ]:谢谢杨博士的介绍。 下面我们请出五位嘉宾,戴斌教授、张凌云教授、谷慧敏教授、杨宏浩副研究员、何琼峰博士。 请大家做一个圆桌研讨。 [10:50] [主持人 ]:我想向各位嘉宾提问几个问题,首先请问一下戴院长:从统计数据看,前两个季度中国旅游贸易逆差已 经达到旅游贸易逆差已经达到 107 亿美元,您如何看待自去年以来中国旅游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这一现象。 [10:50] [戴斌 ]:首先这个说明中国老百姓有钱了。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有一些担忧,这个增长的速度太快, 2020 年的时候是顺差。 2020年的时候,我们第一次开始研究这个问题。 2020年我们对外公布逆差 33 亿美元。 2020 年的时候我们公布全年逆差97 亿美元,客观的来讲我们有担心,中国旅游业运行这么多 年来一直是顺差,而且中国的改革开放设计师小平同志说,他说当时搞旅游就是要做创汇的,当时提出目标到 1999年的时候增加 100 亿。 突然有一天逆差了,应该说我们承担着舆论上的压力。 [10:52] [戴斌 ]:那么今年上半年我们是 107亿美元,如果全年的数据出来,我想可能会突破 200 亿美元。 这个问题怎么看呢。 我觉得第一个方面,说明中国的三大市场,原来的中间的“短腿”长起来了,出境旅游一直是我们的“短腿”。 现在我们看来有钱了,可以缓解贸易平衡。 还是还可以改善我们的国际形象,我们钱花出去了,缓解一下贸易平衡。 还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出去看看,比在家里胡吃海塞的强。 [10:52] [戴斌 ]:但是我们出去以后,谁保证我们的安全。 比如说我们在菲律宾出现的问题,湄公河出现的问题。 从旅游角度来说,加强对中国公民的保护我们缺乏这方面的准备。 品质方面更是这样,中国人出去以后,语言是个大问题,也没受到过优待。 谷教授英语说的特别好,她基本上说英语比汉语更流利,但是像她这样的毕竟是少数,我们出去都是说“半吊子”英语。 我们接待外国人我们外语环境是怎么样。 搞一个奥运会,我们找一堆人帮助我们找英语的错别字。 外国到中国来会说 一句“你好”,大家都鼓掌。 现在国外接待中国游客只有一条做的好,就是购物,而我们这方面做的不到位。 [10:56] [戴斌 ]:还有我们现在出去买东西占到 50%,我们在接触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这些文化体验方面,在广泛的接触民众的生活方式方面还不够。 文化体验性我们的民众参与性还不够,更多的是满足走一走、看一看,我来了。 然后买一些东西出来,比如说 LV 的包都是中国人排队在购买。 我想我们中国公民在境外的安全品质和保障,在境外通过旅游提升素质方面,我们是有我们的诉求。 我们要多给中国一点时间,我相信我们的人民会逐渐逐渐的成熟,会逐渐的展现出泱泱大国的形象。 [11:08] [主持人 ]:谢谢戴院长。 我相信我们国家的公民去 别的国家旅游,一定会展现出别的国家的公民素质更高的一面。 接下来是问张教授的一个问题:目前入境旅游增长乏力,您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您对于增加拓展入境旅游有哪些建议。 [11:08] [张凌云 ]:这个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有一系列内外因素。 外部环境上,我们国际上先是始发于美国,现在是到欧洲,整个经济不景气,美国失业率已经达到了 %。 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消费不足。 中国作为他们的目的地来讲是比较远的,从 本身他们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都受影响。 还有一个人民币从汇改以来,持续已经升值了 30%。 等于用美元来支付的话,也是涨 了 30%。 再加上我们国内的因素,现在 CPI也是在高位运行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我从客观上来讲,现在也不光是中国的入境旅游市场,其他的欧洲、美国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11:09] [张凌云 ]:因为我们离经济发达国家的地理距离远,所以受的影响可能因为消费需求弹性更大,受的影响更严重,这是一个国内和外部环境的问题。 [11:09] [张凌云 ]:第二从发展阶段来看,我们改革开放初期旅游就是从入境旅游作为指标开始发展起来的,相对来讲比较成熟。 对于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发展有一个限度的。 就是不可能出现持续的高速增长,那么 对于国内旅游,内需刚刚激发出来。 我们讲比较,也是跟国民旅游在比,尤其跟国内出境来看,三大市场现在增长乏力。 [11:09] [张凌云 ]:第三,还有从市场因素来讲,我们国内现在的需求非常的旺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市场比较也是国内旅游它的消费能力要超过,我们出境跟入境来比,我们现在的消费能力已经超过它。 [11:10] [张凌云 ]:第四我们的旅行社、旅游供应商可以做一个完整的产品,但是出入境旅游不行,我们只是接待这块。 如果做入境旅游的旅行社,能够实现成功的“走出去”的战略。 因为现在门店在他们手里,这个上面我们跟 国内旅游比、跟出境旅游比,从产品上讲我们不是做整个产品链的全部。 [11:10] [张凌云 ]:最后从营销上来讲。 现在从旅行社旅游的比例越来越少,现在有大量的营销渠道还是以中文为主,包括携程、去哪儿网,还是没有英文,对一个外国人到北京来讲,作为散客、背包客来讲语言环境还不是足够的友好。 再加上支付等等方面的问题,所以说这块快速增长的市场对于入境旅游没有帮到他的忙。 这个意义上来讲,入境旅游现在增长趋缓,甚至有所回落,我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 还有现在人民币升值,现在企业接待入境旅游的冲动和动力减少,从政府来说,像北京打 造国际一流的旅游城市。 国际一流的旅游城市国际化是一个指标,政府应该做一点对渠道沟通上,在营销方面做一些工作。 像国外的市场不景气,它的经济不行,这个我们也没有办法帮多少忙。 但是随着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增加,能不能整合这方面的资源,以出境带动入境,辅助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帮助他们实现“走出去”的战略,在散客方面环境做的更友好一点,这方面我们还是有进一步改善、改进的空间。 谢谢。 [11:11] [主持人 ]:谢谢张教授给我们细致的介绍。 刚才我们的戴院长在谈话过程当中多次提到谷教授,接下来这个问题请谷教授给我们做一点回答。 今年 以来智慧旅游受到关注,您觉得智慧旅游会从哪些方面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11:12] [谷慧敏 ]:谈到“智慧旅游”,目前是旅游界点击量比较高的一个词。 比如说“智慧产业”、“智慧旅游”都成我们生活当中非常热的话题。 前不久国家旅游局邵局长也对“智慧旅游”做了系统的阐述。 我个人认为,“智慧旅游”,它能够推动不仅仅是旅游业,应该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方面可以从六个方面来看: [11:13] [谷慧敏 ]:第一,“智慧旅游”对推动整个旅游产业的融合的话,起到了一个极大的推进作用。 过去的时候,传统说旅游业只是吃、住、行、游、购、娱 ,但是现在我们会把许多产业当中的产业融入进来。 比如说现代金融业,信息产业,包括像现代的文化创意产业等等,都可以通过“智慧旅游”的元素融合起来。 这样不仅仅把旅游本身,它的产业结构升级,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