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世界华商发展研究报告(41页)-其他行业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运筹办的真诚愿望,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国家游泳中心 ——“水立方 ”由港澳台 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自愿捐资建设。 历时 6 年, 107 个国家和地区的 35 万余人,共捐款。 现在,这座晶莹剔透、唯一由侨港澳台胞捐资建设的奥运标志性建筑矗立在国家奥林匹克中心区,成为全球华人为奥运所作贡献的纪念碑。 早在 2020 年 4 月,由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捐资共建北京奥运场馆的方案还未最终确定时,北京市侨务办公室就收到了从海外汇来的 150 万美元。 这笔捐款就来自新加坡的陈江和先生。 这是国家游泳中心收到的第一笔汇款,陈江和先生也因此成为北京2020 年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第一位大笔捐资者。 他 还曾向北京市侨办领导表示:对于全球华人捐建奥运场馆的金额不要设最低捐赠额,捐款不在多少,每一分钱都表达了同胞心系祖国、支持奥运的深情厚意。 在之后的 5 年里,陈江和支持北京奥运会的脚步没有停下,他先后累计捐资 500 万美元支持 “水立方 ”建设。 不仅如此,他对场馆的建设也非常关心,几年中,偕同家人多次参观建设中的 “水立方 ”。 在施工现场,他感慨万千: “我是做建筑工程出身的,国家游泳中心从设计到选材直至施工质量都具有世界水准、奥林匹克风范。 将来,我可以自豪地对我的子孙讲,北京奥运会,我们也有参与。 ” 一生爱国的香港慈 善家霍英东对于中国筹办奥运会有着特殊的情结。 早在中国 1990年举办亚运会期间,他就捐款修建了英东游泳馆。 2020 年底,水立方的设计方案已经基本通过。 霍英东来到北京参观鸟巢和水立方的模型设计,他慷慨地表示: “我要为国家游泳中心捐两亿港元。 ”一诺千金,霍英东分 4 期将钱捐献给祖国。 不幸的是,当霍英东捐出 亿港币时,不幸与世长辞。 然而,霍英东的儿子霍震霆秉承了父亲的遗志,不仅担任了国际奥委会委员,而且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筹办奥运。 很快,北京市侨办就接到了霍震霆的电话:“请你们确认一下账号,我马上把父亲承诺的 5000 万港币打到你们的账上。 ”霍英东和其家人为振兴中国体育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水立方的建成更是凝聚着他们的爱国热忱。 北京市有关部门表示,捐资共建奥运场馆尊重、顺应和满足了港澳台侨同胞为中华民族的奥运会表达心意、贡献力量的愿望,是 “人文奥运 ”的一大亮点。 无论各界给予 “水立方 ”多少个 “世界之最 ”的美称, “水立方 ”作为涉及参与捐赠国家和地区数目最多、捐赠人数最多、捐款资金数最多的单体建筑,无疑是全世界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参与奥运、贡献奥运的重要体现。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后的 8 月 9 日下午,北京市政府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仪式,向19 位为共建国家游泳中心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士颁发捐资共建功勋荣誉章,以褒奖他们为筹办北京奥运会做出的特别贡献和支持奥运会的真诚心愿。 霍震霆、李兆基、李嘉诚、黄志源、 郑裕彤、郭炳湘、何鸿燊、曾宪梓、雷学金、杨孙西、陈江和等 19 位人士获颁 “捐资共建功勋荣誉章 ”。 获 “共建北京奥运场馆功勋章 ”的部分华商捐资统计表 (不完全统计 ) 捐赠人 职 务(或团体) 捐赠额 霍英东、霍震霆 国际奥委会委员、香港奥委会会长 2 亿元港币 李兆基 香港恒基兆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 1 亿元港币 李嘉诚 李嘉诚基金会、长江集团、和记黄埔集团 1 亿元港币 黄志源 印尼金光集团董事长、总裁 1 亿元人民币 陈江和 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主席 超过 500 万美元 杨孙西 香江国际集团董事长 200 万美元以上 雷学金 越柬老知名侨领 200 万美元以上 郑裕彤 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主席 5000 万元 郭炳湘 新鸿基地产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 5000 万港币 何鸿燊 澳博行政总裁 1400 万澳元 曾宪梓 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000 万元人民币 本课题组根据大陆媒体陆续报道过的关于华商捐资共建奥运场馆情 况进行汇总可得, 19位勋章获得者中的 11 位,为 “水立方 ”捐资合计接近 7亿元人民币 (见上表,按当时人民币汇率计算 )。 另根据《北京市港澳台侨同胞共建北京奥运场馆委员会关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华侨华人捐资建设北京奥运场馆的奖励与管理办法》,捐资 200万美元 (含 )以上者,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 “共建北京奥运场馆功勋章 ”。 那么,若其余 8位功勋章获得者以每人最低200 万美元估算,则华商为北京奥运场馆建设捐资超过 8 亿元人民币。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说: “来自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35 万多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 华侨华人踊跃捐资建设 „水立方 ‟,不仅再次见证了同胞们永不泯灭的赤子之心,而且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 2020 年,中华民族经历了 “大悲大喜、大落大起 ”的洗礼。 灾难与盛典、大悲与大喜中,世界华商以他们对家乡同胞的奉献,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 三、金融危机冲击全球华商企业 自 2020 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在 2020 年愈演愈烈。 2020 年 3 月 16日,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之一贝尔斯通以公共发行股每股 2 美元的低价贱卖给摩根集团。 2020 年 9 月 15 日,具 有 158 年历史、被誉为全球五大投资银行之一 的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 由此,一场发端于美国的金融海啸以更迅猛的方式席卷全球,海外华商亦置身其中。 贸易、餐饮、制造等华人赖以生存的传统产业,在危机大潮中艰难支撑;华人商业科技精英面临就业与创业的困境,在去留之间徘徊踌躇。 以下选取部分典型国家或地区,试图展现金融危机对身处不同国家、从事不同行业的华商的影响。 31 世界华商企业资产减至 万亿美元 《 2020年世界华商发展报告》做出推算,世界华商总资产的保守估计是 万亿美元。 这一推算,是把除中国大陆企业之外的华商企业分成三类来进行的: 第一类,亚洲地区可列入前 1000 强的上市华商企业 (简称 “亚洲大型上市企业 ”),总资产约为 万亿美元。 第二类,亚洲地区大型非上市华商企业及各类中小型华商企业 (简称 “亚洲非大型上市企业 ”)资产约 8000 亿美元,相当于第一类大型上市华商企业总资产的三分之一。 第三类,根据世界华商投资中国的资金 87%来自亚洲地区这一数据加以推算,非亚洲地区华商企业总资产接近 5000 亿美元。 在评估 2020 年华商企业资产额时,本课题组仍沿用上述分类方法予以推算。 对于非上市公司及众多小企业,因数据不全,特别是这 类企业在 2020 年因持有股权等金融资产而造成的资产减记 (asset writedown),无法统计,不在计算范围内。 2020 年,世界华商总资产比 2020 年减少 万亿美元,成为 万亿美元,减少比例约三分之一。 311 股市下跌引发大型上市华商企业资产缩水四成五 亚洲地区可列入前 1000 强的上市华商企业主要集中在台湾 (46%)、香港 (30%)、新加坡(12%)、马来西亚 (6%)、泰国 (%)、菲律宾 (%)和印度尼西亚 (%)。 在上述 7 个地区内,大型上市华商企业资产缩水的 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机引发全球股市跳水,带动上市公司市值大幅减低,从而降低这些企业的偿付和借贷能力,造成资产缩水。 2020年全年,亚洲地区主要股指和汇率变化情况 股指 股市波动 2020 全年美元相对当地货币涨幅 1,台湾 加权指数 46% % 2,香港 恒生指数 48% % 3,新加坡 海峡指数 49% % 4,马来西亚 吉隆坡指数 40% % 5,泰国 股指 47% % 6,菲律宾 股指 48% % 7,印尼 雅加达综合指数 约 46% % 8,日本 东京日经指数 42% 20% 9,韩国 综合指数 41% 38% 在亚洲七大华商聚集地区,很多大型上市华商企业就是当地股市中的成分股,而该地区市场的主要股指涨跌,又能综合反应当地整体经济形势和未来盈利预期,因此,本课题组倾向认为,沿用主要地区股票市场指数波动比率,可以估算出当地大型上市华商企业资产减记的大略情况。 这种大略情况包括了: (1)因经济衰退使企业盈利下降甚至亏损而造成的资产减记; (2)因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企业持有的其他国家或其他地区的其他企业股权资 产的贬值; (3)企业自身持有的各种以房地产为主的固定资产的贬值; (4)美元对许多国家和地区货币升值而造成的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减少; (5)上述因素合计影响,使得上市公司偿付债务和借贷能力降低,导致资产进一步缩水。 根据 2020 年进入亚洲前 1000 强的华商企业资产所占比例,再考虑 2020 年相应地区股票波动的幅度,进行综合估算可得:到 2020 年年底,亚洲地区大型上市华商企业总资产可能比 2020 年的 万亿减少了 万亿美元,只剩约 万亿美元。 312 房地产贬值和美元升值致美欧华商企业资产减 少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肇始于 2020年美国次贷危机。 美国房地产价格在 2020年冲高回落后,一路下行,房地产泡沫终于在 2020 年破裂。 全球大量购买了涉及房地产次贷债券的金融机构相继陷入巨额亏损和资产大幅减记,进而银行间流动性枯竭,美国多间大型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信用崩溃,或倒闭或被收购,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欧盟国家紧随其后,出现资产缩水浪潮。 全球范围内的资产缩水,虽然主要表现在股票、债券、期货等金融资产方面,但房地产贬值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特别是广大华商素有购物置业的传统,许多非上市公司和中小企业,往往依 赖自有资金、自有房地产抵押贷款,谋生、经营和扩充生意。 但是,应该看到,在 2020 年,对于世界华商来说,房地产贬值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美国和西欧国家中。 美元升值的影响,则主要作用于欧洲国家。 因此,就需要对大约价值 5000亿美元的非亚洲地区华商企业资产做一次切割。 根据本报告第一部分 (141)所述,目前,海外华侨华人总数约 4800 万人,亚洲华侨华人数量约有 4000 万人。 在亚洲以外区域, 800 万华侨华人散居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和非洲,分布比例大致为 5: 2: 1: 1: 1。 华商资产规模从理论上讲,应 该与当地华侨华人数量成正比。 那么,本课题组认为,非亚洲地区华商企业资产分布状况也大约是北美洲占 50%、欧洲 20%、大洋洲、南美洲和非洲各占 10%。 截至 2020 年 10 月之前的 12 个月里,反映美国 20 个主要城市房产价格的标准普尔 /凯斯 席勒房屋价格指数下降了 18%。 同一时期,加拿大的新屋销售价格微涨 % ,但同期美元相对于加元升值了 %。 所以,若以美元计价,加拿大房地产价格也相当于下降了20%左右。 那么,若以 5000亿美元资产的一半、即北美地区华商企业 2500亿美元资产计算,因房地产泡沫破裂, 北美华商企业资产就可能减少了 20%左右,即减少近 500 亿美元。 2020 年全年,英国房屋价格下跌了 %。 巴黎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灾难性下跌,公寓价格降低了 15%。 于此同时, 2020 年全年,美元相对于欧元升值 %,相对于英镑升值 %。 如果综合考虑房地产贬值与美元升值的叠加作用,欧洲地区华商企业资产减少的比例也可能超过 20%,这致使其资产减少约 200 亿美元。 大洋洲的情况与欧洲性质相似,一方面是房地产价格下跌造成资产缩水,另一方面是汇率巨幅波动, 2020 年全年,美元相对于澳元升值 28%。 澳元的急速贬值造成大洋洲华商企业资产若以美元计价,大幅度减少。 综上, 2020年非亚洲地区华商企业资产可能总计比 2020年减少 700亿美元以上,为 4300亿美元。 313 房地产低迷与汇率动荡无碍亚洲非上市华商企业 在亚洲,华商企业主要集中的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尼,都经受过 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 此次发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中,上述国家和地区基本处于外围,尤其对于非大型上市华商企业 (包括大型非上市华商企业和中小型华商企业 )来说,资产泡沫不严重。 即便这些华商企 业的资产若以美元计价时,可能有所减少,但减少比例不大。 这类企业感受最深的,恐怕是全球经济衰退所带来的黯淡前景。 一,台湾、香港、新加坡集中了亚洲大部分华商企业。 这三个地区汇率波动不大,故而,亚洲大部分华商企业,因汇率因素,造成资产减记的情况总体不严重。 二,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三个国家中,美元相对于当地货币,在 2020年分别上涨了 %、 %和 %。 但是,对于马来西亚和印尼这两个亚洲重要的能源和原材 料出口国,在 2020 年上半年,全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全球飙升,这必然给包括华商在内的 当地企业带来相应的收益。 这些收益有助于缓解第四季度因汇率因素而造成的资产缩水程度。 三,在日本和韩国,华商企业虽然数量不少,但资产额总体不大。 虽然到 2020年年底,美元相对于日元贬值 20%、相对于韩元升值近 38%,但考虑到在日华商的规模远远大于在韩华商,故两者相抵,以美元计价的日韩华商资产额变化不大。 基于上述分析,加之迄今统计数据无法反映该类企业所持金融资产的贬值情况,本课题组倾向认为, 2020 年,亚洲地区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