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中国经济和电力工业的大倒退(doc12)-工程综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热价格过低、无法补偿生产成本,私营电站会与垄断的国有公用事业发生冲突,而且,向电力生产者征收的并网费、应急设施费、以及三峡电站建设税也相当高。 因此,这项研究认为,中国需要制定新的能源政策,以便独立于国有公用事业的电力供应者能按公平的价格收费。 [37] Batelle研究所 1998年的一项研究 也得出了同样结论。 在兴建燃气的组合式循环电站方面,中国也存在着不利于私人投资者的一系列障碍,如人为地把天然气价格压得很低、防碍了进一步勘探天然气以及发展天然气供应设施;在开放租赁潜在的天然气蕴藏区时偏向国有企业,已开采天然气的分配不适当地照顾特定的工业部门等。 Batelle研究所认为, “ 市场化改革最有利于调整能源政策 ” ,他们的建议是,中国政府 “ 可以利用目前改革官僚机构的有利时机,建立一个更合理的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管理体制。 在许多国家,能源生产部门内的竞争已越来越普遍,因为竞争能降低价格并有效地配制资源。 中国 也应考虑在电力部门引进竞争 ”。 [38] 中国已经在不少方面按照这些建议迅速开始了电力工业的现代化努力。 在 1998 年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电力公司(原电力工业部)总经理高岩宣布了政府的计划,即要从 2020年开始在电力工业中引入竞争机制。 他说,电力工业令人头痛的现状是, “ 过多地依赖煤炭、能源利用效率过低、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农村地区缺电严重 ” ,而利用高效能、低污染的新一代发电技术,是中国电力系统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39] 1998 年国家电力公司开始关闭那些效能最低、污染最严重的燃煤电厂,并且计划关闭东部地区过去二十年内建造的所有的小型燃煤电厂,以便为新型电厂开拓市场。 中国的《经济日报》报道说,去年已关闭的旧式发电设备达 300 万千瓦装机容量,今年至少还要关闭 200万千瓦。 国家电力公司还宣布,今后三年内暂停投资建设新的燃煤电厂。 [40] 为了增加天然气可供量,中国政府调整了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投资 政策,以增加投资、使得2020 年的天然气的产量能提高到现在的三倍 [41]。 中国最大的城市北京和上海已建成天然气管道,四川省和陕、甘、宁地区也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42]荷兰皇家壳牌公司今年宣布,到 2020 年该公司将投资 30亿美元,用于天然气的开发、供应、铺设管道和燃气电站的建设,以供应北京、天津、河北和山东地区。 [43] 改革中的分权趋势也有助于使中国尽快转向利用先进、清洁的能源技术。 一些市政府已经通过了地方性法规,禁止在本地使用燃煤设施。 北京、上海、兰州、西安和沈阳市都制定了计划,准备逐步淘汰燃煤。 [44]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上十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的兰州,最近和德国的西门子公司签约,准备合资改造现有的燃煤电厂,代之以燃气涡轮机,并新建第二座组合式循环电站。 今年浙江省杭州市宣布,准备利用日本国际合作银行的资 金,建造一座 10 万千瓦的余热发电厂,以便为该市提供新的中央供热系统,这个新系统每年可减少燃煤 20 万吨,这样将可减少有害的污染排放、关闭许多热能效率低的燃煤工业锅炉,从而有利于改善该市的环境。 [45] 中国明年开始实施的新政策将要求城市和省级的电力公司(原电力工业局)在进入国有的输电网这方面与私营发电厂竞争。 [46]仍维持国有制的输电公司从发电企业那里选择购买 价格最低廉的电力去销售给用户;任何一个电厂的售电量都将不得超过全省供电量的 20%,而每个省则至少要有五至六座独立的电厂;在达到这一目标的过渡阶段,将允许各省的输电公司与电厂签订五年的合同,以固定的价格购买电厂发电量的 80%。 但是,从长期来看,将不再签署省输电公司与私营电厂之间由政府保障的合同,否则这样的合同会鼓励私营电厂过度扩张以及电价居高不下。 为了促进竞争和降低电的成本,还将向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成本的定价体系过渡。 根据中国新的“电力法”,不久生产者将有权按照“合理成本、合理利润、税收和费用”的原则向顾客收 费。 [47] 中国政府还计划把发电成本以外的输电成本也计入电价,这样当地的电厂将比远距离供电的电厂具有成本优势。 [48] 中国当局辩称,建三峡大坝是为了防洪 如果没有政府的保护,三峡电站将很难在中国即将出现的竞争性供电市场上找到用户。 于是,三峡电站的鼓吹者们为了赢得公众的支持,应付关于三峡工程作为一个发电站既不经济、技术又过时的批评,改而夸大三峡大坝的防洪能 力。 据《南华早报》报道,中国的水电部门正“极力以防洪为理由、试图建造更多的大坝和水电工程”。 [49] 事实上,建设三峡大坝的最初构想就是为了防洪,但经过毛泽东和其他中国高层领导人以及苏联专家们的长期讨论,中国政府在 1958 年做出的结论是,仅以防洪为理由还不足以构成三峡工程动工的依据;于是,三峡工程的计划者们又重新设定这一项目的目标,变成了兼顾发电、航运和防洪。 [50] 1954 年的长江洪灾造成了三万人丧生、上百万人无家可归,于是毛泽东就誓言要加快上马三峡工程;三峡工程的主要鼓吹者李鹏也和毛泽东那样,在过去的十年中,每当中国发生洪灾,他就会出来反复地为这一工程说项。 [51]三峡发展总公司董事长陆佑楣也使用了类似说法,即 1998年的长江洪灾 “ 证明了三峡工程尽快上马是正确的 ”。 [52] 但是,海内外的批评都警告说,三 峡电站的决策者们一直贬低更为经济有效的防洪减灾措施,从而大大地夸张了大坝的防洪功能。 [53] 已退休的前水电部高级工程师陆钦侃认为,若谈到控制三峡下游长江的六条主要支流引起的水患,三峡大坝显然“毫无功用”;而在三峡上游的长江河道,“因为三峡水库的淤积和蓄洪的影响,三峡大坝将提高重庆段本来就很高的长江洪水水位,结果,四川的洪灾将更为严重”。 在防洪问题上,无论是要降低三峡上游地区的洪水水位,还是要减轻三峡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都应当更重视 如何利用长江中下游的分洪区和湖泊来分洪,而不是依靠三峡水库蓄洪。 [54] 其实,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们都不赞成中国政府那种倚重大坝来防洪的策略,因为他们确信这样的策略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长江的防洪问题,因为,引起长江洪灾的根本原因是,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的下降,以及长江中下游传统的分洪区内的湖泊面积因河床淤积、土地开垦和盲目发展而减少了 里。 [55] 对三峡工程持批评意见的观点认为,要让长江流域的民众免于水患侵扰,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巩固和改进堤坝河床、划定分洪区、将分洪区的经济发展纳入规划、加强洪水检测和予警系统等。 [56] 三峡电站将陷入“致命的螺旋式下栽” 即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三峡电站的发电成本也将是燃气电站、组合式循环电站以及完成更新改造的电站发电成本的两到三倍。 由于困扰三峡电站的技术问题、以及因发电与蓄洪、航运的冲突引起的水库运转困难,将影响其发电能力;进而使用电大 户离开这个国有的供电系统,而另行寻找廉价的、独立的供电来源或干脆自行发电;这又会迫使三峡电站把其昂贵而又日益上涨的成本分摊到剩下的用户头上,所以,三峡电站的发电成本很可能比以上所说的还要贵。 由于便宜的发电技术日益完备,三峡电站遇到的这种被称为“致命的螺旋式下栽”的现象,其实在世界各地也使许多电力公司面临破产的威胁。 [57] 那些已建成了不经济的核电站和大型水电站的电力公司,现在都面临着巨大的“搁置成本”,这样的成本指的是,当消费者们 选择了更廉价的电力时,那些高昂的、尚未收回的核电站和大型水电站建设成本将再也无法从用户那里得到补偿了。 事实上,世界各国的核电站和大型水电站所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是,一旦供电市场开放竞争了,如何消化这些“搁置成本”。 专家们估计,仅仅在美国,电力工业的此类“搁置成本”即高达 2,000亿美元,在向市场定价和竞争过渡的过程中,许多还维持着昂贵的发电设施的电力公司将面临破产。 [58] 三峡工程的官员们至今未说明,将来三峡电站的电价到底会多高;他们 也没说明,三峡工程的防洪和航运收益到底有多少。 同时,究竟政府将如何摊派修建配送二滩和三峡电站电力的庞大网路的费用,迄今仍一无所知。 国家能源委员会以前说,新的输变电系统的建设成本将不影响电价,但据《中国日报》报道,输电系统建设成本的日益上涨“已成为对政府的一个难以应付的挑战”。 [59] 如果三峡建设总公司试图把三峡工程的全部成本都摊到。三峡工程:中国经济和电力工业的大倒退(doc12)-工程综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