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城镇住房加固维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5页)-工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和注胶一次完成。 注胶采用专用粘胶灌注器(胶枪)。 首先将植筋胶直接放入胶枪中,将搅拌头(注胶管)旋到胶的头部,扣动胶枪直至胶流出来为止,为了防止新胶不能完全混合好,刚开始流出的胶不使用,待胶流出成均 匀的稳定颜色方可使用。 注胶时,将注胶管插入孔的底部开始注胶,注入孔内约 2/3 即可。 每次扣动胶枪后停顿 56 秒钟,再扣动下一次胶枪。 注胶时应一边注胶一边缓缓拔出胶枪。 插筋 插入处理好的钢筋 /锚栓,插筋 /锚栓的时候应将锚筋 /锚栓旋转并缓速插入孔道内,使胶与钢筋 /锚栓全面粘结并防止孔内胶流出。 按植筋 /锚栓固化时间表进行操作,使得植筋胶均匀附着在钢筋 /锚栓的表面及螺纹缝隙中。 如图所示: 养护 插好的钢筋 /锚栓不可再扰动,待植筋胶养护期结束后才可进行钢筋焊接、绑扎及其他各项工作。 插筋养护期 间应避免震动的影响。 养护时间一般在 24 小时以上。 ( 2)植筋质量控制措施 植筋前先检查原结构在植筋位置的性状。 对植筋位置的原结构出现损伤的,植筋应慎重处理。 对原结构混凝土缺陷较为严重的位置应加大植筋深度;每一道工序结束后均应按工艺要求进行检查,并做好 相关的验收记录,如出现质量问题,应立即返工。 尤其以下工序需要严格把关:植筋定位、钻孔后的孔径和孔深、清孔后的清洁程度、钢筋处理、胶溢出程度等;按相关验收规定,在现场进行拉拔测试。 对拉拔不合格的情况,严格遵照规定进行整改。 (六)原墙裂缝处理: 1、墙裂缝的处理: (1)在墙体饰面凿除完成后,对墙体进行全面清理检查,墙体的裂缝部位、宽度、长度应做详细记录,以利于根据墙体实际裂缝大小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墙体上的可见裂缝按设计要求均采用灌注结构胶将裂缝处砌体粘牢。 (2)施工要求: 1)灌浆法施工。 应将裂缝构成一个密闭性空腔,有控制的预留进出口,借助专用灌浆泵将浆液压入缝隙并使之填满。 2)灌浆施工工艺流程:裂缝处理 → 埋设灌浆嘴、盒、管 → 封缝密封检查 → 配置浆液 → 灌浆 → 封口结束 → 检查。 3)灌浆前应对裂缝进行处理,其处理方法可分为: ① 表面处理法 :对于较细(小于 mm)的裂缝,可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白灰、浮渣及松散层等污物;然后再用毛刷蘸甲苯、酒精等有机溶液,把沿裂缝两侧 2030 mm 处擦洗干净并保持干燥。 ② 凿槽法。 对于较宽(大于 mm)的裂缝,应沿裂缝用钢钎或风镐凿成“ V” 形槽,槽深与槽宽可根据裂缝深度和有利于封缝来确定。 凿槽时先沿裂缝打开,再向两侧加宽,凿完后用钢丝刷及压缩空气将碎屑粉尘清除干净。 4)封缝应根据不同裂缝情况及灌浆要求确定封闭方法。 5)浆液配置应按照不同浆材的配方及配置方法进行。 浆液一次配备 数量,需按浆液的凝固时间及进浆速度来确定。 6)灌浆是施工关键工序之一,应确保灌浆质量: ① 灌浆机具、器具及管子在灌浆前应进行检查,运行正常时方可使用。 接通管路,打开所有灌浆嘴上的阀门,用压缩空气将孔道及裂缝吹干净。 ② 根据裂缝区域大小,可采用单孔灌浆或分区群孔灌浆。 在一条裂缝上灌浆可由一段到另一端。 ③ 灌浆时应待下一个排气嘴出浆时立即关闭转芯阀,如此顺序进行。 化学浆液的灌浆压力为 MPa,水泥浆液的灌浆压力为 MPa。 压力应逐渐升高,防止骤然加压。 达到规定压力后,应 保持压力稳定,以满足灌浆要求。 ④ 灌浆停止的标志为吸浆率小于 L/min,再继续压注几分钟即可停止灌浆,关掉进浆嘴上的转芯阀门。 ⑤ 灌浆结束后,应立即拆除管道,并洗干净。 化学灌浆还应用 丙酮冲洗管道和设备。 7)待缝内浆液达到初凝而不外流时,可拆下灌浆嘴(盒),再用环氧树脂胶泥或渗入水泥的灌浆液把灌浆嘴处抹平封口。 8)灌浆结束后,应检查补强效果和质量,发现缺陷应及时补救,确保工程质量。 9)灌浆必须遵守以下安全规定: ① 灌浆材料应按其说明要求进行保存,如属易燃品,应封闭储存,远离火源。 ② 在配置及使用现场,必须通风良好,操作人员应穿工作服,必要时戴防护口罩、乳胶手套和眼镜,并严禁在现场进食。 ③ 工作场地严禁烟火,并必须配备消防设施。 2、工程质量及验收: ① 灌浆施工前应检查施工准备是否符合要求。 ② 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检查灌浆是否密实。 ③ 灌浆及粘结材料的质量均应符合相关加固技术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要求。 (七) 钢筋螺栓 拉杆 锚固法 施工准备施工前应认真阅读设计施工图,必须要将结构面清理干净,按设计图纸,放线标明钢筋锚固点的钻孔位置,钻孔位置标 明后由现场负责人验线。 钻孔按设计图纸要求明确螺栓锚固位置、成孔直径及锚固深度。 清孔 ( 1)钻孔完成后,将孔周围半径 米范围内灰尘清理干净,用气泵、毛刷清孔,此过程要作到三吹两刷,即吹孔三次、清刷两次,清刷完毕后,用棉丝沾丙酮,清刷孔洞内壁,使孔洞内最终达到清洁干燥;如遇较潮湿的情况,还须用加热棒,进行干燥处理。 ( 2)若为水钻孔:用清水将孔内泥浆冲刷干净,用棉丝将孔擦净 ,等孔晾干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如工期紧 ,可用加热棒进行干燥处理。 ( 3)用干净棉丝将清洁过的孔洞严密 封堵,以防有灰尘和异物落入。 ( 4)现场负责人检查清孔工作,请总包及监理验收,做好隐检记录。 ( 1)在钢筋端部相应位置做上标记,标示好除锈清理的长度范围;要求此长度范围大于要求锚固深度 50mm。 ( 2)启动磨光机,用钢丝刷将除锈清理长度范围内的钢筋表面打磨出金属光泽为止。 ( 3)将除锈清理好的钢筋放在干燥处整齐码放。 ( 4) 用棉丝蘸丙酮,将除锈清理长度范围内的钢筋表面擦拭干净。 ( 5)将所有处理完的钢筋码放整 齐,报请现场负责人检查。 钢筋埋植 ( 1)钢筋锚固用胶的配制。 (具体配比使用方法参见相应产品说明,或听从现场负责人要求)要求:按比例配制且搅拌均匀。 ( 2)如为盲孔钢筋埋植:将锚固用胶注入孔洞内 2/3 即可;将处理好的钢筋,除锈清理端朝向孔洞,一边向同一方向旋转,一边缓慢将钢筋插入洞内,直至到达孔洞底部为止。 此时,如无锚固用胶从洞内溢出,说明注胶量不够,须将钢筋拔出,重新注胶,再次插入钢筋,直至能使胶溢出洞口。 ( 3)如为通孔钢筋埋植:先将处理好的钢筋插入孔内,孔两端用环氧砂浆封堵,封堵时,须在一端留出注胶孔,另一端留出出气孔;待环氧砂浆凝固后方可进行高压注胶。 将配制好的锚固用胶装入打胶筒内,安装打胶嘴;将锚固用胶通过注胶孔注入孔洞内,直至另一端出气孔溢出胶为止;而后,用环氧砂浆或其它材料将注胶孔及出气孔封堵死。 ( 4)如是垂直通孔植筋,前期步骤同第 3 条,注胶时应从孔底部的注胶口向上注胶,以孔上部出气口出胶为宜。 ( 5)对已埋植好的钢筋要做好保护工作,如挂明显标志牌等。 以防锚固用胶在固化时间内,钢筋被摇摆动或碰撞,影响埋植效果。 ( 6)用棉丝蘸少许丙 酮,清理工作面遗留的胶及清理工作面的垃圾。 注意:在清理遗留胶的时候,要小心轻缓,不得对钢筋进行摇摆或碰撞。 ( 7)报请现场负责人检查。 成品保护在锚固用胶固化前应对埋植好的钢筋进行必要的违挡,固定;做好标示、标牌。 (八) 新增抗震钢筋砼组合构造柱( C20)、抗震钢筋砼剪力墙( C25)、附墙体圈梁( C20)施工方法 具体尺寸见施工设计图。 钢筋采用集中制作,现场绑扎就位,严格按设计图要求施工作业。 a、原材料: (1)钢筋进场应备有出厂质量证明,物资人员对其外观、材质证明进行检查、核对无误 后方可入库。 (2)使用前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抽样试验及见证取样,合格后方可使用。 b、钢筋加工配料: (1)认真做好钢筋图的审图及钢筋料表的计算工作。 (2)钢筋加工前,应将钢筋表面油渍、铁锈、漆污等杂物清除干净。 (3)根据施工部位及钢筋原材的长度合理配料、长短搭配。 (4)箍筋弯钩角度为 135176。 ,弯钩平直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 倍。 模板要求牢固稳定、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几何尺寸准确,保证构件的质量,有必要进行强度、刚度验算已达到设计要求。 新增抗震柱、附墙圈梁的砼为 C20,抗震剪力墙的砼为 C25施工自下向上逐层施工,并在施工前清除上层楼面上所存放的物品,对柱穿楼板处的楼板采取支护措施,确保结构及施工安全。 (九)外脚手架施工法 根据建筑物结构情况和施工现场实际条件,在保证安全生产和经济方便的前提下,拟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 外墙采用满设方式。 搭设要求 全部用 Ф48 钢管和合格扣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