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建工程公司测量员工作规范手册(62页)-工程监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 国家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 93 2 国家 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 GB/T 50228— 96 3 行业 城市测量规范 CJJ 8— 99 4 行业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 8— 97 5 地方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 程。 ( 2)施工图纸、钉桩通知单 序号 图纸名称 图纸编号 出图日期 1 建筑图 建施 □□□ □□□ 2 结构图 结施 □□□ □□□ 3 钉桩通知单 □□□ 2. 6. 1. 2 工 程概况 场地位置、面积与地形情况,工程总体布局、建筑面积、层数与高度、地下与地上、平面与立面,结构类型与室内外装饰,施工工期与施工方案要点(施工主要工艺与流水段划分),本工程的测量难点、特点与施工的特殊要求。 2. 6. 1. 3 施工测量基本要求 场地、建筑物与建筑红线的关系,定位条件及工程设计、施工对测量精度与进度的要求, 注明是否需做沉降观测。 2. 6. 1. 4 场地测量准备 根据设计总平面图与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确认拆迁顺序与范围,测定需要保留的原有地下管线、地下建(构)筑物与名贵树木的树冠范围,场地平整(高程方格网测设)与临设工程定位放线工作内容。 测量员手册 12 2. 6. 1. 5 起始依据校测 对起始依据点(包括建筑红线桩点、水准点)或原有地上、地下建(构)筑物与新建建筑物的几何对应关系,均应进行校测。 2. 6. 1. 6 场区控制网测设 根据场区情况、设计与施工的要求,按照便于施工、控制全面又能长期保留的原则,测设场区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 控 制网的施测要求详见《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水准点的布设应采用附和水准测法或结点平差法。 2. 6. 1. 7 建筑物定位与基础施工测量 建筑物定位与主要轴线控制桩、护坡桩、基础桩的定位与监测,基础开挖与177。 0. 000 以下各层施工测量。 建筑物总体布局呈矩形时,应将主轴控制线布设成“井”字型网状控制(切忌中心十字线型);建筑物总体布局呈封闭曲线或不规则图形时,宜增设导线网作为一级控制网,主轴控制线作为二级控制网。 2. 6. 1. 8 177。 0. 000 以上施工测量 首层、非标准层与标准层的结构测量放线、竖向控制与标高传递。 当采用内控法(激光铅直仪法)时应说明预留洞的尺寸、数量、提供平面布置图;施工出177。 0. 000 后,应将标高“建筑 +50 线”引测至结构外墙并以墨线连接形成闭合图形,作为标高向上传递的基准线;同时应将主轴控制线投测至结构外墙并用墨线弹出,作为竖向轴线传递、结构大角监测、结构外装修用线。 2. 6. 1. 9 特殊工程施工测量 高层钢结构、高耸建(构)筑物(如电视发射塔、水塔、烟囱等)、大型工业厂房与体育场馆等的测量。 在特殊工程测量中,应注意设计、监理在精度方面提出的特殊要求;同时应注重提高地脚螺栓埋设精度;现浇或预制安装 独立柱的垂直度控制;钢结构高程竖向传递时,钢尺的温度改正不予考虑。 2. 6. 1. 10 室内外装饰与安装测量 主要指外饰面、玻璃幕墙等室内外装饰测量;各种管线、电梯、旋转餐厅、机械设备等安装测量。 此类测量应注重测量基线的铅直度和水平度以及基线的贯通性和控制性,并根据施工工艺合理分布测量基线间距。 2. 6. 1. 11 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 竣工现状总图的编绘与各单项工程竣工测量,根据设计与施工要求的变形 测量员手册 13 观测的内容、方法及相应规定。 2. 6. 1. 12 验线工作 明确各分项工程测量放线后的验线程序与验线的内容。 2. 6. 1. 13 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测量人员与组织机构,测量员持证上岗情况(职业资格证书),各种测量规章制度等(列出制度名称即可)。 根据工程情况,确定所使用仪器的型号、数量,确定附属工具、记录表格等用量计划,要求各类计量器具必须具有在其检定周期内的有效的检定证书。 2. 6. 1. 14 测量资料整理 (参见 2. 15) 收集本工程的各项原始测量资料,记录施工测量日志,填写“测量技术交底单”向施工班组现场交底,填写“施工测量报验单( A2)”同时附“施工测量记录( C3)”报监理验线。 上述测量资料除测量班组留存外,按施工 资料管理规定的需要量,交送技术资料员存档。 2. 6. 1. 15 精度指标及误差规定(参见 2. 17) 2. 6. 2 测量方案的审批 2. 6. 2. 1 一般工程( 1 万平米以下)测量方案由项目测量负责人编制,项目总工程师审批。 2. 6. 2. 2 大型、重点或特殊复杂工程测量方案由项目测量负责人编制,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后,上报公司技术部门审核,由总工程师审批。 2. 6. 2. 3 沉降观测方案独立成册,应由建设单位委托的具有相应资质的测绘部门编制,报该工程监理单位或设计单位审批。 同时应报公司技术部门备案。 2. 6. 3 测量方案交底 2. 6. 3. 1 一般工程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项目测量负责人向项目生产、技术、质量人员进行交底。 2. 6. 3. 2 大型、重点或特殊复杂工程由公司技术部门组织,项目测量负责人向项目生产、技术、质量人员进行交底。 测量员手册 14 2. 7 施工场地测量 施工场地测量主要是配合“四通一平”结合红线桩标定的施工用地范围进行的现场测量工作,一般包括:场地平整(测设高程方格网)、临时水电管线敷设、施工道路、临设建(构)筑物以及物料、机具场地的划分等施工准备阶段的测量。 2. 8 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网是建筑场区内地上、地下建(构)筑物与市政工程施工 定位的基本依据。 平面控制网分为建筑物场区平面控制网与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一致。 平面控制网应根据设计总平面图与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综合考虑确定。 2. 8. 1 场区控制网可根据场区地形条件与建筑物总体布置情况,布设成方格网、导线网、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或 GPS 网。 2. 8. 2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一般应布设成矩形,特殊时也可布设成平行于建筑物外廓的多边形。 2. 8. 3 平面控制网的各项精度指标(参见 2. 17)。 2. 9 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网是建筑场区内地上、地下建(构 )筑物与市政工程高程测设的基本依据。 可采用水准测法或光点测距三角高程测法建立。 高程引测应采用附合水准测法。 高程控制点宜在每一栋号附近设置二个,主要建筑物附近不少于三个。 一般距新建筑物不小于 25m,距回填土边线不小于 15m,施工期间应定期复测。 2. 10 建筑物定位与验线 2. 10. 1 选择建筑物定位条件的基本原则 建筑物定位的条件,应当是能唯一确定建筑物位置的几何条件。 最常用的 测量员手册 15 定位条件是确定建筑物的一个点的点位与一条边的方向。 2. 10. 1. 1 当以城市测量控制点或场区控制网定位时,应选择精度较高的点位和方 向为依据。 2. 10. 1. 2 当以建筑红线定位时,应选择沿主要街道的建筑红线为依据,并以较长的已知边测设较短边。 2. 10. 1. 3 当以原有建(构)筑物或道路中心线定位时,应选择外廓(或中心线)规整的永久性建(构)筑物为依据,并以较大建(构)筑物或较长的道路中心线,测设较小的建(构)筑物。 2. 10. 2 建筑物定位验线要点 定位验线时,应特别注意验定位依据与定位条件,而不能只验建筑物自身几何尺寸。 2. 10. 2. 1 验定位依据桩位置是否正确,有无碰动。 2. 10. 2. 2 验定位条件的几何尺寸。 2. 10. 2. 3 验建筑 物控制网与桩点的正确性。 2. 10. 2. 4 验建筑物外廓轴线间距及主要轴线间距。 2. 10. 2. 5 定位验线合格后,填写“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 A2)同时附“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C3),报请监理验线。 2. 10. 3 验线工作程序 2. 10. 3. 1 目前本市实行由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定位和施工单位自行定位两种。 本市新建、改建 、扩建的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核发建设规划许可证时,发出建设工程钉桩放线通知单的工程应由市测绘院进行定位放线,施工单位按定位桩及资料施工,施工到177。 0. 000 时,须及时通知市测绘 设计研究院进行复核,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将复核结果报告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凡不发钉桩放线通知单的,由施工单位按规划要求自行定位放线,由公司级技术部门复核后,提请监理验线。 2. 10. 3. 2 凡工程现场定位完成后,项目部应及时报公司技术部门提请验线。 测量员手册 16 2. 11 基槽放线与验线 2. 11. 1 项目部测量员根据工程技术人员的书面技术交底,由工程测量定位桩测放出基槽上口开挖线或护坡桩位置线。 2. 11. 2 开挖过程中,测量员根据书面技术交底必须对轴线、断面尺寸、高程、坡度、基槽下口线、人工清底厚度、槽底工作面宽度等进行时时监 控。 2. 11. 3 基槽摞底后,测量员根据定位桩向基底投测轴线控制桩,即将建筑物平面位置测放至基槽;同时,采用附和水准测法,将地面水准高程引测至基槽内。 2. 11. 4 经项目部技术、质量、测量三方自检合格,填写“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表 A2)同时附《基槽验线记录》(表 C32),相关人员签字后,报请监理验线; 2. 11. 5 基槽验线的主要内容:基槽内建筑物位置桩与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相对关系;基槽内建筑物位置桩本身的几何尺寸;工作面预留宽度尺寸;基槽边坡坡度或护坡桩垂直度;集水坑、电梯井坑等几何尺寸、相对位置;基槽 内各部位平面高程。 2. 12 基础放线与验线 2. 12. 1 校核轴线控制桩位置是否正确,有无碰动。 2. 12. 2 在控制桩上用经纬仪投点法向垫层上投测建筑物主轴线或主轴控制线。 2. 12. 3 落在垫层上的主轴线或主轴控制线经闭合校测合格后,测设细部轴线。 2. 12. 4 根据基础施工图以各轴线为准,测设出施工用各种位置线(梁、柱、门窗洞口、电梯井、集水坑、设备基础等)。 2. 12. 5 经自检、互检合格后,填写“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表 A2)同时附“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C33)和“楼层标高抄测记录”( C34),相关人 员签字后,提请监理部门验线。 2. 13 结构施工高程传递与轴线的竖向投测 2. 13. 1 高程传递要点 测量员手册 17 2. 13. 1. 1 传递位置应满足上下贯通,竖直量尺的条件。 一般高层结构至少要由三处向上传递,以便施工层校核、使用。 2. 13. 1. 2 校核传递到施工层的标高点,其误差为177。 3mm 之内。 2. 13. 1. 3 传递高程所用钢卷尺应经过检定,尺身铅直,拉力标准,并应进行尺长及温度改正。 2. 13. 2 轴线竖向投测的主要方法 2. 13. 2. 1 延长轴线法 适用于场地四周宽阔可将建筑物外廓主轴线延长到大于建筑的总高度,或附近的多层 建筑顶面上。 2. 13. 2. 2 侧向借线法 适用于场地四周窄小,建筑物外廓主轴线无法延长时,可将轴线向建筑物外侧平移。 2. 13. 2. 3 正倒镜调直法 适用于场地内地面上无法安置经纬仪向上投测时,可将经纬仪安置在施工层上,用正倒镜调直线方法,在施工层上投测轴线。 2. 13. 2. 4 铅直线法 适用于施工场地窄小,无法在建筑物以外安置经纬仪时,可用铅直线原理将轴线铅直投测到施工层上。 包括:吊线坠法、激光铅直仪法、经纬仪天顶法、经纬仪天底法等。 2. 14 变形观测与竣工测量 2. 14. 1 沉降观测资质及资料归档 2. 14. 1. 1 沉降观测必须由具有测量资质乙级以上且经营项目包含沉降观测的测绘单位或部门进行观测并记录。 2. 14. 1. 2 沉降观测应由建设单位委托并完成费用结算。 2. 14. 1. 3 施工中进行的沉降观测,应归入施工档案;竣工后再进行的沉降观测,其记录纳入基建文件,建设单位自行留存。 2. 14. 2 需进行沉降观测的工程 2. 14. 2. 1 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某城建工程公司测量员工作规范手册(62页)-工程监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图示) 在同一立 面同一楼层安装支座时,首先两端支座由技术较高的施工人员进行安装、定位,这关系到整个面平整度,两端安装后,拉一根横向控制鱼丝线,这样,一般施工安装人员即可同时进行安装操作(图示) 二、竖料的安装 固定件连接好后开始安装竖料,竖料安装的精确和质量影响着整个金属幕墙的安装质量,因此,竖料的安装是幕墙安装施工的关键工序之一,幕墙的平面轴线与建筑物外平面轴线距离的偏差应控制在 1mm
浮 灰。 刮 腻子遍数 可 由 墙面 平整 度 决定 , 一般 为 2 遍。 第 一 遍 水泥 腻子 用 刮板 横 向 满刮 , 一下 接 一下 , 每 刮 一 板 最 后 收头 要干 净 利 落。 干燥 后 用 磨 砂纸 将 浮 腻子 及 斑迹 磨 平 磨 光 ,再 将 墙面 清理 干净 , 刮 第 二 遍 腻子 要 竖向 满 刮 , 其它 要求 同 第一 遍。 第三 遍 做 找 补 , 干燥
有效组织和合理调配。 4 行为分级: 一级:思路明确,资源到位 了解组织中的资源现状,能基本保证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资源按时到位。 二级:组织和调动资源 组织各种工作时 考虑周到, 能 根据任务的重要紧急程度,提前分配或调动各种资源。 有一定的组织活动能力,愿意与人建立联系,但缺乏足够的创意方法,对参与者缺乏吸引力和控制力。 三级:调解冲突 组织中出现冲突时具有一定的调解技巧
8mm,极值 15mm 中线高程:+ 5mm,- 10mm 横坡:177。 % ⑫、对水泥稳定砂砾(碎石)的材料要求 ①、砂砾(碎石):集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 30mm,集料的压碎值不应大于 20%,硅酸盐含量不宜超过 %。 ②、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标号为 425#。 ⑬、配合比设计 ①、一般规定 a、水泥稳定砂砾(碎石)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包括:根 据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标准
1. 根据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和省局有关政策、规定制定本公司设备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 管理的设备范围是:所有台帐汇总计入总公司的单价在一仟伍百元以上的生活、生产及办公设施。 3. 设备管理的任务是通过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实现对设备的选型、购置、使用、维护、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5 页 共 9 页 4. 全面掌握全公司设备的分布、使用和技术状况
注:每天上午交前一天的跟时情况报告 月度工作报告 隶属部门: 年 月 姓名: 经营指标 完成情况 本月销售 元;实际完成 ; 完成金额 RMB; 本月费用指标 RMB; 实际费用 RMB; 货款回笼 RMB; 应收款项 RMB 主要工作范围 工作事项内容 本月工作总结 问题及建议 上月未完成工人作 下月工作计划 需要协助事项 木质板楼、地面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工程名称: 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