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oc16)-工程监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第 条 标志牌的装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拐弯处、夹层内、隧道及竖井的两端、人井内等地方,电缆上应装设标志牌。 二、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 当无编号时,应写明电缆型号、规格及起迄地点;并联使用的电缆应有顺序号。 标志牌的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落。 三、标志牌规格宜统一。 标志牌应能防腐,挂装应牢固。 第 条 电缆 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下列地方应将电缆加以固定: 45176。 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桥架上每隔 2m 处; ,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接头的两端处;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 5~ 10m 处;。 二、交流系统的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分相铅套电缆的固定夹具不应构成闭合磁路。 三、裸铅 (铝 )套电缆的固定处,应加软衬垫保护。 四、护层有绝缘要求的电缆,在固定处应加绝缘衬垫。 第 条 沿电气化铁路或有电气化铁路通过的桥梁上明敷电缆的金属护层或电缆金属管道,应沿其全长与金属支架或桥梁的金属构件绝缘。 第 条 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 (柜 )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应封闭,管口应密封。 第 条 装有避雷针的照明灯塔,电缆敷设时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要求。 第二节 生产厂房内及隧道、沟道内电缆的敷设 第 条 电缆的排列,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二、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一般情况宜由上而下配置;但在含有 35kV以上高压电缆引入柜盘时,为满足弯曲半径要求,可由下而上配置。 第 条 并列敷设的电力电缆,其相互间的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 条 电缆在支架上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控制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 1 层;桥架上不宜超过 3 层。 二、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普通支吊架上不宜超过 1 层;桥架上不宜超过 2 层。 三、交流单芯电力电缆,应布置在同侧支架上。 当按紧贴的正三角形排列时,应每隔1m 用绑带扎牢。 第 条 电缆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之间的净距,平行时应不小于 1m,交叉时应不小于 ,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隔热保护措施。 电缆通道应避开锅炉的看火孔和制粉系统的防爆门;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穿管或封闭槽盒等隔热防火措施。 电缆不宜平行敷设于热力设备和热力管道的上部。 第 条 明敷在室内及电缆沟、隧道、竖井内带有麻护层的电缆,应剥除麻护层,并对其铠装加以防腐。 第 条 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除杂物,盖好盖板。 必要时,尚应将盖板缝隙密封。 第三节 管道内电缆的敷设 第 条 在下列地点,电缆应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保护管或加装保护罩: 一、电缆进入建筑物、隧道、穿过楼板及墙壁处。 二、从沟道引至电杆、设备、墙外表面或屋内行人容易接近处,距地面高度 2m 以下的一段。 三、其他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 保护管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 100mm;伸出建筑物散水坡的长度不应小于250mm,保护罩根部不 应高出地面。 第 条 管道内部应无积水,且无杂物堵塞。 穿电缆时,不得损伤护层,可采用无腐蚀性的润滑剂 (粉 )。 第 条 电缆排管在敷设电缆前,应进行疏通,清除杂物。 第 条 穿入管中电缆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入钢管内。 第四节 直埋电缆的敷设 第 条 在电缆线路路径上有可能使电缆受到机械性损伤、化学作用、地下电流、振动、热影响、腐植物质、虫鼠等危害的地段,应采取保护措施。 第 条 电缆埋置 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 1m。 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地下建筑物处,可浅埋,但应采取保护措施。 二、电缆应埋设于冻土层以下,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防止电缆受到损坏的措施。 第 条 电缆之间,电缆与其他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 的规定。 严禁将电缆平行敷设于管道的上方或下方。 特殊情况应按下列规定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执行: 表 电缆之间,电缆与管道、道路、建筑物之间平行和交 叉时的最小净距 项 目 平 行 交 叉 电力电缆间及其与控制电缆间 10kV及以下 10kV以上 控制电缆间 — 不同使用部门的电缆间 热管道 (管沟 )及热力设备 油管道 (管沟 ) 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管道 (沟 ) 其它管道 (管沟 ) 铁路路轨 电气化铁路路轨 交 流 直 流 公路 城市街道路面 杆基础 (边线 ) — 建筑物基础 (边线 ) — 排水沟 注:①电缆与公路平行的净距,当情况特殊时可酌减; ②当电缆穿管或者其它管道有保温层等防护设施时,表中净距应从管壁或防护设施的外壁算起。 一、电力电缆间及其与控制电缆间或不同使用部门的电缆间,当电缆穿管或用隔板隔开时,平行净距可降低为。 二、电力电缆间、控制电缆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不同使用部门的电缆间在交叉点前后1m 范围内,当电缆穿入管中或用隔板隔开时,其交叉净距可降为。 三、电缆与热管道 (沟 )、油管道 (沟 )、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管道 (沟 )、热力设备或其他管道 (沟 )之间,虽净距能满足要求,但检修管路可能伤及电缆时,在交叉点前后 1m 范围内,尚应采取保护措施;当交叉净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将电缆穿入管中,其净距可减为。 四、电缆与热管道 (沟 )及热力设备平行、交叉时,应采取隔热措施,使电缆周围土壤的温升不超过 10℃。 五、当直流电缆与电气化铁路路轨平行、交叉其净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防电化腐蚀措施。 第 条 电缆与铁路、公路、城市街道、厂区道路交叉时,应敷设于坚固的保护管或隧道内。 电缆管的两端宜伸出道路路基两边各 2m;伸出排水沟 ;在城市街道应伸出车道路面。 第 条 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 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并加盖保护板,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 50mm,保护板可采用混凝土盖板或砖 块。 软土或沙子中不应有石块或其它硬质杂物。 第 条 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 50~ 100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第 条 直埋电缆回填土前,应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 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第五节 水底电缆的敷设 第 条 水底电缆应是整根的。 当整根电缆超过制造厂的制造能力时,可采用软接头连接。 第 条 通过河流的电缆,应敷设于河床稳定及河岸很少受到冲损的地方。 在码头、锚地、港湾、渡口及有船停泊处敷设电缆时,必须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当条件允许时,应深 埋敷设。 第 条 水底电缆的敷设,必须平放水底,不得悬空。 当条件允许时,宜埋入河床 (海底 ) 以下。 第 条 水底电缆平行敷设时的间距不宜小于最高水位水深的 2 倍;当埋入河床 (海底 )以下时,其间距按埋设方式或埋设机的工作活动能力确定。 第 条 水底电缆引到岸上的部分应穿管或加保护盖板等保护措施,其保护范围,下端应为最低水位时船只搁浅及撑篙达不到之处;上端高于最高洪水位。 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