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长江干堤加固工程第二标段防渗工程(doc60)-工程综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于 97%,失水量小于 10mm/30min。 在成槽和清孔过程中,泥浆经反循环泵进入泥浆池(回浆池),经净化处理后循环使用。 ( 5)砼拌和系统 锯槽工法施工:于桩号 556+000、 546+000 附近布置集中拌和站,分别配备2 台或 1 台 JS500C 强制式拌和机拌制混凝土,砂石料由 PL800 电子配料机配料,水由电子计时器控制,袋装水泥、膨润土人工加料,采用 JCQ3 砼搅拌运输车直接运至槽口砼浇筑设备内。 射水工法施工:射水造墙机由自带 ,通过浇筑架自身起吊装置直接输送到导管口进行砼浇筑。 ( 6)配合比试验 根据设计提供的塑性砼参考配合比(见表 41)和所使用的原材料进行配合比试验,以确定施工配合比。 各原材料应满足相应国标或设计要求。 表 41 塑性砼参考配合比(重量比,单位 kg) 编号 水 水泥( ) 膨润土 粘土 砂 石 外加剂(木钙) 1 282 130 20 100 1015 539 % 2 255 140 70 0 1045 577 % 3 365 160 0 120 1400 0 % 4 370 160 100 0 1420 0 % 防渗墙墙体材料的力学指标满足: 抗压强度: R28≥ 2MPa 弹性模量: < 1000MPa 渗透系数: K< i 107cm/s( 1< i< 10) 允许渗透比降: J > 60 塑性砼 施工物理特性指标要求如下: 砼入孔时的塌落度为 18~ 24cm,不得低于 15cm;扩散度为 35~ 40cm;砼初凝时间≮ 6h,终凝时间≯ 24h。 生产性试验 为探求塑性砼防渗墙施工工艺参数,验证其可行性、经济性、合理性,按照监理工程师规定的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生产性试验,试验资料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准。 锯槽工法塑性砼防渗墙施工 ( 1)工艺流程 采用庆 50锯槽机进行 557+100~ 554+380及 546+900~ 545+300堤段塑性砼防渗墙施工,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44。 轨道铺设 机械就位 图 44 锯槽工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 2)施工方法 ①轨道铺设 锯槽机械就位前须铺设锯槽机行走轨道,行走轨道轨距以开槽机轨距而定 ,对称于防渗墙轴线平行铺设。 ②机械就位 沿锯槽机行走方向,依次将锯槽机主机、反循环泵、浇筑系统吊装就位、安装。 ③锯槽导孔施工 在轨道铺设完成、锯槽机就位后,采用 BRM08 反循环钻机配三翼式钻头进锯槽导孔 锯槽刀杆安装 锯槽 下隔离体 清孔、接头刷洗 导管下设、安装 混凝土浇筑 泥浆池 回浆池 下一槽孔施工 泥浆护壁 排出土渣 排出土渣 清孔换浆 回收利用 混凝土拌制运输 隔离体制作 行锯槽导孔施工。 导孔由 3个φ 800mm 钻孔套接而成,孔 深大于防渗墙深 1m。 ④锯槽刀杆安装 根据防渗墙深度下设、安装刀杆,刀杆配置总长度略大于墙深。 ⑤成槽 由电动机通过大拐臂轮带动刀杆作往复运动,边锯边由预先埋设的牵引装置带动前进,从而开挖形成槽孔;泥浆护壁,土渣由反循环泵随泥浆排出。 成槽速度与地层稳定情况、砼浇筑能力相适应。 ⑥槽段隔离 在确定槽孔孔壁稳定的前提下,槽孔分段长度在 8~ 20m 之间选用,一般为10m 左右。 槽段隔离采用土工布隔离体( 230kg/m2),土工布缝制成口袋形,袋宽 2~。 ⑦清孔 当槽段被隔离体隔断成为槽孔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孔 位、孔深、槽孔宽度及孔斜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清孔换浆。 清孔方法采用换浆清孔,即采用泵吸反循环清孔,泵吸法具有高效清孔彻底的优点;并用刷子钻头清除已浇墙砼壁上的泥皮。 ⑧导管下设、安装 清孔验收合格后,即下设浇筑导管。 导管内径为 18~ 23cm,使用法兰连接。 隔离体内下设 1 套导管,隔离段内下设 3~ 4 套导管,每套导管在开浇前下入可浮起的隔离球塞,堵塞导管底口。 ⑨塑性砼浇筑 采用泥浆下直升导管法浇筑,先在导管内注入适量水泥砂浆,并在槽口附近准备足够量的混凝土,以使导管底口的球塞被挤出后,能将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内。 混凝土由 JCQ3砼搅拌运输车运至槽口入导管浇筑,浇筑过程中每 30min测量一次混凝土面,每 2h 测定一次导管内混凝土面,在开浇和结尾时适 当增加测量次数,并将每次的测量数据及时进行记录。 射水工法塑性砼防渗墙施工 ( 1)工艺流程 采用 CSF30 射水造墙机进行 550+400~ 549+600 堤段塑性砼防渗墙施工,其工艺流程见图 45。 图 45 射水工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 2)施工方法 ①轨道铺设 沿防渗墙轴线一侧铺设 标准枕木,然后铺设钢轨,轨距以射水造墙机行走轨距确定。 ②造墙机就位、安装 沿射水造墙机行走方向用吊装设备依次将成槽机、砼浇筑机、砼搅拌机吊装就位,其中砂石泵和双吸离心泵分别置于成槽机前、后。 ③成槽 成型器下落,首先启动双吸泥浆泵,正循环系统射水工作,然后启动砂石泵,使用高速水流切割地层,上下往复运动成型器以进轨道铺 设 成槽 射水造墙机就位 清孔 导管下设 混凝土浇筑 泥浆池 回浆池 混凝土拌制运输 接头刷洗(Ⅱ期槽) 泥浆护壁 土渣排出 回收利用 移机进行其他槽孔施工 一步破坏土层,修整孔壁形成槽孔;成槽过程中不断抽入泥浆护壁。 ④清孔 槽孔终孔验收合格后,即进行清孔换浆。 清孔采用泵吸反循环法,即槽底抽吸,槽顶补浆。 对于二期槽孔,用成型器侧向喷嘴及刷子清除砼壁上的 泥皮。 ⑤导管下设 槽孔长度一般为 2~ ,下设、安装 1 套导管。 导管内径为 18~ 23cm,使用法兰连接。 每套导管在开浇前下入可浮起的隔离球塞,堵塞导管底口。 ⑥砼浇筑 采用泥浆下直升导管法浇筑,先在导管内注入适量水泥砂浆,并在槽口附近准备足够量的混凝土,以使导管底口的球塞被挤出后,能将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内。 混凝土由浇筑系统直接吊至导管口浇筑,浇筑过程中每 30min 测量一次混凝土面,每 2h 测定一次导管内混凝土面,在开浇和结尾时适当增加测量次数,并将每次的测量数据及时进行记录。 槽段连接 ( 1)相连锯槽工法施工槽段采用直径φ 800mm 锯槽导孔连接,槽孔间砼采用平接。 ( 2)射水工法施工段二期槽孔施工时,用成型器侧向喷嘴及刷子清洗先序槽砼槽板侧面上的泥皮,直至洗刷干净为止,确保槽孔平接可靠。 ( 3)塑性砼防渗墙与水泥土防渗墙采用高压喷射灌浆连接。 特殊情况处理 ( 1)当成槽过程中遇到孤石或大块石时,可采用重锤法或定向聚能爆破的方法处理。 ( 2) 如造孔成槽过程中出现塌孔、裂缝现象,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对固壁泥浆配比及造孔手段进行调整,确保孔壁稳定;对已有裂缝应采取加固措施进 行处理。 ①改善固壁泥浆性能,严格控制泥浆比重、粘度、静切力等技术参数, 适当掺加增强浆液粘滞度的外加剂。 ②尽量缩短成槽时间,以缩短槽内浆液浸入周边土体的持续时间,减少施工中裂缝的产生。 ③成槽作业过程中,对已成槽段适时进行搅动,避免出现泥浆离析改变性能现象。 ( 3)在成槽过程中应对固壁泥浆漏失量作详细观测和记录。 当发现固壁泥浆漏失严重时,应及时堵漏和补浆,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处理。 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适当调整泥浆配比,并适当放慢成槽速度,待固壁泥浆漏失正常后恢复正常成槽施工。 ( 4)如相邻槽 孔砼接头出现裂缝,应采取高压喷射灌浆方法进行处理,其方法为在裂缝两侧各布置一个高喷孔,使形成的喷射体与防渗墙体紧密结合。 质量检查 防渗墙质量检查内容包括机口或槽口取样,钻孔取芯试验、钻孔压(注)水试验,墙体开挖直观检测,芯样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机口或槽孔取样按每个施工作业点每台班抽检一组试样, 28d 后进行室内试验检测;钻孔沿轴线每 500m布置一孔,每孔均须做压(注)水试验和取样,并对所取试样进行室内检测;墙体开挖直观检查按平均 750m 布置一处,开挖长度 2~ 4m,深度 ~ 5m,主要检查墙体的厚度 、接缝、墙体砼质量等,并凿取试样进行室内检测。 土方工程及堤顶公路损毁恢复 施工概况 本标段土方工程包括防渗墙顶土方开挖、墙顶粘土回填。 其施工范围为558+800~ 554+380、 552+000~ 545+300,总长 ,墙顶土方开挖 2081 m3,墙顶粘土回填 2081 m3。 堤顶公路损毁恢复包括施工区域内的堤顶公路及堤身损毁部分的修复。 施工程序 根据防渗墙工程分段施工的特点,土方工程及堤顶公路损毁恢复也采用分段施工法,当区段内防渗墙施工前分段进行堤顶碎石路面 破除,并开挖导向槽, 当区段内防渗墙施工完成后,依次进行墙顶土方开挖,墙顶粘土回填和堤顶公路损毁的恢复。 ( 1)墙顶土方开挖 ①根据防渗墙轴线进行路面破除,并沿防渗墙轴线采用人工开挖导向槽,碎石路面破除采用风镐破除和人工开挖。 ②区段内防渗墙完成后,进行墙顶回填沟槽开挖边线的测量放线,按设计回填沟槽断面尺寸进行槽内积水、泥浆、粘土及防渗墙顶部突出部分的清除。 由于开挖尺寸为下宽 40cm,上宽 50cm,高 30cm 的窄长梯形断面,故采用单镐锄、铁铲等工具人工进行开挖,局部防渗墙突高部分,须细心凿 挖,不得损伤防渗墙体,使开挖槽底部平整。 ③开挖的土料用于堤顶道路修复或运至监理指定的弃料场。 ( 2)墙顶粘土回填 墙顶土方开挖成槽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进行回填粘土施工。 ①根据监理指定的或经检测土质符合要求的粘土料场进行取料,采用ZL40装载机上料, 5t 自卸汽车运至堤顶沿线分别堆放。 ②采用人工将合格的粘土铲运至槽内,铺料厚度 20cm,土块料径小于 5cm,分两层采用人工夯实的方法进行回填,压实度不少于。 ③当日降雨量大于 1mm 时,不得进行粘土回填施工。 雨后恢复施工,要先将槽内积水排除干净,清 除槽内松土与泥浆,重新铺土回填。 ( 3)堤顶公路损毁恢复 ①墙顶粘土回填施工完成后,采用 ZL40 装载机或 74KW 东方红推土机进行堤顶平整清理,根据原面层的填筑材料,进行填筑压实。 ②拆除影响堤防安全和美观的临时道路及设施,按堤防原貌恢复。 ③堤脚设置泥浆池的堤段,按设计、监理要求将泥浆进行清除或就地进行人工平整,保证与原地面和堤身平顺搭接。 质量控制 ( 1)水泥:对水泥供应厂家进行资质评审,选择信誉好、有较强质量保证能力、经检验合格的水泥生产厂家。 每车水泥入库前验收出厂合格 证,每批水泥使用前由技术人员随机抽样送试验室或当地检验机构进行检测,其性能必须满足有关规程规范及设计要求,否则不得使用。 不同厂家的水泥必须分开堆放,一个单元墙施工时不得混用不同生产厂家的水泥。 ( 2)计量器具:施工中所用的经纬仪、全站仪、压力表、水泥桩监测记录仪、卷尺等检测计量器具在使用前均须进行率定,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使用过程中,应按规定的率定周期校验。 ( 3)水平度控制:水平度的控制采用采用水平尺测量和经纬仪校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桩机就位后,先用水平尺在桩机平台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进行水平度的测量,并及 时升降桩机的液压支腿使之呈水平状态后,再用经纬仪进行校核,以确保搅拌杆及导向架垂直,使单元墙的偏斜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以达到墙体连续、单元墙接头处的搭接厚度达到设计要求之目的。 ( 4)单元墙长度控制:由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和先导孔揭示的地层分布情况,事先计算出各区段单元墙的深度及长度,在施工前将单元墙进行统一编号,并注明桩号范围及单元墙长度。 然后在导向槽旁用铁钉标识每一单元墙的初始位置,经监理工程师校核后方可施工。 施工前先将移位标尺对准单元墙的位置并固定,然后将桩机上用于对位的标志对准移位标尺所示单元墙桩位进 行施工,以使位置准确并避免系统误差。 ( 5)中心线偏差控制:由测量人员根据监理提供的控制点放出墙体轴线,并按规定的距离用木桩设置控制点,将测量成果报监理复核,经认可后由技术人员根据控制点分段放置出导向槽的开挖边线。 开挖完成后,再次校核导向槽的中心线是否与防渗墙的中心线一致,如偏差超出要求,必须重新修整或开挖,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 1)原材料质量控制 严格进货渠道,对各主要原材料供应厂家进行资格评审,其必须具有较好的信誉和较强的质量保证能力。 水泥、膨润土、外加剂等原材料 须具有材质证明和出厂检验报告。 原材料使用前由项目部试验人员分批次随机抽样,委托我局科研所或当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进行检测,其性能须满足国标和设计要求,对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严禁使用。 ( 2)成槽质量控制 ①槽孔中心偏差的控制:首先把防渗墙轴线用木桩放出来,开挖导沟,保证各槽孔在平面上连续平顺,各单孔中心线位置在设计防渗墙中心线上、下游线方向的误差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