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地产未来域住宅项目施工图设计指导书(35页)-工程标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不得后凿。 留洞或埋管的尺寸,标高和设备提供的资料一致。 抗震墙的边缘构件应分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 配筋若非计算要求,满足规范的最小配筋率即可。 采用短肢剪力墙(长度为 5— 8 倍的墙厚)的高层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采用。 若抗震墙的长度不大于 3 倍墙厚,应按柱的要求进行设计。 所有连梁和框支梁均必须满足剪压比的 要求。 其余连梁的配筋若非计算要求,按最小配筋率配置即可。 连梁超筋时,刚度应折减。 转换层 如果上下有转换时,框支墙的厚度应不小于上部墙体厚度的 2 倍。 框支梁的宽度应不小于 2 倍的上部墙体厚度。 框支梁的高跨比应根据框支梁的形式确定。 一般取 1/6,当墙体开洞在梁的跨中或上部墙体不开洞,框支梁的高跨比还可以减小。 框支层的楼板一般取 180mm厚,除阳台外,不降板,配筋双层双向大于 %。 为满足建筑线脚的要求 ,一般框支层外围一圈的梁高度应统一。 对框支梁,应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裂缝的开展,腰筋一般在在底部的 1/2梁高范围内,采用Φ 18@200,在顶部的 1/2 梁高范围内,采用Φ 18@150。 混凝土强度一般不宜大于 C40。 砖混结构 (在目前的材料条件和施工水平下,住宅慎用砖混结构,特别在软土地区)。 砌体拟采用 (材料 )。 【注:未给出指标的,由设计方对业主指定的材料项目提出选择意见,报业主审核后采用。 】 应有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措施。 为防止顶层墙体开裂: 屋面应设保温层、隔热层、分仓缝。 山墙应设分仓缝。 屋面层应设内外拉通的钢筋混凝土圈梁,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适当 设置水平钢筋。 顶层挑梁末端下墙体灰缝内应设置 3 道焊接钢筋网片。 构造柱应伸至女儿墙顶,构造柱间距不大于 4m,并与女儿墙上的圈梁或压顶整浇在一起。 房屋两端可适当增设构造柱。 合理设 置变形缝。 为防止底层墙体开裂: 可适当增大基础圈梁的刚度。 采用的钢筋混凝土窗台板嵌入墙体内不小于 600mm。 在底层窗台下的墙体灰缝内设置 3 道焊接钢筋网片,并伸入两边窗间墙体不小于600mm。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沿竖向每隔 500mm 设一道焊接钢筋网片或钢筋 2Φ 6,每边埋入长度不小于 600mm(从墙的转角或交接处算起)。 其它 节点的配筋应方便施工和 防止裂缝的出现。 楼梯平台处的净空(扣除面层)应大于 米,踏步处的净空应大于 米。 楼梯板的厚度应满足楼梯刚度的要求。 混凝土水池壁厚按计算确定。 水池四周和上下都应做倒角。 电梯按钮留洞应预留,不得后凿。 电梯机房的留洞应准确,机房上面的吊钩不能遗漏。 荷载取值 住宅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住宅部分除阳台、露台的荷载为: KN/m2 其余部分的活荷载均为: KN/m2 停车库: KN/m2 首层施工堆载: KN/m2 住宅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不上人混凝土屋面(包括挑檐及雨篷): KN/m2 上人混凝土屋面: KN/m2 屋顶花园: KN/m2 还应考虑首层施工荷载 KN/m2,高低屋面时,低屋面的施工荷载为: 4 KN/m2。 配合要求 为了保证图纸质量,在设计过程中结构计算工作完成后应向业主提交以下计算成果: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图、各层墙梁柱板的配筋量简图、柱底内力图(提供 Nmax和 D+L 两种工况)等。 经发展商审核认可后 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结构施工图正式出图前和出图后向业主提交两次相应图纸电子文件。 结构留洞图应有各专业的会签。 会签单报发展商存档。 发展商对设计过程的管理与审核,并不代替设计单位的内部质量管理,设计单位对设计质量应全面负责。 设计单位对设计质量应全面负责(我司错误的要求除外)。 为有效控制结构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防止设计功能缺陷,克服不同设计人员之间的不统一,设计过程应进行以下阶段性工作: 对桩基 /基础 /地下室结构设计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对结构竖向受力体系进行优化设计 对梁板布置进行功能性缺陷检查 对后浇构件:凸窗 /龙虎窗 /空调板 /导墙 /雨篷板 /栏板 /装饰架 /基础梁 /圈梁 /构造柱等制定统一的设计技术条件(见附件二) 4. 给排水专业 设计总说明 图幅:以 1图为主要出图图幅。 图例:使用国家标准图例,个别自定图例应说明清楚。 设计范围及内容:本工程范围内的室内外所有给排水专业内容。 包括住宅、商业的生活给水系统、污废水系统、雨水系统、消防 给水系统, 室外绿化浇洒给水系统, 小区给、排水管网设计综合 (市政给水由自来水公司深化设计,北京院只设计到水表井,室外给水管网做概念设计即可)。 设计依据 现行国家设计规范、标准、规程及上海市相关指令性法规、设计标准。 我司的设计要求。 系统设计要求 生活给水系统 生活用水量:请按以下原则计算最高日用水量、最大小时用水量 —— 住宅每人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 300L/d。 水源:参见大配套供水资料 (由我司负责提供 )。 (见附件三) 给水方式和分区:多层、小高层( 12 层以下)采用变频恒压供水方式 ,高层采用屋顶水箱二次供水方式。 给水管材: 立管及室内支管采用 PPR 管及专用接头,热熔连接;给水管材及管件应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管道布置要求:给水立管沿公共管井暗敷,定位时应与建筑等专业核对,并经专业会签后报我司审核认可;户内支管明敷。 生活热水系统 厨房或与其相邻的阳台预留强排燃气热水器,供给厨房及相邻的公共卫生间热水,注意与燃气接口衔接,注意核对强排电源插座、排烟口位置与抽油烟机、雨污水立管有无冲撞等;主人房卫生间预留电热水器位,注意核对电源插座。 消防给水系 统 设置范围:按国家及上海市相关消防规范、规程执行。 小高层、高层住宅室内设置消火栓系统,地下车库应设置消火栓系统及自动喷淋系统。 消火栓箱设置在管井处应暗装,无条件时宜设置在便于取用处,且不影响美观。 室外消防:室外消火栓的布置应结合路口设计及园林绿化综合考虑,便于使用且不影响美观,请在布置室外管网时与我司沟通后再确定。 室外绿化喷洒给水系统 结合小区室外给水管网统一考虑,预留给水接口, 不做自动喷洒。 污水系统 污水收集:小区雨、污分流排放,生活污水经室内管道收集后排入室外污水管道。 污水处理及排放:小区污水 经隔栅井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污水系统:室内排水污、废分流,住宅底层排水应单独排放,便于维护管理。 污水管材:室内及室内排往室外第一个检查井的污水管均采用 PVCU 排水管,胶粘连接; 室外埋地管采用 PVCU 波纹排水管。 管道布置要求:污水立管敷设在厨房、卫生间内的管井内,应注意横管不要与排油烟井冲突。 通气管应伸出屋面,不宜侧穿伸出外墙。 管线设计中宜尽可能避免采用P形存水弯。 雨水系统 雨水排放:雨水可直接排往市政雨水管网。 雨水管材:雨水管采用 PVCU 排水管,胶粘连接;室外埋地雨水管采用 PVCU波纹排水管。 管道布置要求:外排雨水立管由建筑专业定位,给排水专业出图前应与建筑专业核对立管位置,并绘制在给排水设计图纸中,应避免雨水管遮挡墙面上相关设备孔洞、穿过空调板;雨水斗靠外墙安装。 遇到退台情况,不应将上层雨水直接排到退台上。 空调冷凝水 : 空调冷凝水应有组织排放,室外机的化霜水通过空调板地漏收集,可通过冷凝水管排放。 平面设计要求 厨房 厨房不设置地漏。 厨房洗涤盆的排水管不穿越楼板,应在厨房内沿墙明装,与立管的接口高度一般控制在 离地 150mm 左右。 设在厨房外墙的热水器排烟孔预留 DN100 穿墙套管,套管中 距地 2650mm。 卫生间 卫生洁具选型: 因是毛坯房,建议按国标普通常用型设计, 选择洁具的留洞尺寸时,应考虑通用性。 大便器的排水口中心距墙 305mm(详见国标图)。 给水配件高度按以下确定:浴缸的给水点高度 630mm,洗脸盆 450mm,坐便器200mm,淋浴器 1150mm,洗衣机 1100mm,热水器 1150mm,浴缸和淋浴器的冷热水间距为 150mm。 主人房的卫生间内应设置浴缸、大便器和台式洗脸盆,公用卫生间设置柱盆、大便器和 淋浴间。 有淋浴器的卫生间应设置两个地漏,一个用于淋浴器的排水,注意淋浴间内地漏位 于淋浴头位置下部居中,并距墙 400mm;为了防止地漏水封内无水,臭气 冒出,防臭地漏下加装 S 型存水弯,以保证存水弯内长期有水;另一地漏的位置一般放在大便器和淋浴间(浴缸)中间,符合美观和实用原则,避免放在人经常行走的地方。 洗衣机设计应考虑使用洗衣机专用地漏。 卫生间地面应有 1%的坡度坡向地漏。 卫生间内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必要的清扫口,特别是首层卫生间埋地管道,更应注意清扫口的设置,方便检修。 卫生间大样图中应保留必要的卫浴器具定位尺寸,以便施工安装。 阳台 客厅阳台上设置一般的防臭地漏,不加装存水弯,阳台地面 应有 2%的坡度坡向地漏。 屋面 为了避免雨水管穿屋面,雨水斗尽量采用侧壁式;雨水斗处 1 平方左右应比屋面完成面低 50~ 80mm,以大于 5%的坡度坡向雨水斗;雨水斗应增加安装钢制网,以防止雨水斗被破坏和脏物进入管道。 穿屋面的管道应预留防水套管, PVC 管应采取钢套管加固措施。 立面设计要求 给水立管 给水立管沿公共楼梯间内的管井排布。 小管径( DN≦ 50)给水立管的固定宜使用不易锈蚀的管卡。 排水、雨水立管 污水管道应沿管井暗敷;雨水立管尽量放置在建筑的凹面里或者天井内,视线不易看到的地方。 建筑的主要立面上避 免安装雨水管道,如果是屋面雨水管,可考虑改变屋面雨水的排放方向和分水岭,将雨水管移走。 应避免排水管道遮挡厨房和卫生间的空调位、排烟口等预留洞口。 室外给排水总平面设计要求 给水、消防 水源:从现有市政干管( DN300)引入两路供水,位置及埋深详见我司提供的条件图标注。 (详见附件三) 室外管网布置:室外消火栓为地上式,间距不大于 120m,消火栓闸阀井尽量不要设置在绿化带内。 给水管材:室外给水管道采用 PVCU 给水管。 除设置必要的分段闸阀外,尽量减少室外给水井的设置。 污水、雨水 污水处理及排放:生活污水 经隔栅井排入市政污水管。 雨水排放:雨水集中排至市政雨水管,排出口的位置及标高详见我司提供的条件图标注。 (详见附件四) 室外管网布置:室外雨、污水井尽量设置于硬地处,以保证绿化效果。 污水、雨水管与给水管等其它管线的平面净距要求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确实难以满足时,应采取加套管等技术措施,遇此情况时请与我司沟通后确定。 各种管道标高应合理安排,不应出现打架现象。 排水井尽量少放在道路上、住宅单元的入口处等主要公共地段;避免放在有装饰的路面上;井盖不应放在构筑物上、私家花园里;管长、井距应符合规范要求,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