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行缔结庞大产业链-永远恪守三项投资原则(doc10)-投资融资(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几个饲料品牌,产品涵盖猪、鸡、鸭、鱼、虾、牛饲料等六大系列。 其在全国有 60 多家现代化的饲料加工企业,在越南也有 2家饲料加工企业。 2020 年,东方希望集团销售收入超过 30 亿元。 东方希望的崛起,在于抓住了 20 世纪 8090 年代中国饲料业成长的黄金机会。 目前,这一行业的高峰期已过,生产能力总体上已饱和。 由于投资规模较小,进入门槛较低,国内饲料生产企业至今已近 13000 家,产量从 1978年的 60万吨增加到 2020 年的 8700万吨,仅次于美国。 但是,相当部分企业长期开工不足,行业利润率也大幅下降,进入了整合期。 2020 年,饲料行业遭遇了更为严峻的现实:主要原料玉米、大豆和豆粕等大幅度涨价,辅料赖氨酸等价格也大幅上涨,而饲料价格却上涨有限,甚至出现下跌。 在利润本来已经微薄并且过度竞争的情况下,饲料行业 2020 年度将出现全行业亏损。 以新希望( 000876)为例,该公司由刘永行的兄弟刘永好经营, 2020 年度,新希望的饲料业务毛利率大幅度下降至 %, 2020 年上半年又降至 %. 今年初,亚洲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爆发大规模的禽流感。 由于禽饲料是最主要的饲料品种之一,对于饲料行业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赖氨酸成新宠 与饲料行业不景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饲料添加剂尤其是赖氨酸价格的大幅上涨。 2020年初,每吨赖氨酸价格约为 23000 元, 2020 年 11月,上涨至 46500元的高峰价,目前已经调整至 26000 元左右,比 2020 年初上涨了约 13%. 中国的饲料添加剂工业发展滞后于饲料加工业,用量较大的添加剂品种如赖氨酸、蛋氨酸、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和防霉剂、抗氧化剂等,虽然大部 分国内厂商能够生产,但产量上距市场需求还相差甚远。 在这种背景下,向饲料上游发展成为刘永行的第一选择。 实际上,从 1996 年开始,刘永行已经开始为生产赖氨酸作准备。 试验生产三部曲 由于生产赖氨酸的投资规模和技术门槛都比较高,刘永行在 6 年的准备期内,顺利完成了实验室研究和工厂中试环节,目前已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 1996 年,刘永行在成都建立了赖氨酸实验室,聘请了十几个人,开始进行赖氨酸生产的实验室研究。 两年后,实验室生产试验成功。 1998 年,他以约 1200 万元的低价收购了北京市科委下属的 一个投资 8000 多万元的发酵厂,并追加投入 1000多万元,将之改造成为生产赖氨酸的中试厂。 2020 年,中试取得成功,东方希望终于攻破赖氨酸生产技术,并培训了一支约 150 多人的技术队伍。 但到目前为止,市场上并没有出现该厂生产的赖氨酸产品,主要是因为东方希望的饲料生产企业内部消耗了中试产品。 刘永行透露,东方希望在该厂的投资已基本收回,由于北京不适合发展高耗能产业,北京的赖氨酸试验工厂最终将被关闭。 目前,刘永行大规模投资的东方希望包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已经完成注册。 根据计划,该公司将建设一项年产能达 20 万吨的赖氨酸生产基地。 其中, 2 万吨生产规模的一期工程计划今年 3 月开工,如果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将于 10 月投产。 对于赖氨酸的市场前景,刘永行非常看好,因为“目前国内非常紧缺,而政策又支持开发”。 核心竞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