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ppt68)-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增长与其初始水平的关系,而忽略了其与其它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相互影响( Dunford, M. and Smith, A. , 2020)。 缺陷: --不能够很好地解释趋同过程中空间上相邻的区域之间经济增长的关联现象,特别是俱乐部趋同的形成。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现象: --俱乐部趋同往往是增长快的区域之间或者是增长慢的区域之间趋向于地理上的群集。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思考: --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要受到周围其它区域增长路径的制约。 增长速度相似的区域所表现出的空间上的群集现象与劳动力、资本、技术及其它影响增长的因素的外溢效应具有地理上的集中性有着很大的关系( Martin, R and Sunley, P. ,1998)。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雷伊和蒙图里( Rey, S. J. and Montouri, B. ): 技术的空间外溢效应是导致区域经济增长发生趋同的一个关键性机制,空间非均质性对于俱乐部趋同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果区域之间发生趋同,它们决不是独立地进行的,而是表现出与其周边区域相似的增长行为。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路径 3: --解释区域经济增长趋同随时间而表现出的阶段性或速度快慢的交替变化现象。 解释 1: --与国家经济增长的总体形势变化或周期性变化有着联系。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解释 2: --引入所谓的外部扰动或外生冲击来解释区域经济增长趋同过程所发生的波动。 巴罗和萨拉伊马丁( Barro, R, J., and SalaIMartin, X., 1995)的工作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四、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的意义 1. 开辟了研究区域经济问题的一条新路径。 主要是运用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市场机制对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起到了自我修正的作用。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经济条件下欠发达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将会快于相对发达区域的理论预期。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意义: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要素在区域之间有序流动,为欠发达区域提供了改善经济增长条件的机会,使之逐渐与发达区域的增长条件相似,从而为其追赶发达区域创造了条件。 中国:体制转轨,如何解决区域经济差异问题。 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3. 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假说关于非条件趋同、条件趋同、俱乐部趋同的分类隐含着许多政策启示。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4. 对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假说进行深入、系统的检验和完善,既有利于揭示区域经济运行的深层次规律,还可以获得更多的政策启示。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在一般趋同模型中根据内生增长理论,增加新的稳态构成因子,分析其对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作用机制及综合影响,不仅可以进一步探明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内在机理,还可以获得更有价值的调控区域经济的政策启示。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5. 在研究区域方面,发达国家多, 发展中国家少。 意义:有可能从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背景出发丰富和发展其科学内涵。 中国的情况。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五、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实证分析 ( Chen and Fleisher ,1996): 1978- 1993年,各省区的人均 GDP。 各省区存在条件趋同,趋同条件包括物质资本分享、就业增长、人力资本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等。 ( Jian et al,1996): 1978年以来,人均收入。 存在显著的趋同。 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是趋同发生的重要原因。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 1996) : 19781992年 , 人均国民收入。 有绝对趋同特征。 ( 2020): 对中国省际长期经济增长的绝对趋同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改革开放前存在趋同,改革开放后不存在趋同;但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内部,存在长期的经济增长趋同现象。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