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归纳总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换入各项资产的成本: 货运车的成本= 8 350 000 ( 2 250 000247。 8 350 000100% )= 2 250 000(元) 轿车的成本= 8 350 000 ( 2 500 000247。 8 350 000100% )= 2 500 000(元) 客运汽车的成本= 8 350 000 ( 3 600 000247。 8 350 000100% )= 3 600 000(元) 借:固定资产 —— 货运车 2 250 000 —— 轿车 2 500 000 —— 客运汽车 3 600 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419 5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 780 000 主营业务收入 5 250 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096 500 银行存款 623 000 营业外收入 20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4 500 000 贷:库存商品 4 500 000 其中,营业外收入的金额等于甲公司换出办公楼和设备的 公允价值 2 800 000( 1 600 000+ 1 200 000)元超过其账面价值 2 700 000[( 2 250 000- 450 000)+( 1 800 000- 900 000) ]元的金额,再减去支付的营业税金额 80 000元,即 20 000元。 注意:对于固定资产清理,我们也可以通过如下思路处理: “ 固定资产清理 ” 科目借方反映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及清理时的相关税费等,贷方反映换出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借贷方差额,为处置损益,单独做一笔固定资产清理转入营业外收入的分录,如下图所示: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 1)换入设备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1 200 00017% = 204 000(元) 换入原材料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5 250 00017% = 892 500(元) ( 2)计算换入资产、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 2 250 000+ 2 500 000+ 3 600 000= 8 350 000(元) 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 1 600 000+ 1 200 000+ 5 250 000= 8 050 000(元) ( 3)确定换入资产总成本 换入资产总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收取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8 350 000- 300 000+ 0= 8 050 000(元) ( 4)计算确定换入各项资产的成本 办公楼的成本= 8 050 000 ( 1 600 000247。 8 050 000100% )= 1 600 000(元) 机器设备的成本= 8 050 000 ( 1 200 000247。 8 050 000100% )= 1 200 000(元) 原材料的成本= 8 050 000 ( 5 250 000247。 8 050 000100% )= 5 250 000(元) ( 5)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6 450 000 累计折旧 3 300 000 贷:固定资产 —— 货运车 2 250 000 —— 轿车 3 000 000 —— 客运汽车 4 500 000 借:固定资产 —— 办公楼 1 600 000 —— 机器设备 1 200 000 原材料 5 250 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096 500 银行存款 623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8 350 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419 5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1 900 000 贷:营业外收入 1 900 000 其中,营业外收入的金额为换出货运车、轿车和客运汽车的公允价值 8 350 000( 2 250 000+2 500 000+ 3 600 000)元与账面价值 6 450 000[( 2 250 000- 750 000)+( 3 000 000- 1 350 000)+( 4 500 000- 1 200 000) ]元的差额,即 1 900 000元。 (二)账面价值模式: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会计处理 采用账面价值模式的思路处理。 处理思路 :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 处理思路: 支付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再加上支付的补价,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 收到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收到的补价,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 不管是否存在补价,在确定了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的情况下,应再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总的账面价值的比例来分配确认各单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例题 12 计算题 】 甲公司因经营战略发生较大转变,产品结构发生较大调整,原生产厂房、专利技术等已不符合生产新产品的需要,经与乙公司协商, 210 年 1月 1日,甲公司将其生产厂房连同专利技术与乙公司正在建造过程中的一幢建筑物、乙公司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进行交换。 甲公司换出生产厂房的账面原价为 2 000 000元,已提折旧 1 250 000元;专利技术账面原价为 750 000地,已摊销金额为 375 000元。 乙公司在建工程截止到交换日的成本为 875 000元, 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为 250 000元。 甲公司的厂房公允价值难以取得,专利技术市场上并不多见,公允价值也不能可靠计量。 乙公司的在建工程因完工程度难以合理确定,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由于丙公司不是上市公司,乙公司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也不能可靠计量。 假定甲、乙公司均未对上述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经税务机关核定,因此项交易甲公司和乙公司分别需要缴纳营业税 56 250元和 43 750元。 本例中,交换不涉及收付货币性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由于换入资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甲、乙公司均应当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作 为换入资产的总成本,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应当按各项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分配后确定。 [答疑编号 1519070204]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 1)计算换入资产、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 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 875 000+ 250 000= 1 125 000(元)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 2 000 000- 1 250 000)+( 750 000- 375 000)= 1 125 000(元) ( 2)确定换入资产总成本 换入资产总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1 125 000(元) ( 3)确定各项换入资产成本 在建工程成本= 1 125 000 ( 875 000247。 1 125 000100% )= 875 000(元)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 125 000 ( 250 000247。 1 125 000100% )= 250 000(元) ( 4)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750 000 累计折旧 1 250 000 贷:固定资产 —— 厂房 2 000 000 借:在建工程 —— 工程 875 000 长期股权投资 250 000 累计摊销 375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750 000 无形资产 —— 专利技术 750 000 借:营业外支出 56 250 贷:应交税费 —— 应交营业税 56 250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 1)计算换入资产,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 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 2 000 000- 1 250 000)+( 750 000- 375 000)= 1 125 000(元)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 875 000+ 250 000= 1 125 000(元) ( 2)确定换入资产总成本 换入资产总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1 125 000(元) ( 3)确定各项换入资产成本 厂房成本= 1 125 000 ( 750 000247。 1 125 000100% )= 750 000(元) 专利技术成本= 1 125 000 ( 375 000247。 1 125 000100% )= 375 000(元) ( 4)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875 000 贷:在建工程 —— 工程 875 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43 750 贷:应交税费 —— 应交营业税 43 750 借:固定资产 —— 厂房 750 000 无形资产 —— 专利技术 375 000 营业外支出 43 750 贷:固定资产清理 918 750 长期股权投资 250 000 【例题 13 判断题】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的多项非货币性资产,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应先确定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然后按各项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该入账价值总额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 ) [答疑编号 1519070205] 『正确答案』 √ 【例题 14 单选题】甲公司以一台生产设备和一项专利权与乙公司的一台机床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甲公司换出生产设备的账面原价为 1 000万元,累计折旧为 250万元,公允价值为 780万元;换出专利权的账面原价为 120万元,累计摊销为 24万元,公允价值为 100万元。 乙公司换出机床的账面原价为 1 500万元,累计折旧为 750万元,固 定资产减值准备为 32万元,公允价值为 700万元。 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收取银行存款 180万元作为补价。 假定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甲公司换入乙公司机床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答疑编号 151907020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此题中,不具有商业实质情况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其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收到的补价=( 1 000- 250)+( 120- 24)- 180= 666(万元)。 本章小结: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总体处理思路 —— 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计量 三、公允价值模式下的处理 四、账面价值模式下的处理 五、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 第七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一、单项选择题 甲公司以生产经营用的客车和货车交换乙公司生产经营用的 C 设备和 D 设备。 甲公司换出:客车原值 45 万元,已计提折旧 3 万元,公允价值 45 万元;货车原值 万元,已计提折旧 万元,公允价值 30 万元。 乙公司换出: C 设备原值 万元,已计提折旧 9 万元,公允价值 15万元; D 设备原值 63 万元,已计提折旧 万元,公允价值 80 万元。 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 付银行存款 万元(其中补价 20 万元,增值税进销差额 万元)。 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则甲公司取得的 C 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2020 年 10 月,东大公司以一台当年购入的设备与正保公司的一项专利权交换。 设备的账面原值为 20 万元,折旧为 4 万元,已提减值准备 2 万元,公允价值 10万元。 东大公司另向正保公司支付银行存款 6万元。 假设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增值税税率为 17%。 东大公司应确认的资产转让损失为( )万元。 企业进行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