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师成本管理考点归纳总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00+ 10000+ 10000= 50000 60000+ 10000+ 10000= 80000 保本点 6250 8000 假设年产销量为 X,则两种生产方式下的年利润分别为: 原来生产线利润= 8X- 50000 新生产线利润= 10X- 80000 由 8X- 50000= 10X- 80000,得到 X= 15000。 这说明当年产销量为 15000时,使用两种生产线时的年利润相等;当年产销量低于 15000 件时,采用原来的生产线所获得利润较多;当年产销量高于 15000 件时,采用新的生产线所获得的利 润较多。 如何选择取决于对产销量的估计。 (二)新产品投产的选择 【例 8- 10】 沿用例 8- 9 的资料,假设该公司通过对产销量的估计决定采用新的生产线,并对原有的产品进行了研发,开发出新产品 A和新产品 B。 原有产品的产销量为 20200 件。 企业面临投产决策,有以下三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投产新产品 A, A产品将达到 9000 件的产销量,并使原有产品的产销量减少 20%; 方案二:投产新产品 B, B 产品将达到 4000 件的产销量,并使原有产品的产销量减少 15%; 方案三: A、 B 两种新产品一起投产,由于相 互之间的影响 ,产销量将分别为 10000件和 2020 件,并使原有产品的产销量减少 50%。 另外,投产新产品 B 还需要增加额外的辅助生产设备,这将导致每年的固定成本增加 10000 元。 其他相关资料如表 8- 7 所示,分析过程如表 8- 8 所示。 表 8- 7 项目 原有产品 新产品 A 新产品 B 年销售量 20200 9000 4000 售价 50 60 75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40 45 50 单位边际贡献 10 15 25 年固定成本 80000 - 10000 因为新产品的投产将减少原有产品 的产销量,所以原有产品因此而减少的边际贡献为投产新产品的机会成本,在决策时应予以考虑。 方案一:若投产 A产品原有产品减产损失= 202001020%= 40000(元) 方案二:若投产 B 产品原有产品减产损失= 202001015%= 30000(元) 方案三:若两种产品一起投产原有产品减产损失= 202001050%= 100000(元) 表 8- 8 计算分析过程 项目 投产新产品A 投产新产品B 投产新产品 A和 B (视为联合单位, A和 B的比为 5:1) 年销售量 9000 4000 2020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15 25 100 边际贡献总额 135000 100000 202000 原有产品减产损失 40000 30000 100000 增加的固定成本 0 10000 10000 投产新产品增加的息税前利润 95000 60000 90000 由表 8- 8 可知,只投产新产品 A产品带来的利润较多,因此,该公司应选择投产 A产品。 第三节 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 一、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的相关概念 (一)标准成本及其分类 标准成本是指通过调查 分析、运用技术测定等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经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目标成本。 一是 理想标准成本 ,这是一种理论标准,它是指在现有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优成本水平,即在生产过程无浪费、机器无故障、人员无闲置、产品无废品的假设条件下制定的成本标准。 (太完美,很难达到) 二是 正常标准成本 ,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这一标准考虑了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失、故障和偏差等。 通常来说,理想标准成本小于正常标准成本。 正常标准成本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 标准成本控制与 分析,又称标准成本管理,是以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揭示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进而采取措施,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管理方法。 它以标准成本的确定作为起点,通过差异的计算、分析等得出结论性报告,然后据以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成绩或克服不足。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标准成本包括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部分。 用量标准的潜在来源主要有历史经验、工艺研究及生产操作人员的意见。 制定价格标准是生产、采购、人事和会计部门的共同责任。 产品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项目组 成。 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 ∑(用量标准 价格标准) (一)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是由材料的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来确定的。 材料的用量标准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材料数量。 材料的价格标准通常采用企业编制的计划价格。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单位产品材料用量标准 材料价格标准) 【例 8- 11】假定某企业 A产品耗用甲、乙、丙三种直接材料,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计算如表 8- 9 所示。 [答疑编号 5686080401] 『正确答案』 表 8- 9 A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项目 标准 甲材料 乙材料 丙材料 价格标准 ① 45 元 /千克 15 元 /千克 30 元 /千克 用量标准 ② 3 千克 /件 6 千克 /件 9 千克 /件 标准成本 ③ = ② ① 135 元 /件 90 元 /件 270 元 /件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④ = ∑③ 495 元 (二)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是由直接人工用量和直接人工的价格两项标准决定的。 人工用量标准,即工时用量标准,它是指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耗用的必要的工作时间, 包括 对产品直接加工工时、必要的间歇或停工工时,以及不可避免的废次品所耗用的工时等。 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就是工资率标准。 因此,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工时用量标准 工资率标准 【例 8- 12】沿用例 8- 11 中的资料, A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计算如表 8- 10 所示。 [答疑编号 5686080402] 『正确答案』 表 8- 10 A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项 目 标 准 月标准总工时 ① 15600 小时 月标准总工资 ② 168480 元 标准工资率 ③ = ② 247。 ① 元 /小时 单位产品工时用量标准 ④ 小时 /件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⑤ = ④ ③ 元 /件 (三)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是由制造费用用量标准和制造费用价格标准两项因素决定的。 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即工时用量标准。 制造费用价格标准,即制造费用的分配率标准。 其计算公式为: 因此,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工时用量标准 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 制定费用标准时,也应分别制定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标准。 【例 8- 13】沿用例 8- 11 中的资料,甲产品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计算如表 8- 11 所示。 [答疑编号 5686080403] 『正确答案』 表 8- 11 甲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项目 标准 工 时 月标准总工时 ① 15600 小时 单位产品工时标准 ② 小时 /件 变动制造费用 标准变动制造 费用总额 ③ 56160 元 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 ④ = ③ 247。 ① 元 /小时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⑤ = ② ④ 元 /件 固定制造费用 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总额 ⑥ 187200 元 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 ⑦ = ⑥ 247。 ① 12 元 /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⑧ = ② ⑦ 18 元 /件 单位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⑨ = ⑤ + ⑧ 元 三、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 凡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的称为 超支差异 ;凡实际成本小于标准成本的则称为 节约差异。 总差异=(实际用 量-标准用量) 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用量差异+价格差异 其中,用量差异=标准价格 (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实际用量 (一)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指直接材料的实际总成本与 实际产量下 标准总成本之间的差异。 它可进一步分解为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和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两部分。 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 标准价格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用量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直接材料的用量差异,主要往往应由生产部门承担。 材料价格差异应主要由采购部门承担责任。 【例 8- 14】沿用例 8- 11 中的资料, A产品甲材料的标准价格为 45 元 /千克,用量标准为 3千克 /件。 假定企业本月投产 A产品 8000 件,领用甲材料 32020 千克,其实际价格为 40 元 /千克。 其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如下: [答疑编号 5686080404] 『正确答案』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3202040- 8000345= 202000(元)(超支) 其中:材料用量差异=( 32020- 80003) 45= 360000(元)(超支) 材料价格差异= 32020( 40- 45)=- 160000(元)(节约) (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 异,是指直接人工的实际总成本与实际产量下标准总成本之间的差异。 它可分为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和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两部分。 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 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 (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但其主要责任还是在生产部门。 工资率差异是价格差异,劳动人事部门更应对其承担责任。 【例 8- 15】沿用例 8- 12中的资料, A产品标准工资率为 /小时, 工时标准为 /件,工资标准为 元 /件。 假定企业本月实际生产 A产品 8000件,用工 10000 小时,实际应付直接人工工资 110000 元。 其直接人工差异计算如下: [答疑编号 5686080405] 『正确答案』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110000- 8000=- 19600(元)(节约) 其中: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10000- 8000) = - 21600(元)(节约)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110000247。 10000- ) 10000= 2020(元)(超支) (三)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实际发生的变动制造费用总额与 实际产量下 标准变动费用总额之间的差异。 它可以分解为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两部分。 其计算公式如下: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其中,效率差异是用量差异,耗费差异属于价格差异。 【例 8- 16】沿用例 8- 13 中的资料, A产品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 元 /小时,工时标准为 小时 /件。 假定企业本月实际生产 A产品 8000 件,用工 10000 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 40000 元。 其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计算如下: [答疑编号 5686080406] 『正确答案』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40000- 8000= - 3200(元)(节约) 其中: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10000- 8000) = - 7200(节约)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40000247。 10000- ) 10000= 4000(元)(超支) (四)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实际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与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 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分析有其特殊性,分为两差异分析法和三差异分析法。 它是指将总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两部分。 其中,耗费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与固定制造费用 预算金额 之间的差额;而能量差异则是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差额。 计算公式如下: 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中级会计师成本管理考点归纳总结(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90020=880(万元), A产品 的账面价值为 750万元,所以应转回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但是转回的金额不得超过 原已计提的 存货跌价准备 的金 额,所以 2020年 12月 31日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 50万元。 7. 【答案】 D 【解析】存货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出现盘盈的, 盘盈的存货,通常是由企业日常收发计量或计算上的差错造成的, 因此在批准后,冲减的是“管理费用”科目的金额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行政性垄断行为。 选项 C的行为合法;选项 D不属于《反垄断法》禁止的范围,适用其他法律法规。 (六)反垄断法的执行和适用 反垄断法的执行,是指反垄断主管机构实施反垄断法的行为,也称反垄断执法。 在我国,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和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共同承担反垄断职责。 反垄断法执行的一般程序包括:( 1)启动。 ( 2)调查。 ( 3)审议。 ( 4)决定。 ( 5)执行。
定金的一方未支付定金,但主合同已经履行或者已经履行主要部分的,不影响主合同的成立或者生效。 【考点 2】可撤销合同 1. 撤销请求权 ( 1)重大误解、显失公平:任何一方均有权请求变更或者撤销合同 ( 2)胁迫、欺诈、乘人之危:只有受损害方才可以行使撤销请求权 2. 撤销权的消灭 ( 1)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 “知道” 撤销事由之日起 1年内 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 (
,投入使用。 假设不考虑闲置资金的存款利息收入。 2020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股票上涨幅度较大,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将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 80%转为甲公司的股份。 已知( P/S,8%, 3) =;( P/A,8%,3)=。 要求: ( 1) 编制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 券的会计分录。 ( 2) 确定甲公司发行可转债公司债券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期间,并编制 2020
税、消费税、资源税和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等应计入存货采购成本的税费。 ( 3)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如在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 1)收回委托物资时一定计入 存货成本的有: 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成本; 加工费; 往返运杂费。 ( 2)收回委托物资时不一定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消费税
外购存货的成本即存货的采购成本,指企业物资从采购到入库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 1)存货的购买价款,是指企业购入的材料或商品的发票账单上列明的价款,但不包括按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额。 ( 2)存货的相关税费,是指企业购买、自制或委托加工存货发生的进口关税、消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