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新高铁铁路路基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毕业设计(论文)5五、工程特点本标段按客运专线设计,一次双线,线下工程设计最高行车速度高,对下部工程提出了严格的工后沉降要求。 施工时必须建立完整的沉降变形观测体系,线下主体工程完成后,在沉降稳定观测期内按规定进行观测,经评估满足要求后再进行无砟轨道施工。 本标段点多线长、专业齐全,工程规模大、有效施工时间少、工期紧、投入设备多,施工组织难度大。 无砟道床、架梁与线下工程的关系紧密,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科学组织,妥善处理各分项工程衔接过渡及后续工程的预留、预埋问题。 湿陷性黄土地基及松软土地基处理和路基土石方量大,路基本体采用 A、B 组填料填筑,基床表层和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填筑,路基施工必须针对当地气候特点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取弃土场和级配碎石拌和站,做好土石方调配工作,确保路基施工质量和进度满足整孔箱梁架设和规范要求。 本标段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其施工质量满足不少于 60 年设计使用寿命期内正常使用维护时的运营要求。 无碴轨道施工综合应用线路测量、轨道精确调整、线路几何形位检测等技术,配套使用成套机具和设备,工艺控制要求高。 主体结构设计寿命 100 年,各项性能要求高。 采用高性能耐久性混凝土,对混凝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线路穿越民乐县及张掖市近郊和多处村镇,拆迁工程量及施工干扰大;线路跨越连霍高速公路、G227 国道及多处省道、县道和乡镇道路,施工干扰大,施工安全防护、配合协调任务重。 六、施工方案(一)总体施工方案路基工程作为沉降变形控制十分严格的土工结构物,为符合设计技术条件要求,满足工后沉降控制目标,实现主体结构质量零缺陷,在学习和领会设计文件和标段总体施工组织目标基础上,进行详细的现场踏勘和调查,了解和掌握标段范围内的工程地质情况和交通运输条件,结合桥梁工程,依据预制箱梁架设顺序和无砟轨道工程的施工期限,按照“路堤试验段先行,地基处理抓早抓紧,预留沉降期最大化,确保路基工程顺序紧跟”的指导思想,制定工厂化、信息化、系统化、机械化的总体施工方案。 工厂化:实施路基工程结构物材料集中供应,工厂化、标准化生产。 设置 A、B 组填料、级配碎石拌和站;混凝土电子计量集中拌和;砂浆采用机械拌和;路基附属工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毕业设计(论文)6程构件集中预制;钢筋集中加工。 信息化:将施工中获得的工程地质核查资料、施工工艺及存在问题、试验检测数据、试验段路基各项施工参数、路基沉降变形分析及路堑高边坡变形监测等信息随机反馈到各相关环节中,形成“监测—分析—调整”循环,实行动态管理和信息化施工。 系统化:将地基处理、填料施工设计、路基填筑、路堑开挖、支挡结构、边坡防护、路基排水、沉降变形监测及分析评估等作为系统工程,并与相关工程、附属设施密切配合,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及质量检测,确保路基工程质量,实现路基系统功能。 机械化:配备功能齐全、性能先进的地基处理,A、B 组填料集料破碎、筛分、拌和,AB 组填料、级配碎石场拌、摊铺、运输,路基填筑,路堑开挖及路基相关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实施机械化施工。 (二)路基施工组织安排路基工程根据箱梁架设顺序和时间来安排施工,确保不影响箱梁架设,并保证沉降稳定期不少于 6 个月。 为了确保线路的平顺性、稳定性和刚度的均匀性,将过渡段的质量控制和路基沉降控制作为路基施工重点。 开工后首先进行地质补勘和地基条件核查;地基处理及路堤填筑要首先安排施工,以便得到尽量长的沉降稳定期,同时要抓紧其它有特殊处理要求的地基处理工程及涵洞工程的施工,作为架梁通道起点处地段路基优先安排施工,挖填方量大的地段集中力量突击。 路基加固及防护紧跟路基主体适时展开。 软土地基按照设计措施进行加固和处理,检测合格后进行路基填筑。 路堑开挖首先施工有换填要求的地段,路堑换填、堑堤过渡与相邻路基段填筑同步进行。 路基施工高峰期尽量避开雨季。 (1)根据标段内各区段的地基处理种类和数量,路基土石方的土石类别、数量和土石方调配及运距、支挡结构物等因素,配备配套的机械设备种类、数量以及进场时间。 (2)组织安排填料和改良材料的工程试验,选配填料室内配合比,尽快布置路堤填筑试验,确定合理科学的路基填筑工艺技术参数和填料施工配合比。 (3)依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工程地质情况,选配专职沉降观测人员,配备沉降观测仪器仪表,编制沉降观测实施方案和实施办法。 (4)根据设计文件和路基土石方调配,按照国家和地方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法规的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毕业设计(论文)7规定,科学合理地确定和制定取土场和弃土场的规模和使用的具体措施。 (5)在标段总体施工组织目标指导下,按标段内各区段、各工点的路基工程施工服从于铺架顺序,路堤填筑的完成期限保证与无砟轨道工程开工期留有 6 个月以上的沉降观测和调整期期的要求,编制施工组织和管理路基工程施工。 路基施工采用大型机械作业,多工作面平行组织施工。 (1)路堤施工一般地段的路基施工:应先进行基底处理和采用永临相结合做好排水系统,然后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流程进行路堤填筑,填筑至基床表层顶面后,在路肩上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沉降观测桩,进行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采用二等几何水准测量,直至满足工后沉降设计要求为止。 不过运架梁段路基工程主要工序流程:施工准备→清表和地基处理→基床以下路基及基床底层填筑→填筑预压土石方→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路基相关工程施工(声屏障基础、接触网立柱基础、电缆槽等)→整理验收。 松软地基地段的施工:一般应先采用永临相结合方式修筑排水设施和进行地基处理工艺试验,而后施工地基处理和按设计埋设沉降观测装置,再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流程边填筑边沉降观测,填筑直至基床表面,最后在路肩上按设计设置观测桩,进行沉降观测直至满足工后沉降设计要求为止。 路桥(涵)过渡段施工:首先,路桥过渡段(包括锥体)的地基处理与相邻路堤的地基处理应同时进行施工,必要时先进行过渡段的地基处理,后进行相邻路基的地基处理;而后进行桥台(涵洞)主体施工;待主体及基坑回填完成后,与相邻路堤同时填筑。 (2)路堑施工路堑开挖前,按永临相结合的原则,先施作堑顶截水沟、天沟等排水设施,然后分层分地段开挖至路堑底部,最后作路基基底检测,符合设计要求时,施工路堑侧沟,完善排水系统。 不符合设计要求时,进行基床换填处理,基床处理时与路堑排水设施及电缆槽同步进行施工。 路堑和路堤过渡段(或半挖半填路基)施工,先挖台阶进行路堤基床下部的填筑,填筑至基床底层时,与路堑同步施工基床表层。 (3)路基附属及相关工程路基内及路肩上各附属构筑物(包括边坡防护、挡风墙、路基排水、接触网支柱基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毕业设计(论文)8础、电缆槽、综合接地等),紧密结合路基施工推进适时安排,相关部分路基质量控制细化到施工工序及施工过程中的控制,确保不因各种设施的施工而损坏和危及路基工程的稳固和安全。 路基预制构件在预制场集中预制生产。 (4)路基工程施工检测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可靠、精确、完整、有效的质量控制与检测体系,保证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参数正确;保证填料特性、工程措施及适用范围等全过程受控;保证路基施工质量得到持续正确的检测。 (三)施工品面布置方案按照“各种作业互不干扰、方便运输及工序衔接、便于组成连续作业线”的原则,结合地形特点、机械设备及结构物材料存量等因素,进行规划布置。 施工队伍工点附近就近设置;沿路基设置施工便道,有条件的地段沿路基贯通;综合考虑位置合理、施工用水、用电等因素,标段内共设置路基填料集中拌和场 3 处,负责全标段 A、B 组填料、级配碎石的生产和运输。 混凝土就近由集中拌和站提供,小型预制构件在预制场内集中预制生产。 (四)填料施工设计及土石方调配方案 本标段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基床底层采用 A、B 组填料。 路基本体采用合格的A、B、C 组填料。 施工中在对路基填料进行复查和试验的基础上开展填料施工设计工作。 基床以下路堤、基床底层、基床表层、过渡段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 施工前,对设计取土场及利用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施工中,对进场填料进行复查和试验,确保填料种类、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A、B 组填料集料经破碎、筛分后,进行粒径、级配、细粒含量试验分析,满足规范要求后使用。 C 组填料主要作为路基本体填料。 级配碎石在填料拌和站集中生产。 级配碎石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符合铁道部现行规定及设计要求,认真进行原材料分级、配合比的确定及室内击实试验。 本标段路基填挖的土石方调配将按设计调配要求,本着“就近移挖作填,减少运距,减少弃方以节约用地”的原则,按照“不同填料不得在同一层混填”的规定来进行调配,并与站场专业互调余缺,做到平衡、经济、合理利用。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毕业设计(论文)9路基土石方严格按设计采用相应的填料,根据勘测资料选择填料来源。 合格填料缺乏地段,远运取合格填料与就近利用路堑弃碴相结合的调配方案。 取弃土场位置以现场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设计进行土石方调配设计。 在调配时,优先采用可作为合格填料的站场和路堑弃方。 在弃碴场设置路基填料集料场,根据道路和运距情况就近调配。 硬质岩岩块、弃碴以及强风化硬质岩及其因构造和风化影响呈碎块石土状的硬质岩岩块土填料,属 A、B 组填料时,块石不应集中,应均匀分布于填筑层中,应满足级配要求。 级配碎石在路基填料集中拌和场生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配。 取弃土场以恢复自然景观或造地复耕为主。 其次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进行撒草籽绿化防护和采取必要的挡护工程,减少水土流失及对道路等环境污染。 弃土堆设置挡碴墙,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 (五)施工技术方案 路基工程施工中推行成熟的工法、工艺,并不断总结、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测试方法。 、地质核查、土质调查 组织技术人员搞好线路复测。 根据施工需要增设高程控制点和平面控制点、加密中心桩、放样出路基坡脚线。 施工前认真做好现场地质核对工作,根据线路不同地质情况,选用 N10 轻型动力触探、 重型动力触探、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四种原位测试方法的一种结合室内土工试验进行补充勘察,有疑问时进行地质补钻,与设计文件进行核对,当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及时反馈给有关单位,确保不因地质勘察原因造成路基沉降控制问题。 在路堤填筑前,对取土场进行进一步复查,对路基填料进行取样试验。 按《铁路土工试验规程》规定的方法进行颗粒分析、含水量与密实度、液限和塑限、有机质含量、承载比试验、击实试验等试验。 符合规范要求后,用于路基填筑。 在施工中定期对利用的填料进行抽检;在更换取土场,土质变化时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1)工艺试验 填筑施工前,先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段作为试验段,对用于填方(包括回填)的每种类型的材料、施工机具,进行现场压实工艺试验、级配碎石填筑工艺试验,确定填筑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毕业设计(论文)10设备组合、施工工艺、工艺参数、快速的检测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并将试验结果报监理单位确认后,用于指导全标段路基填筑施工。 试验段所用的填料和机具应与实际施工所用材料和机具相同。 (2)基床以下路基填筑 基床以下路堤优先采用 A、B 组填料填筑或符合要求的 C 组填料。 按路基填筑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参数指标分层碾压填筑,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工艺组织施工。 填料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填料摊铺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平整。 重型压路机碾压密实,大型机械无法靠近的台后、边角地段采用人力配合小型机具施工。 对于土石方数量集中地段,按机械施工考虑,对少量土质满足要求、运距较短的困难施工地段,采取小型机械施工为主人力施工为辅的作业方式。 在土石方施工过程中做好设备的选型配套及各环节的配合工作,组织好土石方运输,使挖装、运输、摊铺、碾压各工序的作业连续、紧凑、互不干扰。 各区段或流程内只允许进行该段或流程作业,不允许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根据每个区段的长度配置相应的机械能力、车辆台数。 为保证机械有足够的安全作业场地,每区段长度最少不得少于 40m。 长度不够或因桥涵隔断不连续,也按四个区段程序安排施工。 每层填筑后按规定的方法和频度进行检测,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下一层的填筑施工。 同时根据各种土类压实工艺试验所取得参数,设置填层厚度控制杆,严格控制碾压厚度和填土速率,加强碾压以确保施工质量。 (3)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六流程”工艺组织施工,同一段落分多层填筑完成,每层填筑压实后的厚度为 20cm。 沉降位移观测路基地段基床表层填筑在路基沉降稳定或根据观测数据分析估算残余沉降满足工后沉降要求后按不同的沉降稳定达到时间分段进行。 级配碎石实行工厂化作业,采用稳定土拌和机生产。 各种规格矿料采用电脑程控电子计量,拌和站由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对设备进行保养、调试、原材料和混合料进行跟踪控制和检测。 整个进料、拌和、出料过程为连续作业,通过配电箱和电脑进行操控,基本为机械化操作。 级配碎石成品经成品料仓放料门出来后,直接卸入运输车车斗内运至现场。 级配碎石的摊铺采用摊铺机或平地机进行,顶层采用摊铺机摊铺。 重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毕业设计(论文)11型振动压路机压实。 (4)过渡段的施工方案 本标段路基过渡段形式主要有路桥过渡段、路涵过渡段、路堑与路堤过渡段等。 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填筑。 与过渡段衔接的桥台等结构物提前安排施工。 当桥台施工及路堤地基处理完成。兰新高铁铁路路基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灰尘以利光合作用。 注意:防过度雨淋,高温受害,让兰花多接受阳光。 五月:阳光渐强,应适当遮光,多追肥,但不能过浓,应换盆的尽快在阴天换盆。 注意:防止新芽出现虫害。 六月:暑气初蒸,素心兰、四季兰逐日竟放,早晚间喷雾浇洗叶面 12次,杀虫灭菌应在凉爽的晚间进行,多追施薄肥。 注意:不宜随便分株换盆。 七月:小暑,大暑季节,应早晚喷水,加大遮荫度,增施有机肥,浇水应在夜间进行。
1人,宣传委员 1人,组织委员 1人,文娱委员 1人,文体委员 1人,采用等额选举办法选举产生。 根据大会工作需要,大会建议 XXX、 XX 两位同志担任大会工作人员,分别负责监票 和计票工作。 现在进行大会表决,同意 XXX、 XX 两位同志担任大会工作人员的正式代表请举手,(略停查看),手放下;不同意的请举手,(略停查看),没有,(如有不同意的人,说明人数);弃权的请举手,(略停查看)
工作。 下面请各位领导和来宾与全体代表合影留念,地点在。 合影完后,请代表们回到会场。 (合影完后,待代表们回到会场)下面进行大会第七项:请 同志作《共青团 第 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建议名单的产生说明及简况》。 下面是各代表小组分组讨论。 讨论的内容: 讨论刚才 同志所作的工 作报告; 酝酿共青团 第 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名单; 讨论大会选举办法; 推荐监票人。 讨论时间从现在起至 点结束
(1) 任务依据、技术标准 、工作内容。 (2) 测量日期、作业方法、人员、设备情况。 (3) 复测控制点的现状及数量,复测外业作业过程及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4) 复测 控制网测量精度统计分析: a) 独立环闭合差及重复基线较差统计; b) GPS 自由网平差和约束平差后最弱边方位角中误差和边长相对中误差统计; (5) 复测与原测成果的对比分析: a) 数据处理的坐标系参数 ; b)
.................. 51 四、起重吊装 ....................................................................................................... 52 五、施工机具 ........................................................
管理体系,生产、设备、质量、安全、财务、人力资源等专业管理工作符合企业发展要求。 (职能管理的协调一致性) ►(三)建立起科学高效的运行考核机制 ►1、依照市场需求,努力提高企业各级组织及全员的执行力。 建立与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管理相适应的考核运行机制。 ►2、在企业内部各级组织、各生产系统、各专项管理中建立明确的目标体系,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具体明确,责任明确。 ►3、建立健全检查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