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认知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跑车在一个交叉路口停下来,然后转弯,撞上一个行人。 一半被试所看的幻灯片上交叉路口处又准许其他车辆先行的标志。 另一半被试则在交叉路口处看到停车标志。 呈现时间 20 分钟~一周,被试回答一些关于交通事故的细节问题。 一个关键问题,或者包含于幻灯片中细节一致的信息,或者包含不一致的信息,或者不提及这种细节。 回答完问题后,被试看到两张幻灯片,一张上面又准许其他车辆先行的标志,另一张上面有停车标志。 被试的任务是选出他们先前看过的幻灯片。 结果发现,同接受一致和中性两种信息的被试相比,接受了不一致信息的被试,再认的准确率要低。 这说明,事后的误导性信息,会导致不精确的记忆。 第六章 一般知识组织 一、语义记忆组织的模型 特征比较模型 从逻辑上讲,语义记忆可以根据一些特征来 组织,特征比较模型认为,概念按照一些特征或属性存储在记忆中。 定义特征是指那些必要的特征;特点特征是指那些仅仅是描述性的、并不必要的特征。 特征比较模型的证据,主要来自采用句子核证技术所完成的一些实验。 在这类实验中,被试看一些简单句,然后根据头脑中所存储的语义知识,判断句子的真假。 被试的反应潜伏期被记录下来。 使用这种技术,一个普遍的发现是典型性效应,即当一个项目是某个范畴的典型成员时,被试的判断更快。 然而,特征比较模型难于解释同样是使用句子核证技术,所获得的另一个普遍的发现,即范畴大小效应。 该效应是指,当一个项目所属范畴的成员数目少时,被试判断更快。 按照特征比较模型,小范畴定义特征的数目更多,因此,特征比较需要花的时间应该更长(不是更短),这显然同范畴大小效应的实验发现相矛盾。 ※※ 原型途径观点、特点 ①按照 Rosch( 1973)的理论,人们根据原型来对范畴进行组织。 所谓原型,是指一个范畴的最典型的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范畴的原型,不必真的在现实世界中存在。 还指出范畴的各个成员之间,可以在与原型接近的程度上有区别。 原型途径认为,不是范畴的所有成员都平等。 相反,一个范畴倾向于具有等级组织的结构。 其中,一段是最 有代表性的或与原型最接近的成员,另一端是离原型最远的成员。 ②简述原型特点。 ⑴原型经常被当作范畴的样例;⑵原型能担任参照点的角色;⑶启动之后人们对原型的判断更快;⑷在句子中,原型可以替换范畴名称;⑸原型具有相似家族范畴的普遍属性。 启动效应:如果目标项目出现之前,先出现一个有某种关系的启动项目,那么,被试对目标项目的反应快。 语义记忆从几个不同的水平来组织。 如“家具”、“椅子”和“扶手椅”。 同样一个物体,可以属于几个不同的相关的范畴。 一种范畴水平叫做上位范畴,如“家具”;第二种范畴水平叫做基本范畴 ,如“椅子”;第三种范畴水平叫做下位范畴,如“扶手椅”。 基本范畴具有特殊的地位:⑴人们用基本范畴名称来标明物体的身份。 当人们想表达一个概念时,基本范畴已经足够了;⑵基本范畴成员具有普遍属性;⑶基本范畴名称产生启动效应。 ⑷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基本范畴对于普通人具有特别的价值,但是,对于专家来说,下为范畴可能也有特殊意义。 二、评估语义记忆的方法 范畴流畅性;语义范畴判断;图片分类;对症命名;口头阅读;词图匹配;口语词书写词匹配;同义判断;词语义联想;根据描述命名;特征核证;语义相似判断。 第七章 表象 ※一、心理旋转: Shepard 的经典实验 Shepard 和他的同事们在内的一些研究者,将旋转角度与反应时之间的关系,扩展到了其它刺激材料上。 如 Cooper 和 Shepard 曾经向被试呈现上些非对称性的字母如“ R”。 他们系统变化这些字母的倾斜角度,变化范围为 0- 360O,变化间距为 60 O。 这意味着有 6种不同的倾斜角度,即顺时针方向分别倾斜 0 O( 360 O)、 60 O、 120 O、 180 O、 240 O和300 O。 此外,旋转为正常角度的刺激,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反的。 被试的任务是做“正”或“反”的判断。 Cooper 和 Shepard 发现,当倾斜角度从 0 O 向 180 O变化时,被试判断的潜伏期也相应地增长。 这说明,当倾斜角度从 180 O 向 360 O 变化时,被试判断的潜伏期并不相应地增长,而是相应地缩短。 这说明,当倾斜角度从 180 O 向 360 O 变化时,被试的心理旋转不是逆时针方向进行,而是顺时针方向进行。 因此,倾斜角度为 300 O 的刺激,同倾斜 240 O 的刺激相比,作出正确判断的潜伏期要短,而不是长。 这样, Cooper 和 Shepard 的实验再次有力地证明,心理上的旋转,在性质上类似于实际物体的物理旋转,因 而为表象以模拟码形式存储,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Geopoulos 和他的同事们使用猴子运动皮层的单细胞记录技术,发现了猴子心理旋转的一些生理学方面的证据。 二、认知地图 认知地图是人们编码和简化空间环境安排方式的一种心理装置,是人对空间环境的一种内部表征。 认知地图能够表征空间环境中的距离、形状和方向。 ※ 空间框架理论观点、证据 Franklin 和 Tversky 提出了空间框架模型。 该模型强调,在我们的思维过程中,某些空间方向(如上下)特别突出。 突出原因有两个。 其中,一个原因是,上下维度与 地心引力相关,而地心引力对我们所知觉的世界,有着不对称的影响。 而前后、左右两个维度都不具备这种性质。 另一个原因是,上和下非常容易区分开。 在突出性方面次之的维度是前后维度。 判断相对较快,尽管不如判断上下维度那样快。 最不突出的维度是左右维度,常难以区分。 我们偶尔地会混淆左边和右边。 第八章 语言 一、概念 心理词典:可以看成是一种知识库,这种知识库被用来储存词汇的正字法、语音、语义和句法等信息。 Broca 失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表达受到损伤。 Wernicke 失语病人语量较多,说话滔滔不绝,一般需要制 止才能使其谈话停止,但却不能表达意义。 Wernicke 失语病人,理解言语也有严重困难。 总的来看, Wernicke 失语的主要特点是理解言语受到损伤。 Petersen 的实验: Petersen和他的同事们使用 PET 扫描技术,对人完成语言任务时大脑的活动,作了分析。 其逻辑是,向被试呈现一系列越来越复杂的语言任务,然后,从复杂任务所产生的血流模式中,减去相邻的简单任务所产生的血流模式。 因此,这种技术能够识别与每个语言成分相联系的大脑活动。 通过血流模式的相减的方法发现:⑴当人们被动地看词时,大脑最活跃的区域是枕 皮层;⑵当人们被动地听词时,最活跃的区域是颞皮层;⑶说出词这种任务激活了顶皮层的运动区;⑷意义产生(想出一个有关的动词)任务激活了额皮层和颞皮层的后部。 ※二、简述视觉词汇的三个假设 一个是直接通达假设,认为读者能够直接从视觉词获得词的意义。 另一种假设称作语音中介假设,认为必须把词的视觉形式转化为语音形式,然后才能找到关于词的意义的信息。 第三个假设叫做双通路假设,认为有关词意义的语义记忆,既可以通过视觉通路直接达到,也可以通过语音通路,间接达到。 词汇歧义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同音同形异义词;另一类是异音同形异 义词;还有一类是同音异形异义词。 ※三、简述词汇歧义消解的主要理论 四种典型的模型:多重通达模型、选择通达模型、重排序通达模型和整合模型。 ⑴多重通达模型认为,歧义词的所有意义都自动通达。 语境不能直接影响词汇加工,但可对词汇加工器的输出起作用,进而选择合适的意义。 它预期,在一致和不一致的语境中都应该观察到启动效应。 ⑵选择通达模型认为,语境能够引导读者通达歧义词的合适意义。 尽管歧义词两个意义都有一些最初的激活,但只通达与语境相一致的意义。 选择通达模型预期读者将利用语境来选择歧义词合适的意义,又称依靠语境 的模型和歧义词加工的花园路径。 ⑶重排序通达模型认为,歧义词可供选择的意义按相对频率高低顺次激活,语境信息通过提高合适意义的激活程度来影响通达。 因此,不同类型的歧义词上应该观察到不同的结果模式。 ⑷ ※四、花园中径理论框架:在花园中径理论框架中,研究者曾经提出了两个主要的句法分析原则,一个是最小附加原则,其含义是,句子加工过程中,句法分析器并不假定任何潜在的不必要的节点,按照这一原则,当遇到歧义结构时,第一遍的句法分析过程中,句法分析器将建构最简单的可能的结构。 另一个是迟关闭原则,其含义是,只要语法上允 许,读者总是倾向于把每个新的语言材料附加到当前刚刚假定的从句或短语上,该原则能够保证新的成分即时地附加到先前的材料上,因而使得超出读者工作记忆限度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第九章 问题解决 一、问题及含义 ◎ 当人们想要达到一个特定的目标,但又不能立即找到达到该目标的合适的路径时,人们所从事的活动,都可以称作问题解决。 ※ 问题的特征 每个问题都包含着三个特征:即⑴初始状态,它描述了问题开始时的情境;⑵目标状态,当问题得到解决时,人们达到目标状态;⑶障碍,它描述了一些限制,这些限制使得从初始状态向目标状态 迈进有困难。 问题解决的步骤 ①问题的确定②问题的定义和表征③策略的形成④信息组织⑤资源分配⑥监控⑦评估 简述理解问题的二个步骤 理解问题所需的第一个步骤是注意重要的或相关的信息,而忽视无关的材料;理解问题的第二个重要的步骤是确定如何表征问题。 二、问题解决的途径 ◎ 所谓算法是指迟早总会产生解决办法的方法。 一种叫做穷尽搜索的方法,就是一种算法。 使用这种方法时,人们会尝试一个问题的所有可能的答案。 ◎ 一般来说,人们花在搜索答案上的时间,粗略地同问题空间的大小成比例。 问题空间是指,对于一个问 题解决来说,所出现的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 通常一个问题还可能有其它的解决办法。 然而,如果问题解决者没有意识到这些解决办法,那么,这些解决办法将不被包括在问题空间里。 问题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在问题解决活动中,人们使用最为广泛的策略是手段-目的分析和类推。 在小人和魔鬼过河测试中,如果将小人和魔鬼改成不同国家的居民,问题的性质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这些有着同样的根本结构和解决办法,但细节不同的问题称作问题同构。 ※三、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理论联系实际) ⑴专业知识。 专家在特定领域的代表性任 务上,总是有不俗的表现。 大多数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要想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 10 年的努力和实践。 Ericsson和他的同事们( 1993)发现,一组 20 岁的老练的小提琴演奏者,每个人都花过 10000 多个小时的时间认真地练习。 专家并不只是比其他人更“聪明”。 Ceci和 Liker 发现,赌赛马方面的专家,其智商并不比非专家高,主要是在他们自己的专业领域里胜过他人。 ①知识基础 ②记忆:专家和新手记忆与专业领域有关的信息的能力不同。 专家的记忆技能是非常特异的。 ③表征:新手和专家表征。北大认知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条件较好,扬尘污染将大大减轻。 而且所有的公路边都有绿化措施,种植有树木和草这些都将大大降低汽车的扬尘和尾气对空气环境的污染。 再加上空气污染物总量较小,而且很分散,故不会给整个景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带来明显的影响。 水环境影响分析 ( 1)水资源影响分析 运营期取水主要从小尖山附近(日出水量 500 m3)和花沟水库上游(日出水量 250 m3)的泉眼取水,每天总共用水量为。
动静、洁污分区清楚,相关的功能空间合理布置,该远则远,该紧凑就紧凑。 合理的房间布局与配置,使家居舒适。 平面规整,外墙少有凸凹变化,以减少外墙长度及散热面数,降低体型系数,有利于节能,同时也便于建筑结构与建筑构造的处理,方便施工建造。 进深尺寸均控制在 12m,户均面宽大小适度。 砖混结构选择砖材模数以 3M 为主模数。 家庭规模和结构是变化的,生活水平和科学技术也在不断 提高,因此 15
技术工作,负责对设计图纸进行核对、技术交底、过程监控,解决施工技术疑难问题,检查指导工区的技术工作。 ⑵ 负责控制测量、放线定位测量和对工程进行复核、检查及其它抽查性测量工作。 负责测量桩位的交接;根据建设单位和设计部门给定的控制点,布置施工阶段的测量控制网;负责实施竣工测量,并按规定做好相关的测量记录;对工区测量组进行指导并检查工作。 ⑶ 按照合同规定,与业主协作配合
电源、备用局扇电源来自动力移动站,正常情况主(备)局扇供电线路分列运行。 具备三专两闭锁功能(参见通风系统图、供电系统图) 其他供电电源 揭煤区域的电源与 711 北大巷掘进工作面共享风机专线电源,停电进行揭煤工作前必须协调好。 电气管理 ( 1)强化电器设备检修,揭煤所使用的电器设备必须台台完好,供电线路绝缘良好 ,各种电气保护灵敏可靠。 ( 2)揭煤期间
亲的联想主义做了修改和 补充。 他认为心理状态可以直接观察而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无须借助于生理学,心理学是与生理学不同的独立科学。 蒲朗曾提出他的“心的自发化学”这个看法,但约翰•穆勒明确提出“心理化学”。 他认为复杂观念不是由简单观念堆积而成,而是由它们产生,是简单观念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成的新观念具有与原先观念性质不同的新的性质。 贝因是联想主义心理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质情况 分为 2m、 3m两种。 护筒设置 18 ( 1)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重合,平面允许误差为 5cm,竖直线倾斜不大于1%,用实测和引桩定位。 ( 2) 干处护筒可采用挖坑埋设法,护筒底部和四周所填粘土必须分层夯实。 ( 3)护筒高度高出地面 30cm,高于地下水位 200cm。 当钻孔内有承压水时,应高于稳定后的 承压水位 200cm 以上。 :河中仅排泄污水流量较小,故采用围堰筑岛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