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废水处理工程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床以下的中小规模医院污水处理工程。 适用于场地小、中水量小、水质波动较大和微生物不易培养等情况 中 膜生物反应器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优质稳定,有效去除 SS 和病原体;占地面积小,剩余污泥产量低。 气水比高,膜需进行反洗,能耗及运行费用高 300床以下小规模医院污水处理工程;医院面积小,小质要求高 高 曝气生物滤池 出水水质好;运行可靠性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无污泥膨胀问题;容积负荷高且省去二沉池和污泥回流,占地面积小。 需反冲洗,运行方式比较复杂;反冲水量较大 300床以下小规模医院污水处理工程 较高 简易生化处理 造价低,动力消耗低,管理简单。 出水 COD、 BOD 等理化指标不能保证达标 作用对边远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污水处理的过渡措施,逐步实现二级处理或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 低 学校毕业设计说明书 9 采用工艺先进、 成熟,管理方便的设计方案; 减少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 设备选型合理、可靠、先进; 运行管理方便,运转方式灵活,并可根据不同的进水水质调整运行方式和参数,最大限度地发挥处理装置和构筑物的处理能力; 便于实现处理过程的自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 保障正常运行使用,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为此,根据厂方排放的废水水质特性结合已有工程的实践经验,工艺流程确定如下: 斜管沉淀池调节池格栅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竖流沉淀池清水池消毒池污泥浓缩池污泥干化场医院废水达标排放或回用加药加药加药污泥回流上清液回流污饼外运 学校毕业设计说明书 10 该工艺每天处理污水 1000m3,废水流经格栅,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进入调节池,经调节水质和水量后由泵送往斜管沉淀池,在斜管沉淀池池投加碱 PAC和 PAM 药剂,调节 pH 值,增加混凝效果,去除部分悬浮物。 处理后的水进入水解酸化池,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后,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出水进入多级接触氧化池池 ,根据缺氧好氧特点,提高其可氧化性 ,二沉池污泥回流至水解酸化池,增加脱氮除磷效果,在微生物的好氧作用下去除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出水进入竖流沉淀池。 经进一步沉淀,去除已死去的生物膜和有机物,进入消毒池,投加二氧化氯药剂进行消毒,杀死水中的病原菌和其他的病毒,在清水池中进一步沉淀,其上清液出水排 放达标至城镇污水处理厂。 其各单云预计去除效率如表 24 表 24 各单元预计去除效率 处理工段 水量 ( t/d) COD (mg/L) BOD5 ( mg/L) NH3N SS ( mg/L) 大肠杆菌 (MPN/L) 格栅 进水 1000 350 150 30 80 108 出水 1000 315 135 30 68 去除率 (%) 10 10 0 15 调节池 出水 1000 30 去除率 (%) 5 5 0 10 斜管沉淀池 出水 1000 30 去除率 (%) 15 10 0 40 水解酸化池 出水 1000 24 去除率 (%) 55 60 20 25 接触氧化池+竖流沉淀池 出水 1000 12 去除率 (%) 50 70 50 30 消毒池 出水 1000 12 低于 500 去除率 (%) 0 0 0 0 清水池 出水 1000 12 低于 500 去除率 (%) 0 0 0 0 学校毕业设计说明书 11 格栅 废水经过格栅去除一些比较大的漂浮物,人工定期清理栅渣。 调节池 调节水质和水量。 每天处理 1000m3, 流量为 Q=,水力停留时间 ,调节池末端设提升泵,污水由提升泵送往下一级处理构筑物。 斜管沉淀池 斜管沉淀池沉池主要通过重力沉降作用去除 废水中含有的 固体悬浮物质及 加药后的絮凝物质 ,本设计采用蜂窝斜管沉淀池满足水流的稳定性和层流的要求,从而提高沉淀效果。 斜管设计采 用塑料片热压六边形蜂窝管,管厚 ,边距 d=30mm,水平倾角 60 度。 采用后倾式,以利于均匀配水。 斜管长 1m。 斜管沉淀 池的作用是使处理后的废水与活性污泥从混合液中分离开来,澄清废水从沉淀池上沿出水堰流入 絮凝沉淀池。 水解酸化池 水解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处理工艺,池内 设置 弹性填料 ,利用生物膜的作 用将废水中的较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 , 并使 难降解有机物降解并消化 , 使污水和回流污水均匀混合,提高厌氧微生物利用率。 使后续的好氧处理所需的停留时间缩短,能耗降低。 主要作用是将 其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 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 接触氧化池 生物接触氧化法使绝大部分的有机物在好氧 池 内得到降解,同时氨氮在好氧 池经过硝化后得到降解。 好氧 池内设置 微孔 曝气器 ,充氧曝气。 生物接触氧化池中装有大量生物填料,通过填料上携带的好氧微生物分解,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一步得到降解。 经生物处理后的废水与脱落的生物膜一起流至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 竖流沉淀池 竖流 沉淀池主要通过重力沉降作用去除 接触氧化 池出水中所含有的固体悬浮物质及其杂物,澄清废水从沉淀池上沿出水堰流入 消毒池。 本工艺采用正方形竖流 学校毕业设计说明书 12 沉淀池,污水携带凝絮物进入初沉池,经缓冲沉淀作用,絮凝物沉入泥斗,定期清理,确保后续处理要求。 消毒池 消毒池 主要 将经过二氧化氯药剂,经药剂反应后,净化水质,杀死水中的病原菌和其他的病毒物质,降低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确保水质达标排放。 清水池 消毒池出水,进一步沉淀,其上清液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是否回用或排放。 总排流量渠 通过对污染源排污口的规范化整治,逐步实现污染物排放的科学化、定量化管理,促进企、事业单位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 是环保部门明令要求的治污工程配套项目,本方案先建造总排明渠,预留在线流量计的位置。 总排明渠为砖混结构,规格为。 污泥处理 整个处理过程产生的剩余污泥先进入集泥池,进行减量化处理,依靠重力作用,实现泥水分离。 定期清理泥渣,部分渣泥回用,实现污泥资源化。 上清液返回到处理系统前端,污泥部分有压滤机压缩后外排。 学校毕业设计说明书 13 格栅 格栅是一组平行的钢性栅条制成的框架,可以用它来拦截水中的大块漂浮物。 格栅通常倾斜架设在其它处理构筑物之前或泵站集水 池进口处的渠道中,以防漂浮物阻塞构筑物的孔道、闸门和管道或损坏水泵等机械设备。 因此,格栅起着净化水质和保护设备的双重作用。 格栅的栅条多用 5010 或 4010 的扁钢或 d=10 的圆钢制作。 扁钢的特点是强度大,不易弯曲变形,但水头损失较大;而圆钢则正好相反。 栅条间距随被拦截的漂浮物尺寸的不同,分为粗、中、细三种。 细格栅的栅条间距为 3~ 10mm,中格栅和粗格栅分别为 10~ 25mm 和 50~ 100mm。 被拦截在栅条上的栅渣有人工和机械两种清除方式。 小型水处理厂采用人工清渣时,格栅的面积应留有较大的裕量,以免操作过 于烦繁。 在大型水处理长中采用的大型格栅,则必须采用机械自动清渣。 格栅设计计算示意图见图 41。 图 41 格栅示意图 设计参数 ( 1)栅前流速 污水在栅前渠道内的流速控制在 ~,可保证污水中粒径较大的颗粒 学校毕业设计说明书 14 不会在栅前渠道内沉积。 ( 2)过栅流速 即污水通过格栅的流速,一般控制在 ~,过大则会使拦截在格栅上的软性栅渣冲走,若小于 ,使栅前渠道发生淤积。 ( 3)过栅水头损失 污水的过栅水头损失与 污水的过栅速度有关,一般在 ~ 之间。 ( 4)栅渣量 栅渣量以每单位水量产渣量计 ~( 3 3 3m /10 m ),粗格栅用小值,细格栅用大值。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该数值。 ( 5)设计流量 Q=1000m3/d= 设计计算 ( 1)栅条的间隙数 n 设栅前水深 ,栅条间隙 5mm,过栅流速  。 取格栅安置倾角,本设计;过栅流速;栅前水深;栅条间隙,;最大设计流量,格栅间隙数;式中:个03m a xm a x60/,/Q 0 60s i n0 1 i nsmvmhmbsmnb h vQn ( 2)格栅宽度 B 设栅条宽度 S m,有      mbnnSB 0  ( 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 1l 设其渐开部分展开角度 020 ,进水渠宽 1B 为 ,则      ml 11  ( 4)栅槽与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2l 学校毕业设计说明书 15  mll  ( 5)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1h 设栅条断面迎水面为锐边矩形断面  sin2 21 gvkh  3/4)(bs  式中: k —— 格栅被栅渣阻塞而使水头损失增大的系数,一般取 3;  —— 格栅局部阻力系数;  —— 收缩系数,查表知 。  mgvkh i 0 i n2 023421   ( 6)栅后槽总高度 H  mhhhH m 212  则栅槽总高设栅前渠道超高 ( 7)栅槽的总长度 L  ;,栅前槽高,;栅槽总长度,式中:L a n a 2110121hhHmHmmHllL  ( 8)每日湿栅渣量 W   dmdmK WQW z 331m a x    故采用人工定期清理栅渣 格栅井 格栅安装在废水渠道的进口处,用于拦截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防止堵塞水泵机组及管道阀门。 同时,减轻后续构筑物的处理负荷,则可设计格栅井池体尺寸设计如下: 尺寸 : 结构形式:钢筋混混凝土 调节池 设计参数设定 取 停留时间 t为 小时,最低水位为。 学校毕业设计说明书 16 设计计算 取水流流速为 ,则管径应为 D=vQ4= ( m) , 取管径为 200mm,则流速为 , 设计标高为- ; 2..容积计量 V=Q t=1000247。 24 =375(m) 取有效水深 h=,则池表面积 A=hV =125 2m ; 可取长宽为 16m 8m,则 计算 取超高 h1= H= h+ h1= + = ( m) 即池体设计参数如下: 尺 寸 : 有效水深: 有效容积: 375m3 停留时间: h 主要设备 规格: 参数:流量 42m3/h,扬程 9m,功率 数量: 2台( 1用 1备) 数量: 1套 斜管沉淀池 设计参数 沉淀池表面负荷: q= /( m2 h) 学校毕业设计说明书 17 斜管孔径为 800mm 斜管长 斜管水平倾角为 60 设计计算 1. 沉淀池表面积 用水量 Q=1000m3 /d= /h=沉淀池数 n=1 表面负荷 q0= /( m2 *h)  A=nqQ =  = 故沉淀池平面尺寸长宽可为 6 2. 池内停留时间 斜管区上部清水层高度 h2 = 斜管的自身垂直高度 h3 =  t = qhh 60*)( 32  = 60*)(  = 3. 污泥部分所需容积 ;)污泥室储泥周期(设计人口数(个);;,取一般采用人每人每日污泥量式中:dTLmS N TV3,dT N ~)d/([S100010003 4. 污泥斗容积 在底部设方形的集泥斗,上面积边长为 a=,下面积边长取 a1=, 斜坡度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