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_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利用建设方提供的水源以分管接至各施工点。 (3) 消防用水:消防用水接自现场消防备用蓄水池,由临时输水管道 经加压后送至各施工单体,同时在施工单体中配备消防器材,由现场后勤负责人管理及使用。 (4) 为保持施工现场的文明整洁,在施工现场周围需设置排水沟和沉淀池,确保雨季及施工场地的积水能通过排水沟经沉淀后迅速排入下水道和附近自然水系内。 施 场地布置 场地内划定施工场地,在划定的施工场地中实施硬地法施工,施工场地以 够筑物 周边外 2. 5 米所围范围及每座构筑物旁的材料堆场、集中材料堆场等组成。 施工场地与材料堆场之间用围栏分隔开来,施工活动限于在施工场地内进行。 不同材料按指定场地堆放,堆放必须整齐,按《原材料、半成品的 搬连、贮存程序》要求进行标识,并且做好贮存记录,要求准确、 完整,账、卡、物相符。 现场的材料堆场场地虽然不大,但要规划好场地,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周转使用。 材料整齐归类放置,不用的材料及时退场。 第三章 工程进度计划安排及保障措施 第 1节 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表(见附表) 进度计划控制的管理思想 (1) 进度控制是项目控制工作的首要内容,在该项目计划实施过程中,影响项目按原计划进度进行的不确定因素很多,既有人为因素,如缺乏管理经验,组织不利,协作单位情况有变,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等,也有自然因素影响和突发事件的发生,如气候环 境、动乱等。 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由于这些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引起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发生的偏差,项目进度管理目标的实现就一定会受到影响。 (2) 为了有效地对进度计划实施控制,我们提出在项目的管理过程中要推行动态的管理思想,实行动态控制。 即在确定进度计划时就充分考虑计划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制定的进度计划尽可能符合变化后的实施条件。 另一方面在计划实施过程中要依据变化后的情况,在确保经验交流会如期召开的前提下,对进度计划作及时的修正和调整。 施工进度计划 为了做到有序施工,我们根据招标文件提供的工 程量,并详细查勘了工地现场的具体情况,初步制定了如下施工进度计划。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根据该项目的特点及项目的特殊意义,我们在进度控制上采用的主要控制方法有:规划、控制、协调。 (1) 规划:确定项目总进度控制目标和分进度控制目标,并编制其进度计划。 (2) 控制: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进行检查、比较、调整。 (3) 协调:协调参与项目的各有关单位、人员之间的关系。 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组织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管理措施。 (1) 组织措施:落实各层次的进度控制人员、具体任务和工作责任;确定进度目标;确定进度控制工作制度(如检查方法、检查时间、召 开协调会议的时间、参加人员等)。 (2) 合同措施:与协作单位通过签订合同明确工期目标,制约项目完成的时间。 (3) 经济措施:实现项目进度计划的资金保证措施。 (4) 管理措施:加强信息管理,定期提出项目进展报告。 进度计划控制的过程 该项目进度控制总是随着项目的进行而不断进行的,是一个动态过程。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情况,为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我们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采用编制计划 — 实施计划 — 检查计划 — 比较与分析 — 确定调整措施 — 修改计划的循环管理方式,对项目计划实施进行全过程的监控。 并建立进度计划监测系统和进度计划调整系统,保证实际进度 资料、数据的收集;保证数据资料分析和调整措施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保证调整措施得到及时准确的执行。 项目进度计划实施的跟踪检查 为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完全一致,我们必须不断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修正,才能保证进度计划总目标的最终实现。 (1) 安排专职人员收集、整理进度资料数据。 (2) 建立项目实施进度报表制度。 供项目班子用来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及对偏差进行分析、调整。 (3) 每周进度报表。 主要反映实施单位每周所完成工作量及资源的配备情况。 (4) 任务状况表。 主要反映项目实施中各项任务进展情况的汇集。 (5) 项目关键点检查报告。 主要反映项目关键点的进展情况。 (6) 任务完工报表。 主要反映已完工任务的基本情况。 (7) 重大突发事件报告。 主要反映某一重大事件的基本情况。 (8) 项目管理报告。 主要反映报告期项目管理的总体状况。 (9) 指派专员,现场检查。 对关键任务派专员跟踪,随时检查实施情况及后继工作的准备情况,为进度控制提供最为准确、及时的资料。 (10) 召开周进度协调例会。 召开周进度协调例会及时准确获取项目实际进度,掌握下一阶段实施中可能潜在的问题,同时对已出现的偏差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商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明确解决问题的限制条件,为下一步进度计划的分析和调整 作好准备。 进度监测系统过程 进度实施 建立进度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 收集实际进度数据(按进度报表形式) 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 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 是否出现进度偏差。 进入进度调整系统 否 是 进度调整系统过程 出现进度偏差 分析产生进度 偏差的原因 分析此进度偏差对后续工作产生的影响 确定影响后续工作的限制条件 采取进度调整措施 形式经调整的进度计划 采取相应的 经济、组织、合同措施 实施调整后的进度计划 进度监测系统 返回进度监测系统 第 2节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技术管理方面进行控制 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施工人员对操作技术规程、规范心中有数,并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以杜绝在施工中发生“返工”的现象,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各专业应在项目经理协调下,合理组织施工,各专业在进行分项施工时,应充分考虑到其它相关专业的施工时间,不同专业可同时进行穿插或交叉施工作业,做到上道工序不影响下道工序的施工,以保证安装工程施工生产的连续进行。 劳动力管理方面进行控制 根据各专业的工程量,计算出各专业的定额用工情况,并结合现场进度要求,合理组织和安排劳动力进场,以不延误工程的施工,以提高施工进度。 根据工程情况进行合理的分工,只有进行合理的分工,才能确保安装施工的质量,提高各分项施工的进度。 材料方面进行控制 采购工作是项目执行中的关键环节,是项目执行的物质基础和主要内容。 在项目计划实施过程中,由财务部进行采购规划,选择 39。 渠道、采购方式和合同条件与合同类型,签订公平合理、合法有效的合同,并进行合同的管理,协调服务供方的接口关系、严把采购质量关,办理好 验证工作、 做好文件记录、标识,与服务供方互利,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程开工前,由项目部预算员计算出材料和设备的需用量,并编制材料或设备的计划。 自购材料提前一天交材料员采购,经确保材料和设备的供应不影响工程连续施工,满足工程进度需要。 所有材料或设备进场后由甲方代表和监理代表进行验收后,方可在工程上使用,杜绝因材料或设备不合格而造成“返工”现象,以保证安装工程的正常施工。 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 为实现工程进度目标,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实行平面流水、立体交叉作业相结合的快速施工方法。 统筹安排计划, 整体一盘棋, 并定期召开生产协调会,协调各专业、各工种之间的施工配合,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关键部位施工的控制,确保各进度控制点的实现,加强学习和推广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来保证工期进度。 施工前期以“施工技术准备工作计划”为中心,狠抓各项施工技术准备工作,使工程条件都在施工前得到解决,以确保安装顺利进行。 施工中期以“施工进度网络计划”为中心,狠抓施工组织设计的落实,及时平衡调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程进度按网络计划,实现与周计划、月计划相吻合,坚持按图纸规范进行施工,严格按工序质量控制, 确保工程质量达优,使工期得以保证。 第四章 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具体措施 第 1节 质量控制 质量目标 本项目质量目标:达到土地管理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行业标准 TD/101110132020)和项目规划设计 及图纸 要求。 我公司历来对质量问题十分重视,不仅按照 IS09001: 2020标准的要求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且已获得 IS09001: 2020国际质量认证证书。 针对该项目我们将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质量管理。 在总结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之上,继续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原则,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严格的质 量控制措施,做到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将本工程建成优良工程,让业主满意。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检验系统 在全面熟悉施工图,充分领会设计意图的前提下,建立以总经理、总工程师为首的质量、安全管理、检验保证体系,全面控制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总经理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总工程师 工程部 技术部 质安部 实验部 劳动部 结算部 材料部 租赁部 质管办主任 项 目 经 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 责 任 工 长 安全组 试验组 测量组 材料组 机械组 内业组 质量组 施工组 保证措施 制度保证 A、严格按照 IS09001: 2020 标准的要求并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颁发市政管线的保证施工质量的规定、规程。 B、贯彻执行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为本、科学管理、精心施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C、对项目团队成员进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教育,广泛发动职工开展“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活动。 D、项目经理质量职责和权限 ( 1)贯彻执行质量方针、目标,明确本项目部各级人员质量职责和权限,确保质量体系在项目经理部有效运行。 ( 2)负责领导项目部的全面工作,贯彻执行国家行业中有关施工生产、法规、技术规程、规范、规定、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对本工程质量负第一责任。 ( 3)主持本工程质量工作会议,并及时向上级单位报告,接受检查、监督。 E、工程负责人质量责任 ( 1)对本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具有否决权。 ( 2)推 行工种质量体系的建设,保证质量体系持续的有效运行。 ( 3)规定与质量有关的管理,执行和验证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