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层 次 iVkN ( / )iD N mm iu /mm /iu mm /ih mm Δθ ie iuh 5 52736 3900 1/7221/450 4 450 103516 3600 1/8731/450 3 103516 3600 1/6431/450 2 103516 15 3600 1/5541/450 1 83438 4800 1/5651/450 由表 可见, 顶点位移与总高之比 Δ / 1 / 644iuH 1/550 ,满足要求。 23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计算 以轴线 ③ 的横向框架计算为例,说明计算方法,其余框架内力计算从略。 框架柱端的剪力及弯矩利用公式 (11)和 (12)计算,其中 ijD 取自表 , ijD 取自表 ,层间剪力取自表 ,各柱反弯点高度比 y 按公式( 13)确定,其中ny 由表 查得。 本设计中底层柱需考虑修正值 2y ,第 2 层柱需考虑修正值 1y 和 3y ,其余柱均无修正。 具体计算过程及结果见表。 1ijij sijjDVD (11) (1 )bij ijuij ijM V y hM V y h (12) 1 2 3ny y y y y (13) F 1F 2F 3F 4F 5V 1V 2V 3V 4V 5(a) 水 平地震作用分布 (b) 层 间剪力分布 横 向水平地震作用及楼面地震剪力 24 梁端弯矩、剪力及柱的轴力分别利用公式 (14),(15),(16)计算,其中梁的线刚度取自表。 具体计算过程见表。 表 各层柱端弯矩及剪力计算 层次 hi/m Vi/kN /( / )ijDN mm B 柱 Di1 Vi1 y 1biM 1uiM 5 52736 15652 64 4 450 103516 19128 3 103516 19128 2 103516 19128 269 269 1 83438 11206 401 层次 hi/m Vi/kN /( / )ijDN mm C 柱 Di1 Vi1 y 1biM 1uiM 5 52736 24710 4 450 103516 30902 3 103516 30902 2 103516 30902 1 83438 14636 层次 hi/m Vi/kN /( / )ijDN mm D 柱 Di1 Vi1 y 1biM 1uiM 5 52736 25151 4 450 103516 31505 298 298 3 103516 31505 213 2 103516 31505 1 83438 14788 245 层次 hi/m Vi/kN /( / )ijDN mm F 柱 Di1 Vi1 y 1biM 1uiM 5 52736 17925 129 4 450 103516 21981 3 103516 21981 25 2 103516 21981 1 83438 12106 注:表中 M 量纲为 mkN , V量纲为 kN。 1 , ,1 , ,ll b ubb i j i jlrbbrr b ubb i j i jlrbbiM M MiiiM M Mii (14) 12bbb MMV l (15) ()n lri b b kkiN V V (16) 表 梁端弯矩、剪力及 柱轴力计算 层次 柱端弯矩 B C 跨 lbM rbM bV 1 1b rbbi ii 5 4 3 2 1 670 层次 柱端弯矩 C D 跨 1 brb rbi ii lbM rbM bV 5 158 4 3 2 1 26 层次 柱端弯矩 D F 跨 1 1b rbbi ii 1 brb rbi ii lbM rbM bV 柱端弯矩 5 4 3 2 1 层次 B 柱轴力 C 柱轴力 D 柱轴力 F 柱轴力 5 4 3 50 2 323 1 625 注: 1)柱轴力中的负号表示拉力。 当左地震作用时,左侧两根柱为拉力,对应的右侧两根柱为压力。 2)表中 M 单位为 mkN ,V单位为 kN ,N 单位为 kN ,l 单位为 m。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的弯矩图,梁端剪力图以及柱轴力图如图。 27 弯矩图( ) 28 剪 剪力图( KN) 29 轴力图( KN) 30 横向水平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风荷载标准值按照公式 () k s z oω β μ μ ωz 计算。 基本风压 2o N / m ,由《荷载规范》查得 风载体型系数 s =(迎风面)和 s =(背风面) ,综合为 s =( ) =,风压高度系数 zμ 按 C类地面粗糙度确定,查的 zμ =, 风振系数按公式 1 d zuz .确定,由 WOT12== 查得 =(脉动增大系数),由 H/B=,粗糙度类别为 C 类,可查的 u =. 则有: 表 沿房屋高度分布风荷载标准值 层次 Hi ∕ m Hi ∕ H u 5 1 4 3 12 2 1 作用于各楼层处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 BhF zszwk 0 , 计算结果如下: 5 层 : F5=( +) = 4 层: F4=( +) = 3 层: F3=(+)= KN 2 层: F2=(+)= KN 1 层: F1=(+)= Z 31 等效节点集中风荷载示意见图 《荷载规范》规定,对于高度大于 30 米且高宽比大于 的房屋结构,应 32 采用风阵系数 βz 来考虑风压脉动的影响,本设计房屋高度: H=≤30, 1 . ,因此,该房屋应考 虑风压脉动的影响。 框架结构分析时,应该按照静力等效原理将图 的分布荷载转化为节点集中荷载, 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验算 根据图 所示的水平荷载,由公式 (9) nik iji DV计算层间剪力 iV ,然后依据前面求出的 ③ 轴线层间侧移刚度,再按照公式 (10)计算各层的相对侧移和绝对侧移。 计算过程见表。 表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层间剪力及侧移计算 层次 1 2 3 4 5 iFkN iVkN /D N mm 83438 103516 103516 103516 52736 iu mm iu mm iiuh 1/4105 1/5806 1/7200 1/10285 1/12631 由表 可见,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 1/4105,远小于1/550,满足规范要求。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33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过程与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相同 横向框架在水平风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 34 横向框架在水平风荷载作用下的 剪力 图 35 横向框架在水平风荷载作用下的轴力图 36 6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 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计算单元 37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荷 载计算 取( 22)轴的 横向中框架为计算 单元。 5 层: (1)BC 跨 1) 板 传给次梁 中间次梁 g1== KN/m 边框架梁 g2==2) 次梁传给主梁 次梁自重 G1== 板 — 次梁 — 主梁 G2== 合计: G=G1+G2= (2)柱子 1) B 柱 边框架梁传递 G1== 边框架梁自重 G2= x( ) = 合计 G=G1+G2=++ 2) C 柱 纵向中框架梁传递 G1= x3 x()= 纵向中框架梁自重 G2=( ) = 38 合计 G=G1+G2=+= 3) D 柱 纵向中框架梁传递 G1== 纵向中框架梁自重 G2=()= 合计 G= G1+G2=+= 4) F 柱 边框架梁传递 G1== 边框架梁自重 G2=()= 合计 G=G1+G2=+= ( 1) BC 跨梁 1)板传给次梁 中间 次梁 q== KN/m 2)次梁传给主梁 Q== (2)柱子 1) B 柱 Q== 2)C 柱 Q== 3)D 柱 Q== 4)F 柱 Q== 39 标准层( 2— 3层): ( 1) BC 跨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按施工图纸规定的焊缝质量等级,及 GB5020595第 ~第 条的规定,对焊缝进行外观检查和无损探伤检验。 无损检测人员必须持有国家有关专业部门签发的无损检测资 格证书,才能从事相应的焊缝检测工作。 栓钉焊检验遵照 GB5020595 第 条的规定。 外观检查:按 GB5020595 表 所列的外观缺陷项目,对全部焊缝进行外观检查,按监理人指示用磁粉或渗透探伤检查表面裂纹。 超声波探伤检验
( 1) 服装仪容 ( 2) 气质气味 ( 3) 随身用品 ( 4) 习惯动作 ( 5) 情绪管理 (二)领导模式 走动管理 立即指导 (三)沟通、热诚、学习、合作 提供最佳的服务 享受其中的乐趣 创造亮丽的成绩 不忘彼此的关爱 六、店长的 EQ管理 ( 一 ) 情绪智商的五大领域 认知自己的情绪 管理自己的情绪 认知他人的情绪 人际关系的管理
其他作业地段 30 运输通道 15 成洞地段 10 3) 洞内主要交通道路、抽水机站等重要场所,应有安全照明; 13 4) 隧道施工照明应采用防水、防尘灯具。 隧道施工用电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双电源或自备电源。 自备发电机组与外电线路必须电源联锁,严禁并列运行。 隧道施工用电尚应符合《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20 第 4 章的规定。 八、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段隧道
TD670 TD770 楼板厚度 110mm 楼板厚度 120mm模板型号 跨距 TD180 TD280 TD380 TD480 TD580 TD680 TD780 模板型号 跨距 TD190 TD290 TD390 TD490 TD590 TD690 TD790 楼板厚度 130mm 楼板厚度 140mm模板型号 跨距 TD1100 TD2100 TD3100 TD4100 TD5100
、脐带脱出、胎儿窘迫或死亡,有的可发生子宫破裂或产道损伤。 【 治疗 】 1.基本治疗 • 治法 调整胎位。 以足太阳经井穴为主。 • 主穴 至阴 • 配穴 纳差乏力者,加足三里、三阴交;腰酸者,加肾俞、太溪。 • 操作 至阴用艾条灸。 操作时解松腰带,每次灸15~20分
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⑴ 产生的原因 a 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b 混凝上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c 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d 混凝土内掉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加格达奇光辉路穿越伊加线 K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