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项选 择题 2 收入的确认 20xx 多项选择题 2 收入的确认 三、本章变化内容 与 20xx 年教材相比,本章内容无变化。 第 10 章 一、本章内容提要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 本章的重点是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 会计报表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利润表,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的现金流量表,以及反映其他相关信息的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利润分配表、 分部报表(业务分部、地区分部)等。 会计报表附注是对会计报表所提供信息的补充,包括基本会计假设、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或有事项的说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的说明、企业合并分立的说明、会计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收入的说明以及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对于现金流量表,实务有两种编制方法:一是台账法,不需要编制调整分录,直接根据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账户进行分析归纳汇总,再套用到现金 流量表项目上去,这种方法需要在平时做分录时另建一套关于现金流量表的台账,年底汇总一下直接填列现金流量表,应该说比较简单且易于掌握,但平时工作量太大,且要进行额外劳动,所以准则不提倡采用;二是工作底稿法和 T 型账户法,需要编制调整分录,这也是准则和教材要求运用的方法。 工作底稿法和 T 型账户法的原理其实是一样的,只是汇算平衡的方式不同,准则和教材只着重介绍了前一种。 对付小型经济业务题,台账法是可行的,方便简洁直观,因为会计分录少,所以工作量也不大。 但由于不提倡采用,因而在考试中会尽量避免出业务类型题目让考生编制会 计分录去套用现金流量表项目。 比如,对于 1998 年的考题,是无法编会计分录的,只能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项目编制调整分录,再根据调整分录借贷平衡关系计算出现金流量表项目金额。 事实上,一些辅导教材给出一些现金流量表项目的计算公式,其实也就是调整分录的变形,但这些公式有时考虑的并不周全,在实际运用中也会出现偏差。 所以,考生在学习现金流量表时,只有掌握了调整分录的编制方法,才是真正掌握了现金流量表。 二、历年试题分析 年份 题型 分值 考点 1998 综合题 8 现金流量表项目的计算 1999 多项选择题 2 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计算 判断题 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的范围 200 单项选择题 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范围 多项选择题 2 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内容 20xx 多项选择题 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范围 20xx 单项选择题 1 现金流量表项目的计算 多项选择题 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范围 20xx 多项选择题 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范围、现金流量表间接法 三、本章变化内容 与 20xx 年教材相比,本章内容无变化。 第 11 章 一、本章内容提要 会计和税收是经济领域中两个不同的分支,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规范不同的对象。 会计遵循的是公认的会计原则,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变动;税收遵循的是税收法规,其目的是课税以调节经济。 由此产生了会计和税收的差异,进而出现了所得税会计核算的问题。 本章的重点是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会计处理。 对于纳税影响会计法,可以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两种方法,在所得税率不变或不开征新税时,两种会计处理方法结果相同;在所得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两种会计处理方法结果不同。 相比 较而言,债务法比递延法更为科学,债务法计算出来的递延税款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为一项资产(借项)或负债(贷项),而递延法计算出来的递延税款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上并不一定代表实际收款的权利(借项)或未来偿付的义务(贷项)。 考生对这两种方法应重点加以掌握。 二、历年试题分析 年份 题型 分值 考点 1998 多项选择题 2 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因素 计算及账务题 5 纳税影响会计法(债务法)的核算 1999 单项选择题 1 递延税款科目发生额的计算 判 断 题 递延法核算下递延税款余额的代表含义 20xx 单项选择题 1 递延税款科目余额的计算 多项选择题 2 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因素 判 断 题 1 递延法核算下对差异的处理 20xx 计算及账务题 6 纳税影响会计法(债务法)的核算 20xx 单项选择题 1 递延税款科目余额的计算 20xx 单项选择题 2 递延税款科目余额的计算 三、本章变化内容 与 20xx 年教材相比,本章内容的主要变化有: 1. P255- 256,增加了两 点说明:( 1)当企业当期发生或转回时间性差异时,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确认的当期所得税费用不同,但是,从时间性差异产生至全部转回的整个期间看,无论采用应付税款法还是纳税影响会计法所计量的所得税费用总额是相同的,差异只在于两种方法下对各期所得税费用的计量不同。 ( 2)在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从利润表角度看,只有影响当期利润总额的时间性差异才会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此时可抵减或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额才能确认为递延税款的借项或贷项;而不影响当期利润总额的时间性差异不确认递延税款的借项或贷项。 2. P256- 270,增加了资产减值涉及的所得税会计问题的相关处理,包括:( 1)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及其对当期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2)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对以后各期折旧的影响及其对当期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3)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转回及其对当期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4)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后对累计折旧以及当期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5)固定资产发生永久性减值以及对当期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6)固定资产处置;( 7)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处理;( 8)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第 12 章 一、本章内容提 要 外币业务是指企业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其他货币进行款项收付、往来结算的经济业务。 外币业务的关键是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其他货币(而非外国货币)计价和结算的交易或事项。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可见,我国企业的记账本位币是可以选择的,企业选定的记账本位币不同,其外币包括的范围也就不同。 因此,外币业务并不等于与外国客户进行的交易或事项,并不等于采用外国货币计 价和结算;同样,也不能将企业与国内客户进行的交易或事项都排除在外币业务之外。 比如,我国某企业根据业务收支情况,选择美元作为记账本位币,当其与美国某企业发生交易事项时,如果是以美元作为计价和结算的货币单位,则对于我国的该企业来说就不是外币业务。 本章的内容包括外币业务会计处理和外币报表折算。 对于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考生应掌握外币兑换业务、外币购销业务、外币借款业务、接受外币资本投资等业务的外币折算、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及其账务处理;对于外币报表折算,考生应掌握现行汇率法、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货币性与非 货币性项目法和时态法下,对会计报表不同项目应采用何种汇率折算,折算的差额如何处理,并了解我国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方法。 二、历年试题分析 年份 题型 分值 考点 1998 单项选择题 汇兑损益的计算 多项选择题 2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1999 单项选择题 1 汇兑损益的计算 多项选择题 2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20xx 计算及账务题 5 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 20xx 单项选择题 1 汇兑损益的计算 20xx 单项选择题 1 外币业务折算汇率的选择 计算及账务题 7 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 20xx 单项选择题 2 汇兑损益的计算 三、本章变化内容 与 20xx 年教材相比,本章内容无变化。 第 13 章 一、本章内容提要 借款费用是指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 在我国,应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仅指固定资产;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仅指专门借款。 也就是说,只有为购建固定资产发生的专门借款费用,才存在资本化问题。 对于专门借款,应区分借款费用的类别,分别掌握其确认原则 计量方法。 其中,借款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汇兑差额是否资本化,以“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为依据;辅助费用是否资本化,并不需要同时满足资本化的三个条件,而是以“所购建的固定资产是否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为依据。 当借款费用需要资本化时,应该确定资本化金额。 对于借款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资本化金额应和固定资产支出数挂钩,即借款费用可能部分资本化,部分费用化;对于汇兑差额、辅助费用,资本化金额无需和固定资产支出数挂钩,即借款费用在发生时全部资本化。 考生应知晓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暂停资本化和停止资本化的条件,并掌握专门借款的借款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外币借款汇兑差额和辅助费用在资本化期间的会计处理。 二、历年试题分析 年份 题型 分值 考点 1998 0 1999 0 20xx 0 20xx 多项选择题 2 借款费用包含的内容 20xx 单项选择题 1 借款费用包含的内容 多项选择题 2 停止资本化的时点 计算及账务题 7 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 20xx 单项选择题 2 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 三、本章变化内容 与 20xx 年教材相比,除修改部分文字表述外,本章内容基本无变化。 第一章 总 论 一、本章考情分析 1.本章在考试中的地位:本章在考试中不重要,本章的题型为客观题,一般为 2分左右。 本章理论性较强,为后续章节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掌握会计要素的内涵。 2.本章内容 可能 无变化。 3.本章复习方法:考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将本章所阐述的基本理论与会计六要 素的核算联系起来,以恰当运用会计核算的原理和方法。 二、本章考点精讲 【考点一】会计的概念(了解)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通过一系列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程序,能够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各个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 【考点二】会计核算的 4 个基本前提(理解)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2.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规范了会 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个法律主体可以有多个会计主体(如分公司、车间),一个会计主体也可以有多个法律主体(如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3.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 如果可以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并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 4.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前提下,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 、季度和月度。 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 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 我国要求上市公司每个季度提供一次财务会计报告。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递延、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方法。 5.在货币计量前提下,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 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考点三】会计核算的 13 个一般原则(掌握) 1.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有 6 个 ( 1)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2)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财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户余额可以转入其基本存款账户,也可以提取现金。 ( ) 19 任何国家对在本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的外国企业和个人都拥有税收管辖权。 ( )。 ( ) ,随着课税数量的增大而随之降低的税率。 ( ) 22 在计算消费税应纳税额时,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应计入销售额中。 ( ) 23 纳税人将自产应税消费品用于换取生产资料,消费资料,投资入股和抵偿债务的
C、 账户名称 D、 启用日期 1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 ) 结出余额。 A、每月 B、每天 C、每旬 D、每笔经济业务发生后 1在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上签章的人不包括( ) 、 A、 上级单位负责人 B、 单位负责人 C、 会计机构负责人 D、 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 1在我国,会计档案分为永久和定期两大类,定期保管的,其保管期限最短的是( ) A、 1年 B、 2年 C、 3年
( 20xx、 20xx 综合; 20xx 多选) ( 1)会计档案由单位会计机构 负责整理归档,并保管一年期满后,移交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继续保管;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 【提示】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 ( 2)单位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原件; ( 3)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
定期限缴纳税款的 ,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 ,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 ,从滞纳之日起 ,按日加收滞纳税款 ( ) 的滞纳金。 A:百分之五 B:千分之五 C:千分之三 D:万分之五 第 31 题 : ( ) 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 A: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B:总会计师 C: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 D:单位负责人 第 32 题:单位应当按照 ( )
发生以下业务活动: (1)从农副产品收购部门购进各种香菇 5000 公斤,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纳税款为 5. 1 万元;从农民手中购进黑白木耳、香菇等菌类,收购凭证上注明的收购价款共计 6. 8 万元、并已向当地税务机关缴纳农业特产税 0. 54 万元;从国外购进一台产品质量 检测仪.到岸价格为人民币 9. 9 万元,海关开具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关税税款为 2. 1 万元、增值税税款为 2.
经时报改版仪式 — 四个节目演出:与财经时报五周年和改版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活动安排 〉〉 活动详细说明 —— [活动创意点 ] 设置签到处:财经时报五周年大型主题拼图背板摄影墙,主标题为 “和谐。 蜕变”。 设置星光大道;同时配合签到处桌牌,相同风格指示牌等: 创意:此次签到突破以往传统形式,在签到处背板上设置一块可供来宾填制的画面及签名空地。 形式: ( 1) 嘉宾签到时,先走红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