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浙江省20xx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的 ② 科学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 ③科学成就往往是 “ 站在巨人肩膀上 ” 的发展 ④ 人类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微观世界认识客观规律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0分) 13. ( 20xx 年 4 月绍兴市质检 39 题) ( 26 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 《论语》 作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伟大学者,他试图找到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秩序。 ──[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 详细地阐明这万有引力原理和这些运动定律如何应用于地球物质的最小微粒和最大天体、明显有规律的现象以及海水的潮汐运动和彗星的急疾行进等似乎没有规律的事件,委实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 甚至给诸如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个不同领域的工作者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于他们都 试图在解决各种问题时以力学或准力学为楷模。 —— (英)沃尔夫《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材料三 :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有多少危险、多少歧途啊。 要达到真理,又必须经历多少错误啊。 这些错误的危险要比真理的用处大上千百倍。 „„ 而且更困难的是,假如我们居然有幸终于发现了真理,我们之中又有谁能好好地应用它呢。 如果我们的科学就其所提出的目的来说是虚幻的,那末就其所产生的效果而言,它们就要更危险得多。 —— 卢梭《论科学 与艺术》 591up 高中教育 学习平台,您身边的 教学 助手。 ( 专为高中学生打造的免费手机学习工具 —— 591 随身学。 邀请码: 591017 (手机免费登陆网址: ( 1)依据材料一,比较孔子、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内容方面的差异。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些 差异所形成的教育传统对东西方近代科学发展的影响。 ( 6 分) ( 2)材料二评论的是哪一部科技著作。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部著作所体现的思想价值。 ( 8 分) ( 3) 材料三中卢梭的见解对欧洲的思想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结合历史背景评价 卢梭对于科 学的论述。 ( 12 分) 591up 高中教育 学习平台,您身边的 教学 助手。 ( 专为高中学生打造的免费手机学习工具 —— 591 随身学。 邀请码: 591017。【历史】浙江省20xx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t/s v/ms- 1 5 mM F9.汽车刹车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第 1s 内和第 2s 内的位移分别为 3m 和 2m,那么从 2s 末开始,汽车还能继续向前滑行的最大距离是 ( ) A. B. C. D. 1m 10. 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从某时刻起受到如图所示的水平拉力 F 作用 ,则物体的运动情况应是 ( ) ,后做匀减速运动 ,后做变减速运动 速运动
残值为 8万元,使用年限为6 年,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则固定资产月折旧额是( )万元。 A. B. C. D. 3下列各项中,属于流动负债的是( )。 金 B. 预付账款 D. 长期借款 3下列各项中,属于资本公积的是( )。 A. 企业发展基金 B. 实收资本 D. 法人资本金 3在会计核算中,施工企业为组织和管理施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属于( )。 B. 直接费用
皮、油污 不敏感的酸性焊条。 ●对受条件 限制 不能翻转的焊件 ,应选全位置焊接的焊条。 ( 4)按施工条件及设备 ●在没有直流电源 ,而焊缝又要使用低氢焊条的场合 ,应选用 交、直流两用型低氢焊条。 ●在狭小空间或通风条件差的场所 ,应选用酸性焊条或低尘焊条。 (5)合理的经济效益 在满足使用性能和操作工艺性的条件下 ,尽量 选成本低、效率高的焊条。 二、焊丝 (1)字母“ H”表示实心焊丝
大概在老人进行到四十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 ”刹时间会场立即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 那球以很小的摆度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 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人们好象都听到了那小锤敲打吊球的声响。 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终于场 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相对论的提出 D.两弹一星的问世 18. ( 20xx 年 11 月山东高密高三质检 8 题) 1882 年,德国的人口调查统计表格中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 1895 年,德国电力工业工人就有 25000 人,到 1906~ 1907 年更达到 107000 人。 这一现象说明 ( ) A.人口调查的渐趋细化和准确 B.电力能源逐渐取代蒸汽动力
ou take?” my wife asked. “I took one and then I took another. I know one and one was two, but don’t ask me what it is now.” 请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 T)误( F)。 ( ) 1. The daughter wanted to show his father 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