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内容摘要:

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 前言:改革开放的进程一、1978 年 12 月,具有战略价值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根本上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及重大调整。 经济建设取代了阶级斗争,改革开放取代了闭关自守。 二、1979 年,在中国首创经济特区。 以深圳为代表的特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试验田和向世界展示的窗口。 三、1982 年,党的十二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 四、1984 年,提出并实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商品意识、商品经济得到宣传和落实,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多元所有制主体纷纷出现并得到中国法律的承认与保护。 “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破茧而出,极大地改变了国营、集体经济大统大独的局面。 五、1986 年,以税制改革及政府分权、放权为契机,全民所有企业、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全面推进。 六、1987 年,党的十三大召开,执政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政策、路线正式确立,成为 10 年改革最成功的经验和法宝。 “七、1988 年,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再次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向社会、世界传递了重要的信息:中国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建设中,务必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要在世界高科技、尖端科技占有一席之地、重要之地。 八、1992 年,党的十四大召开之前,已逾古稀之龄的邓小平再一次南巡,组织和倡导了新时期改革开放第二次“大讨论”与思想“大解放” ,结束了“姓社姓资”毫无意义的争论。 1992 年 10 月,党的十四大召开,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九、1997 年,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前,归祖国, “一国两制”成功实施,开创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先例。 令人遗憾的是,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历史伟人邓小平同志于 1997 年 2 月 19 日 21:08 分离开了我们。 “十、1998 年,中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完成了 1 万公里,开启了全新的“中国高速”时代。 1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达 公里,仅位列美国 6 万公里之后,排名世界第二。 十一、2001 年,历尽艰辛与克服阻挠,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应当说这是朱镕基政府的最大功劳和亮点十二、2002 年 11 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 十三、2005 年,在中国延续并实施 2600 多年的农业税被取消,建国后的农业税条例废止,农民在封建社会期盼的轻税薄赋终于得以部分实现,农民种地从此不但不交税、不交费,反而得到多种补贴。 十四、2006 年,中国数字展示的中国奇迹向世界宣告并证明了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综合国力与实力的巨大提升。 中国的经济总量由 1978 年的 10 名以后上升到第四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在 2010 年前三季度 量超过日本,第四季度有望继续并达到前三季度水平,从而历史性的成为世界第二大独立经济体。 )十五、2007 年,党的十七大召开,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进一步完善、丰富了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的“发展学说”。 十六、2008 年 8 月至 9 月,举世瞩目的奥运会、残奥会圆满成功。 十七、2008 年 9 月, “神七”飞船、伴飞小卫星标志着新中国的航天事业登上了世界第一集团的高度,航天领域“三足鼎立”局面正式构建。 十八、2008 年 9 月,在如火如荼上演的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真正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十九、2008 年 10 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再一次唱响了“三农”改革的号角。 二十、2009 年 3 月 1 号 ,嫦娥一号顺利升空,中国在航天事业上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十一、2009 年 10 月 1 号,共和国迎来六十华诞,国家领导人和各族群众在首都见证了又一次共和国壮观的阅兵式。 二十二、2010 年 5 月 1 日至 10 月 31 日期间在中国上海举办了第第 41 届世界博览会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 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 1978 年中国人均 381 元,按照 1980 年 1 美元兑换 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 149 美元。 2007 年中国人均 升到 2640 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 17 倍。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 30 年的时间里,中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增长了 ,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2居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 3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逐步改善。 4扶贫工作成效明显。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1978 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 ,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 96259 万的 2006 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 ,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 131448 万的 30 年间增长了。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 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 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 ,2000 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 ,增加了。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经济奇迹背后有哪些宝贵经验十个结合,一般指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的十个方面的结合。 这十个方面的结合,回答了如何才能使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胡锦涛说,中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概括而言就是“十个结合”。 一是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 二是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三是必须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坚持执政为民、紧紧依靠人民、切实造福人民,在充分发挥人民创造历史作用中体现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四是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 五是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 六是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七是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八是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九是必须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确保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 十是必须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 年 10 月 15 日)胡锦涛 )重大意义一是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二是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社,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