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污水管网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城区雨水通过管道或明渠收集,城东文泉大道 、 大兴大道已敷设雨水主干管。 其余地区雨水就近排入百里长渠、光明渠和五七渠,经内荆河、电排河,通过调蓄和转输,最后汇入内河水系或长江。 城区已形成抽排及自动排蓄兼有的城市排水格局。 其中,主要河渠有百里长渠 、爱国渠、 光明渠和丰收渠等,各渠道排放口均建有抽排泵站。 泵站的抽排能力如下:丰收渠泵站 8 m3/s,百里长渠泵站 6 m3/s,石码头电排站为 20m3/s,光明渠 4m3/s, 总抽排能力 38m3/s。 污水处理厂兴建后,城区未新建化粪池,现有化粪池 180座。 其中 40座 由于失去使用功能 可以 废 除。 洪湖市区污水 排污口 主要集中 在 内荆河 沿岸 ,经过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后,西区的排污口 基本改造完毕,主要排污口在东区,东区排污口资料如下: 一桥下游 300米处 DN1000mm排污口,底部高程 22米; 一 桥 上 游 700米处DN1000mm排污口,底部高程 ;二桥上游 DN1000mm排污口,底部高程 米 ;化肥厂 DN800mm排污口,底部高程 22米。 目前 工业企业 的生产废水 全部 未进行 预处理。 水域污染现状 洪湖市洪湖水污染防治工程已于 20xx年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 但处理污水量不足 m3/d,未达到设计的 7万 m3/d。 大量污水仍然排入内荆河,洪湖市污水配套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导致内荆河、洪湖水质恶化。 内荆河是贯穿城区的主要河流,以往河水清澈见底,鱼虾成群。 近年随着洪湖市经济建设的增长,沿河两岸新建工厂和居民区的不断增多,废水排放量逐 年剧增,但相应的排水设施,特别是配套管网的建设滞后,造成内荆河市区段成为纳污河,水体发黑、发臭,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以下为 20xx年、20xx年内荆河 地表水监测报告: 表 内荆河 20xx年采样点水质数据表 mg/l 采样点 PH 悬浮物 DO 氨氮 总氮 总磷 三桥 35 三桥 42 表 内荆河 20xx年采样点水质数据表 mg/l 采样时间 PH 悬浮物 DO 氨氮 总氮 总磷 一月 164 三月 56 七月 123 按照 GB383820xx《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 Ⅲ 类水质标准监测,其水质中的 氨氮 、总氮、总磷超标,目前内荆河市区段为劣 Ⅴ 类水体。 20xx水质相对20xx年水质无明显好转,甚至个别指标更加恶化。 说明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后,大量污水仍排入内荆河,处理厂没有 完全发挥应有 的作用。 省、地方政府确定洪湖水体的功能为珍贵鱼类保护区,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xx中 Ⅱ 类水质标准进行控制 ,以下为 20xx年洪湖湖区水质报告(洪湖水域共设湖心、柳口、排水闸、小港、新滩、瞿家湾六个监测点): 洪湖市污水配套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表 洪湖湖区 20xx年各采样点水质数据表 mg/l 采样点 PH 悬浮物 DO BOD5 氨氮 总氮 总磷 湖心 21 柳口 24 排放闸 27 小港 35 表 洪湖湖区 20xx年各采样点水质数据表 mg/l 采样时间 PH 悬浮物 DO BOD5 氨氮 总氮 总磷 一月 109 三月 55 七月 79 按照 GB383820xx《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 Ⅱ 类水质标准监测,其水质中的 BOD 氨氮 、总氮超标, 目前洪湖部分区段为劣 Ⅳ 类水体。 20xx水质相对20xx年水质无明显好转,甚至个别指标更加恶化。 通过以上对污水处理厂现状运行状况、配套管网建设情况以及水体污染状况对比的调查和分析,可以明确:洪湖市中 心城区的生产、生活污水仍然是内荆河、洪湖的水体 污染的重要原因 之一。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洪湖市污水处理厂和截污主干管已建成投产,但由于配套管网未建设,大量污水仍然直接排入自然水体。 而污水处理厂由于来水量不足,导致大量设备闲置,其效益又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现状的内荆河不仅担负着洪湖市城区防洪和排涝 任务 ,还兼有城市 污水收集功能,实际上已成为了城区内的一条纳污河。 随着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的发展及城市人 口 的 增加, 洪湖市 20xx 年污水 排放 量 达到 m3/d,而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量只有 m3/d, 大量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河 道 污染 日趋 严重 ,直接 影响了城市 投资 环境 和居民正常 生活 、工作环境 , 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洪湖市污水配套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因此,为了保护洪湖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改善内荆河污染状况和城市卫生面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推动洪湖市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排水设施,加快排水管网的完善工作,提高污水收集率。 由 此可见,洪湖市污水配套管网工程的兴建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洪湖市污水配套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本次工程设计所涉及的工程内容是城区污水截污干管,收集和输送城市污水,为污水处理厂服务。 服务人口预测 根据统计资料, 20xx城区现状人口 ,城市总体规划 2020 年洪湖市城市总人口 26万人,人口分布为:主城区 21万人;金湾组团 ;滨湖组团 ;石码头组团。 20xx年至 2020年服务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 %。 洪湖市主城区包括西区和东区,西区为老城区, 东区为新城区。 2020年规划西区人口 ,东区人口。 2020年 城区人口分布见下表: 表 城区人口分布表 时期 主 城区人口(万人) 金湾组团 (万人) 滨湖组团 (万人) 石码头组团 (万人) 合计 (万人) 西区 东区 2020年 26 污水量预测 本设计采用分项指标法进行用水量预测。 ( 1) 综合 生活 用 水量预测 (含公共建筑用水) 根据洪湖市自来水公司提供的洪湖市 综合 生活用水量资料, 综合 生活用水量见下表: 表 综合 生活 用 水量统计表 年份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年生活用水量 (万立方米 /年) 1535 1454 1249 1199 1191 1203 增长率 % % % 0 1% 洪湖市污水配套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从上表统计得出近 5年 综合 生活用水量逐年减少,年平均增长率为 %。 上表的数据反映了生活用水量增长的两个不同阶段: 20xx20xx年,年 综合 生活用水 总 量递减,人均 综合 生活用水 量 指标持续下降,而 20xx20xx年,年 综合 生活用水 总 量持平 、增长缓慢,其增长率接近人口增长率。 可见随着我国水资源供给日益紧缺、水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节水措施的逐步加强和完善,包括提高水价进行市场调节,节水型用水器具的更新换代,自来水营业收费抄表到户等,都将促进人均生活用水指标的降低。 而住宅房地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仍将促进用水指标的增长。 根据《 室外给水设计 规范》,洪湖市属于一区中等城市, 人均综合生活用水定额 范围为 170280l/人 d。 20xx年服务人口为 ,计算得出 20xx年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为 187ℓ /capd。 洪湖市现状人均综合生活 用水指标靠近规范值的下限。 考虑以上因素,洪湖市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参照 20xx年数据,不考虑用水指标的减少。 近期、远期综合 生活 用水量的预测见下表: 表 综合生活 用 水量预测表 时期 居住人口 (万人) 生活用水量指标 (升 /人 .日) 生活用水量预测 (万 m3/d) 近期( 20xx) 20 187 远期( 2020) 26 187 ( 2) 工业 用 水量预测 根据统计资料,洪湖市现状工业用水量见下表: 洪湖市污水配套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表 现状 工业用水量统计表 年份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工业用水量 (万立方米 /年) 661 636 547 525 521 527 工业用水量 (万立方米 /日) 增长率 % % % 0 1% 注:企业年生产天数按 300 天 计算。 上表不包括 企业 自用水量 m3/d。 从上表统计得出 近 5年工 业用水量年 平均增长率为 %。 上表的数据反映了工业用水量增长的两个不同阶段, 20xx20xx年,年工业用水量递减;而20xx20xx年,年工业用水量持平、缓慢增长。 而近 5年工业产值增长率在 9%左右,可见工业用水量与工业产值并不同 步 增长。 根据洪湖市总体规划, 20xx年至 2020年 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约为 %。 考虑到近年 工业用水量缓慢增长,增长率为 1%,呈现增长态势, 而且规划工业产值增长率高于现有工业产值增长率, 本报告按 3%的年递增率预测各水平年的工业用水量。 近期、远期工业用水量的预测见下表: 表 工业 用 水量预测表 时期 工业用水量 (万 m3/d) 20xx 年 ( +) 近期( 20xx 年 ) 远期( 2020 年 ) ( 3) 未预见 水 量 未预见 水 量 按照 综合生活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的 15%计算 (含管网漏耗)。 表 未预见水量预测表 时期 综合生活用水量 (万 m3/d) 工业用水量 (万 m3/d) 未预见 水 量 (万 m3/d) 近期( 20xx) 远期( 2020) 洪湖市污水配套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 4) 城市用水量预测 表 城市 用水量预测表 时期 综合生活用水量 (万 m3/d) 工业用水量 (万 m3/d) 未预见水量 (万 m3/d) 总用水量 (万 m3/d) 近期( 20xx) 远期( 2020) ( 1)污水 量预测 污水折污系数按。 表 污水量预测表 时期 总用水量 (万 m3/d) 折污系数 污水量 (万 m3/d) 近期( 20xx) 远期( 2020) ( 2)污水管道渗水量指标 地下污水管道和合流区排水管道受地下水位和管道施工质量的影响,有污水渗出水量和渗入水量,污水管道系统总体上产生净渗入量。 本工程考虑按最大污水量的 10%计算。 ( 3)管网完善率 污水管网完善率概念定义为已完善的城市污水干管或合流排水干管在其服务区内所能收集的污水量与污水产水量的比值。 污水管网完善率评估办法是假设建成区单位面积 产水量相同,分不同特征区评估各区管网完善程度。 近期( 20xx年)洪湖市管网完善率为 80%,远期( 2020年)洪湖市管网完善率为 90%。 ( 4) 旱流污水量预测 洪湖市污水配套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市 区 旱流污水量预测见下表: 表 全市污水量预测表 时期 污水量 (万 m3/d) 管道渗水量 (万 m3/d) 管网完善率 (% ) 总污水量 (万 m3/d) 近期(20xx) 80 远期(2020) 90 根据污水量预测,到 20xx年和 2020年,洪湖市污水总量分别为 m3/d 和 万 m3/d。 与现有污水处理厂规模(近期 7万 m3/d,远期 10万 m3/d)基本一致,现有截污主干 管按 10万 m3/d规模设计,则现有截污干管可以 满足远期需要。 ( 5) 主城区污水量预测 洪湖市主城区包括西区和 东区,其中西区为老城区,东区为新城区。 全市工业主要集中于东区 和石码头组团,根据洪湖市总体规划, 2020年城区工业用地,根据规划用地图,主城区及各个组团工业用地如下: 表 主城区 工业用地 表 城区 西区 东区 石码头组团 滨湖组团 金湾组团 工业用地面积(平方公里) 0 占总工业用地比例 % % % % 0 考虑单位面积工业用地用水量相同,则西区工业用水量为全市工业用水量的%,东区工业用水量为全市工业用水量的 %。 主城 区污水量预测见下表: 洪湖市污水配套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表 主城区污水量预测表 城区 东区 西区 预测人口(万人) 综合生活用水量 (万 m3/d) 工业用水量 (万 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