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xx届高三八校联考试题(物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A. gg2atan  B. gg3atan  C. gg2atan  D. ggatan  第 14 题图 第 Ⅱ 卷 非选择题(共 72 分) 三、填空题 (本题共 3 小题,共 26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根据要求作答。 ) 15. (4 分 )如图为 10 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钢管内径时的示数,其示数为 mm。 螺旋测微器(千分尺)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 mm, 16.( 8 分)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 周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物体对支持面没有压力,所以在这种环境中已无法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针对这种环境,某兴趣小组通过查资料获知,: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 kmT 2= (其中 m 时振子的质量, k 时弹簧的劲度系数)。 他们设计了一种装置来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如图所示, A时带夹子的金属块,金属块和夹子的总质量为 m0, B时待测质量的物体(可以被 A上的夹子固定),弹簧的劲度系数 k 未知,当他们有一块秒表。 ( 1)请你简要地写 出测量待测物体质量的方法,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 16 题图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用所测物理量和已知物理量求待测物体质量的计算式为 m= ____ ( 3)由于在太空中受到条件闲置,只能把该装置放在如图所示的粗糙的水平桌上进行操作,则该操作对该实验结果 ________(填 “有 ”或 “无 ”)影响,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 17. (8 分 )影响物质材料电阻率的因素很多,一般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A B 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则与之相反。 某课题研究组在研究某种导电材料的用电器件 Z 的导电规律时,测得其两端电压与其中通过电流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U(V) I(A) 所用的器材规格是:电压表( 0— 3V— 15V,内阻 30KΩ);电流表( 0— — 3A,内阻 4Ω);滑动变阻器(变化范围 0~ 10Ω); 电源( 6V,内阻 1Ω); 器件 Z;电键;导线若干。 第 17 题图 ( 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用电器件 Z 可能属于上述 材料。 ( 2) 在图乙方框中画出测量电路原理图,并在器材实物图甲上用黑色钢笔连成测量电路。 ( 3) 若 把用电器件 Z 接入图 丙所 示的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为 ,电源输出电压恒为 3V,电阻 R 的电功率为 w。 ( 4)根据表中的数据 可探究 该用电器 Z 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规律 是 I=。 四 、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计 46 分.答题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明确的数值与单位. 18. (10 分 )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 1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 s 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一定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行驶的最大速度是 25 m/s.警车发动后刚好用 12 s 的时间追上货车,问: ( 1)警车启动时的加速度多大。 图乙 器件 Z 图甲 图丙 ( 2)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19. (18 分 )如图,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大小为 v= 3m/s 的速度向左运动,传送带上有一质量为 M= 2kg 的小木盒 A, A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开始时, A与传送带之间保持相对静止。 先后相隔 △ t= 3s 有两个光滑的质量为 m= 1kg 的小球 B自传送带的左端出发,以 v0= 15m/s 的速度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