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哈弗h3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击二产生的瞬态扭振。 3)控制动力传动系总成怠速是离合器与变速器轴系的扭振,消减变速器怠速噪声和主减速器与变速器的扭振及噪声。 4)缓和非稳定工况下传动系的扭转冲击载荷,改善离合器的结合平顺性。 14 扭转 减震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1)极限转矩 jT 极限转矩是指减震器在消除了限位销与从动盘毂缺口之间的间隙 1 时所能传递的最大转矩,即限位销起作用时的转矩。 m a x)~( ej TT ( ) 300 N m 2)预紧转矩 nT 减震弹簧在安装时有一定的预紧力。 nT 增加,其频率将向减小频率的方向移动,这是有利的。 但是, nT 不应大于 T 佛则反响工作时,扭转减震器将提前停止工作。 m a x)~( en TT ( ) N / nT 3) 阻尼摩擦转矩 T 由于减震器扭转刚度 k 受结构及发动机最大转矩的影响限制,不可能很低,故为了在发动机工作转速范围内最有效抵消振,必须合理选择减震器阻尼装 置的阻尼摩擦转矩 T。 m a x)~ eTT ( ( ) N / T 4)扭转刚度 k 为了避免引起传动系统共振,要合理选择减震器的扭转角刚度 k ,使共振现象不发生在发动机正常的工作转速范围内。 r a dmNkTk j/3 9 0 03 0 01313 15 5)减震弹簧位置半径 0R 0R 的尺寸应尽可能大些, 2/)~(0 dR ( ) mm502/1 5 R 6)极限转角 j 减震器从预紧转矩 nT 增加到极限转矩时 jT 从动片相对从动盘毂的极限转矩 j 为 02arc s in2 Rlj ( ) r c s in2j l 为减震弹簧的的工作变形量 7)减震器弹刚度 k : k= )()( N / 3900)/(1000 320 mmNnRk ( ) 8)减震弹簧总压力 F 当限位销与从动盘毂之间的间隙 1 和 2 被消除 ,减震弹簧传递的转矩达到最大值 jT 时,减震弹簧受到的压力 F 0/RTF j ( ) NF 6 0 0 050/300 NTzj 1 0 0 06/6 0 0 0 减震弹簧的计算 1)弹簧中径 cD 一般由结构布置决定通常, cD =11~15mm 选择 cD =12mm 2)弹簧钢丝直径 6 0 121 0 0 0883 czj DFd mm ( ) 16 取 d=4 mm 3)减震弹簧最小高度 in dnl n 为弹簧的总圈数 4)减震弹簧变形量 l : 指减震弹簧在最大工作负荷下所生产的最大压缩变形 260/1000/ kFl mm ( ) 5)减震弹簧自由高度 in0 lll ( ) 6)减震弹簧的预变形 39。 l :减震弹簧安装时的预紧压缩变形 20039。 RkZ Tl j mm ( ) 安装工作高度 lll ( ) 7)从动盘相对从动盘毂的最大转角 mmlll 39。 39。 39。 ( ) 2)502 r c s i n(2)2s i n(a r c2 039。 39。 Rl ( ) 8)限位销与从动盘毂缺口侧边的间隙 4~.521 取 .531 9)先微笑的安装尺寸 2R : sin21 R 2R 58 mm 10)限位销直径 39。 d mmd 12~39。 39。 d 10 mm 本章小结 从动盘对离合器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件它由摩擦片、从动盘毂、从动片、波形弹簧片。 本章分析了从动盘的结构和对摩擦片的尺寸,从动盘毂花键尺寸进行设计和校核,以及扭转减震器的设计,数据径校核都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 17 第 4 章 膜片弹簧 、压盘和离合器盖 的设计 膜片弹簧是离合器的关键零件,在设计时应参照参样初步确定膜片弹簧的设计尺寸,然后 对其进行优化,最后选定出其合理的结构尺寸。 压盘和离合器盖都是离合器的组要部件且还是主动部件,在设计压盘时应考虑压盘与离合器盖的连接形式,离合器盖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膜片弹簧基本参数的选择 H/h 比值的选择 比值 H/h 对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影响极大,为保证离合器压紧力变化不大和操纵轻便,汽车离合器用膜片弹簧的 H/h 一般为 ~,板厚 h为 2~4 mm。 初选 H/h= H= h= 碟簧部分大端半 径 R、 内半径 r 及 R/r 的比值确定 18 R/r 越大弹簧材料利用率越低,弹簧越硬,弹簧弹性特性线受直径误差的影响越大,且应力越大。 根据结构布置的压紧力的要求, R/r 一般为 ~。 为使摩擦片上的压力分布均匀,推式膜片弹簧的 R 值应取为大于或等于摩擦片的平均半径 RC。 R/r = R = 120 mm r = 94mm 弹簧起始圆锥底角 的选择 膜片弹簧自由状态下圆锥底角 与内截高度 H 关系密切, =arctanH/(Rr) H/(Rr),一般在 9o~15o 范围内。 10rRHa r c ta n )( 膜片弹簧小端半径 r0 及分离 轴承作用半径 rf 0r 的值主要由结构决定其最小值应大于变速器第一轴花键轴半径, 且 rf r0 r0 = 27 mm rf = 29mm 分离指数目 n 切槽宽度 1 窗口槽宽 2 及半径 re尺寸选择 分离指目 n 常取 18 1 = ~ 2 = 9~10 er 的取值应满足 2r er er = 85 压盘加载点 R1 和支撑环加载点半径 r1尺寸半径尺寸选择 R1 和 r1 的取值将影响膜片弹簧的刚度, r1 应略大于 r 且尽量尽量, R1 应略小于 R 且尽量接近。 R1 = 117 mm r1 = 96 mm 19 图 膜片弹簧尺寸示意图 表 膜片弹簧尺寸表 H h H/h 碟簧部分大端外径 R/ mm 120 碟簧部分内半径 r / mm 94 压盘加载点半径 R1 / mm 117 支撑环加载半 r1 / mm 96 切槽宽度 δ 1 /mm 窗口切槽宽度 δ 2 / mm 9 自由状态圆锥底角 α 10186。 半径 re / mm 85 膜片弹簧小端半径 r0 /mm 27 分离轴承作用半径 rf /mm 29 膜片弹簧的设计 绘制 11 F 特性曲线 工作压力 F1 和膜片弹簧在压盘接触点出的轴向变形 1 关系式 211111111211 )(2ln16F hrRrRHrRrRHrR rREh ( ) E——— 弹性模数,钢材料取 ; 5E ——— 泊松比,钢材料取 ;.30 h ——— 弹簧厚度, mm H ——— 弹簧部分内截锥高, mm λ 1——— 最大变形量, mm 20 R ——— 碟簧部分外半径 , mm r ——— 碟簧部分内半径 , mm R1 ——— 膜片弹簧与压盘接触半径 , mm r1 ——— 支撑环平均半径 , mm 设 4211211 ))(1(6FF Eh rR ( ) h11 ( ) 因此公式( )就变成 12Rln11111111 rRrRhHrR rRhHrF ( ) 196117 1111 312111 8 ( ) 11 .62 ( ) 11 12514FF ( ) 表 1F 1F 及 1 的值表 1 1F 1 1F 1113 2052 3453 4279 4667 4717 4542 3966 3791 3854 4242 4080 21 图 11 F 特性曲线 膜片弹簧工作点位置的选择 离合器结合时膜片弹簧的大端变形量为 H1b1 ).01~.80 ( 3 .3 mm 根据公式 ( )( )( )算出 离合器结合时膜片弹簧的压紧力 F1 F1 = 4434 N A 点 :为摩擦片磨损的极限位置,根据 B 点 0c SZ cZ ——— 摩擦片的总工作面数, 单片 cZ = 2 0S ——— 每摩擦片最大磨损量, ~ .902 mm C 点: 离合器分离时膜片弹簧的工作位置,一。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哈弗h3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 3)检测数值重复性差:由于驾驶员踩刹车踏板的所用的力不同,每次测试条件很难保证一致,所以每次测得的制动力会有较大的差异。 本章小结 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是汽车检测的重点。 通过对滚筒制动试验台和平板试制动验台的分析,可知滚筒制动试验台和平板制动试验台适用范围不同,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所需场地小 , 设备造价低 , 测试方便 , 因此目前成为我国各类检测站测量机动车制动性能的主要设备
154t、 170t、 190t、 220t、 280t 等多个系列。 在年开采量千万吨级以上大型露天矿山的运输设备中, 矿用自卸车已占据近 2/3 的市场,承担着世界上 40%的煤、 90%的铁矿的开采运输 量。 重型矿用自卸车在我国大型露天矿山的使用始于 70 年代中期,到目前为止使用单位已达 10 个 ,主要分布在煤炭、冶金等行业,总购车量达 543 台,其装载质量主要为 108t 、
刀具切入长度 1l : 1 2 . 5( 2 ~ 3 ) 2 6 . 3 330p ral m mtg k tg 刀具切出长度 2l : mml 5~32 ; 取 mml 42 。 行程次数 i : 1i 机动时间 1jt : 121 1 9 0 6 . 3 3 4 0 . 2 2 7 m i n200jml l lt f 工步辅助时间为: (
jeT 作用下: 从动齿轮上的应力 2w =700MPa; jmT 作用下: 从动齿轮上的应力 39。 2w = ; 当计算主动齿轮时, jT /Z与从动相当,而 12 JJ ,故 1w 2w ,39。 1w 39。 2w 综上所述,故所计算的齿轮满足弯曲强度的要求。 汽车主减速器齿轮的损坏形式主要时疲劳损坏,而疲劳寿命主要与日常行驶转矩即平均计算转矩 jmT 有关, jmje
驱动桥的种类 驱动桥 位于传动系末端,其基本功用首先是增扭、降速,改变转矩的传递方向,即增大由传动轴或直接从变速器传来的转矩,并合理的 分配给左、右驱动车轮, 其次 ,驱动桥还要承受作用于路面和车架或车厢之间的垂 直力、纵向力和横向力,以及制动力矩和反作用力 矩。 驱动桥分为断开式和非断开式两种。 驱动桥的结构型式与驱动车轮的悬挂型式密切相关。 当驱动车轮采用非独立悬挂时
( ) 22 fCPP Si ( ) )(1 miSm HHCPP ( ) )180240( 弹簧指数 dDC m 旋绕比 C 范围 8~4 (满足要求)。 曲率系数是考虑簧圈曲率对强度影响的系数 : CCCK 14 1 剪切应力计算 1 、 2 、 3 、 max 33 88 d KP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