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液压泵盖加工工艺及钻φ4孔夹具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所示。 5 个孔的下面两个孔中继续画圆拉伸,得如图 所示。 图 2. 13 画如图所示孔 图 2. 14 如果画孔 ,可以得到如图 所示。 ,草拟一圆,拉伸之后,一反面为基准面,草拟一圆,然后拉伸,之后得到如图 所示。 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8 图 2. 15 倒角 图 2. 16 草拟圆拉伸 ,草拟一圆,拉伸得到如图 所示。 ,草拟两个圆,拉伸,得到如图 所示。 图 2. 17 草拟圆拉伸 图 2. 18 拉伸 ,可以得到如图 所示。 ,草拟一圆,拉伸即可得如图 所示。 给孔倒角,最终得到工件的三维图如图 所示。 图 2. 19 给大 圆倒角 图 2. 20 拉伸倒角 液压泵盖工 艺工装设计 9 图 2. 21 三维图 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0 3 零件的分析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液压油泵的泵盖。 属于该盖体部分,它和 其他部件组装在一起的液压泵的腔体结构是用来储存,输送和分配液压油。 在其内表面,通过液压减震部件,所以有一定要求的零件的刚度,表面的一部分与其他部分的配合表面,有一定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图 3. 1 毛坯图 图 3. 2 工件图 液压泵盖工 艺工装设计 11 零件的工艺分析 由于此零件是液压泵零件,起传递动力和液 压油分配所以对密封性能要求较高。 该零件的几组平面和有表面粗糙读和位置度要求。 液压油泵盖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 1) 零件的材料是 ZL106,是典型的二元共晶铝硅合金,该合金具有优良的铸造性能,但其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 不太行。 为了改善 ZL106 合金 主 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和精密铸造等。 要加工面: 1)铣上下平面保证尺寸 43mm,平行度误差为 ; 2)镗φ 孔至所要求尺寸,并保证位误差要求; 3)钻 7— φ 孔至所要求尺寸,并保证位误差要求; 4)钻 3— φ 11 孔至所要求尺寸,并保证位误差要求; 5)钻 23 度斜φ 4 孔至所要求尺寸,并保证位误差要求; 6)镗φ 32 孔至所要求尺寸,并保证位误差要求。 ( 2)主要基准面: 1)以下平面为基准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液压油泵盖表面各孔、液压油泵盖上表面。 2)以下平面为基准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主要是镗二个φ 32 孔。 液压油泵的泵盖加工的主要问题和工艺过程设计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的材料 ZL106。 4000 年产量,实现批量生产水平,和轮廓尺寸零件小,铸件表面质量要求高,因此它可以用来对铸件 质量稳定,适合大批量生产的金属型铸造。 便于铸造和加工工艺过程,而且还可以提高生产率。 基面的选择 ( 1) 对于这部分粗基准的选择,根据相互参考的选择原则,选择部分的下表面作为粗基准的过程,可用夹走上肩,与底面和定位块轴承作为主要定位基准的底面,限制 Z, Z,Y, y, x 五自由度。 再以一面定位消除 x、向自由度,达到定位目的。 ( 2) 主要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参考的好选择,并便于夹紧,加工结束,下面作为精基准。 确定工艺路线 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2 表 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 1 粗精铣上平 面 工序 2 钻 3— φ 11 孔 工序 3 粗精铣下平面 工序 4 钻 7— φ 孔 工序 5 钻 23 度斜φ 4 孔 工序 6 扩φ 孔并平底 工序 7 扩φ 26 孔与φ 工序 8 镗 2-φ 32 孔及镗φ25孔 工序 9 精磨大平面 工序 10 检验入库 表 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 1 粗精铣上平面 工序 2 粗精铣下平面 工序 3 钻 3— φ 11 孔 工序 4 钻 7— φ 孔 工序 5 钻 23 度斜φ 4 孔 工序 6 扩φ 孔并平底 工序 7 扩φ 26 孔与φ 工序 8 镗 2-φ 32 孔及镗φ 25孔 工序 9 时效去应力处理 工序10 精磨大平面 工序11 检验入库 液压泵盖工 艺工装设计 13 工艺路线的比较与分析: 第二个过程是不同的从第一是增加了 9 步,为了提高加工精度的平面后,经过一系列加工去除老化可能在前挖土过程中产生的应力,防止产品的变形,影响精度。 这个对零件的质量是很有好处的。 相互参考的原则,第一处理,两个平面,然后下面的平面基础平面上,从而保证孔的加工,两平面平行度要求下,保证在两个平面上的孔加工的同时,垂直度要求。 符合先加工面再钻孔的原则。 如果第一个工艺路线,和空白面与轴线垂直的决定出来的孔 的轴线的轴线不平行的问题。 所以发现第一条工艺路线并不可行。 如果选取第二条工艺方案,先镗上、下平面各孔,然后以这些已加工的孔为精基准, 从提高效率和保证精度这两个前提下,发现第二个方案比较合理。 所以我决定以第二个方案进行生产。 具体的工艺过程见工艺卡片所示。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零件的材料 ZL106,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因为毛坯用采用金属模铸造 , 毛坯尺寸的确定如图 .。 因为毛坯和加工后的各个步骤或步骤有公差,所以加工余量只需要外加工余量,余量基本上允许的最大和最小加工余量。 由于零件的设计要求是大批量生产,所以使用调整的过程,因此,最大和最小余量的计算应根据调整过程的确定方法。 1)加工泵盖的上下平面,根据参考文献 [8]表 435 和表 437 考虑 3mm,粗加工 2mm到金属模铸造的质量和表面的粗糙度要求,精加工 1mm,可达到要求。 2)加工 3- 11 孔时,根据参考文献 [8]表 423 考虑加工余量。 可一次钻削加工余量 ,就可达到要求。 3) 加工 7-φ 孔时,根据参考文献 [8]表 423 考虑加工余量。 可一次钻削加工余量 ,就可达到要求。 4) 钻 23 度φ 4 斜孔,根据参考文献 [8]表 423 考虑加工余量。 可一次钻削加工余量 0 .4 mm,就可达到要求。 5)钻扩φ 26 与φ 25 .5 通孔 ,采用φ 7 的麻花钻钻孔。 6)镗 2-φ 32 孔,粗加工 2mm到金属模铸造的质量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精加工余量,即可达到加工要求。 7) 镗φ 孔时,由于粗糙度要求  ,因此考虑加工余量。 可一次粗加工 2mm,一次精加工 就可达到要求。 确定切削用量 工序 1:粗、 精下平面 ( 1)粗铣下平面 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 ZL106,铸造。 机床: X52K 立式铣床。 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4 查参考文献 [7]表 30— 34 因其单边余量: Z=2mm 所以铣削深度 pa : 2pa mm 每齿进给量 fa :根据参考文献 [3]表 ,取 /fa mm Z 铣削速度 V :参照参考文献 [7]表 30— 34,取 /V m s。 机床主轴转速 n : 1000Vn d 式( ) 式中 V— 铣削速度; d— 刀具直径。 由式 机床主轴转速 n : 1 0 0 0 1 0 0 0 1 . 3 3 6 0 2 5 4 / m in3 . 1 4 1 0 0Vnrd    按照参考文献 [3]表 300 / minnr 实际铣削速度 v : 3 . 1 4 1 0 0 3 0 0 1 . 5 7 /1 0 0 0 1 0 0 0 6 0dnv m s    进给量 fV : 0 . 1 2 8 3 0 0 / 6 0 4 . 8 /ffV a Z n m m s    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mf : 4 .8 / 2 8 8 / m i nmff V m m s m m   a :根据参考文献 [7]表 , 40a mm  ( 2)精铣下平面 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 HT200,铸造。 机床: X52K 立式铣床。 参考文献 [7]表 30— 31 刀具:高速钢三面刃圆盘铣刀(面铣刀): 15YT , 100D mm ,齿数 12,此为细齿铣刀。 精铣该平面的单边余量: Z=1mm 铣削深度 pa : 1pa mm 每齿进给量 fa :根据参考文献 [7]表 30— 31,取 /fa mm Z 铣削速度 V : 参照参考文献 [7]表 30— 31,取 /V m s 机床主轴转速 n ,由式( )有: 1 0 0 0 1 0 0 0 0 . 3 2 6 0 6 1 / m in3 . 1 4 1 0 0Vnrd    按照参考文献 [7]表 75 /minnr 实际铣削速度 v : 3 . 1 4 1 0 0 7 5 0 . 4 /1 0 0 0 1 0 0 0 6 0dnv m s    进给量 fV ,由式( )有: 0 . 1 5 1 2 7 5 / 6 0 2 . 2 5 /ffV a Z n m m s     液压泵盖工 艺工装设计 15 工作台 每分进给量 mf : 2 . 2 5 / 1 3 5 / m i nmff V m m s m m   粗铣的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 l :由毛坯尺寸可知 111l mm , 刀具切入长度 1l : 221 0 .5 ( ) (1 ~ 3 )l D D a     22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