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地铁5号线某站、某区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入口,其中,东南角出入口设置在哈德门饭店前,与既有过街人行道相连;东北角出入口设置在东城区黄城根小学门前;西北角出入口设置在新桥饭店前;西南角出入口设置在某饭店前;车站四个出入口均匀布设在交叉路口四个象限,能够分散、便捷地吸纳各方位的客流。 ( 2)车站进、排风道均按五级人防设防,东南、东北风道水平段内设防护密闭门各一道。 ( 3)本车站设置风亭两组,南端风亭位于哈德门饭店绿地内,北端风亭位于新桥饭店绿地内,风亭口距建筑物直线距离均大于 10 m,可满足防火要求;同时,在南端风亭顶部设有冷却塔。 人防及防火防烟设计 ( 1)根据设计要求,本站台工程火灾危险等级为一级,耐火等级为一级,按五级人防分段隔绝式防护要求设防。 ( 2)人防工程设计 地下车站在通向地面的各口部,均设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各一道,车站靠近综合控制室位置 设有人防集中信号室一间。 ( 3)防火防烟设计 本站台共分三个防火区:北站厅、南站厅、中间公共区及站台层两端设备管理用房各为一防火分区( 6646 m2),南站厅设备区( 910 m2),北站厅设备区( 430 m2);每个防火分区分别设置相应的消防设备和设施。 每个防火分区之间采用耐火 4h 的防火墙分隔,防火墙上均采用甲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控制室、机房、变电所等受气体灭火保护的重要设备房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3h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 2h的楼板分隔,隔墙上均采用甲级防火门。 车站公共区防烟分区之间与楼扶梯 口采用挡烟垂壁分隔,通道口采用结构梁实现挡烟功:。 : :。 : 能。 防水工程设计 地下车站防水设计遵循“以防为主、防排结合、刚柔相济、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 ( 1)车站、出入口通道防水等级一级,内衬表面不得有渍;风道及风井防水等级为二级;在侵蚀性介质中的混凝土耐蚀系数不应小于。 ( 2)暗挖结构防水设计 防水夹层采用 400g/m2无纺布 + 厚防水板,采用无钉铺设工艺,结构拱、墙、底全包。 二次衬砌采用防水钢筋混凝土,抗渗等级为 S10。 全包防水板与初支之间纵向设两 条Φ 100 软管,纵向每间隔 10m 左右设Φ 50 横向泄水管引排入隧道内侧沟。 沿隧道纵向每间隔 3m 于初支拱部预设 3 根注浆短管,跟随初支背后回填注浆;在二衬内亦设置 2~ 3根预埋注浆管,注浆管固定于防水层表面,以利于后续注浆堵漏处理。 ( 3)两缝防水设计 1)变形缝防水设计 本工程车站主体在单层结构与双层结构交界处设有诱导缝,在车站与风道、出入口、区间衔接处设置变形缝,变形缝宽度 20mm。 变形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止水,缝间充填双组份聚硫橡胶和聚苯板,在变形缝内侧设预留槽,槽内涂刷双组份聚氨酯涂料,并用 EVA 砂浆封口 ,变形缝处设接水槽。 同时,在变形缝处沿隧道环向设置封闭的背贴式止水带,将车站与区间隧道的防水区域分开,形成各自独立的防水区域。 2)施工缝部位除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外,根据设计要求,结构纵向施工缝和环向施工缝均采用背贴式止水带进行加强防水;设有背贴式止水带的部位,在其两翼均固定注浆管进行后续填充注浆,以保证止水带与模筑混凝土之间的密贴。 ( 4)穿墙管件防水设计 穿墙管件穿过防水层的部位需进行防水密封处理,采用止水法兰和双面胶带以及金属箍进行处理;止水法兰焊接在穿墙管件上,然后浇筑在模筑混 凝土中,同时,在止水法兰根部粘贴遇水膨胀腻子条 ,以确保该部位防水效果。 ( 5)防水板的保护 为保证 PVC 防水板在施工中不被破坏,在底板防水层内侧铺设 50 mm 厚水泥砂浆保护层。 车站装饰装修工程具体设计标准详见相关设计图纸要求。 结构设计概况 :。 : :。 : 本车站衬砌结构按 8 度地震烈度设防,建筑等级一级,火灾危险等级一级,结构耐火等级一级,人防设计等级五级。 根据设计要求,车站主体结构在 16~ 17轴、 25~ 26轴处设有变形缝,同时,在风道、通道、区间与车站连接处及结构 断面尺寸变化大的部位均设置变形缝。 本车站暗挖法施工,结构形式为“端进式”中间三跨单层、两端三跨两层联拱复合衬砌结构;衬砌结构支护初期拱部采用Φ 32 小导管( L= m,环向间距 300 mm)超前注浆加固地层。 其中,中间三跨单层在有效站台中心( K6+960)处结构外皮截面尺寸宽179。 高为 179。 ,初衬厚度 350 mm,二衬厚度 600~ 950 mm;两端三跨两层联拱结构公共区结构外皮截面尺寸宽179。 高为 179。 ,初衬厚度 350 mm,二衬厚度 500~ 950 mm;设 备区结构外皮截面尺寸宽179。 高为 179。 ,初衬厚度 350 mm,二衬厚度 500~ 950 mm。 本车站柱网尺寸主要为 179。 m、 179。 m 两种,圆柱直径为Φ 1000mm;柱间连梁截面尺寸为 1200179。 700 mm,净跨主要为 m、 m 两种;南、北两侧二层楼板厚度 400 mm。 主要复合衬砌结构工程材料 ( 1)初期支护: C20 喷射混凝土; ( 2)二次衬砌: C30 防水钢筋混凝土(车站抗渗等级 S10,通道、出入口抗渗等级 S8); ( 3)钢筋及钢制品 初期支护格栅采用 HRB335 钢筋(Ⅱ钢筋); 初期支护临时支撑采用 I22a工字钢; 钢筋网采用 HPB235 钢筋(Ⅰ钢筋); 纵向连接筋采用 HRB335 钢筋(Ⅱ钢筋); 模筑衬砌钢筋采用 HPB235(Ⅰ钢筋)、 HRB335 钢筋(Ⅱ钢筋); ( 4)防水层: 400g/m2土工布 + ECB 防水板。 车站附属结构设计 ( 1)车站风道设计 本车站设东南及西北两个风道,内设风机房、人防段等,两风道均为单跨双层拱形结构,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复合式衬砌,结构外皮宽179。 高为 179。 ,结构初衬厚度 350 mm,二衬厚度 500mm,在风道端部设有风井,东南风井结构外皮尺寸为 179。 ,埋深 m,西北风井结构外皮尺寸为 179。 ,埋深 m。 ( 2)车站出入口、紧急疏散口设计 本车站设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出入口,所有出入口均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复:。 : :。 : 合式衬砌,拱形结构。 在北侧换乘通道中部设有紧急疏散口一处,亦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复合式衬砌,拱形结构。 车站各出入口与车站间设有 m 长人防段,结构初衬厚度共计 300、 450mm 两 种,二衬厚度共计 400、 450、 500mm 三种。 西北出入口通道结构主要外皮宽179。 高为 179。 和179。 两种,总长度约 85m;西南通道结构主要外皮宽179。 高为 179。 和 179。 两种,总长度约 114m;东北通道结构主要外皮宽179。 高为 179。 ,总长度约 72m;东南通道结构主要外皮宽179。 高为 179。 ,总长度约 85m。 东南及西南出入口与既有过街人行道相连,其中,东南出入口通道底部距现况地面最大埋深为 m,西南出入口通道底部距现况有地面最大埋深为 m。 东北与西北出入口单独设置,其中,东北出入口通道底部距地面最大埋深为 m,西北出入口通道底部距地面最大埋深为 m;紧急疏散口通道底部距地面最大埋深为 m。 ( 3)南、北换乘通道设计 本车站共设南、北两条换乘通道,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复合式衬砌,拱形结构。 结构初衬厚度共计 250、 300mm 两种,二衬厚度共计 350、 450、 600、 900mm 四种。 结构转角处设加固圈梁连接。 南、北换乘通道结构主要外皮宽179。 高为 179。 和 179。 两种,北换乘通道总 长度约 183m;南换乘通道总长度约 145m。 根据设计要求,在既有环线车站区域施工时,在破除既有混凝土底板后,沿开洞方向设置Φ 500 钢管临时支撑,间距 ,钢管两端设千斤顶支顶牢固。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地下车站暖通空调系统按封闭式系统设计,空调系统设计按远期 2031 年高峰运营条件考虑。 车站设备及管理用房的暖通空调系统独立设置。 地下车站公共区空调冷源采用车站内设置的螺杆式水冷冷水机组。 设备管理用房空调机房位于车站南、北两端集散厅内,共设 6 个通风空调 系统,通风系统采用上送上回式。 隧道通风按闭式系统设计,在正常运行时,利用列车活塞风作用带来的车站气流冷却隧道;车站两端对应每一隧道设一个机械事故通风道,风道内设有一台隧道事故风机,与车站送风机(或排风机)合用。 车站两端设机械通风井,大系统与小系统共用一个送风井和排风井,两端共四个,每个风井净面积均按约 14m2计算。 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设计为双风机系统,车站送排风机与隧道风机合用,通风空调设备均布置在车站两侧风道内,车站上层风道为送风道,下层为排风道;送风道内设有:。 : :。 : 可自动开启式 大型表冷器,并利用车站送 /排风道及其内部的送 /排风机、自动清洗式空气过滤器、消声器、组合风阀等组成空气处理系统。 空调水系统设计 冷源采用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车站公共区选用两台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设备冷量为 810KW,冷水供水温度为 70C,回水温度为 120C;设备管理用房采用一台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设备冷量为 135KW。 冷冻水系统设计 空调冷冻水温度:供水 70C,回水 120C;冷却水温度:供水 320C,回水 370C;冷冻水系统设计为闭式机械循环、定水量系统、一次泵系统。 防排烟系统设计 ( 1)本车站设备管理用房与公共区分别为独立防火分区。 ( 2)公共区站台有两个防烟分区,站厅有两个防烟分区;大系统回 /排风机兼作排烟风机,排烟量为 19179。 104m3/h。 ( 3)设备管理用房设有两套排烟系统,排烟系统 1 由排风机 EFI承担,计算排烟量为13800m3/h ;排烟系统 2由排风机 1HPFI 承担,计算排烟量为 12450m3/h。 动力照明系统设计 车站通风、空调设备及各层设备管理用房的通风、空调设备,由通风空调电控室集中配电,其中,送风机、 排风机等一级负荷,冷却泵、冷却塔等二级负荷;冷水机组等大负荷由变配电所低压柜配电。 通信系统、信号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 FAS 系统、 BAS 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等用电设备的配电自成体系。 环控设备及动力设备控制方式采用两级控制,即就地控制和集中控制。 地铁车站照明分为工作照明、节电照明、应急照明、设备管理用房照明、安全照明等,在车站两端的站厅、站台各设一个照明配电室,每个车站照明配电室内设两个总照明配电箱,电源分别由降压变电所不同低压母线供电。 车站与区间 照明配电箱均为单母线接线方式。 环控电控室 开关柜采用抽出式低压成套开关柜;安装于泵房、隧道内的配电箱采用防潮、防霉、湿热型电气产品,防护等级为 PI54。 车站照明灯具光源以荧光灯为主;所有动力电缆均选用低烟、无毒、阻燃型,所有照明回路电线均选用阻燃型,应急照明电源电线选用耐火型电线。 车站设置综合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 欧姆;所有带电设备的金属:。 : :。 : 外壳、地下金属管线与接地 PE 线相连。 给排水与灭火系统设计 车站的生产、生活给水管接自车 站消防给水管,给水管上设水表、阀门以便计量;冷却水泵、冷水机组及冷却塔一对一设置,三台冷却塔布置于车站南端风亭上,选用低噪声横流式冷却塔。 车站排水系统主要包括工作人员生活污水、冲洗废水、消防废水和地下结构渗漏水。 污水泵房设于公共卫生间旁,泵房内设两台 80WG 型卧式污水泵,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其工作参数为 Q=32m3/h, H=32 m , N=11KW;车站的冲洗及消防废水经泵提升至地面后排入城市雨水管道,废水泵采用两台 4LP20A179。 2 型立式排水泵,一用一备,其工作参数为 Q=54~80m3/h, H=35 m , N=15KW;车站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车站采用生活、生产及消火栓单独给水系统,车站设一路 DN150 消防给水引入管,由车站北端风亭前门东大街给水管引入。 车站消火栓箱间距不大于 30 m,地下区间消火栓箱间距不大于 50 m,站内设有消防泵房,系统采用气压消防给水设备,包括两台 100DLX20179。 2 型消防泵、两台 40LGX15179。 4型稳压泵。 车站管网灭火系统设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应急操作三种控制方式。 环控自动化系统 (BAS)设 计 本系统由 Soft GOT 监控工作站和 PLC 终端控制设备及其它传感器等设备组成;系统I/O 点总数为 1275 个,其中, DI 点数为 785 个, DO点数为 278 个, AI点数为 152 个, AO点数为 42 个。 Soft GOT 监控工作站与 PLC 终端控制设备之间采用 RS485 标准通信接口实现环形总线。xx地铁5号线某站、某区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铺好砖地面上拌合砂浆。 ③油漆、刷浆等施工时应对已铺地面进行保护,防止面层污染。 石材地面 本工程部分地面为石材地面,规格尺寸根据现场大样确定,由厂家定点制作。 1)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弹线→试拼→编号→刷水泥浆结合层→铺砂浆→铺石材→灌缝、擦缝→打蜡。 2)操作要点 ①基层处理 将地面垫层上的杂物清净,用钢丝刷刷掉粘结在垫层上的砂浆,清扫干净。 ②铺砂浆 在铺砂浆之前,将基层清扫干净
保障项目营销阶段物业各项工作得以正常顺利开展,确保物业管理服务品质持续提高。 5.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 **前期营销阶段物业公司与各相关单位的联络沟通。 5. 3 沟通细则 外联 方面 : 与开发商公司、发展商作好日常的沟通工作,在沟通过程中听取相关的意见,并进行相关及必要的改进; 前期营销阶段,如遇项目推介宣传活动,应根据开发公司、发展商所提供的活动内容 /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准备安排
场工程的建设。 建立工程社会化、合作化管理组织――分指挥部,即航站区工程的施工管理总承包商――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负责航站区工程 的全过程的施工项目管理与协调工作,钢结构屋面工程项目由上海市机施公司总承包。 在航站楼工程项目管理的实施中(本文着重介绍钢结构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组成了业主(机场指挥部)、总承包(建工集团、机施公司)、设计总承包(华东院)。 监理(建科院)的合作体
全性、服务器统计数据、均衡负载能力、数据库、电子邮件等等。 或者通过SilverStream 管理应用编程接口,创建自己的管理应用程序。 这无疑给用户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 安全可靠 为了保证企业在网络上的安全, SilverStream 应用服务器支持多层安全保护: NIS+,LDAP,NT 域和 SilverStream 应用服务器安全层,并使用 加密技术来保护数据。 它支持 RSA、 DSA
( 3) 广告牌 广告的创作应以清晰醒目 为准则,充分显示小区的完整规划(以小区的规划图为主景),并突出项目建设单位的名称,为本项目作软性的宣传。 广告牌摆放的位置,一是小区的现场及通往小区的道路两侧,利于过往人流加深印象;二是东市区内的主要道路及路口的现眼位置,吸引区内人流注意。 另外,可在各处广告牌上醒目的地点设置项目标志或路径,清楚指示本项目的位置。 ( 4)售楼现场
83。 85 照明系统的管理 87 重点分析和管理思路 87 维保计划与标准 88 给排水系统的管理 88 重点分析和管理思路 88 维保计划与标准 89 智能化系统的管理 89 重点分析和管理思路 89 运行维护计划和标准 91 节能降耗 96 重点分析和思路 96 节能计划和实施 97 11 安全、车辆、消防管理 100 安全管理 100 安全管理的分析 100 安全管理思路和要点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