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采石场露天生产系统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引起边坡大面积滑落的主要因素有: ① 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差。 ② 开采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复杂。 ③ 露天采场开采顺序不合理或台阶要素及采场结构参数不合理。 ④ 采掘作业和爆破震动降低边坡稳定性。 ⑤ 在雨季时雨水冲刷导致滑坡。 ( 2) 滚石 对于本生产系统,容易发生滚石的主要部位为露天采场边坡。 造成滚石的主要原因有: ① 边坡角过大,保安平台、清扫平台宽度不够。 ② 外界的震动使浮石形成滚石。 ③ 坡面上的浮石未清除,人员和设备就经过或停留在边坡底部。 ④ 浮石处理不当。 爆破伤害 爆破作业是非煤矿山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爆破产生的震动、冲击波和飞石对人员、设备设施、构筑物等有较大的损害。 爆破作业中常见的意外事故有:拒爆、早 爆、自爆、迟爆等。 爆破产生的有害效应主要包括:爆破地震效应、爆破冲击波、爆破飞石、爆破有毒气体等。 导致爆破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① 爆破参数设计不合理; ② 警戒不到位,信号不完善,安全距离不够; ③ 放炮后过早进入工作面; ④ 盲炮处理不当或打残眼; ⑤ 非爆破作业人员作业,爆破作业人员违章。 对于本生产系统,易发生爆破事故的场所主要有:爆破作业工作面、爆破后的工作面等。 运输伤害 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坍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引发的车辆伤害。 车辆伤害 有时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危害范围是很大的,甚至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车辆伤害事故主要包括挤、压、撞、倾覆等。 车辆伤害的危险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 1) 作业人员的原因。 如无证驾驶、疲劳驾驶,违章驾驶等。 ( 2) 车辆本身的原因。 如安全防护装置有缺陷、制动失灵等。 ( 3) 运输道路的原因。 如宽度不够,路面不平、坡度较大,曲线半径小等。 ( 4) 自然条件的原因。 如雨雪天气,道路湿滑;大雾天气,能见度差。 机械伤害 机械性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 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和危险区域主要有以下几种: ( 1) 旋转部位:如转轴、转轮等可使人员的服饰、头发缠绕其上,造成伤害。 ( 2) 飞出物:机械运输时,抛射出固体颗粒或碎屑,伤害人眼或皮肤,工件或机械碎 片意外抛出,击伤人体。 ( 3) 啮合点:机械的两个相互紧密接触且相互运动的部位形成啮合点,当人员的手、肢体或服饰接触上述部位时可能被卷入啮合点,而发生挤压伤害。 ( 4) 往复运动部分:往复运动的设备,机械的往复运动部件的往复运动区域是危险区域,一旦人体或其一部分进入就可能受到伤害。 采石场内使用的机械设备有空气压缩机,凿岩机等,存在一定的机 械伤害危险。 电气伤害 触电伤害有电击与电伤两种形式: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的组织和器官,引起人体功能及组织损伤,破坏人的心脏、肺脏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人体痉挛、窒息,直至危及人的生命。 电伤是通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 水灾 该矿水灾的危险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 1) 采掘过程中突然遇到含水的地质构造; ( 2) 爆破时揭露水体; ( 3) 钻孔时揭露水体; ( 4) 排水设施、设备不合理;排水设施施工不合理; ( 5) 降水量突然加大时,造成涌水量突然增大等。 该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山坡露天开采,降雨可通过排水沟 自流,因此,发生水灾的可能性很小。 火灾 矿山火灾按其发生的原因,有内因火灾与外因火灾之分。 前者是由于矿岩氧化自燃而引起的;后者是由于矿岩自燃以外的原因,如吸烟、明火或电气设备故障等引起的火灾。 据统计,我国非煤矿山中,外因火灾占矿山火灾事故的 80%~ 90%,是矿山火灾的主要形式。 非煤矿山外因火灾危险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 1) 生产和生活用火不慎。 ( 2) 设备不良。 ( 3) 物料的原因。 ( 4) 环境的原因。 ( 5) 管理的原因。 ( 6) 建(构)筑物结构布局不合理,建筑材料选用不当等因素。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 事故。 露天采场作业场的高差在 2m 以上,与此相关,作业人员与作业场所内的物体都具有较大的势能。 当人员具有的势能释放时,可能发生坠落或跌落事故。 现场检查,有的工作人员在坡面上或在高处作业时没有佩带安全绳,存在高处坠落的危险。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是 物体在重力或其它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动力,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本生产系统中,物体打击的危险因素主要来自: ( 1) 在同一坡面上,上下双层或多层同时进行作业; ( 2) 设备、工具等坠落物砸伤停留在边坡底部的人员。 雷击 生产系统所在地区春夏季有雷雨天气,作业地点及工业场地地势较 高,地域空旷,在雷雨天存在被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的危险。 因此,建筑、设施及作业人员有遭受雷击的危险性。 从雷电防护的角度分析,雷击危险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 1) 防雷装置设计不合理; ( 2) 防雷装置安装存在缺陷; ( 3) 防雷装置失效,防雷接地体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 ( 4) 缺乏必要的人身防雷安全知识等。 压力容器爆炸 采石场的空压机风包系压力容器,由于某种原因致使内壁受压超限,发生物理爆炸事故,造成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后果是严重的。 有害因素识别 粉尘 采场穿孔、爆破、采装、运输、破碎等各生产环节产生粉尘。 另外还有运输 道路上的扬 尘、大风天气采场的扬尘等。 对于本生产系统来说,造成粉尘危害的主要因素有: ( 1) 未采用湿式凿岩。 ( 2) 爆破后或铲装时,爆堆未进行喷雾降尘。 ( 3) 汽车运输道路未洒水抑尘。 噪声与振动 噪声作用于人体会产生各方面影响及危害,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会使听力下降,甚至耳聋。 噪声作用于人体的神经系统,从而诱发许多疾病,如头晕、失眠多梦、降低脑力工作效率,使人体疲劳。 此外,噪声还恶化了作业环境,会影响人机操作。 采场噪声主要来自凿岩机、空压机等。 高温 露天采场在盛夏季节,由于天气酷热,作业环境温度较高,加上劳动强度大,作业人员易发生 眩晕、中暑等症状。 人体的产热,主要来自体内物质的氧化代谢过程,而散热主要是通过皮肤表面的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三种方式进行。 当周围物体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人体可通过辐射、对流进行散热;当周围物体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则辐射、对流、散热不可能进行,反而会对人体加热,这时主要靠汗液的蒸发进行体内散热。 在高气温、高气湿环境中工作,辐射、对流和蒸发散热都发生困难。 因此,当人体产热大于散热时,体内便出现蓄热,导致热调节障碍,严重时可引起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作业,由于不良气象因素的综合作用,可使机体产生体温调节系统、水盐代谢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生理机能的改变与障碍。 低温 在严冬,于寒冷的环境中实施露天采剥作业,如果劳动防护不好,容易冻伤人的手脚,轻则红肿疼痛,重则可能造成终身残疾。 公共安全危险性识别 采矿活动对公共安全可能造成影响因素有:爆破作业、粉尘、噪声与振动等。 重大危险源识别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 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 [20xx]56 号)文件中有关规定,生产单位必须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查、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 因此,评价组首先对该矿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包括的类别如下: ( 1) 贮罐区(贮罐); ( 2) 库区(库); ( 3) 生产场所; ( 4) 压力管道; ( 5) 锅炉; ( 6) 压力容器; ( 7) 煤矿(井工开采); ( 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 9) 尾矿库。 对照采场的生产现状,该采场没有爆破器材库,涉及到的类别有:生产场所和压力容器。 现进行如下的分析。 重大危险源标准 ( 1) 生产场所 生产场所 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使用表 31 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质量达到或超过临界量的设施或场所。 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① 单元内现有的任一种危险物品的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 ② 单元内有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储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 12211 nnQqQqQq (式 31) 式中, q q q3„„ qn —— 每一种危险物品的现存量。 Q Q Q„„ Qn—— 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 表 31 生产场所 临界量表 类 别 物 质 特 性 临界量 典 型 物 质 举 例 民用爆破器材 起爆器材 * 雷管、导爆管等 工业炸药 5t 铵梯炸药、乳化炸药等 爆炸危险原材料 25t 硝酸铵等 注:起爆器材的药量,应按其产品中各类装填药的总量计算。 ( 2) 压力容器 属于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为构成重大危险源: ① 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 ② 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 ,且 PV≥ 100Mpa m3 的压力容器(群)。 现场情况 ( 1)生产场所 本露天生产系统生产规模较小,露天采场使用的起爆器材和工 业炸药远小于表 31 规定的临界量, 因此,本生产系统的生产场所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 2)压力容器 该矿使用的压力容器有空压机的风包,其介质不具有毒性,也不属于易燃介质,所以,该矿的压力容器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识别结果 因此,该生产系统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4 评价单元的划分与评价方法的选择 评价单元划分 以矿山整个生产系统为评价对象,根据生产工艺功能、生产设施设备相对空间位置, 将其划分为两个评价单元:安全管理单元和露天开采单元;露天开采单元再划分为边坡、穿孔爆破,采装、运输、机电、防排水、防火等 7 个子评价单元。 评价方法选择 根据生产工 艺、生产设施的特性,按照科学、合理、适用的原则,本次安全现状评价选择的评价方法概括如下: ( 1) 该矿为露天开采矿山企业,针对实际情况和危险、有害因素性质,本次评价选用安全检查表法,分别对安全管理单元和露天开采单元( 边坡、穿孔爆破,采装、运输、机电、防排水、防火等 7 个子评价单元 )进行定性分析,评价其对安全要求和安全生产条件的符合性。 ( 2) 本次安全现状评价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边坡事故、爆破伤害、车辆伤害、机械伤害、电气伤害、水灾、火灾、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压力容器爆炸、粉尘、噪声与振动、 高温、低温等)运用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 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安全检查表法简介 检查表法是定性的安全评价方法,可用于评价项目的任何时期。 通过对检查对象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和全面分析,所制定出来的安全检查表比较系统、完善,能包括控制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可避免检查过程中的走过场和盲目性,从而提高安全检查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检查表法有如下优点: ( 1) 安全检查表是根据有关法规、安全规程和标准制定的,。xx采石场露天生产系统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们的岗位和升迁路线。 指导与考评。 包括帮助职工做好自我分析,提供企业中可供选择的发展途径的信息,考核他们的业绩并及时给与反馈等。 培训与开发。 企业有计划的拟定出正式的培养计划,而不是让职工自己去寻找提高机会。 奖励措施。 合理奖励制度的奖励与实施,鼓励职工在发展道路上的任何可取的进展,从实际角度出发,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有足够多的高层职位为每一位员工提供晋升的可能,在这情况下
的带领下,参加由业主、设计(监理)参加的设计方案审查会,最终确定设计方案。 . 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设计人员定期去现场解决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处理和进行修改,保证工程的顺 利进行。 如果需要进行重新设计时,如工艺修改等,应重新图纸深化设计。 . 竣工验收 工程完工时,在总设计师的带领下,所有专业设计人员都要参加竣工验收,对工程的安装、试验结果进行鉴定和评价。 要求各系统的试验和运行正常
,然后用压路机碾压。 由于摊铺沥青混合料时采用整幅施工,因此不存在施工纵缝问题,如遇到意外情况,纵缝留在车道分 标线处,施工方法同横缝作法。 取样:油面温度降到大气温度后提取沥青混凝土样芯,送试验室进行马歇尔试验和沥青抽提试验,检查路面的内在质量。 1汇总各项技术资料,写出试验路段总结,包括施工作业注意事项,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进行大面积施工。 1根据试验段的摊铺经验,进行全路段的铺筑施工。
径 c、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井面、井底高程误差超标,测量监控工作不严格;排水井、进水井砌筑尺寸误差超标,井筒收口不均匀,砖层不符、进水口与路面高程不匹配,未严格按标准图 集的要求施工;井环开裂,井盖安装不平稳,车辆通车时跳动;砂浆强度不足,未严格按配比调配砂浆。 回填 7. 1 管道安装完毕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回填工作。 7. 2 在回填中需拆除固壁支撑时应采取先下后上的办法拆除。 7. 3
....................... 60 电子商务 阶段 ........................................................................................................................................... 60 项目具体实施 ..............
/总股本 ( 4) 每股现金含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总股本 ( 5) 每股资本公积金 =资本公积金 /总股本 ( 6) 每股盈余公积金 =盈余公积金 /总股本 ( 7) 每股负债比 =负债总额 *100/总股本 ( 8) 流动比率 =流动 资产 /流动 负债 ( 9) 速动比率 =流动 资产 存货 待摊费用等 /流动 负债 ( 10) 股东权益比 =股东权益 *100/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