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某公司2004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调查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 倍左右;而在美国新上市的中国公司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市盈率分布并不规律,但总体上,在美国新上市市盈率比香港与新加坡略高。 图 9 20xx 年香港、新加坡、美国三地 IPO 中国公司平均市盈率对比 从图 9 可以看出,在美国新上市的平均市盈率最高,其次是香港、然后是新加坡。 三地新上市企业性质比较 20xx 年,三地市场 中香港与美国均有中国国有企业新上市,而新加坡新上市的中国公司基本为民营类企业 (见表 2)。 表 2 20xx 年国企在香港、美国 IPO 情况 上市 地点 国企新上市数量(家) 国企新上市占中国企业新上市数目比重 国企新上市筹资额(百万美元 ) 国企新上市筹资额占中国企业筹资额比重 香港 13 30% 5608 80% 新加坡 0 0 0 0 美国 2 20% 2740 77% 图 10 20xx 年香港、新加坡、美国三地 IPO 中国企业性质比较 从图 10 可知,国有企业尽管只占 20xx 年所有海外新上市中国公司数量的 18%,其筹资额却占筹资总额的 75%。 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推论出: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案例中,比较大的IPO 项目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 这也从另外的角度说明尽管我国民营经济迅速崛起,但是其规模与质量还不能与优秀的国有企业抗衡。 中国国有企业海外上市的地点一般首选香港,并会考虑在香港与纽约两地挂牌。 20xx 年没有国有企业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说明新交所因自身规模与地位所限,暂时对中国的国有企业缺乏吸引力。 (本文作者为:北京新华信投资 顾问有限公司 闫冬、姜宁、梁茂蕾 三地新上市的特点与区别总结 图 11 20xx 年香港、新加坡、美国三地 IPO 中国公司数量比重 图 12 20xx 年香港、新加坡、美国三地 IPO 中国公司筹资总额比重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不难看出,香港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特别是 1997 年香港回归后,联交所已成为中国大陆企业向国际资本市场展示自己的窗口。 与新加坡、美国相比,香港具有地理、文化与资金方面的优势。 因为靠近中国大陆,香港与内地具有基本相同的文化传统。 香港历来是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香港联交所全球排名第 8,在香港的资金来自全球,很多国际机构投资者将亚洲的总部设在香港,因此,从香港筹资等于是从全世界筹资。 所以,很多中国大型国有企业海外上市首选香港。 香港联交所为了鼓励内地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赴港上市, 于 20xx 年初专门修改了上市规则,放宽大型企业赴港上市在赢利与业绩连续计算方面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些大型国有企业赴港上市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中芯国际由此成为新的上市规则下香港上市的第一支国内股票,尽管上市前的会计年度没有盈利,但由于市值与现金流等指标符合修订后的上市规则,中芯国际得以在港顺利上市。 相对来讲,新加坡与美国的资本市场对于中国的企业比较陌生。 但是,从我们分析的数据来看, 20xx 年在新加坡新上市的中国企业数量增长极其迅猛 (20xx 年为 0, 20xx 年为 14 家, 20xx年为 31 家 )。 近两年 新交所加大了其在国内的宣传力度,鼓励内地的中小民营企业赴新加坡上市。 新交所将自己定位于一个泛亚州的证券市场,中国企业自然成为其招募的主要客户群。 与香港证券市场相比,新加坡市场的整体规模较小,因此 20xx 年在新加坡新上市的中国企业多为民营中小企业。 20xx 年在美国市场新上市的中国企业以互联网、通信等高科技企业为主。 这是由于美国投资者对网络等高科技股票的认同度极高,而美国新上市市盈率一般高于香港和新加坡,筹资额较高。 但是,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要求是三地市场中最为严格的,而且在美国上市的成本相对较高,上市后 的维持费用也不菲。 我们将 20xx 年三地上市特征进行汇总比较,详见表 3。 表 3 20xx 年香港、新加坡与美国三地中国公司 IPO 特征 香港 新加坡 美国 筹资规模 亿美元 亿美元 亿美元 新上市数量 43 31 10 主要发行市盈率 1020 倍 10 倍左右 3050 倍 投资者偏好 制造业、通讯 /IT 制造业、通讯 /IT、食品 /农业 通讯 /IT(互联网)等高科技类公司 国企新上市数量比重 30% 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