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phc管桩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50 100 mm 方木及钢顶撑支设,φ 12~φ 14 止水螺杆对拉(中部加焊 40 40mm钢止水片),属一次性损耗,螺杆间距为沿水平方向@ 500,沿墙高@ 550 设置。 框架柱模板支设 框架柱及外墙模板的支设在墙柱钢筋绑扎完并通过验收后进行。 框架柱从底面一次性支设到顶板梁、板底部。 矩形柱模板采用 18mm厚七夹板, 50mm 100mm木方支设,用两块长柱头板加两面门仔板,为防止混凝土侧压力造成柱模板爆裂,在模板外面加竖向木枋及中间横 向每隔 35~ 40cm加木枋框用直径 14 螺栓四边固定,内部应设 5 5cm 的砼撑,以确保柱截面尺寸的准确性,为确保柱模的稳定性及柱垂直度,应在柱四周用斜撑支撑,多根柱应设水平拉杆相互连接。 梁板及内墙模板支设 ( 1)梁板模板支设 本工程地下室楼高度: 为。 本工程梁底采用满堂红钢管顶架,钢管顶架纵横向间距 800,在钢顶架两侧放两条 50mm 100mm木方,并固定在钢顶回上,上架 50mm 100mm短木方间距 300,上铺梁底板,待梁侧模板立定后,用短木方作斜撑。 楼板模板底 架设 50mm 100mm木方,纵向间距600,横向按模板规格灵活支承,其间距为 ~。 梁模板起拱: ① 梁悬挑长度 1500MM≤L< 3600MM起拱 20MM。 ② 梁跨度为 4000MM≤L< 8000MM,跨中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梁跨≥ 8000MM米时,跨中起拱 20MM。 ( 2)内墙模板支设 剪力墙模板采用 18mm厚七夹板,竖向夹枋用 50mm 100mm木方作夹枋,间距 300,水平方向夹枋用φ 48 钢管(用山字机固定),间距 700,采用φ 14 穿墙螺 杆紧固。 (九)、地下室钢筋工程施工方法 施工顺序 承台底筋 → 地梁钢筋 →底板底层钢筋 → 焊接钢筋马凳 → 承台上部钢筋 → 底板上层钢筋 → 地下室墙柱插筋 → 地下室墙柱钢筋 地下室承台、地梁、底板钢筋施工 ( 1)地下室底板和地梁承受向下的结构自重、设备重及有关活荷载,因此全部受力钢筋应采用焊接接头。 ( 2)承台底板底层筋要求用同标号的细石砼做成垫块架立固定,垫块的规格 100 100 50(高),间距@ 1000双向布置。 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钢筋工程还应做好以下各项工 作: ① 对承台板及底板上层钢筋的加固应用马凳筋。 ② 地下室底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应根据柱墙平面位置予留墙柱插筋,插筋的规格、数量、位置及搭接长度要求均同该处柱、墙底部 配筋,要求插筋的下部埋置长度以插入承台底部以上 70mm~ 100mm左右为准,并满足 48d的要求,且弯立钩≥ 100mm,墙插筋必须插入承台的长度满足L ae,当d≥ 25 时,L ae 为 40d,当d≤ 25 时,L ae 为 35d,且弯立钩≥ 250mm。 框架柱纵向总根数n≤8根时,可一次搭接,n≥8根时,应分二次搭接,n≥ 16 根时应分三次搭接。 柱子 插筋在砼面上用∮ 25 钢筋,焊成井字型夹住钢筋,用8条直径为25钢筋作支撑,与地面成 45176。 角,柱支撑点高2 m。 剪力墙的插筋详见下图所示。 框架柱、梁钢筋施工 ( 1)地下室框架柱内竖向钢筋搭接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钢筋接头面积同一截面不应超过全面积 50%,焊接接头相邻间距不小于 500mm及 35d,接头最低点距柱端不小于柱截面长边尺寸或楼板面500mm。 ( 2)框架梁内纵向钢筋采用焊接接头,上部纵向钢筋接头应在跨中 L/ 3 范围内,梁端纵向钢筋伸入支座锚固长度以弯折后(支座水平长度不计)的垂直长度计算。 ( 3)框架柱、梁箍筋采用封闭式,末端弯钩角度 135176。 弯钩直线段长度:柱为 10d,且大于 100,梁为6d且大于 60。 ( 4) 一般连续梁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在端支座的锚固长度不足时,须将钢筋弯起,梁上部钢筋可在跨中1/3区段范围内搭接,搭接长度 35d,如果梁底筋要搭接,就应在梁底直筋在支座处搭接, 搭接长度 20d。 剪力墙钢筋施工 ( 1) 剪力墙横向分布钢筋其搭接长度La 40d,搭接位置应相应错开,详见下图所示。 竖向钢筋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每次搭接的钢筋数量不超过 50%,详见下图所示。 横向钢筋在转角或丁字 转角处的放置及锚固长度详见图所示。 双排钢筋之间应设置∽形拉筋,拉筋为φ 6 或φ 8,水平和垂直筋均隔一根拉结。 ( 2) 剪力墙在端部转角处等均有竖向受力钢筋和构造筋,并且两个方向横向筋不形成封闭时,均应配置箍筋及拉筋∮ 8@ 150 形成暗柱(图纸要求)。 剪力墙的水平分布筋在端部锚固应按图施工。 ( 3) 剪力墙上所留的边长(或直径)≤ 250的孔洞和凹槽,竖向或横向钢筋均不切断,对于边长(或直径) 300~ 800 的孔洞或凹槽时钢筋切断,在孔洞四周各设2∮ 20 的加强筋,在凹槽四周各设1∮ 20 的加强筋,详见图纸所示。 ( 4) 上下层门洞对齐,且门洞宽度相等,门洞两侧的竖向加强筋(端墙竖向受力筋)均上下贯通配置,上下层洞口位置相错时,洞侧竖向加强筋均伸过洞边 45d,且不于 700。 门窗洞四角根据不同墙厚,按如下规定配置斜向加强筋(图纸要求): ① 墙厚为 200mm时,四角各配2φ 16 斜向加强筋。 ② 墙厚为 250mm~ 350mm时,四角各配2φ 16斜向加强筋。 剪力墙连梁上下水平筋伸入墙内长度La≥ 35d,并不小于600mm 连梁沿梁全长设箍筋,顶层连梁的箍筋在伸入墙体的钢筋长度范围内同样设置。 ( 5)、 穿过连梁的管道应予埋套管,洞口上下有效高度不小于梁高 1/ 3,并不小于 200mm,洞口处设置补强筋(图纸要求),详图纸所示。 、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要求) ①承台为 35mm; ②基础梁及地下室底板 35mm; ③剪力墙:迎水面 50mm; (十)、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方法 本工程基础及地下室(177。 、墙柱)砼浇灌,均采用商品砼设计要求基础承台及底板采用 C地下室外墙均采用C 抗渗系数为 S8 自防水砼,墙柱砼强度等级为 C30,地下室顶板梁板强度等级为 C30。 设 计要求剪力墙 500cm 以下与底板一次浇筑成型,地下室底板设有一条后浇带(底板施工以后浇带分为两个施工段),基础地下室轴线总长度 ,宽度。 承台板高度1200mm, 浇筑方法采用分层浇筑、分层捣振法连续浇筑,振捣应从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承台及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过程中,为防止出现施工缝,保证混凝土上下层结合,形成整体,采取如下措施: ( 1)宜采用水水化热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适当掺加可减少水泥及水量的外力加剂,控制适当的混凝土配合比及坍落度。 ( 2)控制完成一浇筑层 的时间,上层混凝土浇筑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以保证上下层之间混凝土在初凝以前结合。 ( 3)特别要注意加强覆盖,浇水等养护工作,以尽量减少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材料说明: ( 1)水泥选用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 ( 2)石子采用秋芦产花岗岩碎石,粒径。 ( 3)砂子采用青口河砂(中砂),要求含泥量小于 2%。 ( 4)水采用自来水。 ( 5)混凝土外加剂采用泵送剂。 机械设备的配备 本工程所有砼原则上应由砼搅拌厂提供,用专用车辆运到现场后由砼输送泵或斗车运到施工部位 进行浇灌。 ( 1)砼输送设备的配备 考虑混凝土连续施工技术要求,应尽量选用一台混凝土泵,混凝土泵额定泵送混凝土量 20~ 60m3 /小时。 混凝土搅拌、运输 本工程砼采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的管理必须按省标及我公司关于商品混凝土的管理规定执行。 现场设置混凝土地泵一台,地泵布置尽可能接近筑工作面的地 点,控制弯管接头数量,减少泵送阻力。 混凝土泵的布置和泵管敷设 (1) 混凝土泵的布置 ①混凝土泵的布置原则: a:泵机力求靠近混凝土筑地点,以缩短配管长度; b:为了确保泵送混凝土能连续工作,泵机周围能停放两辆以上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c:为便于混凝土泵清洗,其位置接近给排水设施附近; d:为了保证施工连续进行,防止因泵机发生故障造成停工,设有备用泵机。 ②混凝土泵的位置选定: 根据本工程建筑物的轮廓形状、高度、流水段以及现场布置情况,在基础施工阶段尽量采用一台牵引式地泵。 ( 2)泵管敷设 泵管敷设原则: ① 泵管敷设,对泵送混凝土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所以,在施工前应认真各种敷设方案,进行综合比较,择优录选。 正确的敷设原则是“路线 短、弯道少、接头严密”。 ② 尽可能避免采用曲率半径小的弯管和长度短的锥形管; ③ 管件必须布设在坚实的基础上,并固定牢靠,以承受在泵送过程中产生的周期性颤动,防止管道产生漂移和变形并破坏管接头的密封构造; ④ 在泵机出口与垂直立管之间应设置一定长度的水平管,其总长不宜小于垂直管总高的 1/5; 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