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g +q: = 计算简图 取板宽 b=1000mm作为计算单元,由板和次梁尺寸课得板的计算简图(实际 9跨,可按 5跨计 算),板的实际结构如下图所示。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课程设计 12 12 图 1 板结构图 由图可知各跨的计算跨度为: ( 1) 中间跨 : l0= = ( 2) 边 跨 : l0=㏑+ h/2=2020mm ≤㏑ +a/2=2040mm 边跨与中间跨的计算跨度差 ( 20402020) /2020100﹪ =﹪ , 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 板的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13 13 图 2 板的计算简图 弯矩设计值及配筋计算 取板的截面有效高度 h0= h20=8020=60mm,并考虑 ② ~ ⑤ 轴线间的弯矩折减,对轴线 ② ~ ⑤ 间的板带,考虑 起拱作用,其跨内 2 截面和支座 C 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折减20%,为了方便,近似对钢筋面积折减 20%。 板的弯矩设计值计算过程如下表: 板的弯矩设计值计算表 截面 1 B 2 C 弯矩系数 a ﹢ 1∕11 ﹣ 1∕11 ﹢ 1∕16 ‐ 1∕14 (﹢ 1∕16) (‐ 1∕14) 1/11 ﹣ 1/11 1/16 ﹣ 1/14 = =﹣ = =﹣ ﹙ ﹚ (- ) ﹙ ﹚ ﹙ ﹚ 210/scA M f bh 347 347 235 269 (mm2) ﹙ 184﹚ ﹙ 214﹚ 选用钢筋 φ 8/φ 10 @ φ 8/φ 10 @ 180 φ 8 @ 180 φ 8@ 180 )( mkN20)( lqgM M 2020 cMf bh 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课程设计 14 14 (mm2) 180 ﹙ φ8﹫ 200﹚ ﹙ φ8﹫ 200﹚ 实际钢筋面积 358 358 279 279 (mm2) ﹙ 251﹚ ﹙ 251﹚ 注:①括号内数字用于②~⑤轴线间 ② m in m insA bh =%100080=160 mm2 附加箍筋计算 ( 1)钢筋间距不应小于 100mm,直径不应小于 6mm,其伸出墙边的长度不应小于L1/7( L1 为单向板的跨度或双向板的短边跨度)。 则墙边的附加钢筋伸出长度 L 边 ≧ 2100/4=30mm,取 L 边 =300mm ( 2)对两边均嵌固在墙内的板角部分,应双向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伸出墙边的长度不应小于 L1/4。 则墙角的附加钢筋伸出长度 L角 ≧ 2100/4=525 ㎜,取 L 角 =550mm。 ( 3)沿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 钢筋(包括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 1/3~ 1/2 A 附= (1/3~ 1/2) as= (1/3~ 1/2) 332=﹙ 111~ 166﹚ mm2 故取 φ6@150的附加钢筋,实际钢筋面积为 189 mm2。 板的配筋图绘制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15 15 图 3 板的配筋图 次梁设计 ——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确定主梁截面和次梁进横墙深度 由上述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可知 1) 板厚 h = 80 mm 2) 次梁截面尺寸 b h = 200mm450mm 3) 主梁截面尺寸 b h = 250mm650mm 4) 次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 240mm, 并应满足墙体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要求,由因为支承次梁的横墙体厚为 240mm,故取次梁的进墙深度 a=240mm。 次梁的 荷载计算 板传来的恒荷载 : =次梁的自重 : 25﹙ ﹚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课程设计 16 16 次梁粉刷 : 17﹙ ﹚ = KN/m 恒荷载 g: = 活荷载 q: 7 = g + q: = KN/m 计算简图 根据平面布置及主梁截面尺寸,可得出次梁计算简图如下图: 图 4 次梁结构图 由图可知各跨的计算跨度为: ( 1)中间跨: l0=㏑= 4850mm ( 2)边 跨: l0=㏑+ a/2= 4855+240/2=4975mm ≤㏑ =4855=4980mm 边跨与中间跨的计算跨度差 ( 49754850) /4850100﹪ =﹪ ,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 次梁的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17 17 图 5 次梁计算简图 正截面弯矩设计值和配筋计算 确定跨中翼缘高度 次梁跨中截面按 T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计算如下 : (1) 39。 3of lb  /=4850/3=1617 mm (2) 39。 fnb b S =200+1900=2100 mm (3)取 h0= h as= 40035= 365mm, 因为 39。 fobh =80/365=> ,故不考虑此项 综上所述,取 39。 fb =1617mm。 T 形截面类别的判别依据及其他条件 ( 1)  39。 39。 39。 39。 0 2c f f ff b h h h =161780﹙ 365- 80/2﹚ = KN/m 以此作为判别 T形截面类型的依据 ( 2) 次梁的支座截面按 b h=200mm400mm的矩形截面计算 ( 3) 取 h0= h as= 40035= 365 ㎜ ,支座截面应满足 ξ≦ ,次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 HPB335 级( ξ b= , f y= 300 N/ mm2) 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表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课程设计 18 18 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表 截面 1 B 2 C 弯矩系数 a ﹢ 1∕11 ﹣ 1∕11 ﹢ 1∕16 ‐ 1∕14 1/11 ﹣ 1/11 1/16 ﹣ 1/14 2= =﹣ = =﹣ 截面类型 一类 T型 矩形 一类 T型 矩形 截面尺寸 b h 1617400 200400 1617400 200400 586 652 391 484 选用钢筋 316 218 216 218 (mm2) ﹢ 116 实际钢筋面积 393 393 251 335 (mm2) ﹙ 202﹚ ﹙ 251﹚ 注: m in m insA bh =%200400=160 mm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剪力设计值 截面 A B 左 B 右 C 剪力系数 V 20)( lqgM M )( mkNcosyf bhA f2020 0 .5 cMf bh  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19 19 ( KN) =63 = = = 截面校核 因为 h W / b=365/200=< 4 故由公式 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