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市公交总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良好,无不良地质构造,适合于建设项目的修建。 xx 市公交总站、 OO 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项目建议 书 第四篇 工程方案内容 总图布置 xx 市公交总站:拟建于利州大道南侧原灯饰厂处。 用地北侧为城市道路。 北侧的利州大道为城市主干道,目前已建成。 考虑道路现状及未来交通流量的影响,该项目将站主要出入口布置在北侧,从用地东北角入,西北角出。 由于中心场站的面积较大,为应付临时情况,在场站的南部、通往规划的道路方向设有一个备用出口,待规划的道路建成后也可有效减轻交通压力。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50亩,建设 规模为 5000 平方米。 由于考虑到预留加油站用房 200 平方米,该项目建设规模为 4800 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办公楼(含业务用房、调度室、会议室、休息室、司售人员更衣室、男女浴室和厕所、库房等)、食堂、配电室、低保车间等。 项目的总平面图详见附件。 OO 汽车客运站:拟建于利州大道南侧原砖瓦厂处。 用地北侧为城市道路。 北侧的利州大道为城市主干道,目前已建成。 考虑道路现状及未来交通流量的影响,该项目将站主要出入口布置在北侧,从用地东北角入,西北角出。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3040亩,建设规模为 8000 平方米。 OO 汽车客运站主要承担着 客运车辆的停靠、发送、调度、检测、清洗等功能。 xx 市公交总站、 OO 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项目建议 书 建设内容包括业务用房、调度室、会议室、休息室、司售人员更衣室、男女浴室和厕所、库房、 行李托运、活动室、广播室、结算办公室、监控室、维修间、水泵站、换热站、变电站、制冷站 等。 项目的总平面图详见附件。 设计方案 抗震设防烈度区 7 度,抗震等级为 7 级, 结构形式:本项目 (公交总站、 OO 汽车站项目,本篇下同) 绝大部分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供水 冷水系统:根据市政供水能力,本 项目采用加压微机供水泵站与外网直供联合供水方式。 站区主供水管线为 DN200,以枝状布置形式相应管径的支管分送各用水点。 消防供水 该工程为二级工程,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建筑物内、外消防用水量分别为 20L/ S, 20L/ S。 供水方式:在地下室设备间内设一台热水油炉,由管道直接供应各用水点。 排水 站区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经站区排水管道排入城市下水管网,生产污水先进入隔油池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下水管网,管径 DN350。 电气 xx 市公交总站、 OO 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项目建议 书 本项目用电负荷 为二级,站房部分用电量按 10w/㎡估算,总用电量估算为 1180 度/日。 在站房附属用房设置配电室,要求设置两路电源,分别来自于不同的变电所。 强电 照明:按工作照明、站场照明、事故照明等系统进行设计。 动力:包括空调、水暖设备电动机及排风系统等的供电;电子部分包括车辆进出站口的同步声、光信号及站内的安检、消防、电子显示屏等的供电。 弱电 微机联网系统; 电视监控系统: 消防系统:采用总线制消防系统,事故照明、疏散指示、消防报警、消防泵、消防排烟、自动喷淋等设备的控制与联动系统。 广播系统:正常广播与事故广播系统兼用,在广播室实行自动切换。 通讯系统:本项目除设置办公电话外,还要设置调度电话、公用 IC 卡电话、宽带网络等。 防雷、防静电 本项目防雷装置为二类,微机控制中心及微机集中办公用房均做防静电处理。 xx 市公交总站、 OO 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项目建议 书 第五篇 环境保护、劳动安全与消防 本项目 (公交总站、 OO汽车站,本篇下同) 评价区范围内无自 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大型居住社区等建筑。 所以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是拟建项目周围活动的受影响人群,保护其声学环境及大气环境达标。 声环境: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 1 类标准。 大气环境:达到《空气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 施工期内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环节及污染类型见下表。 施工期的污染环节及污染类型 序号 施工期建设环节 可能发生污染的类型 1 平整施工现场 扬尘、噪声、弃土 2 基础建设 噪声、固体废弃物 3 主体施工 扬 尘、噪声、渣土 4 装修 噪声、渣土 5 竣工交付使用 扬尘、噪声 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由平整地面、铲除渣土、车辆运输时的扬尘造成。 虽然要铲除的是建筑垃圾,但在长时间堆放情况下,建筑渣土表面已形成固定的表层,而且长有茂盛的野草。 破坏其表土时,会产 xx 市公交总站、 OO 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项目建议 书 生较大的扬尘。 另外,运输车辆频繁往返于公路和施工场地,将在路面上扬起尘埃,所运物料沿途遗撒也会产生扬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污染影响。 据测试,在静风情况下,运输扬尘污染主要产生在车行道以内 20米的区域,在 10米内污染浓度最高, 80 米以外一般不受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