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理论热点面对面内容摘要:

2009理论热点面对面 - 1 ):旗帜、道路、理论体系申论复习与考试过程中,阅读量都非常的大,如果不会提高效率,一切白搭。 首先要学会快速阅读,一般人每分钟才看 200 字左右,我们要学会一眼尽量多看几个字,甚至是以行来计算,把我们的速读提高,然后再提高阅读量,这是申论的基础。 学会快速阅读,不仅在复习过程中效率倍增,在考试过程中更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学会快速阅读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而且,在我们一眼多看几个字的时候,还能够高度的集中我们的思维,大大的利于归纳总结,学会后,更有利于行测的复习、考试。 本人当年有幸学习了快速阅读,至今阅读速度已经超过 5000 字/分钟,学习效率自然不用说了。 我读大学的成绩是很差,考公务员的时候我妈说我只是碰运气,结果最后成绩出来了居然考了岗位第二,对自己的成绩非常满意,速读是我成功最大的功劳。 找了半天,终于给大家找到了下载的地址,怕有的童鞋麻烦,这里直接给做了个超链接,先按住键盘最左下角的“键不要放开,然后鼠标点击此行文字就可以下载了。 认真练习,马上就能够看到效果了。 此段是纯粹个人经验分享,可能在多个地方看见,大家读过的就不用再读了,只是希望能和更多的童鞋分享。 本期导读: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一条洒满阳光的道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们事业的成功又得益于什么样的理论指导呢。 敬请收看本期理论热点面对面。 主讲: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李忠杰讲坛实录:主持人:现场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大家好。 用最新的理论成果来分析重大的问题,用鲜活的事例来说明深刻的道理,欢迎大家来到理论热点面对面,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主讲嘉宾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 李主任您好。 欢迎您来到我们的节目当中,翻开十七大的报告我们发现,标题的第一句和主题的第一句话都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大家对旗帜问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们今天要谈论的这个话题也是关于旗帜问题、道路问题和理论体系的问题,节目的一开始我们还是先请李主任跟我们说一说什么是旗帜。 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它的由来和实践基础。 李主任:好,我先说一下什么是旗帜。 其实旗帜大家经常用,都不要去查字典,本意不言而喻,当然了我们这所说的旗帜,跟我们脑子里想的、眼睛里经常见的旗帜还是有点不一样,因为我们这里说的是思想政治领域的旗帜。 - 2 -解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旗 帜,最早出 现在古代的祭祀和军事活动中。 按照辞海的解 释,旗,就是事物的表识。 旗帜后来引申为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政治集团的指导理论、政治目标、政治纲领、政治理想等。 旗帜对外,是一个国家、政党、政治集团区别于其他国家、政党、政治集 团的显著标志;对内具有不可或缺的指引方向、统一意志、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功能。 旗帜鲜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特色和固有品格。 恩格斯在谈到共产党宣言时曾说过,一个纲领就是一面公开竖起的旗帜。 毛泽东早在青年时代就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附。 ”旗帜,统全局、指方向、明道路、聚人心。 旗帜问题,是一个政党正确地意 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有效地担当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的首要问题,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 树立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理想信念、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首要问题。 李主任:这种政治意义概念上的旗帜,实际上我们党应该说很早就使用了。 比如说大家看过二大的文件,二大的文件里面就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这样一个用语。 然后再看七大,各位如果到过延安,肯定会去参观七大的礼堂,七大会议召开的地方,这个礼堂里面,这个会场上一副横幅,横幅标语就是“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 改革开放之后,十二大用了一句,叫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下”。 而十三大则使用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 十四大报告号召 “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到十五大,标题里面就使用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十六大当时也还是继续称“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到了十七大就进一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称作伟大旗帜。 可以说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 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旗帜,主要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主持人:通过您刚才的讲解,我们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旗帜的称谓虽然不断有所变化,但是有一点却是从始至终贯穿的,那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么我们想问一下李主任,可不可以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贯穿三十年伟大旗帜以及事业的主线呢。 李主任:没错,1982 年 9 月,邓小平在十二大的开幕词当中明确地宣告,“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那么这个结论应该说非常好,它起的是什么呢。 起的是画龙点睛的作用,画了一个眼睛,这个龙就飞起来了。 因为这一个命题实际上把我们党几十年来对社- 3 我们党在漫长历史进程中的使命和任务集中概括了起来,明确宣告了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 说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在旗帜问题上的新觉醒,标志着我们党开始探索和确立新的旗帜。 那么 这一命题在我们党的事业中到底起到了怎样关键的作用。 它到底有着怎样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呢。 或许我们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七大这五次党代会的报告标题中能够找到答案。 李主任:十三大报告的标题是什么。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十四大报告的标题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十五大报告标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十六大报告的标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那么再看十七大,十七大报告的标题我们都很清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好了,把五次党代会报告的标题放在一块比较一下子,大家马上就可以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什么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关键词,串起了五次党代会报告的标题。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三十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建设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所赖以成功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所取得的成就归根到底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 主持人:通过您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贯穿三十年伟大旗帜及其事业的主线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么我想请问一下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是怎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从何而来。 实践的基础又是什么。 李主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是地上生长出来的,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产生的。 那么这个探索、这个产生当然要有一个过程了。 什么过程。 作为最初的思考和探索,应该说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的最初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的创立和发展,毫无疑问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 我们知道,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党和国家实行伟大的历史转折,经历了一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到如今,三十年过去了,回头看看,这三十年是一种什么样的路程。 什么样的状况。 什么样的成就呢。 十七大报告里也做了概括和总结,可以说三十年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发展起来,经济实力、- 4 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改革开放确实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改革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改革的过程当中,遇到一个很大的理论问题,什么理论问题。 就是怎么认识社会主义问题。 或者按照小平同志说的,到底什么叫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问题要搞清楚,但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也不容易,也需要探索、也需要思考、也需要解放思想。 比如当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咱们农村改革首先开始兴起,农村改革干什么。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大包干,后来正式叫联产承包责任制。 但是怎么认识联产承包责任制,就很不容易,因为当时的思想认识还有待于解放,不解放很多问题就搞不清楚。 所以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一件事情,他说农民养三只鸭子就是社会主义,养五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他说这个就在广东听说的,怪得很。 你们一定会感到非常困惑,甚至感到不可思议,怎么社会主义跟资本主义的差别就在于两只鸭子呢。 这个故事是真实的。 还是自己编出来的。 真实的,告诉你们,真实的。 我在农村也干过将近 10 年,我知道,那个时候对农民发展家庭副业是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的,包括数量上的界限。 你可以搞一点,但是不能多搞,搞多了那就是资本主义,就要割资本主义尾巴。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确实有一点不可思议,为什么呢。 思想僵化,被束缚住了,所以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前进,而解放思想遇到什么问题。 核心的问题,就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底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呢。 这就摆在面前了,当然我们最后的大结论已经很明确了,当然是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在农村的一种基本形式,那么从这样一个具体的事件、事例我们就可以认识到,搞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解说:总结历 史经验 教训,邓小平把“什么是社会主 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鲜明地提到全党面前,领导党和人民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按照 这样的思路和方向,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力 实行改革开放,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在邓小平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江 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人民继续前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实现了新的理论创新,进一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李主任:从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是内在地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改革开放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不断推进,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在改革开放的胜利进军中高高飘扬。 所以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什么呢。 开辟了- 5 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主持人:按照十七大的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那么我们想请问一下李主任,能否给我们具体地介绍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李主任:那么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道路,那么这个道路的内容是什么呢。 怎样来界定它呢。 经过三十年的探索,这一次十七大报告比以往更加明确、更加集中地做了一个概括。 十七大实况: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李主任: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概括,它实际上就是把基本路线的内容和基本纲领的内容集中地概括在一起。 所以这条道路总体来说,就是始终立足于中国国情的道路,是按照党的基本路线前进发展的道路,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道路,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