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锑矿勘探探矿设计安全专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铁皮的板窗门,里层为玻璃门 , 中 层为铁栅栏;采光窗台距地板高 度不得小 于 ; 地板 下应设金属网 通风窗。 地板 应平 整、竖实、无裂缝、防潮、防腐蚀、 不得有铁器之类的东西表露;雷管库房的地板应辅设软垫。 (4)库房内禁止安装电灯照明:可自然采光或在库房 外安设探 照灯进行采光。 采用移动式照明时,只准使用安全手电简;外部电气线路禁止通过库房的上空。 (5)爆破器材库,凡有雷击的地区,均应设防雷装置。 2 爆破材库的安全管理 a、 爆 破器材库贮存量不得超过其设计容量; b、爆破器材箱(袋)距上层架板得间距不得小于 4 cm,架宽不 超过两箱(袋)的宽度; c、堆放导火索、导爆管和硝铵类炸药等的货架(堆)高度不超 过 ; d、库内必须整洁、防潮和通风良好,要杜绝鼠害; e、库内禁止烟火和明火照明; 16 f、库内严禁存放与管理工作无关的工具和杂物; h、库区必须加强警卫,严 禁无关人员进入库区 ; g、库区的消防设备、通讯设备、报警装置和防雷装置应每季度 检查一次; m、应建立爆破器材收发流水帐、三联式领用单和退库制度,定 期核对张目,做到帐、物相符; j、爆破器材的发放应有单独的发放间,严禁在爆破器材库里发 放。 巷道支护 按照《地下矿山安全规程》规定要求,对岩石比较松软需要支护的巷道必须进行支护,对临时巷道可选用木质支护进行临时支护;按照矿山实际需要,对服务时间较长的永久巷道,有条件的应采用锚喷、砼等支护形式固定支护,暂时不具备锚喷、砼等支护的,必须选用适当的坑木加强支护 ;对巷道的三叉口及开口处等特殊巷道要按规定进行特殊支护。 及早控制围岩松动,控制地压,延长巷道的服务年限,消除或减少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有效的保证井下人员生命安全和矿山的财产安全。 a、架设木支护,必须选择适当的材质。 根据巷道项部的跨度, 岩石坚硬程度,选择坑木的直径大小,每米巷道应架设的棚数等规定,加强巷道支护,控制地引力和地压活动,降低井巷冒顶、片帮危险。 在有地压活动时,有效的预防冒 17 项、片帮事故的发生。 b、木支护的架设 要 求 : 根据岩 石 的层理、节理的 倾 向 、 倾角,确定 围 岩 压力方向,选择 支护形式,木支架由一根顶 梁和二 根立 柱 组成,在木支架外侧的顶 部及两帮通常要安设背板,在一般情况下,顶粱和立柱采用同直径的木材制作。 坑内运输 按矿山现有运输设备,坑内采用无轨运输方式,线路设计推荐坡度为 3%重车下坡线路,最小弯道半径 15m,运输设备为拖拉机。 坑外运输废渣处理 矿渣运输 ,由拖拉机 运 出平硐 , 在 地表 矿石堆 场翻卸。 然后 人工手选有用矿石后,矿石集中处理,废石排放在废料场。 对勘查区安全状况及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 矿区构造主要发育近东西向的背斜(法嘎 坡 背斜)和北西向和东西向的区域性断裂,区域上出露地层最 老为寒武系,最新为第四系,就出露面积而言, 泥盆系地层分布最广,奥陶系次之,寒武系第三,第四系只有零星分布。 矿区位于珠江水系的西洋河(旧莫河)与红河水系的南利河(贵马河)之间的地表分水岭地带,向北向南地势均逐渐降低,最高处海拔 1830 米,最低 1550 米。 矿区标高 18 16191830 米,最低侵蚀基准面为席草塘新寨,标高 1550米。 矿区范围内及相邻地区均无大的地表河流及其他水体, 地表植被不发育。 矿区岩溶裂隙强含水层( D1b、 O1hn)岩性为灰色中厚层状灰岩、白云岩,发育岩溶和裂隙,分布于北部和南部,对矿床充水 无直接影响。 依据矿区出露地层的岩性、岩石的结构构造和岩石强度,可将其划分为 D1b、 O1hn灰岩、白云岩坚硬岩组, O1hn砂岩坚硬 半坚硬岩组和 D1p 泥岩软弱岩组。 矿体赋存的 O1hn硅化石英砂岩、石英岩,岩石坚硬,稳固性好。 矿层顶板的 D1p泥岩、泥质粉砂岩、硅化石英砂岩、石英岩风化深度 2152米,坑道内 D1p泥岩稳固性差,需要箱木支护,而底板 O1hn石英砂岩稳固性较好。 由于矿层及附近岩石破碎,裂隙、晶洞发育,在 07 线矿体底板 O1hn 岩层中存在巨型溶洞,未来矿山探矿要特别注意安全措施;矿体顶板民采坑道遍布,稳固性差,具不良工程地质隐患。 矿区为地下水补给区,山高坡陡。 由于当地民采普遍,采硐密布, 采石遍地堆积,在 07 号勘探线间存在巨型溶洞,对未来 矿山探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另外,矿区探矿的矿种是锑矿,且锑矿又赋于硅化石英岩及硅化石英砂岩中,因此探矿时易形成锑的化合物和游离二氧化硅等粉尘。 而锑的硫化物、氧化物及锑酸盐以粉尘形式侵入呼吸道和消化道而引起中毒,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矽尘是发生矽 19 肺病的物质因素。 因此建议矿山生产过程中,应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和降低粉尘浓度措施。 勘查对环境污染源主要有粉尘、废水、废石及空压机噪音等,矿山设置环保监测站,配置专职坏保工作人员,负责矿区环境管理,购置环保分析、监测仪器和器具,在此基础上做好对污染物的监测和综合治理 工作。 20 3 地质安全影响因素 区域地质特征 勘查区位于南华褶皱系 滇东南褶皱带文山 富宁断褶束西畴拱凹北东部,文山 那洒弧形断褶带北部 法嘎破背斜北翼东段。 一、地层 受加里东运动影响,本区缺失中、上奥陶统和志留系地层,主要出 露奥陶系下统和泥盆系下统浅至滨海相碳酸盐岩或陆源碎屑岩。 区域上出露地层最老为寒武系,最新为第四系,就出露面积而言, 泥盆系地层分布最广,奥陶系次之,寒武系第三,第四系只有零星分布。 二、构造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本区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构造形迹,它们各有特色, 又相互影响,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目前复杂的构造形迹网络。 构造主要发育近东西向的背斜(法嘎破背斜)和北西向和东西向的 区域性断裂。 岩浆岩仅在矿区本部发现超浅层相辉绿岩体,分布于席草塘背斜北翼 D1p泥岩中,呈不规则岩脉产出,岩体走向与地层斜交,延伸方向与矿区构造一致,规模较大的Ⅰ、Ⅱ、Ⅲ号岩体长 60160米,宽 2090米。 三、区域变质作用 21 区域变质作用使 O1hn 强烈硅化,在构造有利部位(背斜核部)发生 锑矿化并形成工业锑矿体。 区内矿产丰富,除法嘎背斜东段分布的皂角树锑矿,矿区西部尚有 九克锑矿,南面有 石老虎锑矿、锅巴箐锑矿、银矿山锑矿、法嘎对门山 锑矿等多个矿点,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地表水系、地下水和溶洞对坑探工程施工的影响 矿区位于珠江水系的西洋河(旧莫河)与红河水系的南利河(贵马河)之间的地表分水岭地带,向北向南地势均逐渐降低,最高处海拔 1830 米,最低 1550 米。 矿区标高16191830 米,最低侵蚀基准面为席草塘新寨,标高 1550米。 矿区范围内及相邻地区均无大的地表河流及其他水体,地表植被不发育。 矿区岩溶裂隙强含水层( D1b、 O1hn)岩性为灰色中厚层状灰岩、白云岩,发育岩溶和裂隙,分 布于北部和南部,对矿床充水无直接影响。 砂岩裂隙弱含水层( D1p、 O1hn)为深灰色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硅化石英砂岩,为矿层的直接顶板,是矿床充水的主要含水层。 钻孔水位埋深 — 米,地表无泉点,坑口测流流量 升 /秒;泥岩相对隔水层( D1p)分布于矿区中北部,为矿层之间接顶板,风化后呈泥土状,地表无泉水。 矿区位于地下水的分水岭地带,地下水主要靠降雨补 22 给。 钻孔资料 显示,矿区地下水西高东低,南北两侧为 D1p隔水层,矿区内 O1hn 层地下水由西向东径流,而矿区北部的 D1p层地下水向东北方向流动。 该地下水以大泉、暗河形式排泄,如席草塘新寨大泉枯季排泄量 /秒。 自燃、自爆矿产对坑探工程施工安全的影响 区内无高硫 自燃 、自爆矿产。 地质条件复杂.岩层破碎.水害严重的勘查区 水文地质 矿区位于珠江水系的西洋河(旧莫河)与红河水系的南利河(贵马河)之间的地表分水岭地带,向北向南地势均逐渐降低,最高处海拔 1830米,最低 1550米。 矿区标高16191830 米,最低侵蚀基准面为席草塘新寨,标高 1550米。 矿区范围内及相邻地区均无大的地表河流及其他水体,地表植被不发育。 区内最高气温 176。 C,最低 176。 C,年降雨量 ,年蒸发量 ,时有干旱出现。 矿区岩溶裂隙强含水层( D1b、 O1hn)岩性为灰色中厚层状灰岩、白云岩,发育岩溶和裂隙,分布于北部和南部,对矿床充水无直接影响;砂岩裂隙弱含水层( D1p、 O1hn)为深灰色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硅化石英砂岩,为矿层的直接顶板,是矿床充水的主要含水层。 钻孔水位埋深 — ,地表无泉点,坑口测流流量 23 升 /秒;泥岩相对隔水层( D1p)分布于矿区中北部,为矿层之间接顶板,风化后呈泥土状,地表无泉水。 矿区位于地下水的分水岭地带,地下水主要靠降雨补给。 钻孔资料显示,矿区地下水西高东低,南北两侧为 D1p隔水层,矿区内 O1hn层地下水由西向东径流,而矿区北部的 D1p层地下水向东北方向流动。 该地下水以大泉、暗河形式排泄,如席草塘新寨大泉枯季排泄量 升 /秒。 综上所述,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工程地质 依据矿区出露地层的岩性、岩石的结构构造和岩石强度,可将其划 分为 D1b、 O1hn 灰岩、白云岩坚硬岩组, O1hn 砂岩坚硬 半坚硬岩组和 D1p 泥岩软弱岩组。 矿体赋存的 O1hn硅化石英砂岩、石英岩,岩石坚硬,稳固性好。 矿层顶板的D1p泥岩、泥质粉砂岩、硅化石英砂岩、石英岩风化深度 2152米,坑道内 D1p泥岩稳固性差,需要箱木支护,而底板 O1hn石英砂岩稳固性较好。 由于矿层及附近岩石破碎,裂隙、晶洞发育,在 07 线矿体底板 O1hn 岩层中存在巨型溶洞,未来矿山探矿要特别注意安全措施;矿体顶板民采坑道遍布,稳固性差,具不良工程地质隐患。 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 释放有毒、 有害气体的矿产 本矿区内无 释放有毒、有害气体的矿产 ,对废弃巷道和 24 临时不用的巷道按规定进行封闭,标明封闭日期,有“严禁入内”警示牌,并定期进行气体检查。 矿区老硐、采空区、塌陷区 原 1663水平探矿平硐中已形成两个小采空区,约 3000m3,但对下部探矿基本无影响。 探矿区已施工的原探矿工程,会对本次地表、地下探矿工程有所帮助。 同时,也对本次探矿工作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探矿区地表具有较多的小型塌陷区,均为原民采形成。 有可能会对探矿工作产生影响,应对原有民采坑道进行封闭,并加强对地表塌陷区的全面观测、监控, 发现非正常情况应及时通报及上报。 特殊灾害对坑探工程施工安全的影响 地震 矿区所在的区域属地震少发区,广南县属地震基本裂度六度区,区域稳定性相对较好。 据记载,县境内历史上只发生过少数几次地震,但震级低,无破坏性。 据云南省各地抗震设防烈度划分表,广南县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是全省抗震设防烈度最低的县份之一。 雷电 云南省为雷电事故多发区,矿区气象未论述雷电灾害,但矿山建设必须考虑防雷减灾工作,防雷减灾工作应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统一规划, 统一部署, 25 统一管理的原则;企业应协助市、县气象行政主管部门、电力部门请有防雷工程设计资质的单位按照当地的气候背景、雷电活动规律、地理位置、地质等条件,并结合雷电防护对象的防护范围和目的完成防雷工程设计工作。 必须严格按照审核批准的防雷设计施工,并接受当地防雷减灾机构的监督,设计、施工方案变更必须按程序报批;防雷工程设计未经审核或审核不合格的不得开工建设,无防雷设施检测报告及验收合格证的建设工程不得投入使用,在防雷设施投入使用后必须定期实行检测,检测时间为每年一次,检测不合格的应及时整改。 26 评述 井巷工程设计 技术要求严格按《地质勘查坑探工程规程》( DZ/T0141— 94)执行。 本次探矿工程总体采用坑道探矿方法,主要对 V V2矿体 在 1625m 以上的走向、倾向延伸情况进行系统控制。 根据本矿区工程情况,对矿区 V V2矿体布置了 1625m、1655m 及已施工的 1663m、 1701m 等四个探矿中段。 其中,1625m、 1655m 中段为新开探矿中段, 1663m、 1701m 两个探矿中段为已施工的原有探矿平硐。 首先施工 1655m、 1625m 中段沿脉探矿工程,待探明 V1矿体情况后,再进行 V2矿体 中段探矿工程。 1655m 探矿中段 ,硐口利用矿区西北部 1663m 标高处现有 PD3201 探矿平硐中 34剖面位置的下山 ,在下山 1655m标高处进行开口作为本探矿中段起始点,向南偏西方向施工,到矿体层位后再转向南偏东及西偏北进行沿脉探矿。 PD3201 硐口起始点座标: X=,Y=。 1655m 中段开口点座标: X=,Y=,起始施工方向 211176。 本中段探矿工程量为 981m/4102m3。 1625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