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证,并根据意见进行 了 修改完善。 公众对项目的主要意见 ( 1) 项目区采用 渠道 灌溉已有多年, 渠道破坏严重, 并且漫灌起不到好的灌溉效果 ,建议采取 低压 管道灌溉方式。 ( 2) 项目区已广泛使用机械耕作,包括较大型机械(如联合收割机等),建议道路、桥涵宽度应以不小于 3m,主要田间道路以不小于 4m 为宜,确保机械通行。 ( 3) 土质排水沟易受冲刷,每年整修难度也较大,建议对主要排水沟 每年 进行 维护 ,延长其使用年限。 项目申报 后公众参与方案 ( 1) 项目设计与预算编制阶段公众参与方案 在项目设计与预算编制阶段,计划组成编制工作组,邀请 市 、 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和项目区群众代表参加,共同参与项目规划设XX 县 银山镇土地 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计和预算编制,以使规划和预算尽可能符合实际。 ( 2) 项目实施过程中公众参与方案 项目实施阶段,计划由 银山镇 人民政府专门成立领导小组, 镇长 任 组长, 分 管 副镇长、镇国土所所长任副组长, 各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项目的论证、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申报验收、资金使用、资金审计及项目组织协调等工作。 项目 严格依照 “公开、公平、公正 ”三原则, 实行项目法人制、 公告制、 工程招 投 标制、 合同制、 工程监理制、 工程管护制、报帐提款制和 资金 审计制。 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进行全面质量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工程监理规章制度。 施工单位建立自检队伍,共同把好工程质量关。 ( 3) 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公众参与方案 计划由 县 土地整理中心牵头,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和技术人员以及项目区村民代表,对项目工程质量进行系统检查验收,对不合格工程责成施工单位限期整改。 自验合格后再报请 市国土资源局 验收。 ( 4) 项目建后运行管护过程中公众参与方案 责成项目区各村组成项目管护小组,制定管理制 度,广泛推广以承包制为主的经营模式,确保设施长期完好。 ( 5) 项目建后评价阶段公众参与方案 项目建成后,由 县 土地整理中心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评价,找出问题,总结经验,制定完善措施,为以后类似项目的实施管理打好基础。 XX 县 银山镇土地 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4 项目规划方案与建设内容 规划原则 ( 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 2)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为依据,符合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 3)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4)因地制宜,整理方案切实可行; ( 5)工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 ( 6)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 7)坚持政府决策和公众参与原则; ( 8)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促进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规划依据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1) 《 县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 1997—20xx); ( 2) 《 县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 ( 20xx—20xx)。 ( 3) 《 县 银山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 1997—20xx)。 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土地开发整理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行业标准TD/T1011~ 1013- 20xx )(含《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土地开发整理规划项目验收规程》、《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等)。 XX 县 银山镇土地 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有关部门的技术要求 ( 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TD/T1012—20xx) ; ( 2)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GB50162—1992) ; ( 3)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1998) ; ( 4)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1999) ; ( 5)《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 GBT 2020320xx)。 其他有关技术规范 ( 1) 《 1: 5000, 1: 10000 地形图图式》( GB/T5791—1993) ; ( 2) 《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SL73—1995)。 规划方案比选 从技术和效益两方面来进行。 技术可行性即项目规划技术的可行性、实施项目规划拟采用技术的可行性;效益评价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 ( 1)土地平整方案比选 整个项目区为平地,平均坡度为 5176。 以下,最大高差不到 3m,可供选择的平整方案有项目区整体统一标准平整和田块内统一标准两种,前者工程量大,耗资高,实际操作限制条件多,后者工程 量较小,耗资小,实用方便。 经征求群众意见,采用按田块内统一标准机械整平土地。 ( 2) 灌水方案比选 可供选择的灌水方式有渠灌、管灌、喷灌、滴灌四种,各种方式的主要优、缺点如表 41: XX 县 银山镇土地 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表 41 灌溉方式比较 灌水 方式 主要特点 群众 意见 结论 技术方面 效益方面 渠灌 技术简单,管理容易 投资较小,但灌溉水利用率偏低,且占地较多 选择 管灌 选择 管灌 管灌 技术简单,管理容易 投资较小,节水效果较好 喷灌 技术复杂,管护困难 投资较大,使用成本较高,节水效 果好 滴灌 技术复杂,管护困难 投资较大,使用成本较高,节水效果最好 综合比较,结合当地群众意见,选择管道输水灌溉方式。 ( 3) 排水方案比选 排水方式有明沟排水和暗沟排水两种方案,前者管理容易,投资小,但需占用一定耕地;后者管理困难,投资大,但不占用耕地, 征求项目区群众意见,决定采用第一种方案。 排水沟建设方案有土质沟和石砌沟两种方案,前者投资省,但易损毁,需要经常维护整修;后者投资大,但可长期使用而不必维修。 经 综合考虑,并征求当地群众意见,决定采用土质沟方案,并定期进行维护。 推荐方 案总体布局说明 ( 1) 总体布局原则: ① 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原则; ② 经济发展需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③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原则; ④ 工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 ( 2) 总体布局任务: ① 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特点,农业生产条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生态环境要求等,对项目区各类用地进行统一规划,确定用地比XX 县 银山镇土地 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例、面积和具体位置,选定土地利用结构的最佳方案,确定各种地类的布局及分布范围 ; ② 根据 项目区 气候、土壤、种植习惯、水土资源、劳动力条件等,按照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国家宏观调控要求,确定各种农 作物的种植面积和复种指数,选定作物种植结构的最佳方案 ; ③ 根据项目区及其外围的水文条件和水资源情况,以及已有的水利设施,确定水利设施建设的数量、等级和位置 ; ④ 根据项目区外围已有的交通设施状况和区内地形、水利干沟渠布局情况,确定区内交通道路的类型和位置 ; ⑤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主导风向和风的强度,确定生态防护林的布局、规模、结构、树种的数量 ; ⑥ 根据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确定村镇用地及工矿用地的数量、规模、位置和发展方向。 土地利用布局 ( 1) 布局原则 ① 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② 控制农用地的 生态 过程 , 改善生态环境, 建立良性循环的农田生态系统; ③ 控制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 ④ 充分考虑 项目区水资源条件和土地适宜性 , 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 ( 2) 耕作田块布局 ① 耕作田块方向:以南北向为主; ② 耕作田块长度:平原区 150~ 350m , 1/500~ 1/1000 比降; ③ 耕作田块宽度:平原区 100~ 300m; XX 县 银山镇土地 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④ 耕作田块形状:以长方形为主,正主形次之,梯形再次,尽量将自然边界缩短; ⑤ 耕作田块内部规划:田块规模 100 亩左右; ⑥ 作物种植结构:以小麦、玉米 和花生等农 作物为主。 农田水利工程布局 ( 1) 灌溉布局 ① 水源选择:根据项目区实际,选择 地下水 为灌溉水源。 ② 灌溉方式: 通过新打机井 和维修现状机井 取水, PVC 管道输水 ,井的末端设泄水阀。 在各田块相对较高一侧布置管道,管道上每50m 设一个出水口。 ③ 机井工程布局:按灌溉定额和单井控制面积确定井数,通过合理布局控制井距,机井尽量设在路旁。 ④ 电力工程布局:变电室设在路旁, 采用地埋输电线输电。 ( 2) 排水布局 根据项目区地形确定 田块 内排水沟布局, 因 项目区地势 北高南低、 西 高 东 低,故原则上农沟布设在田块南侧或 东 侧, 与项目区外河道 相连 汇入 湖。 田间道路工程布局 项目区道路系统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在设计时 充分 考虑了项目区周边的环境和原有的道路系统,在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加以修复的基础上,在项目区内新建和 改造 了部分田间道 路 , 新 修田间道 路 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 1) 路线最短,联系简捷; ( 2) 考虑道路现状,充分尊重项目区群众的行路习惯,不轻易改变原有道路布局结构 ; XX 县 银山镇土地 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 3) 新 修道路与现有道路、规划田块、居民点相协调,有利于田间生产管理; ( 4) 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其他工程布局 ( 1) 防护林工程布局 ① 防护林应与林业生产相结合,形 成一个完整的防护林体系。 ② 确定田间道两侧 和生产路一侧 布置 单排 防护林,株距 2m。 ( 2) 交叉建筑物布局 沟路交叉处设管涵。 建设内容和标准 土地平整工程 项目区大部分田块均为平地,高差相差不大,为能够满足生产要求,按照田块内统一标准,采用机械平整土地。 农田水利工程 ( 1) 设计标准 灌溉保证率:不低于 75%。 排涝标准: 10 年一遇 1 日暴雨 1 日排出。 ( 2) 水源工程 新打 机井初拟井深 30m, 井径 40cm, 地下土层部分采用混凝土井管,各井进行机电配套。 共新打机井 251 眼。 并通过维修现 状 99眼井后可重新投入使用。 ( 3) 灌溉工程 采用 PVC 管道灌溉,管道耐压 ~。 ( 4) 排水工程 XX 县 银山镇土地 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7 采用明沟排水, 设计为土质排水沟,应加强 日常维护。 排水沟 梯形断面,上口宽 ,沟深 ,下底宽 ,边坡为 1:。 共新修排水沟 总长。 ( 5) 灌排建筑物 在 排水沟 与田间路的交接处布设 128 座 长 ,宽 3m 的 管涵 ;在排水沟与生产路的交接处布设 481 座长 , 宽 3m 的管涵。 布设 平顶 井房 251 座, 初拟 长、宽 各 为 3m, 高 , 采用砖混结构。 布设 变电室 15 座 ,两层结构,初拟长 5m,宽 4m,高 米,采用砖混结构。 田间道路工程 规划 改扩建及新修 田间道 采用统一标准。 初拟 采用 20mm 素土路基, 10cm 砂砾石路面 , 路面宽度为 4m,边坡 1: 1,路基宽 ,总长。 规划 改扩建及新修 生产路 采用统一标准。 初拟 采用 20mm 素土路基, 10cm 砂砾石路面 , 路面宽度为 2m,边坡 1: 1,路基宽 ,总长。 其他工程 根据当地土壤适宜性、种植习惯和农田防护要求,选用杨树做为防护林树种。 在 田间道 两侧 及 生产路 一 侧 各栽 植 1排农田 防护林 ,株距 2m,共栽植杨树 90010 株。 工程量估算 ( 1) 土地平整 项目区属平地,地势起伏小。 根据地形地势特点,在每个平整单元内部,保持土地的挖填方平衡,不需要从区外大量取土或将土大量XX 县 银山镇土地 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8 运往区外。 1) 平整土方量计算 根据各项目片现状地形,确定平整田块。 根据地形条件选择土方计算方法。 本项目各田块内地形较平缓且台阶宽度较大。 所以可以采用网格法计算土方工程量。 ① 划分网格 根据地形图划分方格网,尽量使其与测量或施工坐标网重合,根据土地开发整理的特点,方格可采用 100m100m 至 200m200m 或者一 个标准田块大小。 ② 计算设计高程: 角边角 hhhnh 241 式中: h —田块平均高程 (m); 角h —各角点高程之和 (m); n—田块中方格网总数; 边h —各边点高程之和。 ③ 计算零点位置 在方格的挖方点和填方点之间,必定有个平衡点,把所有相邻的零点连接起来,就是挖填边界线。 零点的位置按下式计算: ahh hx 21 11 ahh hx 21 22 式中: 1x , 2x —。乡镇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绘日期: 2020 年7 月) k) 项目区土地利用变更资料(方正县国土资源局提供,土地利用变更日期 2020 年 7 月) l) 《 方正县 工程造价 管理 信息》 ( 2020 年 12 月) 说明:以上资料引用出处中方正县土地管理局现为方正县国土资源局;方正县水利水产局、方正县水利局现为方正县水务局。 黑龙江省方正县松南乡等( 2)个乡(镇)基本农田土地 整理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3
央预算内投资 146 万元,地方投资 36 万元。 序号 费用名称 投资额 占项目投入总投资百分比 1 工程费 % 2 设备购置 % 3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4 基本预备费 % 5 项目总投资 % 崇德乡幼儿园 综合 楼建设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3 项目 编制依据及范围 编制依据 中央藏区第五次工作会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国发 [20xx]22号); 《
000 式中: Q1—— 最高日生活用水量( m3 /d) P —— 设计年限末用水人口数(人) q1 —— 最高日生活用水指标( L/人 d) 则各村计算结果如下表: 表 32 最高日生活用水量计算表 供水点 园艺场 林家戈壁村 大榆数村 太阳沟村 转弯湖村 合 计 P (人 ) 784 968 706 1280 1069 4808 q1 (L/人 .d) 40 40 40 40 40
法平等地在市场上交易获利等。 第二、乡镇企业的产权不明晰,表现为乡镇企业行政管理者与乡镇企业内部产权的纠葛以及乡镇企业自身内部产权不清。 第三、乡镇企业的一些产权制度改革滞后,不利于乡镇企业市场化。 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策略与对策研究 8 最后,乡镇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受到限制。 企业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内部积累和外部供给。 对于乡镇企业来说,内部积累一般数量有限并且缓慢,尤其是中西部的很多规模有限
最小运行方式三相短路电流 35kV 侧( KA) 10kV 侧 (KA) (3) (3) 系统工作状态分析 本设计 35/10kV 系统为双电源, 35kV 单 母线分段接线, 10kV 侧单母线分段接线,所接负荷属一二类负荷居多。 电力变压器的故障状态分析 变压器故障可以分为油箱外和油箱内两种故障。 油箱外的故障,主要是套管和引出线上发生相间短路以及接地短路。
具体运作过程:每分项工程(或工序)完成后,由班组内质检员自检,自检合格后,由班长上报专职质检员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填写检查记录和验评表,并报工地技术负责人检查,合格后由技术负责人填写报验单,以及有关施工技术资料报监理公司进行最后核验,核验合格后,各班组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明确责任,提高管理、操作人员素质 为了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使质量落实到实处,我们拟采取如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