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速公路服务区加减速车道、场区道路及硬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艺详见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中 《 沥青 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框图》 整面与防滑处理:一般由三个行程完成,第一行程,把振捣梁、振捣板和整平梁放下到离混面层顶面标高 ~ 3cm 的上方,启动振动器,整面机以一档速度前进,振捣梁和整平梁以二档或三档的速度进行横向摆动。 此时振动梁推动着较厚的混凝土料堆,而整平梁只刮着较薄的砂浆。 当这一行程至终点时,稍微提升这三个装置,再退回到原处。 第二行程,此时整面机以二档前进,在行进中均匀地将工作装置全部放下,而三者都作横向摆动,振捣梁同时振动,因此,只是 在振捣梁的前面积聚着少量的混凝土。 第三行程,整面机仍以四个工作装置同时工作,但行驶速度较慢。 这一行程是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 此时整平机仍以 36 次 /min 的速度横向摆动,其幅度约 180~ 250cm,同时又以较小的振幅作上下振动。 光面带是橡胶制品,主要用作表面整平抹光。 为了提高混凝土面层的抗滑能力,当混凝土面层整面结束后,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拉毛或压槽。 切缝与灌缝:在 沥青 混凝土凝结后,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25%时,采用切缝机切缝。 切缝时应一次切成,当气温突变时,应适当提早切缝,或每隔 20~ 40cm 先割一条缝,以 防因温度应力产生不规 则裂缝,切缝完成后,应吹尽缝内灰尘立即灌缝。 防 护 工 程 为保证防护工程施工质量,我们拟配备一定的技术力量和施工设备 ,按合同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具体施工措施如下: 1. 施工前首先进行详细测量放样,并确定纵横向轴线控制桩和水准控制桩。 2. 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平整碾压,对设计文件中要求回填夯实的地基进行砂砾回填碾压、夯实,经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再进行砌筑工程施工。 3. 开挖基坑时分段进行,控制好基础位置和垫层基底设计标高,对基底按分段长度整平压实。 应满足设计要求,使基础稳固坚实地嵌入槽内。 5. 砌筑工程如遇渗水则应及时排出,以保证基础和砌体砂浆在初凝前不遭水害。 6. 砌体分层座浆砌筑,砌筑上层时,确保不振动下层,不得在已砌好的砌体上抛掷、滚动、翻转和敲击石块,砌块砌筑完成后进行勾缝,勾缝做到满浆、顺直、光洁、整齐。 7. 严格挂线作业,砌体沉降缝转角石采用预制块或料石施工,以确保砌体沉降缝整齐垂直,上下贯通。 8. 挡墙后填料及时分层填筑,浆砌挡土墙应在砌体砂浆强度达到 70%以上时,逐层回填夯实,确保压实度完全满足填筑压实度要求。 各分项 工程的施工顺序 一、 路基工程施工:由于本标段主要为土方 填筑 ,施工以路基填筑为 主 进行。 二、排水、防护工程:依路基的开挖和填筑顺序,在具备条件时,立即施工。 详见 《施工总体计划表》。 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质量检测和验收标准 一、 严格按照《 某 高速公路服务区加减速车道、场区道路及硬化工程 某 合同包( **服务区) 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和合同约定条款进行检查验收,验收标准执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二、 试验标准执行 1.《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J03395) 2.《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J05794) 3.《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J05995) 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J05220xx) 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J05820xx) 6.《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 (JTJ05494) 7.《公路工程水泥砼试验规程》 (JTJ05394) 质量保证措施 一、施工技术及管理方面的质量保证措施 1. 建立各项质量责任制:针对本标段工程特点,建立各级管 理人员,特别是施工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试验员、材料供应人员、专职质检人员的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职责分明。 形成质量从原材料抓起,逐工序把关,人人负责的良好局面,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详见《现场质量检查程序框图》 ) 2. 加强质量教育:在工程筹备期间,由项目经理部副经理负责,组织技术负责人,主要技术人员,试验人员和材料人员,学习投标文件和招标文件中的《技术规范》和《试验规程》,使全体参与施工的人员,掌握本合同段的工程特点,工程技术标准,施工要点及验收标准,为确保工程质量 达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坚持技术交底制度:项目经理部根据工程进度安排和质量目标及提出的各项工作指标,分阶段向各施工队进行施工项目技术交底工作,从项目部至队、班组逐步分解落实工作指标、管理指标、各项保证指标和操作指标,逐级签订质量保证责任书,做到工程质量指标与个人收入挂钩的办法,以增强每个人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用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用工序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目标的真正落实,使工程施工从一开始就处于严格的质量管理中。 4. 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和工序交接制度。 工程质量检查从工程 最初开始,逐工序进行 质量检查,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上严把质量关,把质量管理由事后检查变为事前预控和过程控制。 检测工作按照“跟踪检测”“复检”“抽检”三个等级进行,并做到自检、互检、交接检查等专项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未经处理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具体操作工序为:项目部质检部门对已完工的工序进行检查验收,符合《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并报监理工程师复查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该项工作由项目部质检工程师和各施工队专职质检员组织实施。 检验,签证资料必须准确、齐全、装订成册,妥善保存。 5. 建立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过程检查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施工工艺是否符合《技术规范》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试验工艺结果 ,是否按《技术规范》规定的检测频率进行取样、检测以及结构尺寸、平面位置等技术指标是否满足《设计文件》要求等。 对重点工序,要组织工前示范和专门讲解,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实行持证上岗,质检人员应坚持现场监督。 坚持施工过程中的“五不施工”和“三不交接”。 “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原材料无合格证不施工,试验不合格不施工;建筑物未经复测不施工;隐蔽工程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验收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不施工。 “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质检人员验收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6. 加强 试验工作,充分发挥试验室的检测、试验等职能。 检验工作按《技术规范》和试验标准规程进行,并提交详细的检验试验报告。 坚持按《技术规范》规定的检测频率,现场取样抽检并反馈 抽检技术参数,用以指导施工。 7. 建立健全 QC 小组活动:围绕工程质量管理目标,积极开展QC 小组活动,及时反馈质量信息通过 QC 小组活动,使质量管理工作从始至终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围绕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消耗,以及推行新技术、新工艺和解决施工中的难点问题,有计划有重点地对易发生质量通病的项目和施工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科研攻关,严格按照 PDCA 循环工 作程序开展工作,做到目标明确,现状清楚,对策合理,措施得力,并及时检查总结,达到有效控制关键工序,很好地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不断充实和完善施工工艺,推动工程质量的不断提高。 8. 建立质量管理例会制度;项目经理部每十天召开一次质量管理例会,邀请驻地监理工程师参加,例会主要听取各施工队及质检部门的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发现的质量问题,并听取和贯彻监理工程师对质量管理工作的意见。 9. 与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真诚合作共同把好质量关。 项目部及各施工队,要主动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汇报工作,尊重和服 从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指导,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质量的检查工作,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种试验检查报告,认真执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有关工程质量控制的意见及指示,并采取措施认真组织、安排落实。 10. 建立质量奖惩制度:建立与行政管理相配套的经济管理制度,是质量管理的经济保证,根据我局质量管理办法,全体参与人交纳一定数量的质量保证金,用于质量奖惩,对保证质量目标的实 现,将起到重要作用。 11. 突出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开展以“创精品,树样板,争贡献”为内容的质量流动红旗竞赛活动,根据质量责任制的量化指 标,每月开展一次质量分析总结和质量评比,奖励质量管理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处罚有质量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这将有利于质量管理工作和全体参与人员质量意识的提高,确保各项施工质量达到优良工程标准。 12. 执行施工质量回访制度,对我们所承担施工的工程坚持每年回访,以便总结成绩,找出差距和不足,更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 二、 组织 保证方面的质量措施 1. 合理组织、精心安排 、均衡生产,以取得最佳的施工效果,确保工程质量。 坚决杜绝抢工赶工、仓促盲目施工、疲劳作业、草率从事 ,避免管理失控无 序 和质量事故。 采用先 进的科学管理技术,编制施工进度网络计划,以网络计划中的关键路线为重点,合理调配人、财、物资源配置,力求实现施工作业的均衡生产。 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进度计划,及时进行跟踪检查,及时调整资源配置。 2. 确保设备良好运行能力,加强设备维护,保证设备的配套使用、合理调度和良好的性能状态。 为达到质量目标起到重要基础保证作用。 3.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对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劳动效率,具有显著的效果。 4. 实行持证上岗 ,通过岗前培训。 对重要工种的工人要求通过 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学习,提高技能。 三、 现场管理方面的质量保证措施 1. 程序控制 对开工 —— 作业实施 —— 工序交接 —— 竣工的工艺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实行程序控制,建立开工申请单与批准书、施工日志,施工原始记录、测量与试验报告、中间交接证书、最终交验报告、质量检验评定证书等全套程序控制文件,明确每一个程序、每一份文件的责任人职责,并对程序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力求及时准确地掌握每一个施工阶段、每一个工程部位工程质量的真实情况,以确保施工作业按质量标准的规定要求组织实施。 2. 重点控制 对施工生产中的弱点、难点和关键点 实行重点控制。 如设计图纸审查、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测量控制网布设、原材料与半成品质量检验、试验配比确定和实施、队伍管理等等,均加大工作力度,予以重点关注,确保工作质量。 3. 动态控制 对重复次数较多,延续时间较长的作业过程,实行动态控制。 如混凝土强度的质量波动情况,需持续采集数据,掌握质量动态,并通过数据分析,探索问题所在,及时采取对策,改善施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四、在施工作业方面的质量保证措施 1. 使用全站仪加密控制网,提高控制精度,保证整个建筑物的平立面线型顺直以及结构尺寸准确无误。 2. 在路基 填方施工中,必须经常检查土的含水量及压实度,并根据压实机械计算出适宜的松铺厚度,以保证压实质量。 3. 所有用于工地试验站的检验、试验、测量的设备均要经过有关计量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并且有专人负责。 4. 对于本工程的材料在进场后,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将配合施工过程进行,并请监理工程师认可批准。 工地试验站不能做的检验试验工作,将由中心试验室进行或委托甲方认可的省、市检验单位进行。 5. 做好质量记录文件的管理工作,各种质量记录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填写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证,并 妥善保存。 6. 运至灌注点的砼拌和料,应及时检查均匀性和坍落度等技。某高速公路服务区加减速车道、场区道路及硬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示功率ip 、指示效率 it 及指示油耗 ib[12]。 平均指示压力 平均指示压力 mip 为内燃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的指示功。 mip =siVW (kPa) ( 31) 式中 Wi —— 指示功( J) sV —— 气缸工作容积( L) 由上式( 31)可 以看出,平均指示压力就是柴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每单位气缸工作容积(即活塞排量)活塞所获得的指示功 Wi/Vs。 这样,平均指示压力
法兰外圆面: YX, M114W 精磨 法兰外圆面, 法兰端面 法兰端面: ZYX , 法兰外圆面: YX, M114W ③ 主轴 颈 表 6 工序名称 装夹基准 定位原理 机床 粗车 主三轴, 法兰端面 及外圆面 , 法兰端面: Z 法兰外圆面: YX, 主三轴: YX, C620— 1 半精车 主三轴, 法兰端面 及外圆面 法兰端面: Z 法兰外圆面:
他杂质 24t 5% 合计 480 100% 废水 46520t 其中: H2O 45590t 98% 其他 930t 2% (CaCO CaF2 、 FeSO4 NF 等 ) 合计: 46520t 100% 副产石膏 240000t 其中: CaSO4 209112t % CaF2 2688t % Ca(OH)2 22296t % 其他 5904t % 合计 240000t 100% 年产 6
李想:某高校砼框架实验楼的结构设计 插表清单 表 11 建筑地层一览表 ............................................................................................................ 2 表 21 风荷载计算 .........................................
柱、楼板面的设计; 6 基础的设计; 设计方法 本次毕业设计采用 以 下计算方法: 1 楼盖设计:弹性理论方法。 2 次梁设计:弹性理论方法。 3 结构自振周期:顶点位移法。 4 水平地震作用:底部剪力法。 5 框架结构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分析:弯矩二次分配法。 6 框架结构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分析: D 值法。 第 2 章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的确定 3 第 2 章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的确定
.............................................................................. 40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