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快繁丰产配套栽培技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取的紫杉醇( TAXOL)是继顺铂、阿霉素之后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佳抗癌药物,也是迄今为止世上唯一的一种具有独特作用的天然抗癌 物质,已广泛在欧美各国使用。 根据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 NCI)统计的临床实验结果,紫杉醇对治疗多种癌症有显著疗效,特别是对晚期卵巢癌和转移性乳腺癌治愈率达33%,总有效率达 75%以上。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 FDA)于 1992年 12月正式批准紫杉醇用于临床,我国卫生部已批准在国内使用。 中国现有 13亿人口,癌症病患者约有 1600万人左右,其中每年每 104人中就有 1 人已被明确肯定是死于癌症,这个比例呈逐年 上升趋势。 以 1 个病人化疗需 1 克的紫杉醇原料药计算,我国内紫杉醇需求量每年可达 20xx千克,而目前全国的产量仅为 50千克,缺口巨大。 近几年来,国外医学界发现紫杉醇除抗癌作用外,还可治疗若干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如风湿关节火、牛皮癣、特应性湿疹等,这将大大增加紫杉醇的应用领域及销售量。 由于红豆杉植物的稀少,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导致紫杉醇的价格一路走高。 紫杉醇在国内外需求量极大且价格昂贵,预计全世界每年需要紫杉醇至少 1920~ 4800 千克。 据统计,我国每年需求紫杉醇需求量在 1000 千克以上,美国每年紫杉醇需求量在 500公斤以上,紫杉醇的市场的需求及前景是显而易见。 目前,国际市场上紫杉醇每千克的售价高达 22 万美元,紫杉醇针 剂的销售额已超过 20亿美元。 红豆杉作为一种濒临灭绝的珍稀植物,我国在 1999 年将其列为一级保护植物。 红豆杉由于生境要求严格且繁殖困难,天然资源极为匮乏,全世界野生红豆杉仅有 1000 万株左右。 全世界亚洲红豆杉的储量最大,其中我国的红豆杉储量就占全球储量的一半以上。 目前,在国内相继有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腹地、重庆市忠县天池林场、福建明溪、云南丽江等地发现有野生红豆杉的报道。 野生红豆杉资源相当贫乏、有限,而人们为了获取从红豆杉中提取的紫杉醇,对野生红豆杉进行了疯获掠夺,造成野生红豆杉资源与紫杉醇供需矛盾日趋尖锐。 目 前世界上尽管有半合成紫杉醇的报道,但由于工艺不够成熟,迄今尚未大规模推广。 因此,对红豆杉进行规模化的人工种植,建立原料林基地,是世界各国紫杉醇生产商们必须探讨的问题。 90 年代以来,美国已开辟了几个百万株的红豆杉种植场。 目 前国内已建和在建的红豆杉基地有:云南汉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丽江、大理、思茅等地建设的 5000 亩云南红豆杉基地,南方红豆杉有限公司在福建明溪建设的 10000 亩南方红豆杉工业原料生产基地,湖南新宁县林业局建设的 20xx 亩南方红豆杉基地,东北苇河林业局在青山林场建设的 5000 亩东北红豆杉基地,中 科院成都生物所在阿坝州茂县大沟建设的 1000 亩红豆杉基地,四川北川、洪雅 1000 亩曼地亚红豆杉原料林基地。 随着国家对红豆杉天然林实行全面禁伐政策实施的深入和人们对紫杉醇需求的不断增加,红豆杉人工种植的面积将逐年增加。 海拔 6001500 米的潮湿坡地是南方红豆杉的生长环境,重庆市很多地方都适合,在忠县已成功建设原料林基地 15000亩。 种植南方红豆杉不仅可发展重庆山区经济,又能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通过在三峡库区的山地成规模的种植南方红豆杉作为解决“库区产业空心化”的一个重要项目,扩大种植规模,始终保持 重庆市紫杉生产这一朝阳产业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的优势地位是完全可行的。 重庆市规模化出口紫杉醇原料林药始于 20xx 年,是在国家大力打击滥采、滥伐野生红豆杉资源的情况下逆势而上的,当年出口 15千克、 222万美元、分别占全国出口量、值的 76%和 65%,占绝对优势; 20xx 年出口 11 千克、 180 万美元,分别占全国出口量、值的 31%和 49%。 据初步调查,重庆市出口紫杉醇原料药符合《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的规定,提供了《濒危物种进出口允许证》,在通关时通行无碍。 在重庆建立规模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是有市场前景的,其条 件也是成熟的。 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技术条件分析 一、项目实施的技术基础 在红豆杉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我县清楚的意识到,要想提高我县红豆杉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能力,实现效益最大化,依靠科技是关键。 199720xx 年通过忠县林业技术人员 4 年的专项研究,掌握了南方红豆杉、云南红豆杉、曼地亚红豆杉的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技术,使其在野外裸根扦插育苗成活率达 ﹪,播种发芽成苗率达 80﹪,经市县专家鉴定,其红豆杉繁殖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红豆杉快繁丰产配套栽培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许多从事本项目生产管理的技术人 员和管理干部及其技术工人。 重庆天和红豆杉生态种植有限公司现有职工 80 多人,其中高级职称的 5 人,中级职称 20人,管理干部 15人,技术工人 40多人。 二、积极引进技术支持 为保证项目实施的科技支撑,到目前为止,我县已成功引进并推广应用红豆杉快繁丰产配套栽培技术,包括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黄建国博士导师的“菌根快繁技术”、宁夏科隆生物研究所李长潇的“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谢志远博士提高红豆杉紫杉醇含量和快速生长的“ ”技术。 复旦大学的专家、教授郭文武、陈建民、西南大学的专家、教授谈锋和辽宁农业学院的专家 郑金和也先后到我县指导产业的发展。 有西南农业大学和宁夏科隆生物工程研究院专家的技术支持。 在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黄建国先生和宁夏科隆生物工程研究院李长萧教 授的指导下,应用菌根快繁和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专门针对红豆杉快速繁殖,通过生产试验研究,已获成功。 能从技术上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认真开展技术研究 在引进和借鉴外面成功的技术基础上,忠县积极开展红豆杉丰产培育的技术研究。 在 20xx年提出的红豆杉人工 种植适应性推广、土壤及施肥研究、快繁丰产和种子繁殖的三个科研试验课题的基础上,今年 继续加大了科研工作力度,首先积极研究种子育苗技术,缩短红豆杉种子休眠期,提高种苗的土壤适应性、耐冷热性和抗病菌性,提高苗圃内健壮种苗的数量。 其次在全县布点 12 个,继续进行全县苗木生长的含量观测和红豆杉在不同海拔生长适应性的课题研究。 然后引进肥料厂家和相关土壤专家,重点开展红豆杉苗木配方施肥技术研究,以提高红豆杉原料林基地单位面积产量。 目前对三个肥料品种六个不同的肥效含量标准,选择了不同的地块进行施肥试验,以降低原料林基地建设成本、提高农户收入、增加企业原材料等,着力解决红豆杉原料林基地建设的技术瓶颈问题, 以保证红豆杉原料林基地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三节 项目实施的基础条件分析 在忠县实施红豆杉产业化项目,具有很好的基础。 一、有丰富的种源保障 目前,南方红豆杉资源极少,天然生南方红豆杉资源更少。 忠县天池林区有一块天然生南方红豆杉,分布面积 7000 多亩,现存 幼苗、幼林 2 万多株,高大红豆杉母树 260多株。 经中国科学院、国家野生植物普查小组等多个部门调查表明忠县具有适合红豆杉生长的土壤和自然环境,是红豆杉适生区和主产区。 是重庆市范围内天然生红豆杉分布最广、最多的地区,也是三峡库区唯一保存完整的原生红豆杉群落。 每年可采种 500公斤,采穗条 200万支,为产业化提供丰富的种源。 同时忠县的红豆杉紫杉醇含量高,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检测,忠县的南方红豆杉紫杉醇含量高达万分之一点七六,是同品种紫杉醇含量最高的,极具开发价值。 二、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可供种植 忠县天池林区有天然分布南方红豆杉 7000 多亩,而且生长表现良好,表明该地区的气候、土壤等立地条件适宜红豆杉生产、繁育。 忠县天池林场及其附近的善广乡、新生镇、白石镇等乡镇有 6万多亩的荒山和停耕地可供栽植红豆杉。 三、产业化发展得到政策法律许可 南方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 珍稀树种。 为此,忠县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的规定, 20xx年 5 月向国家林业局申请办理红豆杉采集证,现国家林业局已经正式批准我县国有天池林场可以采集红豆杉枝叶及果实,用于人工开发红豆杉,使我县红豆杉产业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目前,三峡库区仅忠县一家取得了合法的红豆杉采集利用手续。 同时重庆市林业局于 20xx 年 6 月同意重庆天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对人工种植的红豆杉进行采集加工利用。 忠县的红豆杉产业发展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群众种植积极性高、发展快 我县红豆杉中紫 杉醇含量高,企业投资积极性高。 同时,由于 运作模式合乎市场经济规律,农民种植兴趣浓。 20xx 年计划发展8000 亩,报名的多达 160多户 14000 多亩。 20xx 年计划发展 10000亩,截止目前报名已有 21000 多亩。 有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和其他区县有识之士纷纷报名 ,要求种植红豆杉原料林。 目前全县种植红豆杉的有大户 264户,共自筹资金 800余万元,其中有 3 个种植户是从其他区县前来参加原料林种植的。 忠县从 20xx年开始启动以来,红豆杉产业发展工作进展顺利,呈现出可喜的发展局面,至 20xx年 3 月止,全县共建设红豆杉原料林 基地 15000多亩。 第四节 项目建设的政策条件分析 自实施红豆杉产业化工程以来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自始自终都高度关注和重视,将其作为改变我县产业空虚化现状、助农增收、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项目常抓不懈。 一、 组建领导机构抓产业 为加强红豆杉产业化项目的领导,县委成产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生态药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生态药业产业发展工作。 同时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个产业、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要求,县委又确立了以蒲云登副书记为组长的红豆杉产业建设领导班子。 林业局为抓好这个产业, 20xx年 12月又调整充实了红豆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落实了 5 人长期负责产业的日常工作。 每月定期召开产业发展工作例会,研究解决产业发展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每个季度进行检查督促原料林基地建设情况。 做到各项工作有研究、有落实。 二、 落实 组织管产业 在重庆市扶贫办、财政局、林业局和忠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 具体由忠县扶贫办和林业局负责,组建项目管理机构。 成立由忠县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具体管理项目建设,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 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局,实行法人负责制,具体负责监督、指导项目的实施,加强财务审核监督、物 资招标采购、工程建设监督、资料整理、归档等工作。 聘请有关专家,成立项目技术小组,负责有关技术工作,严把技术质量关,协助实施项目以及项目的总体规划、技术设计和实施方案的制定、审定。 项目区建设,在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技术小组的指导下,由重庆天和红豆杉生态种植有限公司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 项目实行专帐专户,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以示范辐射带动为宗旨,发挥项目区在三峡库区优质红豆杉产业化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项目内部实行企业化管理。 在人员使用上贯彻开放、竞争、流动的原则,对固定人员招聘上岗,相对固定、有序流动。 三、优惠政策扶产业 县委、县政府积极抓住《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渝府发〔 20xx〕 99 号)精神,《中共忠县县委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忠县委发〔 20xx〕 16 号)将红豆杉作为了忠县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忠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又将红豆杉产业建设作为“十一五”的重要项目之一。 忠县的红豆杉产业作为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虚项目得到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务院三峡办的认可,解决产业发展基金 800万元。 该项目也得到市扶贫办、市财政、市科委 、市林业等多个部门的支持。 县 林业部门对参加红豆杉种植的符合条件的地块纳入退耕还林的相关政策;县税务部门按优惠政策减免投产前三年的税收;县发改委对该项目纳入享受国家 对三峡库区的产业扶持优惠政策;县财政部门按种苗费的 30%即每株苗木 元对红豆杉种植户进行补助。 随着市委二届九次会议的成功召开,《 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促进库区繁荣稳定的决定》(渝委发〔 20xx〕 18 号)的出台, 红豆杉产业的各种扶持政策将更多。 四、 现场办公促产业 随着工程的推进,县委书记、县长等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现场办公,实际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每年县委主要领导杜和平书记、甘联军县长都要到现场调研检查工作,其他县领导也随时深入现场督促检查。 为解决红豆杉产业发展的项目资金,杜和平书记曾经亲自主持所有在家的 8 个县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召开书记办公会。 忠县每年都要召开红豆杉产业发展的业务工作会议 2 次以上。 县林业局成立了技术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督导落实各项措施,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忠县政府相关部门也积极支持项目建设,建设委员会已同意重庆天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紫杉出醇浸膏 提取加工基地建设项目的选址范围,审核准予办理用地划拨手续。 忠县发展计划委员会已核准同意投资项目备案。 环保部门已审核通过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意见。 五、舆论宣传助产业 20xx 年,忠县加大红豆杉产业的宣传力度。 2 月 27 日接受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的采访, 4 月接受重庆电视台的专题采访,先后多次在忠县电视台新闻播出产业建设情况。 在忠州通讯上多次报道了产业的模式、进展情况,在重庆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