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
1、管粗早法”玉米播种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 主要是长根增叶、茎节分化,生长中心为根系。 幼苗喜温,较耐干旱,怕涝,田间更怕苗荒与草荒。 土壤宜疏松。 田间管理要立足于“早管促早发”,防止出现“老小苗”,达到促根、壮苗,幼苗早,足、齐、壮的目的。 主要措施有:1、早间定苗。 应在三叶期间苗,四叶期定苗。 间定苗时要去小苗、弱苗、病苗、杂苗,留生长一致的壮苗。 缺苗断垄较重地段,可留生长一致的双株
1、米苗期病虫害的大发生是近几年来玉米栽培中的新问题,对玉米生产构成威胁,严重影响产量。 1防治对象玉米苗期虫害主要以防治玉米旋心虫、蛀茎夜娥等蛀茎危害玉米生长点的害虫为主,兼防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和蚜虫、灰飞虱等传播病毒害虫。 玉米苗期病害,应以防治串珠镰刀菌为病原菌的病害为主,加强对种子传播的病害,立(苗)枯病、缺锌症、君子兰菌病的防治。
1、进行查苗补苗、间苗定苗和中耕追施,而防治病虫草害则是重要的内容。 1、病害防治:玉米苗期的主要病害是腐霉菌、串珠镰刀菌引起的猝倒病、苗枯病和根腐病等。 防治猝倒病,可用 10%适乐时水剂或 5%根宝 50升玉米拌种子 50 公斤;当发现幼苗萎蔫或凋萎病株时,可用 普力克水剂 500液、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72%克露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喷雾。 防治病毒病
期常出现“白苗”,这是由缺锌引起的。 一般从 4 叶期开始,新叶基部的叶色变浅呈黄白色。 56 叶期,心叶下 13 叶出现淡黄色和淡绿色相间的条纹,但叶脉仍为绿色,基部出现紫色条纹,经 1015 天,紫色逐渐变成黄白色,叶肉变瘦,呈“白苗”。 严重时全田一片白色。 缺锌的玉米植株矮小,节间短,叶枕重叠,心叶生长迟缓,看上去平顶,严重者白色叶片逐渐干枯,甚至整株死亡。 防治措施:增施基肥
米等粮食作物上使用,而且还被广泛的运用于特色经济作物的优势产业中,春玉米免耕棉花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显著。 其主要栽培技术:1、及时除草、播种:在春玉米抽雄期,按不同品种种植规格要求在玉米行间打洞播种或开沟播种,充分利用玉米林进行田间遮荫,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促进种子发芽,提早出苗,免耕地的除草可以利用草甘磷、克无踪等除草剂(按说明书使用),先除草后播种或先播种后除草的方法清除田间杂草。 2、浸种
1、石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属丘陵半山区,坡耕地占全市旱田播种面积的 60%以上。 近年来,因连年春旱,玉米保苗率普遍偏低(坡耕地尤为严重),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 在生产实践中,农民白创出此项栽培措施,通过多年实践,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由于该栽培方式投入少,抗旱效果好,保苗率高,已被我市农民广泛认可,目前不仅在坡耕地而且在乎地上也有了大面积的应用。 技术要点:1、不用灭茬。 2、施肥、起垄。
1、米对人体有健脑、美容、防癌抗癌等营养保健优势,玉米食品渐渐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食品之一。 以下是几种常见玉米产品的加工技术。 一、玉米营养面(高蛋白营养面)原料为玉米粉 300 克,精白麦粉 300 克,大豆粉(脱皮)300 克,1 匙盐,1 个鸡蛋。 以清水混合揉成面团,手工擀制成面条即可。 二、奶油玉米面包以相同的碗取 1 碗玉米粉,2 碗烧开的鲜牛奶,加 1 个鸡蛋、1 匙盐、1 匙糖
1、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是以应用优质高产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宽窄行栽培、增加密度等为主要措施的增产增效技术。 种植方式由原来传统的 65 70垄变 1 垄,垄距为 130 140上种双行,大行距 90100行距 40成宽窄行栽培。 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较一般栽培增产 80100时降低玉米含水量 34 个百分点,提高了玉米的品质。 一、种子及其处理1、品种选择。 根据我县的气候条件、生产水平
凉单 3 号 品种来源:系武威地区农科所培育的玉米杂交种,原代号 301。 中旬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淡紫,叶浅绿,株高 248 厘米,穗位高 104 厘米,米,叶 20,属中杆型。 雄穗分枝 7,花粉量中。 果穗柱形,穗长 20米,穗粒行 14粒数 40粗 米,穗轴红色,籽色黄,马齿型,千粒重 330。 中熟,生育期 134 天。 双穗率为 60蛋白质含量
1、南校 968(原代号:9661)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玉 2004004 号选育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品种来源:南 99辐 289。 自交系南 99 是由墨黄 9 号、9698、824、台南 20 号、苏湾等种质组成的亚热带种质群体的轮回改良 体中选株连续自交而成。 自交系辐 289 是 1995 年春用辐 218 与美国先锋杂交种选系 7922 杂交,用 7922 回交两次